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3 ,大小:148.25KB ,
资源ID:582451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城市轨道交通警用信息化系统技术规范》标准文本.docx)为本站会员(极速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城市轨道交通警用信息化系统技术规范》标准文本.docx

1、ICS33.040.40CCSA90DB4403市地方标准DB4403TXXX-XXXX代替DB4403/T272019城市轨道交通警用信息化系统技术规范TechnicaIspecificationsforurbanraiItransitpoIiceinformationsystem(送审稿)XXXX-XX-XX实施XXXX-XX-XX发布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次前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缩略语35 总体要求46 系统构成及配置46. 1系统构成47. 2系统配置47有线通信系统68. 1系统构成69. 2传输子系统610. 3公安信息网811. 公安视频专网91

2、2. 5专用电话1013. 通信光缆1114. 7工作终端128无线通信系统1215. 1系统构成1216. 窄带数字集群系统1217. 公网对讲指挥调度系统149 视频监控系统159.1系统构成159.2车站公共区域视频监控系统159.3车站警务用房视频监控系统179.4派出所视频监控系统179.5控制与显示要求179.6视频存储要求1810 视频会议系统1810.1系统构成1810.2总体要求1910.3建设要求2010.4媒体交换系统2110.5业务管理系统2110.6呼叫控制系统2110. 7录播系统2111. 8存储系统2112. 9融合网关2113. 10会议终端2211警用智能采

3、集系统2214. 1总体要求2211.2人脸抓拍摄像机2311.3人脸图片存储2312智慧警务系统2312. 1系统构成2312. 2总体要求2415. 3功能要求2413警务资源配置要求2516. 1线路警用通信设备室2517. 2派出所2518. 3中心警务室2619. 4警用分控中心2620. 5警务室2714 网络信息安全要求2714. 1总体要求2815. 2网络基础安全2816. 3边界安全2817. 4接入安全2818. 5密码应用安全2919. 6数据安全2915 系统接口要求3016 系统检验与验收3016.1总体要求3016.2检验与验收依据30参考文献31本文件按照GB/

4、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4403/T27-2019城市轨道交通警用安全防范系统与通信系统技术规范,与DB4403/T27201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更改了“标准名称”;b)更改了“范围”(见第1章,2019年版的第1章);c)更改、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19年版的3.1);d)更改了“缩略语”(见第4章,2019年版的3.2);e)删除了“警用智能综合信息采集子系统技术要求”的内容(2019年版的第10章);f)删除了“地铁可视化应用子系统技术要求”的内容(2019年版的第11

5、章);g)增加了“警用智能采集系统”的内容(见第11章);h)增加了“智慧警务系统”的内容(见第12章);i)更改、增加了“警务资源配置要求”的内容(见第13章,2019年版的第12章);J)增加了“网络信息安全要求”的内容(见第14章);k)增加了“系统接口要求”的内容(见第15章);1)更改、增加了“系统检验与验收”的内容(见第16章,2019年版的第13章)。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深圳市公安局轨道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公安局轨道分局、深圳市星火电子工程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安部第三

6、研究所、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北斗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拓尔思天行网安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时代经纬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智慧安防行业协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凤飞、马娟、刘国平、翁些森、周剑锋、梁家伟、张佳申、王美彪、谢淳豪、周大忠、陈隆欢、王康康、尹前文、彭霞光、谈礼华、苗向蕊、吴轩、钟伟耿、张帆、秦秀坤、房彦文、曾胜群。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08年首次发布为SZDB/Z112008;2019年第一次修订为DB4403/T272019;一本次为第二次修订。城市轨道交通警用

7、信息化系统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警用信息化系统的总体要求、系统构成及配置、有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警用智能采集系统、智慧警务系统、警务资源配置要求、网络信息安全要求、系统接口要求和系统检验与验收。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包括但不限于地铁、城际等)警用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与城市轨道交通相连商业区域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6718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

