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28.07KB ,
资源ID:582316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十五五”水安全保障专项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极速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十五五”水安全保障专项规划.docx

1、十五五”水安全保障专项规划序言“十四五”期间,是我县水利资金投入总量最多、建设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取得成效最好的时期。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局水利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重点,聚焦脱贫攻坚,以防洪减灾、优化水资源配置和改善水环境为目标,实施了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和民生水利项目,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编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和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牢牢把握国家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理清水利改革发展的长远思路,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符合特色的水利高质量发展之路。“

2、十五五”期间,力争通过实现“水利工程网格化、水旱灾害可控化、城乡供水一体化、河湖环境优美化、生产用水高效化、工程运行良性化、管理手段信息化、公共服务法制化”的水利现代化奋斗目标,基本形成“功能齐全、覆盖全面、层级配套、目标明确、操作性强”的水安全保障体系及“以水保生态、以水惠民生、以水促发展”的水利格局。第一节项目资金争取成就“十四五”期间,我县计划完成重点项目76个,完成投资为152126万元。20162019年度,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项目、农田水利、中小河流治理、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工程、移民类等60个重点水利项目,共计完成投资123974万元(含中央投资、地方配套、其他类资金),其中

3、2016年完成投资16702万元、2017完成投资28677万元、2018完成投资63260万元(含老渡口、龙洞口水电站自筹资金)、2019年完成投资18487万元;在2025年,计划完成沙沟河综合治理建设项目(二期)、城北水厂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项目、易沟河清洁型小流域、重要河流城市河段水生态修复(一期)等16个重点项目,计划完成投资25000万元。第二节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成效一、供水保障能力持续改善“十四五”期间,累计解决全县40.5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38%、水质合格率达到75%o“户户通自来水、人人饮放心水”是“十四五”期间我局解决农村居民饮水问题的总体目标

4、通过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项目,对供水工程进行配套、改造、联网、升级,以及新建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供水保证率、自来水入户率、水质合格率和工程运行管理水平,使农村居民吃上安全水、放心水。(1)2016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项目新建47处供水工程,共解决6.42万人饮水困难问题,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49万人。(2)2017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项目新建137处供水工程,解决15.18万人饮水问题,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05万人。(3)2018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项目新建99处供水工程,解决&46万人饮水问题。(4)2019年度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一是新建五

5、台、回龙、九道、中坝4个集镇水厂,主要建设内容:取水坝8座,厂区4座,铺设主支管网200.19公里;二是兴建118处供水工程,解决10.49万人供水保障问题。(5)2025年度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一是计划新建军店集镇水厂改扩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新建底栏栅坝1座、厂区1座、铺设输水管网110km、配水管网8.9km等,设计投资1320万元。二是计划兴建工程点98个,主要是管网延伸、改造扩建、添置过滤料或配置加药消毒设备等续建项目,涉及20个乡镇75个行政村,解决0.93万户2.6万人自来水到户保障问题。二、防洪减灾能力持续提升“十四五”期间,累计完成中小河流治理42km、山洪沟治理6km,新建方

6、家皈水库、红峪沟等12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有效减轻水旱灾害损失,抗灾减灾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1)在中小河流治理方面,实施马栏河晓阳段、沙沟河高视段、沙沟河综合治理建设项目、马栏河马栏段、马栏河汪家河段、唐家河大木厂至五谷段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综合治理河长为42kmo(2)在山洪沟治理方面,实施重点山洪沟盘峪河防洪治理工程,综合治理河长为6km等。项目的实施,提升了城镇和项目区的防洪抗灾减灾能力,城镇堤防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乡村达到10年一遇防洪标准,城镇和项目区的防洪达标率为95%。(3)完成新建方家皈水库,红峪沟、熊家沟、头洞子等12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方家皈水库工程的实施,

7、保障了农业灌溉用水和军店、红塔等部分地区的生活用水,兼顾防洪,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实施后,消除了病险水库的安全隐患,保障水库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三、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夯实“十四五”期间,完成高效节水建设项目3个,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1个,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8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87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1)2016年度,实施中央财政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18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36万亩,建设内容为:塘堰加固8处、修复引水堰12处、维修泵站4处,整治渠道40.1km,新建渠系建设物253处等。(2)2017年度,实施中央财政高

