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50.21KB ,
资源ID:557348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355.docx)为本站会员(peixunshi0)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355.docx

1、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契丹兴起和西夏建立的基本史实;知道辽与北宋之间的战与和,掌握澧渊之盟的背景、内容和影响;正确认识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从空间上强化学生对民族政权统治区域的掌握;通过列表归纳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各民族政权建立的基本情况;结合课本,组织学生辩论澧渊之盟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各少数民族的兴起和政权的建立的过程;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重点难点】

2、教学重点: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教学难点:如何评价漕渊之盟。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天龙八部剧照同学们都看过天龙八部吧,那里面的乔峰本来认为自己是什么人?(北宋的汉人)后来发现自己是什么人?(辽国的契丹人)而之后乔峰、段誉、虚竹兄弟三人是娶了哪里的公主?(西夏)当时汉族建立的北宋、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构成了一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特殊历史时期。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契丹族与党项族北宋时期形势图2.提出问题:北宋、辽和西夏建立政权的基本情况,学生分组制表。民族契丹族汉族党项族政权辽北宋西夏时间916年960年1038年建立者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元昊都城上京东京兴庆重大事件澧渊之盟陈桥兵变

3、重文轻武宋夏议和3.读教材,分析讨论辽和西夏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固政权。答案提示:辽: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2)西夏: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目标导学二:辽与北宋的和战1 .史料解读。材料一: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澧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澧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材料二:2 .提出问题: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澧渊之盟签

4、订的背景和影响各是什么。答案提示:(1)背景:辽军攻宋,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漕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2)影响: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3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如何正确地评价澧渊之盟?答案提示:盟约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使双方人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它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但是盟约也体现了北宋政府的贪图苟安,加深了北宋人民的经济负担。目标导学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1 .史料解读。材料:直至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平协议,史称“庆历和议”。这次和议换得了宋夏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

5、2 .根据课本知识回答宋夏和议的结果和影响。答案提示:(1)结果: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影响: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三、课堂总结辽宋、宋夏关系都是中华民族内部的矛盾,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澧渊之盟是双方相互妥协的产物。对辽来说,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对于北宋来说,澧渊之盟是一个屈辱和约,“岁币”成为它的沉重负担。但就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漕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3板书设计4教学反思我们这一节课讲了辽、宋、夏几个政权。这一时期中国政局的特点是民族政权并立。因此,我们对这种状况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各民族在开发祖国的边疆、扩展中国的国土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