8、统技术要求GB/T28181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37300公共安全重点区域视频图像信息采集规范GB50157地铁设计规范GB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4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98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1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4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GB50382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1151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A/T75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1视频图像文字标注规范GA/T1056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9、总体技术规范GA/T1059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安全技术规范GA/T13252017安全防范人脸识别应用视频图像采集规范GA/T1364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互联技术规范GA/T1365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网管技术规范GA/T1366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移动台技术规范GA/T1756公安视频监控人像/人脸识别应用技术要求GA/T1788.3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要求第3部分:安全交互GA/T1400.4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第4部分:接口协议要求GA/T14672018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要求YD/T694总配线架YD/TYD/T节点接口YD/TY

10、D/TYD/T1948.11948.2(三I)1948.31948.41948.5拟专线(EVPL)YD/TYD/TYD/T建标建标248424862491100104传送网承载以太网(EOT)技术要求传送网承载以太网(EOT)技术要求传送网承载以太网(EoT)技术要求传送网承载以太网(EoT)技术要求传送网承载以太网(EOT)技术要求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第4部分:第5部分:以太网层网络的体系结构以太网用户网络接口(UNl)和网络以太网业务框架以太网运营、管理和维护(OAM)以太网专线(EPL)业务和以太网虚业务分组增强型光传送网(OTN)设备技术要求增强型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

11、设备技术要求通信电缆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纵包铜带外导体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公安派出所建设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DB4403/T234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共享技术规范SZDB/Z316动态人脸识别系统前端建设规范ITU-TITU-TITU-TITU-TITU-TITU-TITU-TITU-TITU-TITU-TITU-TG.703:G.704:G.709:G.711:G. 722:G.826:H. 323:2016199820201988201220022009G.8261:2016同步数字接口的物理/电特性1544、6312、2048、8448和44736kbit/s层级使用的同步帧

12、结构OTN映射标准话音频率的脉冲编码调制7kHz的64kbits音频编码基群或基群速率以上国际恒定比特率数字通道的差错性能参数和指标基于数据包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同步以太网技术H.264关于高压缩比通信的视频编解码H.323基于不保证QoS的分组网络中多媒体业务的框架协议H.239/IETFBFCP关于双视频流传递协议IETFSIP:IP网络上进行多媒体通信的应用层控制协议IEEE1588V2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密时间同步协议标准IEEE802.3:2018信息技术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第3部分:CSMA/CD接入方式和物理层规范3术语和定义GB50348和GB51151界定的

13、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城市轨道交通UrbanraiItransit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轻轨、单轨、有轨电车、磁浮、自动导向轨道、市域快速轨道、城际铁路系统。来源:GB504902009,2.0.1,有修改3.2警用信息化系统poIiceinformationsystem一种集成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并在警务工作中应用的综合性系统。3.3公安信息网publicsecurityinformationnetwork处理城市轨道交通(3.1)公安信息业务并能接入全国公安信息网络的专用网络。3.4公安无线专网pubIicsecurit

14、ymobiIecommunicationnetwork为城市轨道交通(3.1)公安提供无线通信业务并能接入公安无线通信系统的专用网络。3.5公安视频专网pubIicsecurityvideosurveiIIancenetwork用于传输城市轨道交通(3.1)公安视频图像、汇接各层级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支撑公安视频图像服务的专用网络。3.6警务室poIiceroom警务人员在城市轨道交通(3.1)执勤的固定办公场所。3.7警用分控中心policesubcontroIcenter警务人员在城市轨道交通(3.1)的区域指挥、调度的固定办公场所。3.8警用通信设备室policecommunication

15、equipmentroom用于安装城市轨道交通(3.1)各类警用通信设备,如警用有线通信设备、警用无线通信设备、视频录像存储设备、数据传输设备等场所。注:警用通信设备室前若未特指固定场所的警用通信设备室,则代表轨道分局所辖全区域的警用通信设备室。3.9警用装备室policeequipmentroom用于存放、管理、维护城市轨道交通(3.1)车站执勤警务人员的反恐、防爆等警用装备的场所。3.10中心警务室centraIpoliceroom警务人员在城市轨道交通(3.1)线路级的指挥、调度、研判固定办公场所。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AGC:自动增益控制(AutomaticGainContr

