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8 ,大小:81.92KB ,
资源ID:570020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XX第X医科大学附属X中医院洪灾防病技术预案(2025年).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XX第X医科大学附属X中医院洪灾防病技术预案(2025年).docx

1、XX第X医科大学附属X中医院洪灾防病技术预案为了逐步规范洪涝灾期、灾后的卫生防病技术,指导、进一步做好洪灾的卫生防病工作,总结历年来救灾防病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并依据重新修订的XX省洪灾防病技术预案,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预案。第一部分:救灾防病的组织与管理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明确职责灾区各级政府要成立相应的救灾防病领导机构,把卫生防病工作纳入抗洪抢险、救灾、减灾、重建家园的工作内容中去。领导要亲自挂帅,分工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齐心协力做好灾期灾后的卫生防病工作。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工作规范和程序,建立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组织,做好必需药品

2、器械、物资的准备工作,一旦发生疫情,及时采取果断措施,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省地县卫生行政部门应组建专家咨询组,对重大疫情和中毒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及时提供咨询服务。各级卫生部门要做好疫情的监测、收集、预测及地区联防通报、反馈和上报工作,经常组织医疗卫生人员学习洪灾防病技术,一旦发生洪灾,及时深入灾区防病治病和进行技术指导。要做好控制疫情的部门协调联系工作,根据疫情发展趋势向新闻媒介提供导向性的卫生防病宣传材料,组织广大群众适时地开展以清理环境和消毒、杀虫、灭鼠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二、卫生防病药械的筹集、管理及使用1、在救灾防病期前、期间及灾后,各灾区医疗卫生部门要及时地把防病治病所需药品、器械

3、及消毒杀虫灭鼠用物资的品种、数量报当地医药、化工、商业等供应部门,并主动通报防病治病情况,由医药、化工的生产、经销部门组织生产和供应。对供应有困难的药品、器械和消毒杀虫灭鼠用物资要及时上报,以便协调落实生产、供应工作。2、购置救灾防病用的药品、器械所需经费,应本着政府负责、自力更生为主、多渠道筹集的原则,予以切实安排和保证。各灾区地方政府应安排专项的救灾防病紧急补助经费,由主管部门根据防病的实施情况,统一安排使用。中央、省和地方政府安排的救灾经费及国内外救灾捐赠款应提取一定比例用于灾区的防病治病工作,主要是用于扑灭疫情和改善灾区环境所需药品、疫苗及灾民医疗急救用品、药品和防病治病最急需的器械、

4、物资的购置等。3、救灾防病资金和药品、器械一定要严格管理使用,直接用于灾民的防病治病工作,不准将救灾资金挪作他用或将救灾防病药品、器械私自变卖,从中牟取暴利。资金的使用要接受审计和监察部门的检查、监督,对贪污或挪用救灾经费、药械者要依法严惩。4、灾区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被破坏的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工作应纳入地方救灾重建计划,予以优先安排,以保证防病治病工作的正常进行。三、分阶段重点落实各项卫生防病措施受灾地区要分阶段实施卫生防病措施,针对性地抓好重点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防止和减少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力求把各种疫情和突发事件扑灭在暴发之前或萌芽之中。1、加强疾病监测和疫情报告,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洪灾

5、时期对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和食物中毒实行疫情每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其他重点传染病如伤寒、痢疾、肝炎、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疟疾、乙型脑炎、炭疽、血吸虫病等实行周报。在重点灾区要建立并加强疫情监测点工作。各级卫生防疫机构要派专业人员深入灾区开展疫情监测,建立一般和重点相结合的县、乡、村级监测点,及时分析疫情发展趋势,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2、重点抓好水源保护和饮水消毒。要着重做好分散式饮用水消毒,消毒措施要落实到每家每户。鼓励群众喝开水。洪水退后,灾区各级政府要及时组织对分散式和集中式供水水源及供水设施进行清理和检修。加强对饮用水的消毒处理,定期进行水质检验。3、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6、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消除、处理蚊、蝇孳生地和垃圾、粪便及动物尸体。对受淹的住房及时做好消毒和卫生处理。消灭蚊、蝇和鼠害。4、做好灾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防止发生食物中毒。5、利用一切宣传工具和新闻媒介做好群众的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组织群众制订救灾防病爱国卫生公约,提高群众的自我防病和自我保护能力。6、充分发挥城、乡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作用,开展群防群治,使防病治病的各项技术措施落到实处。7、要认真抓好非灾区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同时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及疫情监测工作,防止疫情的交叉传播及大范围蔓延。8、积极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把突发疫情和灾害事故的伤亡控制在最低限度。各级卫生部门要制订

