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14.11KB ,
资源ID:552181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七年级上册学评案第13课 东汉的兴衰385.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七年级上册学评案第13课 东汉的兴衰385.docx

1、七年级上册学评案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程标准课标解读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 1.知道东汉的建立和“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 2.理解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及其原因。 3.了解黄巾起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评价任务01:知道东汉的建立和“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知识结构梳理】一、光武中兴1 .西汉灭亡:公元9年,外戚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2 .东汉建立:(1)背景:王莽施政加剧社会动荡,引发农民起义。(2)建立:刘秀在25年称帝,定都,史称东汉,他就是O3 .光武中兴:(1)目的:巩固统治,采取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2)措施。下令释放,减轻农民的

2、负担,减轻刑法。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内迁,缓和民族矛盾。(3)表现: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即学即评1】(2021山西中考真题)东汉初年,刘秀整顿吏治,合并郡县;释放奴婶,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称为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西汉宗室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他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

3、民的负担,减轻刑罚;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故B项正确;文景之治是指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统治时期,开元盛世是指唐玄宗统治前期,均与题干“刘秀”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即学即评2(2019陕西中考真题)“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因素是()A.严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国B.奖励耕织,推广铁器牛耕C.整顿吏治,严惩外戚宦官D.轻摇薄赋,减轻农民负担【答案】D【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

4、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光武帝多次下令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惩处贪官污吏,任用清廉官吏。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故“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点睛】根据题干“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是信息提示,关键词是“共同原因”。据所学可知,“文景之治”、“光武

5、中兴”局面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评价任务02:理解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及其原因。知识结构梳理】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1 .开始时间:东汉中期以后。2 .原因:继位皇帝年幼,太后主持朝政,重用自己的亲戚,权力膨胀。皇帝长大后,依赖除掉外戚,宦官由此把持朝政。3 .影响:(1)导致政治腐败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2)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即学即评1(2020年青岛)“(公元25年)九月,赤眉入长安,更始降,旋为赤眉所杀。光武则乘机南下,攻下洛阳,并定都于此。”后世称“光武”所建的政权为A.西汉B.东汉C.蜀汉D.后汉【答案】B【解析】公元25年

6、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他就是光武帝,B符合题意;ACD项与“光武”无关,排除。故选择B。【即学即评2】(2020年山东临沂)毛泽东在后汉书光武帝纪批注中称东汉光武帝刘秀是“历史上最有学问,最会用人,最会打仗的皇帝”。该皇帝曾诏令说:“今边郡盗谷五十斛(hU),罪至于死,开残吏妄杀之路,其蠲(jud)除此法,同之内郡。”这道诏令所反映的统治措施是A.释放奴婢,缓和矛盾B.监督官吏,惩处贪官C.合并郡县,裁减官员D.废除酷法,减轻刑罚【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东汉光武帝曾诏令说:“今边郡盗谷五十斛(hu),罪至于死,开残吏妄杀之路,其蠲(JUan)除此法,同之内郡。”,可知,光武

7、帝刘秀颁布诏书,以为今边郡盗谷五十斛即定为死罪,是开酷吏妄杀之路,故宣布废除此法,与内地郡国相同。因此,这道诏令所反映的统治措施是废除酷法,减轻刑罚,D符合题意;ABC均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评价任务03:知道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及作用;知道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的史实和作用知识结构梳理】三、黄巾起义1 .原因: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2 .概况:创立太平道的于184年领导的一场的农民大起义。3 .口号:苍天已死,,岁在甲子,天下大吉。4 .结果:在军队的残酷镇压下,历时9个月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5 .影响: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8、1、比较“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归纳两汉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以及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共同原因:吸取前朝(秦朝、王莽新朝)繁民劳众激化矛盾的教训;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注重文治,善于用人纳谏;加强中央集权潍护国家统一;政策的有效性、持续性、稳定性。【即学即评1(2019陕西中考真题)“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因素是()A.严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国B.奖励耕织,推广铁器牛耕C.整顿吏治,严惩外戚宦官D.轻摇薄赋,减轻农民负担【答案】D【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9、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光武帝多次下令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惩处贪官污吏,任用清廉官吏。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故“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点睛】根据题干“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是信息提示,关键词是“共同原因”。据所学可知,“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自我总结构建知识体系构建要求:(1)理清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2)全员参与,主动参与,及时巩固基础知识。(3)熟练展示。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