16、ol)CNG:舒适噪音发生器(ConlfOrtNoiseGenerator)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MSTP:多业务传输节点(MUlti-SerViCeTransmissionPlatform)OTN:光传送网络(OPtiCalTransportnetwork)PLC: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PPPoE:以太网上点对点协议(PointtoPointProtocoloverEthernet)QoS: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QSIG:Q信令(QSignaling

17、)SDH: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SIP: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SRTP:安全实时传输协议(SeCUrereal-timetransportprotocol)SS7:7号信令系统(SignaIingSystemNo.7)STM-N:N阶同步传送模块(SynchronousTransportModuleoforderN)TDM:时分复用(TilneDivisionMultiplexing)TLS:传输层安全(TransportLayerSecurity)VAD:语音活动检测(VoiceActivityDet

18、ection)VC:虚容器(VirtUaIContainer)VoIP:网络电话(VoiceoverInternetProtocol)STM-N-同步传输模块n级(SynchronousTransportModulelevelN)ODUk:光通道数据单元k(opticalchanneldataunit-k)SVC:可适性视讯编码(SCaIableVideoCoding)AAC-LD:低延迟规格高级音频编码(AdVanCedAudioCoding-LowDelay)iLBC:专为包交换网络通信设计的编解码(InternetIowbitratecodec)Opus:有损声音编码的格式(LOSSya

19、udiocompressionformat)IETFSIP:IP网络上进行多媒体通信的应用层控制协议(InternetEngineeringTaskForce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SM2:ECC椭圆曲线密码机制(ElliPtiCCurveCryptography)SM3:杂凑算法(HaShingAlgorithms)SM4:分组密码标准(BIoCkCipherStandard)5总体要求5.1 城市轨道交通警用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应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5.2 城市轨道交通警用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应符合GB50382、

20、建标104等的规定。5. 3城市轨道交通警用信息化系统采用的设备应符合GB/T26718、GB51151GA/T1364、GA/T1365、GA/T1366、GA/T1756、GA/T1788.3等的规定。6系统构成及配置6. 1系统构成城市轨道交通警用信息化系统主要由有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警用智能采集系统、智慧警务系统等构成,并与公安机关现有系统对接。7. 2系统配置城市轨道交通警用信息化系统配置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系统配置表序号项目安装区域或位置配置要求1有线通信系统传输子系统车站(城际)、分局的警用通信设备室2车站(地铁)、分局的警用通信设备室O3公安

21、信息网分局、派出所、车站的警用通信设备室4公安视频专网分局、派出所、车站的警用通信设备室表1系统配置表(续)序号项口安装区域或位置配置要求5有线通信系统专用电话分局机关、派出所、中心警务室、警用分控中心、警务室6通信光缆分局机关、派出所、地铁区域7工作终端分局机关、派出所、中心警务室、警用分控中心、警务室8无线通信系统交换控制(核心网)中心分局警用通信设备室,市局机房9基站派出所、车站的警用通信设备室10直放站系统长隧道区间、警用通信设备室11固定台派出所、中心警务室、警用分控中心、警务室12手持台派出所、中心警务室、警用分控中心、警务室13公安无线专网分局、派出所、车站的警用通信设备室14公

22、网对讲机分局机关、派出所、中心警务室、警用分控中心、警务室、群防群治联勤点位(包括但不限于车控室、人工边门、安检点、站台)15视频监控系统监控摄像机列车进出隧道的出入口16车站与外界相通的出入口,覆盖站外15m范围内公共区域17车站与其他区域联通通道及出入口18车站出入口19车站安检区20自动售票机、自助票款充值设备、客服中心21检票出入口22车站通道,包括出入通道、换乘通道、楼梯、自动扶梯、电梯轿厢23车站站厅、站台24站台屏蔽门、端头门25列车客室26派出所、中心警务室、警用分控中心、警务室、警用装备室、警用通信设备室27控制与显示中心警务室、警用分控中心、警务室、派出所28存储设备分局警