7、突发事件的处理规程和医疗救护方案,充分做好组织协调、队伍配备训练、药械物资供应等准备工作,以便及时、得力、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第二部分:救灾防病技术方案一、疫情报告及疫情监测在洪涝灾害这一非常时期,要特别重视疫情报告及疫情监测。保持疫情监测系统的敏感性是做好救灾防病工作的前提。(一)疫情报告与分析1、应报告的疾病鼠疫、霍乱、病毒性肝炎(甲肝、戊肝)、痢疾、伤寒、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脑炎、疟疾、血吸虫病、炭疽、感染性腹泻、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1)鼠疫、霍乱实行每日报告和“零”报告。发生鼠疫、霍乱病人或疑似病人时,诊疗机构和人员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

8、告疫情(城镇应于6小时、农村应于12小时内)。地、县级防疫机构应在当日或第二日上午将疫情报至省卫生厅和省卫生防疫站。(2)诊疗机构和人员发现病毒性肝炎(甲肝、戊肝)、痢疾、伤寒、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脑炎、疟疾、血吸虫病、炭疽、感染性腹泻应及时(城镇12小时、农村24小时内)报告防疫部门。防疫机构实行疫情周报,各地(市)每周三把上周疫情报到省卫生厅和省卫生防疫站。(3)发生疾病暴发特别是不明原因疾病暴发和食物中毒时,责任报告人应按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县(区)、地(市)防疫机构随即向上级防疫机构报告,并同时向当地政府报告。省卫生厅接到疫情报告后6小

9、时内报到卫生部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同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防疫机构应立即组织现场调查处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4)疫情报告应包括:疫情发生地点、单位、时间、发病(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发生原因以及所采取的措施、需要解决的问题等。2、疫情分析各灾区应做好疫情分析,预测疫情发展趋势。疫情分析应有时间比较,如当年各月比、各旬比、当年与去年同期比等。疫情分析还应有地区比较,如灾区与非灾区比、与前五年均数比。此外,还应有发生原因的分析及对今后防治工作的建议。(二)疫情监测的实施1、强化基层疫情报告制度,及时掌握疫情信息。灾区卫生部门要执行24小时疫情值班制,安排专人负责疫情的收集、整理、分析,深入基

10、层督促检查。疫情要归口卫生防疫部门负责。严禁隐瞒及谎报疫情,一旦发现将依法查处。2、加强监测点的工作。已有的国家级和省级综合监测点,以及出血热、疟疾、腹泻病等各专业疾病监测点,在洪涝期间应进一步加强对疾病的监测,必要时设立临时监测点。(三)疫情监测的评估疫情监测的评估是指对疫情报告与监测点工作质量的评估。评估内容首先是监测信息在防治工作中发挥了哪些作用,例如发现了哪些隐患和疫情苗头;疫情报告的内容是否完整;报告及时程度;分析与预测的质量;重报、漏报、错报的程度;各级存留的技术档案是否完好;疫情报告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疫情信息的反馈与利用程度如何等。二、饮水卫生(饮用水水源选择和处理)洪涝灾

11、害期间饮用水源的水一般含有多量泥沙,浑浊度高;受人畜粪便污染,细菌孳生;垃圾、粪便、动物尸体、各种杂物进入水体,有机污染严重;农药、化肥、工业废物等化学品冲入水中,可能有剧毒物质存在。在上述诸多问题中,致病微生物污染、水质感官性状恶化和有毒物质污染是洪涝灾害期间影响饮水卫生的主要因素。(一)饮用水水源的选择与保护1、在流动的洪水地区,应在上游水域选择饮用水水源取水点,并划出一定范围,严禁在此区域内排放粪便、污水与垃圾。2、在内涝地区,应划出水质污染较少的水域作为饮用水取水点,禁止在此区域内游泳、捕鱼、打捞和排放粪便、污水与垃圾。3、有条件的地区宜在取水点设水码头,以便离岸边一定距离处取水。4、

12、退水后尽可能利用井水为饮用水水源。水井应有井台、井栏、井盖,井的周围30米内禁止设有厕所、猪圈以及其他可能污染地下水的设施。取水应有专用的取水桶。5、有条件的地区,退水后可打手压泵小口井作为饮用水水源,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延伸现有的自来水管道为灾民供水。6、集中式的饮用水水源取水点应派专人看管。(二)饮用水的处理与消毒1、澄清取水后将原水放置,较粗大的颗粒物可在数分钟内沉淀去除。当水中颗粒物小于IOnml时,短时间内不能下沉。2、过滤如当地缺乏水处理药剂时,可采用慢沙滤方法。(1)慢沙滤池先建造沙滤池,用砖和水泥砌成方形或长方形水池,可按每平方米滤池每昼夜产水3000升计算(约可供100200人饮