8、效节水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万亩,建设内容为:塘堰整治3处、铺设管道357.6km,斗渠衬砌32条长14.7km,农渠衬砌121条长12.483km等。(3)2018年度,实施中央财政高效节水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万亩,建设内容为:塘堰加固1处、新建提水泵站4处、配套灌溉管网76190m,农渠防渗维修24条长5.39km,排洪渠13条长3.21km等。(4)2019年度,实施中部平坝灌区高视片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6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51万亩,建设内容为:渠首加固与改造、干渠疏浚及衬砌防渗,渠系建筑物改造及配套、量水设施与信息化设施建设

9、等。四、水土流失面积持续减少“十四五”期间,治理坡耕地面积178.53公顷、治理坡改梯面积52.89公顷,治理清洁型小流域2条。(1)2016年度,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青峰中堰河项目区),治理坡耕地238.1公顷;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大木镇安阳沟村项目区),治理坡耕地13.68公顷。(2)2017年度,实施石漠化治理工程,治理坡改梯13.77公顷。(3)2018年度,实施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治理坡改梯11.23公顷;实施军家沟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治理石坎坡改梯5.08公顷、生态坎坡改梯6.71公顷、新建河堤长736m等。(4)2019年度,实施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

10、程,治理坡改梯16.39公顷。(5)2025年度,实施石漠化青峰片区治理项目,治理坡改梯15.55公顷;实施易沟河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生态坎坡改梯5.58公顷、河堤生态修复L82km等。项目的实施,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的状况,抗灾减灾能力大大增强,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在进行坡改梯的同时,配套兴建排、引、灌等水系工程,增强了耕地的涵水保墙能力,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大大提高。五、小水电扶贫项目效益持续增长“十四五”期间,水电站新增装机容量42300千瓦、电站增效扩容装机3000千瓦。(1)2016年度,实施褚河水电扶贫项目,新增装机3100千瓦;实施麦浪坪小水电代燃项目,电站装机7

11、200千瓦。(2)2017年度,实施椿树沟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项目,电站装机由原4000千瓦增容到5000千瓦;实施鸡鸣口一级水电站扩建增容工程,装机由原2900千瓦增容到4900千瓦;实施龙驹沟电站增效扩容改造项目,更换水轮机、发电机、变压器等。(3)2018年度,实施老渡口小水电扶贫项目,新建电站总装机25000千瓦;实施龙洞口小水电扶贫项目,新建电站总装机7000千瓦。六、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十四五”期间,实施连通应急引水项目1个、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项目2个、水生态修复项目1个,进一步优化了水系生态环境,维护河流健康生命,保障水资源安全。(1)2016年度,一是实施王家沟-中岭沟

12、小里沟水库连通应急引水工程,建设内容为:维修整治主干渠道8230米,维修建筑物17座,新增配套建筑物32个等;二是实施军店镇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内容为:建设植物防护带2600m钢丝防护网4000m,新建生态湿地18000m2,易沟、三溪沟等2条支沟道综合整治333m等。(2)2018年度,一是实施谭家湾水库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工程,建设内容为:构建一级保护区防护网3500m,新建小型人工湿地3510OnI2、完成上游河道防洪堤治理680m、新建3850m2前置库、新建拦渣坝和拦砂坝各1座等;二是实施沙沟河综合治理建设项目第一标段水生态修复工程,综合治理河长1.8

13、6km。项目的实施,既能提升城区防洪标准、防止洪涝灾害,又能保证河道水质达标,营造自然、和谐的水生态环境。同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风貌,提高城市品质。七、移民安置持续稳定“十四五”期间,累计对28320人次原迁移民发放直补资金共1707.21万元,新增人口项目投资2585万元,大中型水库库区和安置区投资7082万元。(1)原迁移民直补发放:2017年发放原迁移民直补9549人资金578.13万元、2018年发放原迁移民直补9464人资金569.67万元、2019年发放原迁移民直补9307人资金559.41万元,采取“一卡通”资金发放形式按600元/人/年,直接发放到移民个人。(2)移民后期

14、扶持项目实施:2017年度,新增人口项目39个投资757万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3个投资435万元,生产发展开发项目16个投资322万元;大中型水库库区和安置区投资1089万元。2018年度:新增人口项目投资837万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2个投资670万元,产业发展6个项目投资107万元,美丽家园3个投资60万元;大中型水库库区和安置区投资3883万元。2019年度,后期扶持投资2110万元,新增人口项目投资991万元。八、行业监管水平持续加强河长制体系和推进河流管护实现全覆盖,水利建设市场监管水平逐步增强。一是河长制体系实现全覆,2017年6月,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方案,确

