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吸取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公司铜铜矿选矿厂重大事故教训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共同来反思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公司铜钳矿选矿厂发生的重大事故。这起事故不仅给遇难者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也给我们每一个人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7月23日,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专目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时,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溺亡,1名老师受伤。这是一起令人痛心的事故,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训。事故的发生,暴露出我们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企业在设备维护和管理上存在严重漏洞。格栅板作为重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其
2、承重能力和结构稳定性至关重要。然而,该企业未能对格栅板进行定期、全面的检测和维护,导致格栅板一侧固定角钢存在陈旧性裂纹,且没有进行秩序维护,最终引发事故。这反映出我们在设备管理上缺乏责任心,没有真正将安全放在首位。二是安全管理不到位。企业虽有安全生产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存在诸多疏漏。例如,未对参观人员进行充分的安全教育和风险告知,未对学生的危险行为进行及时制止,现场监管缺失。这些都充分说明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存在形式主义,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三是应急救援能力不足。事故发生后,现场无救生圈、牵引绳等应急设备,救援响应时间长达47分钟,远超行业规定的5分钟标准。这表明我们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方
3、面存在严重缺陷,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导致在事故发生时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这起事故的发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我们必须深刻反思,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以下是我对吸取事故教训的一些建议:1 .加强设备管理定期检测维护: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对所有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特别是对于像格栅板这样的关键安全设施,要增加检测频率,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隐患。严格质量标准:在设备采购和更换过程中,要严格把关,确保设备的质量符合安全标准。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设备,坚决不予使用。2 .强化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明确各级领导和员工的安全职责,将安全责任
4、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建立安全考核机制,对安全工作进行严格考核,对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人员进行严肃问责。加强安全培训: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同时,要加强对参观人员的安全教育,告知其安全风险和注意事项,确保其在参观过程中能够遵守安全规定。严格现场监管:加强对生产现场的监管,及时发现和制止员工的危险行为。对于参观人员,要安排专人进行陪同和引导,确保其在安全区域内活动。3 .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完善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救援的流程和措施。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救援能力。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其具有针对性和可操
5、作性。配备应急设备: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如救生圈、牵引绳、急救药品等。定期对应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关系到每一位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以这起事故为鉴,深刻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稳定发展做出贡献。谢谢大家!吸取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公司铜铝矿选矿厂重大事故教训7月23日,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公司的铜专目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时,因格栅板突然脱落坠入浮选槽。虽然全力救援,但6人被救上来时,医护人员确认已去世。同行还有一位老师受伤。对
6、这6名学生死亡的原因,事故通报用“溺亡”一词一笔带过。但稍微了解下“浮选槽”是什么,都会对这起安全生产事故不寒而栗。浮选是一种重要的矿石处理和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有色金属矿石的选矿,而浮选槽是其中的核心设备。简单来说,浮选槽就像一个“矿物分拣机”,利用物理和化学原理将含有价值金属的矿物颗粒从磨碎的矿石中分离出来,通常是一个大型的、方或圆形的深槽,深度可达数米。因此,浮选槽内的介质不是水,而是由磨碎的矿石粉末、水与浮选药剂混合形成的矿浆。这种矿浆密度远高于水,如泥浆般黏稠,人体下坠后迅速沉底,挣扎时矿浆就会附着口鼻堵塞呼吸道。此外,矿浆还含有氢氧化钠(强碱)等腐蚀性药剂,呛入后会严重灼伤人的呼吸
7、道和肺部,加速窒息。同时,槽中还有高速旋转的叶轮,掉下去的人还可能被其击中,造成肢体骨折或撕裂。更要命的是,由于矿浆浑浊黏稠,事故一旦发生,救援极其困难。救援人员需穿戴防护装备才能靠近施救,徒手打捞、拖拽非常费力且缓慢,救援人员自身也面临矿浆化学伤害和卷入叶轮的风险。本次事故中脱落的格栅板,通常覆盖在浮选槽开口上方,其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安全防护一一防止人员、工具或其他物体意外掉入充满矿浆的槽内,也为操作、检修人员提供一个可以安全站立和行走的平台。作为最基本的安全设施,它的稳固性、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事故调查还在进行,格栅板到底为啥会掉?是年久失修还是检查没做到位?尽管具体技术原因有待鉴定,但可以
8、肯定的是,安全隐患绝非一日之寒。这起事故表面上看是个极端个例,但细想一下,仍让人脊背发凉:这次掉下去的是参观的学生,如果隐患一直存在,下次掉下去的就可能是天天在那里工作的工人。此次“偶然”暴露的无疑是安全防线的失守。安全生产这个道理,其实大家都懂。“安全第一”“安全重如山”不少工厂贴满了这类标语。但一次次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让公众不断发出质疑一一我们天天喊的口号,到底有没有刻进骨子里,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工厂负责安全的人,平时到底在忙啥?安全巡查、设备检查,这些最基本的工作,有没有做到位?如果安全检查只是形式主义的空转,日常隐患排查成了走过场的表演,所谓“安全第一”便也只是一纸空文。六个年轻的