13、用),以实际用水人口计算沙滤池面积。池底部铺设水管,在管上钻有许多小孔,外包棕皮或编织布,此管可将滤过水导出。池下部填入垫层,垫层为粒径l16mm的豆石、碎石或卵石。较小的放在上层。具体步骤如下:最下层放816mm粒径的石子100mm厚,其上放粒径48mm的石子100mm厚,再放上粒径24mm的石子100mm厚,最上放粒径l2mm的小石子50mm厚。垫层总厚度为350mmo(2)家庭用沙滤缸家庭可以用缸或大桶作为沙滤容器,桶下部打孔引水,在底部铺数层棕垫,沙层厚度为40Omm左右,沙层上再铺23层棕垫,防止倒水时冲击沙层。在滤缸(桶)下放清水容器,以接、盛过滤的清水。使用该慢沙滤池时需注意以下

14、几点滤池建成后应洗净;所垫人沙石料等均应用水洗去泥、细沙粒;滤池使用时应保持有一定水层,不能使水排完而有空气进入沙层;滤过速度以不超过0lo2m/h为宜,可用出水管上阀门调节;使用一定时间后,泥沙等悬浮物将沙子空隙堵住,滤水速度减慢,此时应将上层沙子或覆盖层取出,洗净后填回滤池中或更换新沙。采用慢沙滤池方法如果使用得当,可去除悬浮物90%,细菌去除率可达70%95%,放射性物质去除率可达60%70%。慢沙滤池方法的设备成本低,操作技术简单。缺点是滤水速度慢。3、混凝(1)混凝剂种类原水中投放混凝药剂可大大加快水中悬浮物质的沉淀。一般用的混凝剂有:硫酸铝、明矶(硫酸铝钾)、硫酸亚铁、三氯化铁、碱

15、式氯化铝等。这些净水剂应储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防止潮解失效。使用方法使用时,先将药剂用少量水搅拌溶解后缓慢倒人待处理的水中,用干净的木棒搅动以帮助生成较大矶花,然后静置使沉淀密实,轻轻取出上层清水使用。(3)投加量混凝剂投加量根据原水浑浊度、Pl水温、混凝剂种类等多种因素,最好先进行试验以确定适宜投加量。下表可作确定投加量的参考。混凝剂投加量(mg/L)原水浊度(度)明矶硫酸铝氯化铁碱式氯化铝10016148820021191110300272514134003332181650039372019600454322227005149242580057532628900635928311000

16、65623132110069633334120073673736130077714238140082764641150085825042*混凝剂投加量系指纯混凝剂的量当用于家庭少量水净化时,混凝剂的投加量应适当增加。4、消毒经上述混凝沉淀和过滤的水中病原微生物已大大减少,但仍不能保证符合卫生要求,尚需进一步消毒后才能成为安全饮水。煮沸是十分有效的灭菌方法,在有燃料的地方可采用。用超滤方法也可将细菌、病毒滤除,在有条件时也可采用。但在洪涝灾害期间,最主要的饮水消毒方法是采用消毒剂灭菌。(1)消毒剂消毒剂种类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漂白粉,又名氯化石灰,白色粉末,也可能带微黄色,有刺激性气味。漂白

17、粉含有效氯约为25%28%(一般按25%计),当含量低于15%时就不能用于消毒。漂白粉易失效,应保存于密封的塑料袋或玻璃瓶中,存放在阴凉处,严防受潮,最长保存期为6个月。使用前应检验有效氯含量。漂白粉精,是较纯的次氯酸钙,白色粉末,一般压成片剂,使用方便。有效氯含量可达60%70%(一般按65%计),保存时间不超过两年。漂白粉精应保存在密封的容器中,严防受潮分解。使用前应检验有效氯含量。漂白粉与漂白粉精是灾区应用最普遍的饮水消毒剂,其他可以应用的还有次氯酸钠、二氧化氯。有机氯制剂的饮水消毒剂,如氯胺、二氯异氟腺酸钠(又名优氯净)、哈拉宗(又名清水龙)等主要用作个人饮水消毒。此外有机碘、碘树脂和

18、碘酊均可用作个人饮水消毒。(2)消毒剂应用消毒剂应用可参阅该剂说明书进行。漂白粉和漂白粉精的应用参考以下步骤:直接加入根据待消毒的水量,该药剂的有效氯含量计算取出定量药剂,加少量水,搅拌均匀,倒人待消毒水中,搅匀,放置30分钟,检验水中余氯应达到07mgLO如未达到此值,说明投加量不足。但也不能过量加入,以免产生强烈刺激性气味。水井消毒将漂白粉或漂白粉精倒人简易消毒器中,置于井水中。一个大口水井每次消毒可维持半月左右。简易消毒器可用商品简易消毒器,也可自制,方法如下:取两个空竹筒,用绳连接,下部竹筒内装消毒剂,并钻有数个小孔,投入井中。也可用两个空塑料瓶,以绳连接,其中之一装消毒剂并钻数个小孔