15、定了河长制工作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部门职责,全县各乡镇均出台了乡、村两级河长制实施方案;成立县、乡、村三级河长工作体系,共落实县级河长33名、乡(镇)级河长134名、村级河长265名,同时还明确河警长91名,构建了统一指挥、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长制工作体系。二是推进河流管护全覆盖。设置了县、乡河长公示牌,把各级河长姓名、职务、职责、管护目标、监督电话等公布于众,动员群众广泛参与监督,推动“全民治水”,确保出现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交办、第一时间处置。结合各条河流现状及管护重点,落实河道保洁员、巡查员、信息员等公益性岗位,实现了“管河、护河、治河、养河”四个全覆盖。三是

16、水利建设市场监管水平逐步增强。积极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动态监管模式,引导水利建设市场良性发展,强化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严格落实质量与安全责任制;落实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监管责任、项目法人主体责任和参建单位合同责任,建立事权清晰、权责统一、规范高效的质量安全监管机制,落实项目法人、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质量和安全责任。九、水利改革创新成效明显加快推进水利机构改革,新组建水利和湖泊局,将县移民局、县南水北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入县水利和湖泊局,不再保留单设的水务局、移民局、南调办;严格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深入实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初见成效,节水型社会达标示范县建设已通过省级

17、验收,治水兴水管水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第二章“十五五”水利发展的总体思路第一节“十五五”水利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十五五”水利发展面临的机遇“十五五”水利发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治水兴水重要论述精神为原则,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的十九大把水利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布局,摆在国家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首要位置,作出了优先发展的重要部署。特别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保障水安全问题作出重要讲话,精辟论述了治水对民族发展和国家兴盛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了事关国家水安全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

18、思路,赋予了新时期治水的新内涵、新要求、新任务,为强化水治理、保障水安全指明了方向,这些都为我县水利高质量发展确立了新坐标、赋予了新使命,迎来了新机遇。二、十五五”水利发展面临的临的挑战“十五五”水利高质量发展还存在诸多挑战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县域经济发展与水资源供给能力不平衡,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二是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需求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不平衡,水资源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三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其他生态要素保护不平衡,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四是水利基础设施区域布局不平衡,水利“短板”明显。水资源节约利用不充分、水资源配置不充分、水量调度不充分、水市场发育不充分等问题。(一)基础设施相对薄

19、弱,工程建设任务重。一是续建配套建设任务重,目前仍有5个乡镇民生水利欠缺(姚坪、万峪、上龛、九道、五台),农业生产供水量低于水资源量的2%。二是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有4个乡镇(大木、沙河、窑淮、尹吉甫)工程设施较少,农业生产供水量低于水资源量的4%。三是工程受益由单一灌溉发展到多元化供水需求,对工程设施效益标准要求越来越高,水利工程建设任务日益繁重。四是水利设施老化,管护难度大,维修点多面广难度大,上级补助资金有限,离实际需求有较大的差距;水利抗旱保灌能力相对低下,很多地方严重水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抗旱水源严重不足,农业“望天收”问题十分突出。(二)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土治理压力大。是南水北调

20、水源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尤为重要,虽然经过多年治理,水土流失已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治理模式简单,从生态流域向生态经济型、清洁型流域的转化还有很大差距,生态环境脆弱的局面未得到根本上的改变,治理和保护的任务仍十分艰巨。(三)水资源保护体系不完善,水环境建设滞后。水资源保护体系不完善,传统的“多龙管水”体制仍未彻底理顺,体制障碍有待化解。水资源管理工作基础薄弱,人力物力匮乏,取水计量设施安装不到位,水功能区划不完善等问题阻碍了水资源管理的进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过程中存在很多关键问题尚未得到解决。(4)水利社会管理和行业管理亟待加强。水利社会管理和行业管理体制任需完善,水

21、利信息化建设、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水利投融资、水价、水费征收体系存在难以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和水利行业自身发展的要求。第二节“十五五”水利发展的总体思路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和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牢牢把握国家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布局,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县提供水利支撑。1.基本原则一是以人为本、保障民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升水安全公共服务普惠性、均等化水平。二是节水优先、高效利用。把节水作