23、用通信设备室、派出所警用通信设备室、车站警用通信设备室29视频会议系统视频会议分局机关、派出所、中心警务室、警用分控中心、警务室30警用智能采集系统智能综合信息采集设备车站31人脸抓拍摄像机检票出入口、边门出入口、车站进出口通道(电梯、楼梯、扶梯汇聚口)、换乘站换乘通道32智慧警务系统车站可视化分局机关、派出所、车站33轨道综合应用平台分局机关、派出所、车站表1系统配置表(续)序号项目安装区域或位置配置要求34智慧警务系统智能视频分析分局机关、派出所、车站注:“”表示应配置,表示宜配置。7有线通信系统7.1 系统构成有线通信系统由传输子系统、公安信息网、公安视频专网和附属配套设备(专用电话、工

24、作终端等)构成,系统基本构成示意图见图1,并符合以下规定:a)城际铁路警用信息化系统的有线通信系统应包含传输子系统;b)地铁线路警用信息化系统的有线通信系统宜选用传输子系统。附属专用设备专用电话工作终端图1有线通信系统基本构成示意图7.2 传输子系统7.2.1 基本要求7.2.1.1应采用技术成熟、性能稳定可靠的光纤数字通信设备,组成实时、透明、无阻塞、高可靠性的系统。7.2.1.2应采用基于MPLS-TP技术的分组增强型C)TN,并满足以下要求:a)网络应支持TDM、以太网等多种业务的综合承载,实现多业务共址接入;b)对于TDM业务,网络应能提供SDH方式传输通道;设备应具备支持通道保护和复

25、用段保护方式的能力;c)网络可支持基于MPLS-TP协议的分组传输通道;d)设备以太网数据业务应采用MPLS-TP协议的分组传输承载;e)设备应能提供以太网业务信道,并支持以太网透传、二层交换、环网、多方向汇聚及共享数据带宽功能;f)传输设备应具备光层链路监测能力,具备光纤插损异常告警和光纤故障位置探测功能;g)传输设备应具有可扩展性和平滑升级能力,为今后的业务接入和增长预留条件;h)光纤链路应具有环路保护功能;i)应采用光纤自愈环保护技术,具备自愈保护倒换功能,且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使用。7.2.1.3应为公安信息网、公安视频专网和公安无线专网提供互联互通接口。7.2,1.4各种功能网的每个节

26、点宜提供主备端口。7.2,1.5应支持物理层时钟同步功能。注:物理层时钟同步是指传输设备从以太链路或分组链路或SDH链路等物理信号中恢复出频率信号,使上下游设备频率同步。7.2.1.6应对设备的主控、交换(交叉)、电源等重要单元进行1+1热备份,应配置冗余风扇。7.2.2功能要求1.1.1.1 1应通过独立时隙或波长对不同类型业务进行物理隔离,确保数字传输子系统中各种业务互不干扰。1.1.1.2 应为公安信息网、公安视频专网和公安无线专网预留传输通道,接口类型、数量和带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1.1.1.3 应配置传输设备网管系统,并满足以下要求:a)应具备故障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管理等

27、自诊断功能;b)应预留以系统故障告警上传为目的的与上一级网管互联的接口;c)网管终端应采用中文界面,界面应简明、直观、图形化;d)应具备冗余保护功能,当某个网络节点设备出现故障时,其他网络节点设备应能保持正常工作,且能在单节点或链路故障时进行自动倒换;e)应具备网络自愈保护倒换功能,节点设备应具备自愈功能,保护范围应覆盖传输子系统的全部通道。1.1.1.2 要求1.1.1.3 2.3.1交叉性能应允许两个OTN信号之间的ODUk实现互连,应具有交叉连接功能,等效交叉容量应满足以下要求:a)核心节点设备:OTN交叉容量不小于900Gbit/s,SDH高阶不小于160Gbits,低阶不小于20Gb

28、it/s,分组不小于900Gbits,高、低阶交叉在同一机架内实现;b)其他节点设备:OTN交叉容量不小于600Gbits,SDH高阶不小于120Gbits,低阶不小于20Gbit/s,分组不小于700Gbits,高、低阶交叉在同一机架内实现。7.2.3.2 误码性能误码性能应符合ITU-TG.826:2002的规定,所有业务类型均应满足24h运行无误码。7.2.3.3 接口7.2.3.3.1接入信号的接口应符合ITUTG.703:2016、IEEE802.3:2018和STM-N的规定,其中符合IEEE802.3:2018规定的接口应具备10GE、GE、FE、El业务功能。7.2.3.3.2