19、投入井中。(3)消毒剂的投加量从原水状况、消毒剂的种类和质量确定消毒剂投加量。可从以下几方面估算:消毒剂放入水中后氧化水中有机物,水中可氧化的有机物越高消耗消毒剂就越多。一般而言,洪涝灾害地区,处理水的需氯量约为5IOmg/L。经处理后的水中余氯应达到07mgL0应投放消毒剂的量是需氯量和余氯两者之和。(4)净水器使用市场上净水器是为城市自来水而设计的,经受不了高浊度、高污染的水。此外,需有压力才能通过的净水器,或者要有电源才能使用的净水器也不太适用。如果净水器另加预过滤装置,则有活性炭和消毒功能的净水器还是可以使用的。(5)退水后的供水设施消毒被洪水淹没过的水源或供水设施重新启用前必须清理

20、消毒,检查细菌指标合格后方能启用。经水淹的井必须进行清掏、冲洗与消毒。先将水井掏干,清除淤泥,用清水冲洗井壁、井底,再抽尽污水。待水井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后,进行超氯消毒。漂白粉投加量按井水量以2550mgL有效氯计算,浸泡1224小时后,抽出井水,待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后,按正常消毒方法消毒,即可投入正常使用。(三)饮水水质检验在有条件处应按国家标准方法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5750-85)检验。在现场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简易方法检验。1、消毒剂中有效氯称取O.5g漂白粉于IonlL比色管中,加入清洁水至IOnlL,强烈振摇1分钟,放置5分钟,倾出上清液,用吸管吸出38滴滴于白瓷盘中。将此吸管

21、洗净,吸蓝墨水滴加于吸出的漂白粉上清液上,边搅拌边滴加蓝墨水,直至出现稳定的蓝绿色为止。消耗蓝墨水的滴数即为该漂白粉中有效氯的百分含量。测定漂白粉精中有效氯的方法相同,只是取样品澄清液19滴,有效氯的百分含量为蓝墨水滴数的两倍。2、余氯检验取经消毒的水样用市售余氯比色器或余氯测定试剂盒测定,也可以用DPD比色法或邻联甲苯胺比色法。3、水质检验(1)水源水检验项目浑浊度、PH、色度、氨氮、需氯量以及其他有关项目。(2)饮水检验项目浑浊度、余氯、大肠菌群、细菌总数、色度、臭与味以及其他有关项目。其中浑浊度和余氯两项每日每批处理水均需测定,以便指导水处理措施的进行。三、食品卫生(食物中毒预防及处理)

22、灾区的食品卫生与饮水卫生都是预防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重要工作内容。食物中毒的发生与灾区食物的选择、加工方法、加工人员以及食品容器、设备的卫生等有重要的关系。不卫生的食品除了能引起食物中毒外,还会传播痢疾、肝炎、霍乱、伤寒等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寄生虫病。(一)水灾地区需要重点预防的食物中毒1、霉菌毒素食物中毒常由食用了霉变的大米或小麦引起。粮食霉变在水灾地区尤其常见。它是灾区发生最多的食物中毒。病人常在食用霉变粮食后很快发病(数分钟4小时),症状有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不适、乏力、发热等,腹泻多为水样便,无粘液、无脓血便和里急后重感。该中毒在停止食用霉变粮食后病情自动减轻,一

23、般不会死亡。可采取对症治疗。2、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是由于食用已死亡的畜禽肉和没有很好冷藏的食品及存放时间较长的熟食(如米饭、蔬菜)等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如腹泻、腹痛、恶心、呕吐,有时有发热、头痛,潜伏期一般在312小时,部分在1324小时,少数在4872小时。细菌性食物中毒需要及时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必要时给予抗生素治疗。3、化学性食物中毒由于灾区环境的变化和临时居住的条件所限,农药、鼠药、亚硝酸盐及其他工业用化学物质等存放、使用不当而污染食物或被误食,造成化学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病快,一般潜伏期在数分钟1小时内,死亡率较高,因此要及时对症治疗

24、包括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及时进行催吐、洗胃、灌肠,使用特效解毒药等。如亚硝酸盐中毒给予美蓝;有机磷中毒采用阿托品和氯磷定、解磷定;种中毒采用二疏基丙醇,条件允许时应速送医院抢救。4、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误食猪甲状腺、肾上腺和含有毒物质的鱼类会引起有毒动物性食物中毒;食用未经充分加热的豆浆、扁豆或食用苦杏仁、发芽土豆、毒蘑菇会引起有毒植物性食物中毒。该类中毒一般采取洗胃、急救和对症治疗。(二)发生食物中毒的现场处理1、对病人采取紧急处理,及时做出诊断并报告当地卫生防疫站。(1)采集病人标本送检,及时作出诊断。诊断应依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病人的潜伏期、中毒的特有表现及检验结果。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