22、为解决我县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性措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三是人水和谐、协同发展。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水制宜,约束和规范各类水事行为。四是统筹兼顾、综合施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以流域为单元,推进河湖系统保护和水生态环境整体改善。五是预防为主、风险管控。强化底线思维,从注重事后处置向风险防控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降低安全风险转变。三、总体布局“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总体布局为“243”布局,即“2维绕、4突出、3兼顾”:维绕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维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合理布局水利工程、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一圈两带”为主线的防洪安全;突出“四区布

23、局”、“六大产业园区”、“三农”为主题的灌溉供水保障工程;突出以南水北调水源区为重点生态屏障区、以大巴山山地保土生态维护区为主线的水土流失防治区,实施山水林草湖综合治理;突出“三条红线”控制目标,实施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兼顾一般、特别是骨干水源工程空白区、欠缺区和安全薄弱区,实现建设项目相对均衡分布;兼顾中心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兼顾旅游重点景点景区建设。第三节发展目标统筹考虑我县的发展阶段、环境、条件,提出“十五五”时期发展目标:一、全县用水总量控制目标L46亿m3。2025年全县用水总量为1.42亿m3,力争在2030年全县用水总量控制目标1.46亿m3,在2030年全县用水总量控制

24、目标1.51亿m3。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60m3o202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74m3,力争在203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目标68m3,在203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目标60m3o三、水质达标率为96%o2025年水质达标率为95%,力争在2030年水质达标率为96%,在2030年水质达标率为98%o四、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率0.57。2025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46,力争在2030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7目标,在2030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目标。五、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3%、水质合格率达到90%o第三章“十五五”水利发展的重点任务第一节

25、水利行业补短板构建安全高效水网体系1.巩固江河湖库,补齐防洪抗旱减灾短板一是河道治理方面。加快对南河水系、堵河水系、官山河水系、北河水系险工险段和重点堤防建设,重点实施霍河秦口至门古段、马栏河马栏至尹吉甫段理、漳兰河中坝段、北河白沙河段、农村河道综合整治等河道治理项目,提升城镇和乡村的防洪抗灾减灾能力,确保城镇堤防达到1020年一遇防洪标准,乡村达到510年一遇防洪标准。二是山洪灾害防治方面。加快对窑场沟、钟岩沟、大理沟、崖屋沟、项家河等山洪沟治理项目建设,综合治理山洪沟40km。三是新建水库和水库除险加固方面。加快推进堰河、小亭等水库建设,保障地区农业灌溉和生产生活用水、兼顾防洪;加快推进郑

26、家湾水库、汪家河水库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中小型水库清淤工程,彻底消除病险水库的安全隐患,保障水库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四是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点对农村河道、塘堰、拦水坝、排洪沟、渠道、小水窖等基础设施进行系统治理和提档升级,强化风险防控,提升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洪涝灾害防御能力。1.优化水资源配置,补齐水资源安全短板一是安全饮水方面。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尤其要把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作为脱贫攻坚的底线任务,重点推进“十五五”农村供水安全保障项目、城北水厂改扩建工程、堰河水厂建设项目、小亭水厂建设项目、农村供水抗旱应急保障及巩固提升工程项目,进一

27、步提升农村地区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全面提升供水安全保障能力。二是饮用水水源地建设方面。重点实施北城水厂水源地、汪家河水库水源地、方家皈水库水源地、堰河水库水源地、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达标建设项目等,确保城区和乡镇饮用水水源安全达标。三是应急引水方面,加快推城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杨岔河至马栏河应急引水工程、吴家沟一杏水沟一何家沟水库连通应急引水等项目,确保城区和重点乡镇水资源总量,提高水资源供给和配置能力。四是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方面,推进汪家河灌区、乐元灌区等万亩灌区和小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建设,彻底解决灌排渠道“卡脖子”问题,确保水资源高效利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8、五是节水型社会建设方面,维绕“三条红线”指标、加大社会节水用水教育、树立全民节水意识,新建节水型教育基地3处、建设节水型学校3处、建设节水型企业2处、建设节水型农业示范园2处、建设节水型单位3处等,确保水资源高效利用。1.加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补齐河库生态健康短板一是水生态修复方面,重点实施重要河流城市河段、沙沟河综合治理(二期)、马栏河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水生态修复、小微水体综合整治等水生态修复工程,优化马栏河流域和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水生态环境,维护河流生命健康。二是水土保持方面,加快对九道、姚坪、大木、门古、中坝、上龛等片区水土保持项目实施,有效控制或减轻水土流失面

