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年学校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目录2025年学校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1一、目标宗旨2二、组织架构及职责2(一)防控工作领导小组2(二)防控工作小组3三、校园风险分析3四、预防措施3(一)宣传教育3(二)爱国卫生运动3(三)蚊虫防控4五、疫情监测与报告4(一)监测体系4(二)报告流程4六、应急处置4(一)疑d以病彳列处置4(二)确诊病例处置4(三)疫情解除5七、保障措施5一、目标宗旨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是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快,若在校园传播,将严重威胁师生健康并干扰教学秩序。为做好防控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2025年版相关防控方
2、案与指南,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预案。旨在通过强化预防、监测与处置,实现防控工作科学规范高效,最大程度降低疫情风险。二、组织架构及职责(一)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全面统筹防控工作,决策重大事项,对接上级部门,为防控工作掌舵。 副组长(分管副校长):协助组长协调各部门,监督措施落实,组织宣传培训,推动防控工作有序开展。 成员:。学校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信息报送、会议组织及文件起草,确保信息畅通。学生工作处:管理学生防控,开展健康教育与爱国卫生运动,追踪缺勤学生。教师工作处:掌握教师健康与外出情况,组织防控学习,提升教师防控能力。总务处:整治校园环境,清理积水防蚊,保障防控物资,维护设施正
3、常运行。校医务室:监测疫情、报告病例、初步诊断,隔离疑似病例并协助流调。年级组长:落实本年级防控要求,配合宣传监测,掌握师生健康状况。班主任:负责班级防控,宣传知识,组织卫生清扫,晨检午检并追踪缺勤学生。(二)防控工作小组 宣传教育组:由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利用多平台普及防控知识,提升师生防护意识。 疫情监测组:校医务室人员与班主任构成,建立监测体系,落实晨检午检与缺勤追踪。 环境卫生整治组:负责校园清扫消毒,重点清理蚊虫孳生地,养护绿化减少蚊虫栖息。 物资保障组:采购储备防控物资,规范管理并保障供应。 应急处置组:制定预案并演练,发现病例后启动响应并协调处置。三、校园风险分析 环境风险:校园绿
4、化多,易积水区域为蚊虫提供孳生地;人员密集场所加速病毒传播。 流动风险:师生与校外接触频繁,节假日外出可能引入病毒。 防控短板:针对性防控措施、专业知识及外部协同需加强。四、预防措施(一)宣传教育 将防控知识融入课程,通过课堂、班会等系统传授。 利用校园平台推送科普信息,向家长发放材料,形成家校防控合力。(二)爱国卫生运动 建立日常清扫制度,组织师生清理垃圾,每周开展大扫除。 重点整治积水区域,定期检查并投放药剂;开展“翻盆倒罐”行动清除容器积水。(三)蚊虫防控 清理卫生死角与杂草,修剪植被减少蚊虫栖息。 安装纱门纱窗、配备蚊帐,聘请专业人员定期消杀,合理使用驱蚊设备。五、疫情监测与报告(一)
5、监测体系 班主任每日晨检、午检学生,追踪缺勤情况;校医务室监测全校师生健康,及时发现异常。(二)报告流程 班主任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送医务室并上报;医务室隔离病例并24小时内网络直报;学校办公室向上级教育部门报告。六、应急处置(一)疑似病例处置 医务室单间隔离病例,询问检查等待结果;通知家长并安抚;消毒活动区域,排查密接者。(二)确诊病例处置 配合转运病例至定点医院,划定核心区、警戒区并全面消杀。 监测密接者12-14天,启动线上教学,加强校园出入管控。(三)疫情解除 连续14天无新病例,经评估后解除应急状态,总结经验完善预案,恢复正常教学。七、保障措施 物资保障:储备足量防控物资,建立台账定期检查,确保供应及时。 人员保障:加强防控人员培训,建立考核机制,提升业务能力。 经费保障:设立专项经费纳入预算,保障防控工作开支,确保专款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