25、特点为: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中毒;停止食用有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所有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间接传染。若因采样不及时或已用药或其它技术、学术上的原因未能取得实验室诊断资料时,可判为不明原因食物中毒,必要时可由三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食品卫生专家进行判定。(2)停止食用中毒食品。(3)对病人进行急救治疗,包括催吐、洗胃、灌肠以及对症治疗和特殊解毒药物治疗等;(4)及时报告疫情。报告的内容有食物中毒发生地点、时间、人数(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典型症状和体征、治疗情况、中毒食物、采取的措施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26、2、对中毒食品进行控制处理。(1)封存现场的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待调查确认不是中毒食物以后才能食用;(2)追回或停止食用其他场所的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3)对中毒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并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时,其固体食品,可用煮沸消毒1530分钟处理;液体食品可用漂白粉消毒,然后废弃。餐具等可煮沸1530分钟,也可采用漂白粉消毒。对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可用20%石灰乳或漂白粉消毒(一份排泄物加二份消毒液混合放置2小时)。环境可采用过氧乙酸进行喷洒消毒。化学性或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应将有毒食物进行深埋处理。(三)开展预防食物中毒的宣传教育1、灾区能吃和不

27、能吃的食品(1)能吃的食物卫生标准检验合格的未被洪水污染过的食品;烧熟煮透的现场加工食品;加工后常温下放置时间不超过4小时的熟食品;消过毒的蔬菜、水果;因洪水造成粮食、水果、蔬菜有少部分霉变或腐烂,经过适当挑选和清洗、加热或去皮等处理加工后的食品。(2)不能吃的食物被水浸泡过的食物,除了密封完好的罐头类食品以外都不能食用。罐头食品也应当用洁净水清洗外周后方可食用;已死亡的畜禽、水产品;腐烂变质和受污染的食品、蔬菜和水果;来源不明的、非专用食品容器包装的、无明确食品标志的食品;严重发霉(发霉率在30%以上)的大米、小麦、玉米、花生等;不能辨认是否有毒的野生蘑菇。2、让群众掌握如何正确加工食品(1

28、)粮食和食品原料要在干燥、通风处保存,避免受到虫、鼠侵害和受潮发霉,必要时进行晾晒;对于轻度霉变粮食的处理,可采用风扇吹、清水或泥浆水飘浮等方法去除霉粒,然后反复用水搓洗;或用5%石灰水浸泡霉变粮食24小时(1份病麦3份水,浸泡12小时,换水,再泡12小时)取出。要使霉变率降至4%左右再食用;霉变重的粮食,毒素含量高,难以去除,因此不能吃。(2)严禁使用腐败变质的食品原料和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霉变粮食以及已死亡的畜禽、水产品加工制作食品。(3)食品要现吃现做,做后尽快食用。分送救灾食品时,尽量采用小包装,少量多次分发;(4)所有现场加工的食品应烧熟煮透,剩饭菜一定要在食用前单独重新加热,存放时间不

29、明的食物不要直接食用;(5)实行生熟食品分开,避免生的食品及原料与熟食品接触或使用同一个容器;(6)避免患有痢疾、伤寒、肝炎及其带毒者和伤口化脓、皮肤感染以及不明原因的咳嗽、咳痰人员进行食品的加工制作;(7)所有用于清洁食品和食品容器的水均采用消毒过的水;(8)避免在简易住处集中做大量食物和集体供餐,避免购买和食用摊贩销售的未包装的熟肉和冷荤菜;(9)不要采食毒蘑菇。(四)灾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1、不准在市场销售切开的水果和直接食用的冷荤菜;2、不准销售来源不明的食品及原料,禁止销售已死亡的畜禽肉类及变质水淹食品;3、严格审批新的食品生产加工单位,不得雇用未经体格检查的厨师加工食品;4、所使用的

30、有毒化学物应集中统一存放,作明显标志并由专人保管,避免误食与污染食品;5、集体用餐单位应优先配备清洁用水、洗涤消毒设备以及食品加热和冷藏设备,不得举行聚餐活动;6、禁止游动摊贩售卖非包装熟食品,尤其是散装熟肉和水产品;7、水淹过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在做好食品设备、容器、环境的清洁消毒后,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认可后才能开业,并加强对其食品和原料的监督,防止食品污染和使用发霉变质原料。四、环境卫生(一)环境卫生工作的主要内容洪涝灾害发生后,防汛人员和被紧急转移安置的灾区群众,居住环境及卫生条件较差,极易酿成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必须动员广大群众搞好环境卫生,其主要内容是:1、做好水源保护和饮水消毒工作

