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11.45KB ,
资源ID:555639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应急救援器材管理与维护保养制度.docx)为本站会员(飞猪)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应急救援器材管理与维护保养制度.docx

1、应急救援器材管理与维护保养制度第一章总则为加强应急救援器材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能够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制定本制度。应急救援器材的有效管理有助于提升应急响应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第二章目标1 .明确管理责任:划分各部门及相关人员的职责,确保器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2 .规范器材使用:制定器材使用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器材的安全和有效性。3 .保障器材完好:通过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器材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供使用。4 .建立信息记录:健全器材管理档案,确保器材使用、维护、保养等信息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第三章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应急救援器材的

2、管理、维护、保养及使用。包括但不限于:- 消防器材- 救生设备- 医疗急救器材- 其他应急救援工具第四章管理规范第一节管理职责1 .管理部门:指定专门的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应急救援器材的总体管理。2 .责任人:每类器材指定一名责任人,负责器材的日常管理、维护和记录。3 .使用人员:所有使用应急救援器材的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掌握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第二节器材采购1 .采购标准:所有应急救援器材必须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2 .供应商选择:通过招标或评估,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进行采购。3 .验收流程:新采购的器材需进行验收,确认其数量、型号及质量符合合同要求,并做好记录。第三

3、节器材存放1 .存放地点:应急救援器材应存放在专门的器材库房内,库房需具备防火、防潮、防盗等安全措施。2 .标识管理:每种器材应有清晰的标识,标明名称、规格、数量、保质期等信息。3 .定期检查:每月进行一次库房检查,确保器材存放整洁、安全,及时清理过期或损坏的器材。第五章操作流程第一节使用流程1 .申请使用:使用人员需提前向管理部门提出使用申请,并说明使用目的和时间。2 .领取器材:经批准后,使用人员到指定地点领取器材,并在记录簿上签字确认。3 .使用注意事项:使用人员应遵循操作规程,确保器材的安全、有效使用。第二节维护保养1 .定期维护:应急救援器材应按照制造商的要求定期进行维护,维护记录应

4、详细记录维护内容、时间、责任人等信息。2 .故障处理:如发现器材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管理部门,待维修后方可使用。3 .年度检修:每年对所有器材进行全面检修,确保其性能符合应急救援要求。第三节归还流程1 .归还器材:使用结束后,使用人员应及时将器材归还至管理部门,并填写器材归还记录。2 .检查状态:管理部门需对归还的器材进行检查,确认其完好无损后方可登记入库。3 .记录更新:归还记录需及时更新,确保器材使用信息的准确性。第六章监督机制第一节监督检查1 .定期检查:管理部门每季度进行一次整体监督检查,确保器材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2 .突击检查:不定期进行突击检查,随机抽查器材的使用、维护及

5、存放情况。3 .反馈机制:建立反馈渠道,鼓励使用人员对器材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第二节记录与评估1 .记录管理:建立应急救援器材管理档案,记录器材的采购、使用、维护、归还等信息。2 .定期评估:每年对器材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3 .信息共享:定期向全体员工通报器材管理情况,提升全员对器材管理的重视。第七章附则1 .解释权限:本制度由应急管理部门负责解释。2 .适用条件: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应急救援器材管理的部门及人员。3 .生效日期: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所有相关人员需遵守。通过以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旨在切实加强应急救援器材的管理与维护,确保其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为突发事件的应对提供有力保障。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