29、积。三是石漠化治理方面,重点对中坝褚河、沙河店、九道咸池河、门古秦口、万峪栗子坪等片区石漠化进行治理,进一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强耕地的涵水保埔能力,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大大提高。四是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方面,加快建设大木厂镇五谷庙村、姚坪乡坪沟河、红塔镇大理沟等清洁型小流域治理项目。五是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方面,重点实施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和水美乡村项目,以河道为主脉络,以沿河村庄为节点,以特色村居为重点实施对象,通过水系连通、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河湖管护、防污控污、景观人文等措施,把沿河乡村建设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宜居宜游的魅力村庄。六是绿色水电方面,加快推

30、进小水电增效扩容项目、绿色小水电创建项目,重点实施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瓦房坪一级增效扩容改造项目等,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水资源效益。七是水利风景区建设方面,重点对野人谷水利风景、方家贩水利风景区等进行建设,以水库为依托,打造集休闲、观光、旅游、生态农业体验园为一体的水利风景区,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1.建设幸福家园,补齐移民后期扶持短板深化后续帮扶工作,继续实施大中小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及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建立长效化帮扶机制,积极推进“美丽家园”建设。一是大中型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方面,以问题为导向,实施精准帮扶。以扶持产业为重点,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一村一业”的发展路径,大力发展高效特

31、色农业,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紧紧围绕市场,立足自然禀赋、产业传统,发展一批符合自身实际、主导产品突出、经营规模适度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探索移民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加大移民农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就业创业培训质量。补齐人居环境突出短板,配套完善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卫生室、超市等公益设施,促进移民安居乐业,形成富裕文明、和谐稳定、生态美丽的移民新村,实现移民群众幸福安康。二是库区地质灾害治理方面,按照“预防为主、监测为要、避险搬迁为先、工程治理突出重点”的防治原则,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系统和应急机制,实施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最大限度保障库

32、区周边人居安全和水库运行安全。对库区现有地质灾害点共86处进行工程治理,其中黄龙滩库区两岸66处、三里坪库区两岸11处、龙背湾库区两岸9处,建设内容为修建排水沟、打抗滑桩、避险搬迁等措施,实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等。1.加强水利智慧化建设,补齐水利信息化短板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及大数据建设,全面提升水利信息采集、储存、应用,建立可靠的网络安全防护系统、高效的系统运行维护体系和专业人才队伍。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构建水利感知网,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优化雨情、水情、墙情、工情等各类信息化平台建设布局,建成“标准统一、互联互通、广泛共享、深度融合”的智慧水利体系和综合监管平台。重点建设水库安全监

33、测和调度系统、河道信息化系统、水旱灾害预警平台、水资源监测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平台,增强风险预警能力,提升水利智慧化水平。一是水库安全监测和调度系统建设,配置必要的测量仪器和仪表、建立定位基点、水雨情测报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测报站管理房和必要设施,对全县所有中小型水库进行沉陷位移观测、水雨情观测、渗流观测,确保大坝安全调度运行。二是河道信息化监测系统建设,对全县50km2以上的河流建立信息化监测系统,50km2以上的共39条河流,主要以洪水流量观测、水质监测、水生态环境监测为内容,配置必要的观测设备。三是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主要针对全县802条径流式河沟、869处地质灾害点、重点集镇,

34、建立和完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升级改造山洪灾害预警平台,提升数据共享、处理及分析能力。四是水土保持监测系统建设,新建水土保持自动监测站,根据地形地貌按东西南北中5片设立水土流失监测区,实施动态监测管理、建立项目信息库,同时对生产建设开发项目进行跟踪监测。五是水资源监测系统建设,以20个乡镇水厂的水源保护区为重点,建立水资源监测系统。第二节水利行业强监管提高涉水事务监管水平按照“建机制、强监管”的原则,重点强化河湖、水资源、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水利资金等领域的监管,建立健全监管法制、体制、机制,全力提升水利行业监管水平。1.完善监管体制机制,规范水事行为完善监管体制机制,规范水事行为。切实推进