31、供给安全卫生饮用水。2、搭建临时窝棚,使防汛人员和灾民尽可能不露宿。3、设置临时厕所、垃圾收集站点,做好垃圾、粪便的卫生管理,妥善处理人畜尸体。4、洪水退后,对室内外进行彻底的环境清理,改善环境卫生。5、广泛开展卫生防病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病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二)对灾民临时住所的卫生要求1、首先要选择安全和地势较高的地点,采取应急措施?搭建帐篷、窝棚、简易住房等临时住所,做到先安置、后完善。2、应尽量选用轻质建筑材料,棚子顶上不要压砖头、石块或其他重物,以防棚子倒塌伤人。3、棚屋等临时住所要能避风防雨,通风换气,尽可能有夜间照明。要设法降低室温,防止中暑。4、灶具要放在安全地点,并有人看

32、管,以防火灾。5、注意居住环境卫生,不随地大小便和乱倒垃圾、污水,不要在棚子内饲养畜禽。6、最好按原来居住状况进行安置,保持原来建制,按户编号,干群之间、各户之间相互了解,许多卫生问题可以有组织有领导地解决。(三)搞好厕所卫生和粪便处理厕所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卫生设施,灾害时用的厕所应达到应急性、便利性和实用性的要求。加强厕所卫生管理,确定专人保洁,及时清掏粪便并进行卫生处理。1、在灾民聚集点选择合适地点,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搭建应急临时厕所,要求做到粪池(或用陶缸、塑料桶等作为粪池)不渗漏,厕墙和顶可用草席、塑料膜、编织袋布或其他材料。有条件的地方可使用商品化的移动性厕所。2、尽量利

33、用现有的储粪设施储存粪便,如无储粪设施,可将粪便与泥土混合后泥封堆存,或用塑料膜覆盖,四周挖排水沟以防雨水浸泡、冲刷。3、在应急情况下,可选择适宜的稍高地点挖一圆形土坑,用防水塑料膜作为土池的衬里,把薄膜向坑沿延伸20厘米,用土压住,粪便倒入池内储存,加盖密封,发酵处理。4、在特殊困难情况下,为保护饮用水源,可采用较大容量的塑料桶、木桶等容器收集粪便,装满后加盖,送至指定地点暂存,待水灾过后运出处理。有条件时用机动粪车及时运走。5、船上居民的粪便,应使用容器收集后送上岸集中处理,禁止倒入水中,以防止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传播。6、集中治疗的传染病人粪便必须用专用容器收集,然后消毒处理。散居病人的

34、粪便采用以下方法处理:漂白粉粪便与漂白粉的比为5:1,充分搅匀后,集中掩埋;生石灰粪便内加入等量的石灰粉,搅拌后再集中掩埋。(四)垃圾的收集和处理方法1、加强垃圾收集站点的管理,有专人负责清扫、运输。2、根据灾民聚集点的实际情况,合理布设垃圾收集站点,可用砖砌垃圾池、金属垃圾桶(箱)或塑料垃圾袋收集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3、及时将垃圾运出,选地势较高的地方进行堆肥处理,用塑料薄膜覆盖,四周挖排水沟,同时用药物消毒杀虫,控制苍蝇孳生。4、对一些传染性垃圾可采用焚烧法处理。(五)人畜尸体的处理1、对非疫病死亡者尸体,应尽快运出进行火化处理。2、对甲乙类传染病死亡者,应做好卫生消毒,以最快速度运出

35、火化。3、对环境清理中清出的家畜家禽和其他动物尸体应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处理后进行深埋。(六)洪水退后的环境清理工作水退过后,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广泛进行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水淹地区的村庄和住户必须进行彻底的室内外环境清理,做到洪水退到哪里,环境清理就搞到哪里,消、杀、灭工作就跟到哪里。1、组织群众清理室外环境,整修道路,排除积水,填平坑洼,消除垃圾杂物,铲除杂草,疏通沟渠,掏除水井内污泥,修复厕所和其他卫生基础设施,掩埋禽畜尸体,进行环境消毒,消除水灾痕迹,控制疫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使灾区的环境卫生面貌在短期内恢复到灾前水平。2、凡是水淹地区的住户,水退后首先由专人对原住房的质量进行安全性检

36、查,确认其牢固性,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清洗家具,清理室内物品,整修家庭厕所,修缮禽畜棚圈,全面清扫室内和院落,清除垃圾污物。必要时将房间的墙壁和地面进行消毒。对室内和临时居住点带回的日常生活用品进行煮沸消毒或在日光下曝晒。在有条件时,可用2%5%的洁灭净洗消液将衣被浸泡1520分钟后再进行洗涤。待室内通风干燥、空气清新后方可搬人居住。(七)规划建设灾区的永久性住房对灾后无房可住的受灾群众,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临时安身的住所。灾民住房必须达到灾民安全过冬的标准。居住条件改善了,灾民情绪稳定,有利于救灾防病和重建家园。如果有条件一步到位,应建设永久性住宅。卫生部门应做好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对新建村

