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年学校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方案一、总体目标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均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具有起病急、传播快的特点,一旦在校园暴发,将严重威胁师生身心健康,干扰正常教学秩序。为全面落实传染病防控责任,构建校园健康屏障,依据国家最新防控规范,结合校园人群密集、环境复杂的特点,本方案聚焦“源头阻断、精)隹防控、快速响应三大核心,力争实现校园内两病零暴发、零扩散,保障教育教学活动有序开展。二、防控原则1 .源头管控:以消除蚊虫孳生地为核心,将防控工作前置到环境治理环节,从根本上切断传播链条。2 .分级防控:根据季节变化、疫情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防控措施,低年级侧重生活习惯培养,高年级强化自主防控能力。3
2、 .全员参与:建立“校长负责、教师主导、学生参与、家长协同的防控网络,形成全方位防控格局。4 .科技赋能:引入蚊虫密度智能监测设备,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疫情预警的精)隹度和时效性。三、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1 .防控指挥部:由校长任总指挥,下设医疗顾问组(邀请属地疾控中心专家)、执行组(副校长牵头)。指挥部实行“双周例会+应急会商”制度,医疗顾问组提供专业技术支撑,执行组负责方案落地。2 .专项工作组。健康监测组:校医牵头,各年级组长配合,建立“晨午检一因病缺勤追踪一症状复核”闭环机制,低年级采用“教师观察+家长报备”模式,高年级实行“自主申报+班委监督”制度。环境治理组:后勤主任带队,划分“班级责
3、任区+公共示范区”,实施“网格化管理,每周三开展“清洁日活动,重点清理绿化带落叶堆、空调外机托盘等隐蔽积水点。宣传培训组:德育处联合生物教研组,开发“防控知识微课”,分学段编写健康手册,针对教职工开展“病例识别”“应急处置”专项培训I。物资保障组:建立“防控物资储备库”,实行“动态盘点+智能预警”管理,储备包括长效杀虫剂、防蚊贴、应急隔离帐篷等23类物资,确保满足30天应急需求。四、风险分级与应对策略L低风险期(L3月、1L12月):开展环境基线调查,建立“蚊虫孳生地台账”,重点整治实验室废水排放口、雨水收集池等区域,组织寒假前“越冬蚊消杀专项行动”。2 .中风险期(416月、9.10月):启
4、动布雷图指数每周监测,在操场、食堂周边设置诱蚊灯,发现指数5时,增加消杀频次至每周2次,体育课调整为室内活动。3 .高风险期(7.8月):实行“日监测、周通报”制度,在宿舍区安装蚊虫密度监测终端,对接属地疾控数据平台,组织暑期留校师生开展“防蚊技能大赛”。五、关键防控措施1.环境改造工程。对校园景观池加装循环过滤系统,每周投放生物灭蚊幼剂;将裸露土地改造为硬化地面,绿化带铺设防蚊网。教学楼排水沟改造为“U型槽+防蚊闸”结构,实验室设置专用废液收集桶,杜绝随意倾倒现象。I.健康教育体系。小学段:通过“防蚊儿歌”“绘本阅读”培养“勤洗澡、穿长袖”习惯;中学段:开展“蚊虫孳生实验观察”“疫情模拟推演
5、等探究性学习。家长端:每月推送“家庭防蚊指南”,每学期组织“家校联合清洁日”,重点检查阳台花盆托盘、废旧轮胎等家庭积水点。I.科学消杀方案。采用“空间喷雾+滞留喷洒”组合方式,教室、宿舍等区域选用低毒菊酯类药物,每周五放学后消杀;垃圾中转站等重点区域使用热烟雾机处理,每月1次。学生活动密集区设置“防蚊驿站”,提供驱蚊水、应急药品,配备便携式紫外线灭蚊灯。六、监测预警体系1 .症状监测:开发“健康打卡”小程序,师生每日上报体温及不适症状,系统自动识别“发热+皮疹”“关节痛+头痛”等疑似组合症状,触发校医复核流程。2 .蚊媒监测:在校园设置6个监测点,采用“布雷图指数+诱蚊灯计数”双重指标,指数
6、10时启动橙色预警,采取错峰放学、户外课程暂停等措施。3 .信息报送:建立“30分钟快报”机制,校医确认疑似病例后,立即向属地疾控和教育局报告,同步启动“同班/同宿舍”人员健康追踪。七、应急处置流程1 .病例确认:发现疑似病例后,立即启动“三室联动”(隔离观察室、校医室、应急指挥室),由医疗顾问组初步判定,联系负压救护车转运至定点医院,同时封存患者物品并消杀。2 .疫点管控:划定“核心区(病例活动轨迹)一缓冲区(周边50米)一监控区(全校园)“,核心区暂停使用并专业消杀,缓冲区实施“3天3次强化消杀,监控区增加巡查频次。3 .教学调整:单个班级出现病例时,采取“线上同步教学”;同一年级出现2例
7、及以上时,启动“错峰到校模式;全校累计5例以上,报请上级批)隹后实施“全面停课”,开展线上教学。八、保障机制1 .经费保障:按年度公用经费的8%设立防控专项资金,其中30%用于环境改造,50%用于物资储备,20%作为应急处置备用金。2 .考核评价:将防控工作纳入“文明班级”“优秀教职工”评选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发现隐患并及时处置的给予专项奖励。3 .家校协同:建立“家长志愿者防控队”,参与校园环境督查;开发“家庭防蚊自查表”,每周由学生带回反馈,形成“校园-家庭”防控闭环。九、附则本方案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由学校防控指挥部负责解释,每年根据疫情形势和实施效果进行修订,修订稿须经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