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纲要:纲要:p五禽戏功法诞生、概念、发展、作用、神韵及 功法风格特点p五禽戏传说p五禽戏完整示范p五禽戏手型和招式动作p五禽戏歌诀p五禽戏功法诞生、概念、发展五禽戏功法诞生、概念、发展诞生:诞生:西晋,陈寿三国志。华佗传:人体欲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不朽是也。吴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病,并利蹄足,以当导引。概念:概念:“五禽戏”是 汉末、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将虎、鹿、熊、猿、鸟等五种动物的某些动作提炼出来创编而成的中国传统套路健身操,是一种气功(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六字诀)功法。发展:发展:五禽戏发展至今
2、形成不同流派,各有不同,共计三种。在华佗故里,安徽亳州现在主要是董文焕和刘时荣所传的五禽戏,另外还有新编五禽戏,1982年新编五禽戏作为在医学类大学中推广的“保健体育课”内容之一。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把重新编排后五禽戏等健身法作为“健身气功”的内容想全国推广。2011年6月10日被收录进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五禽戏功法作用、动作神韵及功法特点五禽戏功法作用、动作神韵及功法特点 功法作用:功法作用:符合中医理论,五禽秉性特点配合中医脏腑、经络学说,既有整体的健身作用,又有每一戏的特定功效。动作神韵:动作神韵:仿效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形神兼备,意气相随,
3、内外合一。功法特点:功法特点: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具备、有刚有柔、刚柔相济、内外兼练p五禽戏传说五禽戏传说传说传说:华佗著名弟子吴普,有一次华佗带着他出外采药,回到家就病倒了,华佗就去给他看病,到那儿一摸脉,六脉和平,一点病没有。华佗心中有底了。说:“人要想身强体壮,减少疾病,延年益寿,最有效的办法是劳动锻炼。吴普听了这番话,他心中暗想:噢,我说师父身体咋恁强壮,原来他有长寿的秘诀,想到这里兴趣来了,忙问:“老师,能教给我吗?”五禽戏传说五禽戏传说 华佗说:“当然可以,我教你的是五禽戏。五禽戏实际上就是五种动物的活动方式:一是虎,按虎的动作炼其四肢;二是鹿,按鹿的动作炼其颈部;三是熊,按熊的
4、动作炼其腰椎;四是猴,按猴的动作炼其关节;五是鸟,按鸟的动作飞炼其胸腔。吴普得到华佗的传授,于是天天练了起来,练呀,练呀把身体锻炼得由弱变强活到年近百岁,他把此法又传给了许多人,凡学会了”五禽戏“的都成了百岁老人。p五禽戏完整示范p五禽戏手型和招式动作五禽戏手型和招式动作手型手型:虎爪、鹿角、熊掌、猿钩、鸟翅招式动作招式动作:每种动作分为两式,如虎戏分为虎扑和虎举,鹿戏分为鹿抵和鹿奔,熊戏分为熊运和熊晃,猿戏分为猿提和猿摘,鸟戏分为鸟伸和鸟飞。五禽戏手型五禽戏手型-虎爪虎爪五指张开,虎口撑圆,第一、二指关节弯曲内扣。鹿角鹿角拇指伸直外张,食指、小指伸直,中指、无名指弯曲内扣。熊掌熊掌拇指压在食
5、指指端上,其余四指并拢弯曲,虎口撑圆。猿钩猿钩五指指腹捏拢,屈腕鸟翅鸟翅五指伸直,拇指、食指、小指向上翘起,无名指、中指并拢向下。握固握固拇指抵掐无名指根节内侧,其余四指屈l拢收于掌心。招式动作招式动作-虎式虎式虎举第一式虎举第一式动作一:两手掌心向下,十指撑开,再弯曲成虎爪状;目视两掌。动作二:随后,两手外旋,由小指先弯曲,其余四指依次歪曲握拳,两拳沿体前缓慢上提。至肩前时,十指撑开,举至头上方再歪曲成虎爪状;目视两掌。动作三:两掌外旋握拳,拳心相对;目视两拳。动作四:两拳下拉至肩前时,变掌下按。沿体前下落至腹前,十指撑开,掌心向下;目视两掌。重复一至四动作三遍后,两手自然垂于体侧。虎扑第二
6、式虎扑第二式动作一:接上式。两手握空拳,沿身体两侧上提至肩前上方。动作二:两手向上、向前划弧,十指弯曲成“虎爪”,掌心向下;同时上体前俯,挺胸塌腰;目视前方。动作三:两腿屈膝下蹲,收腹含胸;同时,两手向下划弧至两膝侧,掌心向下;目视前下方。随后,两腿伸膝,送髋,挺腹,后仰;同时,两掌握空拳,沿体侧向上提至胸侧;目视前上方。动作四:左腿屈膝提起两手上举。左腿向前迈出一步,脚跟着地,右腿屈膝下蹲,成左虚步;同时上体前倾,两拳变“虎爪”向前、向下扑至膝前两侧,掌心向下;目视前下方。随后上体抬起,左腿收回,开步站立;两手自然落于体侧;目视前方。动作五至动作八同动作一至动作四,惟左右相反。鹿式鹿式熊式熊式猿式猿式鸟式鸟式五禽戏歌诀五禽戏歌诀健身五禽戏,虎鹿熊猿鸟,肝肾脾心肺,形神兼具备,可疗八大虚 长练永不老。谢谢 谢谢 祝祝 大大 家家 身身 体体 健健 康,康,万万 事事 如如 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