37、居民点,可按照国家村镇规划标准和农村住宅卫生标准,做好规划设计和卫生审查,使新建的村庄和住宅符合卫生要求。在地址选择、功能分区、卫生设施和房屋建筑方面,既要适合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又能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面貌。五、消毒(一)洪涝灾区消毒工作的特点洪涝灾害是一种大面积的自然灾害,洪水造成了多种致病微生物对生活环境、饮水、食物的广泛污染。加之灾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群众长时间处于紧张、疲劳状态,抗病能力下降。因此,消毒工作尤其是洪水退后及时合理消毒显得特别重要。由于洪涝导致多种微生物混合污染,其中,又以肠道致病微生物为主,因此,要特别重视食物、饮水、居住环境和手的消毒。在消毒方法和消毒剂的选

38、择方面,要求简便易行,价格便宜,供应充足。(二)消毒组织工作1、各级卫生防疫部门应有具体分工,做好消毒组织工作。首先应有专人负责保护水源和饮水消毒,同时要搞好环境卫生消毒。洪水退到哪里,环境清理和消毒工作应做到哪里。对受淹的房屋、公共场所要分类作好卫生消毒工作。2、要有专人负责,做好消毒剂的供应、配制和分发工作,开展消毒常识宣传,组织群众实施消毒措施,并具体指导其正确使用。(三)常用消毒方法1、加热消毒既经济又方便,消毒效果好。(1)干热消毒法烧灼可用于金属等耐热物品消毒,焚烧用于废弃物处理。(2)湿热消毒法加热65Q,30分钟,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常用于牛奶消毒。煮沸10(C,10分钟,可杀灭

39、细菌繁殖体和病毒,常用于食具、奶瓶消毒。流动蒸汽10(C,10分钟,常用于食具、食品消毒。2、化学消毒(1)应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指溶于水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包括:漂白粉(又称含氯石灰)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白色粉末,能溶于水,但有大量沉渣,含有效氯25%32%(一般按25%计),不稳定,易吸湿,遇光或热易分解,对物品有漂白作用,对金属有腐蚀作用。漂粉精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白色粉末,溶于水,混浊并有少量沉淀,易吸水潮解,含有效氯80%85%(一般按80%计)。次氯酸钠溶液工业次氯酸钠溶液一般含有效氯10%13%。电解食盐产生的次氯酸钠一般含有效氯浓度低于1%。三合二主要成分为三份次氯酸钙二份氢氧化钙

40、性质与漂白粉相似,有效氯含量为56%60%(一般按56%计),较漂白粉稳定。二氯异氟尿酸钠(又称优氯净)白色晶粉,易溶于水呈弱酸性,溶于水中产生次氯酸,水溶液稳定性较差,含有效氯60%65%(一般按60%计)。三氯异氟尿酸白色粉末,水中溶解度为12%,有效氯含量90%。国内市售的含氯消毒剂大部分为粉剂,漂白精和优氯净已制成片剂,便于灾区计量使用。(2)过氧化物类消毒剂以其氧化作用杀灭微生物。包括:过氧乙酸(又称过氧醋酸)为五色透明弱酸性液体,不稳定。国产市售过氧乙酸消毒剂浓度为20%,如原液浓度低于12%时,不宜再使用。一般采用二元包装,当两包装混合后,应在两日内使用。过氧乙酸属高效广谱消毒

41、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和细菌芽苑。二氧化氯可用化学法或电解食盐法制取,其水溶液不稳定,应在制得后一周内使用。可用于环境、物品、饮水和污水消毒。高镒酸钾(又称过镒酸钾)为强氧化剂,可溶于水,O1%水溶液,30分钟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可用于浸泡水果、蔬菜、餐具。在消毒浓度下,对人无毒害作用。(3)碘伏是碘和某些表面活性剂的络合物,属中低效消毒剂,有一定的去油污作用。有效碘浓度为50mg/L时,作用5分钟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碘伏不能破坏肝炎病毒,可用于手和一般物品清洁卫生消毒。(4)新洁尔灭属低效消毒剂,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杀菌、清洁洗涤作用。革兰氏阳性细菌对其较为敏感,对各种细菌均有

42、抑制其生长作用,但不能杀灭结核菌和细菌芽抱,也不能灭活肝炎病毒。05%浓度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将其原液稀释成10万分之一(即105倍)仍可抑制细菌的生长。肥皂对其杀菌有拮抗作用。(5)洗必泰(又称氯已定)属低效消毒剂,性质稳定,杀菌作用与新洁尔灭相似。醇类可加强其杀菌作用。肥皂、有机物可减弱其杀菌作用。洗必泰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不能杀灭结核杆菌、病毒和细菌芽抱。05%洗必泰乙醇溶液可用于皮肤消毒,01%洗必泰水溶液可用于阴道冲洗。(6)戊二醛属高效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作为肝炎病毒污染物的消毒剂。2%戊二醛,作用46小时,可用于手术器械灭菌(必须用灭菌水冲洗后方可应用)。0

