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12.19KB ,
资源ID:576501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黑龙江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2025年修订).docx)为本站会员(peixunshi0)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黑龙江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2025年修订).docx

1、黑龙江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2025年修订)(征求意见稿)1基本条件1.1 抗病性1.1.1 秆锈:接种鉴定需为抗病类型。每年田间鉴评(调查)认定,参加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的品种田间秆锈病发病率为0%。1.1.2 根腐病:在人工接种条件下,根腐病三年接种鉴定可仅有一年4级感病,另外两年抗性鉴定须中感及以上。每年田间鉴评(调查)认定,参加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的品种根腐病田间发病率两点叶部和穗部感染判定为中感及以下的感病植株10%,或单点叶部和穗部感染判定为感病及以下的感病植株15%o1.1.3 赤霉病:在人工接种条件下,赤霉病三年接种鉴定可仅有一年4级感病,另外两年抗性鉴定须中感及以上。每年田间鉴评(

2、调查)认定,参加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的品种赤霉病田间发病率两个试验点判定为中感及以下的病穗率8%,或单个试验点鉴定为中感及以下的病穗率15%。1.1.4 散黑穗病:每年田间鉴评(调查)认定,参加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的品种散黑穗病田间发病率3%o1.1.5 叶锈病、白粉病:每年田间鉴评(调查)认定,参加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的品种叶锈病和白粉病田间发病率两点叶部和穗部感染判定为中感及以下的感病植株10%,或单点叶部和穗部感染判定为感病及以下的感病植株15%o1.1.6 无检疫性病虫害。1.2 抗倒性每年田间鉴评(调查)认定,正常条件下,参加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的品种两个试验点倒伏级别之3级,倒伏面积30%

3、或一个试验点倒伏级别之4级、倒伏面积30%的停试停审。1.3 生育期每年田间鉴评(调查)认定,参加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的品种生育期不晚于对照品种4天。1.4 纯度每年田间鉴评(调查)认定,参加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的品种田间纯度需99.5%o1.5 一致性和真实性同一品种在不同试验年份、不同试验组别、不同试验渠道中DNA指纹检测差异位点数2个;申请审定品种与已知品种DNA指纹检测差异位点数4个。申请审定品种与已知品种DNA指纹检测差异位点数=3个的,需进行田间小区种植鉴定证明有重要农艺性状差异;2分类条件2.1 高产稳产品种2.1.1 丰产性、稳产性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平均增产3.0%

4、有效试验点数不低于2/3,增产试验点比例60%2.1.2 品质籽粒容重770克/升、籽粒蛋白质含量(干基)14%s面粉湿面筋含量(14.0%水分基)30.0%s面团稳定时间3.0分钟且7分钟。2.2 绿色优质品种221节水、节肥、抗旱、抗赤霉病、抗穗发芽品种抗赤霉病品种:接种鉴定每年都达到2级以上,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平均增产0%,且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00%的试验点比例60%.节水品种:节水指数0.8且节水试验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平均增产0%,且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0.0%的试验点比例60%o节肥品种:在比常规施肥量减少20%以上试验条件下每年区域试验、

5、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平均增产之0%,且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之0.0%的试验点比例60%抗旱品种:抗旱性鉴定等级为2级以上。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平均增产之0%,且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之0.0%的试验点比例N60%o抗穗发芽品种:小麦抗穗发芽性检测结果高抗级别,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增产00%,且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之0.0%的试验点比例60%2.2.2优质专用品种2.2.2.1 丰产性、稳产性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平均增产之0%,有效试验点数不低于2/3,达标试验点比例60%2.2.2.2 品质强筋品种:籽粒容重之770克/升,粗蛋白质含量(干基)

6、14.0%、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N30.5%、吸水率260%、稳定时间之10.0分钟、最大拉伸阻力Rm.E.U.(参考值)450s拉伸面积100cr2,其中有一项指标不满足,但可以满足中强筋的降为中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籽粒容重770克/升,粗蛋白质含量(干基)N13.O%、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28.5%吸水率58%稳定时间7.0分钟、最大拉伸阻力Rm.E.U.(参考值)35O拉伸面积8Ocr2,其中有一项指标不满足,但可以满足中筋的降为中筋小麦。中筋小麦:籽粒容重770克/升,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2.0%、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N24.0%、吸水率55%稳定时间之3.0分钟

7、最大拉伸阻力Rm.E.U.(参考值)200s拉伸面积50cr2弱筋小麦:籽粒容重之770克/升,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2.0%、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24.0%.吸水率55%、稳定时间3.0分钟,达不到弱筋要求的也为中筋小麦。审定时不采取平均值,由专业委员会根据两年品质分析结果,选择综合数据较高的一年结果作为审定依据。2.3.1 特殊类型品种耐盐碱小麦:耐盐性鉴定结果为不低于3级的品种。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之3.0%,且每年区域试验比对照增产之2.0%,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22.0%;每年区域试验增产之2.0%,生产试验增产20.0%试验点比例60%o2.3.2 冬小麦品种冬小麦:审定标准参照春麦审定标准执行,具体试验方法由小麦专业委员会制定。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