9、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留给家庭无尽的悲痛。这血的教训太沉重了,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者难辞其咎。光追责显然不够,更重要的是,怎么才能防止悲剧重演?首先,技术上得升级。老旧设备、有隐患的地方,该换就得换,该修就得修,尤其是像这种关键防护设施。其次,制度上得扎紧。安全规章不能只贴在墙上。隐患排查必须落到实处,天天查,认真查,交叉严查,不能糊弄。特别是对外来人员,包括参观者,进入危险操作区域的管理,必须做到万无一失,防护措施要加倍。最后,监管上得瞪大眼。外部的监管力量得真正硬起来,不能光看报告、听汇报、查安检记录,得深入现场,穿透那些形式主义的东西,真刀真枪地查问题,用铁腕倒逼企业把安全责任扛在肩上。
10、我们呼吁,对每天每一个可能存在风险的角落,企业和场所管理者们都要高度集中精力,少开例行没用的会,少搞形式的东西,把眼睛瞪得大大的、耳朵竖起来,把安全隐患揪出来、消灭掉。“安全是1,其余都是0”。吸取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公司铜铜矿选矿厂重大事故教训近日,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从内蒙古自治区传来: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遭遇意外,不幸溺亡。这起事件不仅令遇难者家属痛失亲人,也让我们再次深刻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据央视新闻和新华社报道,这起悲剧发生在7月23日,6名学生在参观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钳矿选矿厂时,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尽管经过全力施救,但6名学生最终确认溺亡,
11、令人痛心疾首。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这起事件中,我们应深思以下几个安全观点:一、企业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企业作为生产单位,有责任和义务保障员工及实习学生的生命安全。此次事件中,企业是否存在管理疏漏?安全设施是否到位?这都值得我们深思。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员工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生产法规得到有效执行。企业应加大安全投入,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企业应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共同为实习学生提供安全的学习环境,确保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二、高校在组织实习过程中应承担管理责任高校作为学生的培
12、养单位,有责任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学习环境。在实习过程中,高校应加强对实习基地的安全考察,确保学生的安全。高校应加强对实习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具备自我保护能力。高校应建立健全实习管理制度,明确实习过程中的安全责任,确保实习顺利进行。三安全无小事,警钟长鸣事故源于细节。每一个细节都关系到生命的安全,不容忽视。无论是企业还是高校,都应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做到警钟长鸣。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安全生产法规得到有效执行。广大民众应提高安全意识,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共同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四依法处理事故,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对于遇难者
13、的赔偿和责任人追责,应依法进行。企业应承担主要责任,高校也需承担组织管理责任。相关部门应依法公正处理这起事件,给遇难者家属一个交代,给社会一个警示。通过事故的处理,推动法律法规的完善,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具体的安全观点分析:1、安全管理缺失是企业事故的根源。在这起事件中,企业是否存在对实习学生的安全管理缺失?企业是否对实习学生的安全进行了充分的保障?这都需要我们深入调查和反思。2、实习基地安全隐患排查至关重要。实习基地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其安全隐患排查应引起高度重视。企业是否对实习基地的安全进行了全面的排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3、安全培训和教育不足。企业是否对实习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安全培训和教
14、育?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是否具备自我保护能力?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关注。4、安全意识薄弱是事故发生的隐患。企业和高校应加强对员工和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5、实习过程中安全监管不到位。在这起事件中,实习过程中的安全监管是否存在漏洞?企业和高校是否对实习过程进行了有效的监管?6、法律法规执行不力。企业是否严格遵守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相关部门是否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行了有效的监管?7、事故应急预案不足。企业和高校是否制定了完善的应急预案?在事故发生时,是否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8、安全投入不足。企业是否在安全生产方面投入足够的资金?安全设施是否到位?这都需要我们深入调查。9、企业文化和安全氛围的缺失。企业是否注重安全文化的建设?是否形成了良好的安全氛围?10、政府监管力度不够。政府是否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行了严格的监管?是否存在监管不力的情况?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起事件背后存在诸多安全问题。为了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应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安全生产,加强安全管理,为我们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在此,我们向遇难者表示哀悼,向遇难者家属表示慰问。同时,也呼吁全社会都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共同努力,为我们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安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从内蒙古矿难事件中汲取教训,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让安全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