35、依法行政、依法依规治水管水;以法规制度为规矩、以监督执法为保障,不断推进我县河湖空间管控、水资源量效双控、打造综合监管平台,加强行政许可事项监管;坚持以目标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加强水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健全监管标准规范,压实强监管责任,完善水利监督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加强重点领域项目的编制和审批,强化规划的约束和管控,对规划项目进行跟踪监督。1.强化江河湖泊监管,维护河湖健康生命要以河长制湖长制为抓手,全面监管“盛水的盆”和“盆里的水”。在对“盆”的监管上,以“清四乱”为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问题;在对“水”的监管上,压实河长湖长主体责任,统筹解决水多、水少、水脏、水浑等问题

36、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控,加强河道采砂监管,加大河湖监督执法力度,维护河湖健康生命。1.严格水资源监管,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严格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的原则,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三条红线”,坚决抑制不合理的用水需求,全面监管水资源的节约、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等各环节,合理分水、管住用水、提高水效。同时,要抓紧制定完善水资源监管标准,建立节水标准定额管理体系,大力整治水资源过度开发、无序开发、低水平开发等各种现象。1.加强水利工程监管,规范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监管,特别是对招投标、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安全、工程效

37、益、水利资金使用等各方面的监管,压实各方主体责任;要建立健全水利市场监管机制,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动态化监管模式,引导水利建设市场良性发展。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效益发挥,实现水利工程综合效益最大化,确保水利资金使用的安全。健全中小型水利工程运行机制,完善安全监测设施,明确工程运行维护的主体和责任,定期评估工程运行情况,力促水利工程产权明晰、责行明确、管理到位,确保各类水利工程高效运行。1.加强水土保持监管,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加强水土保持监管,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治理模式,强化治理和监管同步进行。加强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平台建设,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构建水利感知网开展

38、监测,实现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全覆盖和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全覆盖,及时掌握并发布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和治理成效,及时发现并查处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遏制人为水土流失。1.强化水安全风险防控,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加强水安全风险识别,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最大程度预防和减少突发水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第四章投资估算“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项目总投资估算1583732万元,以现行工程单位造价、已有工程量和单价分析进行投资估算。1.防洪提升工程规划总投资158490万元其中: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投资64000万元、水旱灾害防御项目投资6000万元、水库类项

39、目投资68490万元、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类投资20000万元。1.水资源配置工程规划总投资183842万元其中:安全饮水项目投资78642万元、水源地建设项目投资29000万元、水资源配置工程投资55000万元、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投资15200万元、节水型社会建设项目投资6000万元。1.水生态修复工程规划总投资1150900万元其中:水生态修复项目投资73000万元、水土保持项目投资16000万元、石漠化治理项目投资3000万元、清洁型小流域项目投资4000万元、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投资30000万元、绿色小水电工程投资1024900万元、水利风景区建设项目投资15000万元。1.

40、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规划总投资77500万元其中:大中型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工程投资67500万元、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投资100oo万元。五、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总投资13000万元1.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加强组织领导,实行“五制”(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质量验收制)、认真落实“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各项措施的实施。工程建设以相关业务股室、工程项目部、质量监管站为主体进行项目划管理,严把工程进度和质量关;本着“因地制宜、量力在而行、突出重点、注重科学”的原则,构筑水安全保障防御体系。建设单位认真落实水利工程设计方案,建设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和修改设计;

41、对非正常情况需修改设计任务的,应按有关规定实施报批程序。强化工程监理工作,以降低造价、保证进度,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建设管理单位在工程建设活动中,采取不定期抽查和检查,检查工程质量和数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建设单位自觉接受主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积极配合主管部门对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和审计。二、深化前期工作,夯实项目基础积极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部门间、行业间的配合,做好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与本规划的衔接与协调;坚持全面规划、逐步实施的原则,充分考虑当地群众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合理拟定建设任务和规模;深入调查研究,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清晰、落实有力。三、注重人才培养,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

42、工作服务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努力提升工程建设技术和业务服务水平。强化法制教育,熟知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增强职工水利工程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十五五”规划项目建设上升到一个新阶段。四、严格监测评估,确保实施效果加强监测分析和评估,做好开发利用与治理活动的配套工作,实施动态监控管理;加强治理与保护相互协调,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形成规划实施的信息反馈、阶段评估、调控引导、滚动计划等措施在内的科学管理制度,实现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水环境监测、水土流失监测、节水灌溉监测、工程安全监测,利用科学手段,做好建设治理服务。强化水利行业自身建设,解决存在的难点和弱点问题,树立创新机制、科学规划、精心设计、严谨施工、讲究质量、建管并重,真正把“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落到实处,努力把水利建设工作做的更好,使我县水安全保障更上新台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