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方案一、方案目标与范围1.1 方案目标本方案旨在为易地扶贫搬迁的居民提供一套可持续的后续扶持措施,确保他们在新环境中能够稳定生活、发展经济、提升素质。具体目标包括: 帮助搬迁居民适应新环境,减少心理适应期。 提供技能培训,实现就业和自我发展。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基本生活需求。 促进社区融合,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获得感。1.2 方案范围本方案主要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后居民的生活、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进行全面支持,覆盖以下几个方面:-生活保障-就业培训-教育支持-医疗保障-社区建设二、组织现状与需求分析2.1 现状分析易地扶贫搬迁的居民在新环境中面临诸多挑战: 经济收入低
2、大部分居民原有的经济来源因搬迁中断,缺乏新的收入渠道。 技能缺乏:许多搬迁居民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难以适应新环境的就业需求。 心理适应难:搬迁后的生活环境、社交圈的改变导致部分居民出现心理不适。2.2 需求分析为了满足搬迁居民的基本需求,提升其生活质量,首先需要开展以下工作: 生活保障需求:确保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包括饮水、用电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就业需求:提供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帮助居民掌握适应当地市场的技能。 教育需求:为搬迁儿童提供完善的教育资源,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入学。 医疗需求: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确保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得到满足。 心理支持需求: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居
3、民适应新环境。三、实施步骤与操作指南3.1 生活保障3.1.1 基础设施建设水电供应:确保搬迁区域的自来水和电力供应正常。计划在搬迁后6个月内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交通便利:完善通往主要交通干道的道路,设置公共交通线路。3.1.2 生活物资供应-建立生活物资供应点,确保居民能够以合理价格获取生活必需品。3.2 就业培训3.2.1 职业技能培训开展针对性职业技能培训,包括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制作、服务业等。计划在搬迁后3个月内完成第一次培训,培训周期为3个月。3.2.2 就业信息发布建立就业信息平台,定期发布招聘信息,确保居民能够及时获取就业机会。3.3 教育支持3.3.1 入学保障与当地教育局合作
4、确保搬迁儿童顺利入学,提供必要的入学材料和支持。3.3.2 教育资源配置-在搬迁区建立或改造教育设施,配备必要的教学设备,确保教育质量。3.4 医疗保障3.4.1 医疗机构建设在搬迁区设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站,确保居民能够享受基本医疗服务。3.4.2 健康教育-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3.5 心理支持3.5.1 心理咨询服务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在搬迁区设立心理咨询服务站,定期开展心理疏导活动。3.5.2 社区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增强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促进心理适应。四、方案实施的可持续性4.1 资金保障-结合政府资金、社会捐助及企业赞助,确保后续扶持方案所
5、需资金的持续性。初步预算为每年200万元人民币。4.2 政策支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确保居民能够享受到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和补贴。4.3 社区自我管理鼓励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建立居民自管组织,提高社区的自主性和参与感。五、效果评估5.1 评估指标 生活满意度:定期进行居民满意度调查,目标满意度达到80%以上。 就业率:通过就业率评估培训效果,目标就业率达到70%以上。 学业成绩:定期评估搬迁儿童的学业成绩,确保教育支持的有效性。 健康水平:通过健康检查评估居民的健康状况,确保医疗保障的有效性。5.2 定期反馈每半年进行一次综合评估,及时调整方案,确保后续扶持的有效性。六、结语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方案的制定是为了帮助搬迁居民顺利适应新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经济独立。通过精准的需求分析和科学的实施步骤,我们相信这一方案能够有效解决搬迁居民在新环境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助力其走向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