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学生心理危机筛查与干预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在当今社会,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在中学阶段,学生面临学业压力、家庭矛盾、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挑战,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频率也随之上升。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针对中学生心理危机的筛查与干预工作,旨在通过科学的评估和及时的干预,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困扰,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次工作于2023年9月至2024年6月之间进行,主要包括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评估、危机干预及后续跟踪等环节。通过多种途径,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二、主要成就1 .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在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方面,我们通过主题班会、
2、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健康周活动等形式,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根据统计,我们共开展了12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参与人数达到800人次。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对心理健康的认知有了显著提升,80%的参与者表示对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增强。2 .心理评估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心理健康筛查,利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共发放问卷100o份,回收有效问卷950份。经过分析,发现约1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其中焦虑和抑郁情绪最为明显。3 .危机干预针对心理筛查中发现的高危学生,我们及时开展了个别心理辅导和小组干预。通过与心理咨询师合作,提供了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
3、梳理情绪、解决问题。经过为期3个月的干预,75%的高危学生在后续评估中显示出明显改善,情绪状态趋于稳定。4 .后续跟踪在干预结束后,我们对参与干预的学生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85%的学生在干预后能够有效应对压力,心理状态明显改善,并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这不仅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还促进了人际关系的改善。三、经验与教训1 .成功经验- 团队协作:本次工作由心理咨询老师、班主任、学生志愿者等多方共同参与,各司其职,形成合力,保障了工作的顺利推进。- 科学评估:通过使用标准化的心理评估工具,使得筛查结果更加可靠,为后续的干预提供了有力支持。- 及时干预:发现问题后能够迅速采取措施,
4、确保对高危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及时干预,这对降低心理危机的发生有着显著的效果。2 .遇到的问题- 学生抵触情绪:部分学生对心理评估和辅导存在抵触情绪,害怕被同学知道,导致参与度较低。- 资源不足:虽然我们开展了多项活动,但由于人力和物力资源有限,无法覆盖到所有学生,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学生。- 持续性关注不足:虽然我们进行了后续跟踪,但对于个别学生的持续关注和支持还不够,导致部分学生在长时间内未能完全走出心理困扰。四、未来展望与改进建议1 .加强宣传与教育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尤其是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多样化的教育。我们计划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制作心理健康相
5、关的宣传材料,让更多学生了解心理问题的重要性。2 .增强师生沟通我们将鼓励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建立信任关系,减少学生对心理评估的抵触情绪。同时,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邀请心理专家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增加互动性。3 .建立长效机制我们将探索建立心理危机干预的长效机制,包括定期筛查、分层干预和跟踪服务。通过建立档案,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持续关注,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必要的支持与关怀。4 .加强专业人员培训针对心理咨询师和班主任的培训,我们将持续加强,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应对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识别和干预心理危机,提高工作效率。总结中学学生心理危机筛查与干预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这一阶段的工作,我们在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筛查和干预危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力求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