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学校分管安全副校长个人工作述职报告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2025春季学期,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始终秉持“安全为天、育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以“建体系、强基础、抓落实、求实效”为工作主线,统筹推进校园安全精细化管理。现将本学期分管安全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完善制度体系,筑牢安全管理“防火墙”“制度如纲,纲举目张。”本学期聚焦制度建设“废改立释”全流程,构建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安全管理机制。(一)健全制度框架牵头修订校园安全管理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新增校园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范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流程等7项专项制度,形成“1+12+N”制度体系(1项总纲、
2、12项专项制度、N项操作细则)。其中安全责任清单管理办法将全校划分为教学、后勤、安保等8大责任板块,明确126个岗位安全职责,实现“人人有责、一岗双责”。(二)强化制度落地组织开展“制度学习月”活动,通过“领导领学+案例教学+闭卷测试”三维模式,分层分类培训教职工420人次。创新推出“安全制度微课堂”,将18项核心制度制作成动画短视频,通过校园公众号推送,累计观看量达3.2万次,制度知晓率实现100%。(三)严格考核问责制定安全工作量化考核办法,设置“隐患整改时效”“演练达标率”等12项核心指标,实行“周通报、月考核、学期评优”机制。本学期对3个落实制度不力的部门发出黄牌警告,约谈责任人2人次
3、推动安全责任从“软要求”变为“硬约束”。二、创新安全教育,构建素养提升“生态圈”“教育先行,预防为主。”以“知信行合一”为目标,打造“三维四维”安全教育新模式。(一)分层分类精准施教针对不同学段学生认知特点,开发“安全素养成长阶梯”课程:低年级开展“交通安全拍手歌”“防拐骗情景模拟”;中年级开设“消防实验室”“急救小课堂”;高年级组织“校园安全辩论赛”“应急技能比武”。本学期累计授课XX课时,学生安全知识测试平均分提升至94.5分。(二)丰富教育载体形式打造“五个一”教育阵地:每日一次校园广播安全提示、每周一期安全主题黑板报、每月一场安全情景剧展演、每季度一次安全文化节、每年一部安全教育微电
4、影。其中原创校园安全微电影守护获市级安全教育成果一等奖,全网播放量突破50万次。(三)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组建“家校安全联盟”,开展“安全家长志愿者”培训,选聘200名家长参与校园周边护学岗。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发家庭安全自查手册,举办“安全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体验消防逃生通道、食堂后厨管理,收集合理化建议47条,采纳率达85%。三、深化隐患排查,织密风险防控“天罗地网”“隐患即事故,排查即责任。”建立“四查四改”工作机制,实现隐患排查整治闭环管理。(一)日常巡查常态化推行“网格化巡查+专业检查”双轨制:将校园划分为28个网格单元,网格员每日开展“三查三报”(查设施、查行为、查隐患;报问题、
5、报进展、报结果);每月组织安保、后勤、德育等部门开展“专业会诊”,重点检查实验室危化品管理、电气线路安全等关键领域。本学期累计排查隐患327处,当场整改率达92%o(二)专项整治精准化开展“春季安全百日攻坚”行动,实施五大专项整治:消防安全:更换智能烟感报警器86个,改造消防通道标识系统,组织“三清三查”(清通道、清隐患、清死角;查设施、查制度、查演练);食品安全:推行“明厨亮灶+互联网监管”模式,实现食材采购、加工、留样全程可追溯;建筑安全:对全校12栋建筑物进行结构安全检测,整改屋顶防水、墙体裂缝等问题19处;心理安全:建立“一生一档”心理档案,开展重点学生群体心理危机干预,成功化解极端情
6、绪事件3起;周边环境:联合公安、城管开展“护校安园”联合执法,清理违规摊点12个,增设交通警示标志6处。(三)智慧安防智能化投入X万元升级“智慧安全校园”系统,新增Al视频分析终端45台,实现“异常行为识别”“危险区域闯入预警”等8项智能监测功能。系统运行以来累计预警攀爬围墙、打架斗殴等风险行为53次,处置及时率100%,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62九四、强化应急管理,锻造快速响应“尖刀连”“有备无患,常备不懈。”以“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为标准,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一)完善应急预案体系修订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总预案及23项专项预案,编制应急处置操作手册,明确“预警-响应-处置-善后”四阶
7、段流程。组织开展预案桌面推演6次,优化调整应急指挥体系、力量配置等关键环节17处,预案实用性显著提升。(二)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组建“1+3+N”应急队伍(1支校级应急突击队、3支专业救援分队、N支班级应急小组),开展“应急技能大练兵”活动,涵盖心肺复苏、止血包扎、消防灭火等12项技能训练。本学期组织综合应急演练4次、专项演练12次,平均疏散用时从3分20秒缩短至1分58秒。(三)夯实应急保障基础建设标准化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应急食品、药品、救援器材等23类物资,满足3000人规模应急需求。与属地消防救援站、医院建立“15分钟应急响应圈”,签订应急联动协议,开展联合演练2次,应急协同能力显著增强。
8、本学期成功处置暴雨内涝、学生意外骨折等突发事件8起,均未造成严重后果。五、存在不足与改进方向(一)主要不足安全教育创新性不足:沉浸式、体验式教学资源开发滞后,VR、AR等新技术应用较少;隐患排查深度不够:部分隐蔽性强的电气、消防隐患未能及时发现,专业检测力量需加强;应急处置实战能力待提升:多部门协同演练频次不足,极端天气下的应急物资调配效率需优化。(二)改进措施实施安全教育提质工程:建设“安全体验馆”,开发VR安全实训课程,打造“线上+线下”融合教育平台;构建专业排查体系:聘请第三方机构开展季度安全评估,组建“专家+技术”排查团队,引入红外热成像检测等先进设备;深化应急能力建设:建立“双盲”演练机制,每学期开展1次跨部门综合应急演练,优化应急物资智能调度系统。“安全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本学期,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安全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获评“市级平安校园示范校”。但我深知,安全工作永远在路上。下一学期,我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持续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校园、法治校园贡献全部力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