43、5%1%戊二醛复方消毒剂可破坏肝炎病毒和杀灭细菌繁殖体及真菌,可用于各种物品擦拭消毒,但不得用于伤口、粘膜消毒。(四)洪涝灾区各种消毒对象的处理1、一般用具02%过氧乙酸,或2%漂白粉上清液,或05%新洁尔灭或洗必泰溶液,浸泡或擦拭,作用30分钟。2、食具首选蒸煮15分钟,在无燃料条件时也可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250mgL,作用15分钟,然后用洁净水冲洗。3、墙壁、地面用浓度为500011gL的有效氯喷雾或喷洒,作用2小时。用量:土质地面100OmL/m2,土质墙200mL/m2,水泥地面300mL/m2o4、粪便处理稀便,漂白粉加入量为稀便量的1/5,作用2小时;干便加入2倍量的10%漂白粉上

44、清液,搅拌均匀,作用4小时。5、呕吐物加入1/5量的漂白粉,搅匀,作用2小时。6、污水加氯量为50200mg/L,作用30分钟后,余氯应保持5mg/Lo7、衣服被褥80。C热水15分钟,白色织物可用2%漂白粉上清液或O2%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然后用清水漂洗。8、家具0.2%过氧乙酸,或0.5%洗必泰,或0.5%新洁而灭擦拭,作用30分钟。9、畜舍10%漂白粉上清液喷雾(200mL/m2)或喷洒(100OmL/m2),作用2小时。如疑有炭疽菌污染则可用20%漂白粉上清液喷雾,作用4小时。10、饮水井水加漂白粉4g/m3,浑浊湖水加漂白粉12g/m3,浑浊池塘水加漂白粉18g/m3,作用30分钟

45、后,余氯应达到0.7mgL.11、手的一般卫生消毒有效氯250mgL作用3分钟,或02%洗必泰,或0.5%新洁而灭作用3分钟。红眼病流行时,手的消毒可用0.5%过氧乙酸擦洗3分钟。12、手巾、毛巾、脸盆、门把手分别用煮沸15分钟,或含氯消毒剂50011gL作用10分钟,或05%过氧乙酸浸泡或擦拭,作用10分钟。13、瓜果、蔬菜0.1%高镒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或含氯消毒剂100mg/L作用30分钟。14、确认受肝炎病毒污染的物品、手,可用0.5%戊二醛消毒剂擦拭,作用10分钟,然后用清洁水冲冼。六、杀虫洪涝成灾,房屋等被淹,人们被迫迁居到高地或堤坝上生活,由于人畜多,杂物多,生活环境恶化,积水

46、面积又大,粪便、垃圾不能及时处理,因此,蚊蝇密度大幅度上升,虫媒传播的疾病和肠道传染病很可能流行。为了控制疾病的发生,必须采取紧急措施杀灭蚊、蝇,降低其密度。(一)防蚊措施首先要采取环境治理,将居住地附近杂草清除掉,杂物整理好。1、防蚊措施保护人群,减少与蚊虫接触。(1)有条件的灾区,在住处装上纱门、纱窗。(2)有条件时使用经药物浸泡过的蚊帐。(3)睡觉前点燃蚊香(或电热蚊香)。(4)用市售驱蚊剂涂在身体暴露部位。2、杀灭蚊虫措施目的降低蚊虫密度。(1)杀灭成蚊室外速效喷洒将1%2%敌敌畏乳剂或2.5%马拉硫磷乳剂用压缩喷雾器喷雾。室内(帐棚内)壁周围喷奋斗呐(10-20mg/m2)、凯素灵(

47、1020mg/m2)或三氯杀虫酯Og/m2)o晚上可喷市售喷射剂和气雾剂。(2)杀灭幼虫措施清除住区内外小型积水,填平坑洼。暂不能填平的有水有虫坑,坑内可撒马拉硫磷(1020mgL)杀螟硫磷(0.52mg/L)o使用微生物制剂。洪水退后,因洪水造成的坑、沟应尽量填平。对特殊场所,如存旧轮胎等处,可用20%杀螟硫磷超低容量喷雾器喷洒,为重建家园改造环境打下基础。(二)防治蝇类措施需要清理环境,减少孳生场所,加强防护,减少蝇类与人等接触。1、室内(帐棚内)壁周围可喷与杀灭成蚊相同药品(喷一次即可达到杀灭蚊、蝇目的)。同时也可喷气雾剂杀灭蝇虫。应用毒蝇、毒饵、毒水杀蝇,亦可用粘蝇彩带粘蝇。毒饵用0.05%倍硫磷,毒水用0.2%敌百虫配制。2、室外(帐棚外)(1)成蝇用5%杀螟硫磷喷杀成蝇。也可用诱蝇笼诱杀成蝇。(2)处理蝇幼虫孳生场所可用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