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与2024年一号文件相比,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有诸多新提法和新要求,粗略总结与大家一起学习。L农业新质生产力:首次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强调将科技创新深度融入农业生产,如发展智慧农业、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发挥重大农业科研平台作用,这是从理念到实践对农业发展路径的全新探索。2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2025年明确提出在耕地总量不减少、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开展以县域为统筹单元、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为乡村发展释放空间,相比2024年对土地整治的规划更具系统性和实操性
2、3 .深化土地承包与流转政策:2025年提出坚持“大稳定、小调整”,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扩大整省试点范围,确保绝大多数农户承包地总体顺延、保持稳定,更加强调政策推进的平稳性和全面性;明确不允许通过下指标、定任务等方式推动土地流转,在土地流转规范上提出更严格要求。4 .农村宅基地与集体建设用地规范:2025年新明确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规范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利益分配,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提出出租、入股等具体盘活路径,相比2024年对农村土地权益和资源利用的规范更加细致。5 .城乡融合机制细化:2025年强调以县域为城乡融
3、合核心载体,推动冷链物流、即时零售下乡,支持农村消费品以旧换新,完善农村分布式能源网络,体现“城市资源下沉”与“农村消费升级”双向互动,比2024年更注重城乡融合中具体产业和消费领域的发展。6 .基层减负与治理升级:2025年首次单独列项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清理冗余政务应用程序,推进农村基层网格化治理“多格合一”,通过巡察机制提升治理效能,在乡村治理的执行监督层面提出新举措,而2024年更侧重规划层面的科学性。7 .农村金融创新:2025年提出支持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券、推广畜禽活体、农业设施等抵押融资贷款,“一省一策”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稳妥有序推进村镇银行改革重组,相比20
4、24年在乡村金融支持工具和金融机构改革上有更多创新探索。8 .社会保障升级:2025年提出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对连续参保农村居民提高大病保险支付限额,探索村级互助养老,直面老龄化与医疗负担难题,在农村民生保障上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提升措施。9 .畜牧业针对性扶持:2025年提出推进肉牛、奶牛产业纾困,稳定基础产能,支持以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为主体的奶业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相比2024年对畜牧业尤其是肉牛、奶牛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更具针对性。10 .乡村移风易俗深化:2025年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发挥妇联、共青团等组织作用,加强对农村适婚群体的公益性婚恋服务和关心关爱,加大对婚托婚骗等违
5、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将移风易俗纳入生态治理框架,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风气改善上提出新的、更细致的要求。学习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春为岁首,农为行先。近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公布,这是新时代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二十二个“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三农”工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重中之重”的地位。党员干部要在基层一线,深刻领悟把握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深耕乡村建设、深悟乡村治理、深研乡村发展。现将个人心得体会如下:一是以知促行为基础,践行系统深入的学习理念。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着眼中国式现代化对乡村
6、全面振兴的新要求,明确提出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作为基层干部要对标对表,以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内容为契机,认真学习领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扣核心、把握重点、抓住关键,做到熟记于心、了然于胸。要深刻把握文件提出的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等重点任务,切实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和针对性。要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研究如何推进农业强国建设,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在具体实际工作中,要结合文件精神,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扎实推进耕地保护、
7、种业振兴、农业科技创新等重点工作,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用好中央一号文件这份乡村振兴“宝典”,做懂农业、懂农村、懂农民“三懂”干部。二是以调研助推为关键,践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文件明确提出要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农业现代化水平如何?农村改革进展怎样?农民增收渠道是否通畅?这些答案只能到现场去看、到基层去找。“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支撑,要求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发掘本地资源禀赋。作为基层干部,要围绕文件提出的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扶持畜牧业稳定发展、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
8、提升、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等重点任务深入调研。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主动走到群众家里知冷暖、走到田间牧场看收成,用心感受民生、用脚步丈量民情,把真实情况摸清摸透摸准。尤其要深入了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人才、返乡创业人员等重点群体面临的实际困难,推动各项惠农政策落地见效。不驰于空想、不鹫于虚声,铭记实干方能兴邦、实干方能富民,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三是以服务为民为根本,践行永恒不变的为民情怀。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越是应对风险挑战,越要夯实“三农”工作基础。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永远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坚定决心。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公仆”身
9、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时刻聚焦民心所向、民意所向,以点带面撬动群众力量,做到民事民解、民事民议,形成以上率下、齐心协力的生动局面。要结合文件提出的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持续整治人情攀比等突出问题的要求,引导农民群众革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要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要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始终把为民造福作为奋斗目标,及时总结群众工作的经验、汲取草根乡土智慧,干好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把真情投入到提升群众幸福感的实事当中、把精力花
10、在增进民生福祉的干事创业中,画好干群关系“同心圆”,努力书写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答卷。四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践行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文件明确要求深化农村改革,完善乡村振兴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要以改革的勇气和创新的智慧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质增效。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扎实做好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要健全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领域资金投放。要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加快转化应用。要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加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程,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新征程承载新使命,新时代呼唤新作为。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各项部署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