29、2048kbit/s的电接口参数应符合ITU-TG.703的规定。7.2.3.3.3OTN接口特性应符合ITU-TG.872的规定,物理接口应支持OTU2/0TU4等。7.2.3.3.4帧结构应符合ITU-TG.709的规定,2048kbit/s的帧结构还应符合ITU-TG.704的规定。7.2.3.4冗余冗余保护倒换时间不应大于50ms,切换不造成业务中断并具有事件记录。7.2.3.5同步同步需求满足以下要求:a)应提供不少于2个同步时钟输入/输出接口,单跳时间精度劣化不应大于30ns;b)网络应能实现时间同步功能(包括频率同步和相位同步),需满足各业务系统时间同步需求,符合IEEE1588

30、V2时间同步协议的规定;c)设备应支持同步以太网时钟频率传送能力,同步以太网应符合ITU-TG.8261:2016的规定,设备的GE(光)、10GE(光)接口应均支持同步以太网功能。7.2.3.6QoS应具有QoS保障机制。7.2.4建设要求7.2.4.1根据承载业务类型及带宽需求,宜采用分组增强型OTN制式设备组网。7.2.4.2分组增强型OTN制式设备组网应符合YD/T1948.1、YD/T1948.2、YD/T1948.3、YD/T1948.4、YD/T1948.5、YD/T2484和YD/T2486的规定。7.2.4.3应与城市轨道交通专用(运营)通信传输网络独立,组建城市轨道交通公安

31、通信网专用的光纤自愈环网。7.2,4.4各种业务接口数量应预留不少于30%的余量。7.3公安信息网7.3.1整体网络架构7. 3.1.1公安信息网整体网络架构示意图见图2。图2公安信息网整体网络架构示意图1. 3.1.2公安信息网按照环网进行组建,分为骨干环和线路接入环。骨干节点与市公安机关节点和分局机关节点组成骨干环,线路车站节点组建环网接入到骨干节点组成线路接入环,骨干节点宜部署在换乘车站或枢纽站。7. 3.1.3骨干节点应部署双机堆叠。7.3,1.4骨干环链路带宽不应小于10Gbps,线路接入环链路带宽不应小于1Gbps1每个车站应至少部署一台三层交换机。7.3.2网络设计原则7.3.2

32、1IP地址遵从唯一性、可扩展性、连续性和实意性四个基本原则进行统一分配。7.3.2.2VLAN遵从基于端口、MAC和路由划分三个基本原则进行统一分配。7.3,2.3网络设备遵从具备IPv6配置、IPv4配置和国产化自主可控选配的原则。7.4公安视频专网7.4.1整体网络架构7. 4.1.1公安视频专网整体网络架构示意图见图3。图3公安视频专网整体网络架构示意图7.4. 1.2公安视频专网按照环网进行组建,分为骨干环和线路接入环,骨干节点与市公安机关及分局机关组成骨干环,骨干节点与车站节点之间组成接入环,骨干节点宜部署在换乘车站或枢纽站。7.4.1.3骨干节点应部署双机堆叠。7.4.1.4骨干

33、环链路带宽不应小于80Gbps,接入环链路带宽不应小于IOGbPs,每个车站应至少部署一台三层全光口万兆交换机及一台千兆电口接入交换机。7.4.2网络设计原则7.4.2.1IP地址遵从唯一性、可扩展性、连续性和实意性四个基本原则进行统一分配。7.4.2.2VLAN地址遵从基于端口、MAC和路由划分三个基本原则进行统一分配。7.4.2.3网络设备遵从具备IPv6配置、IPv4配置和国产化自主可控选配的原则。7.5专用电话7.5.1构成专用电话应包括语音平台、VOIP接入网关、电话机和录音设备等。7.5.2语音平台城市轨道交通各线路警用专用电话系统应共用一套语音平台,语音平台满足以下要求:a)应支

34、持双机冗余部署;b)应支持PRI、SS7、R2、QSIG等窄带信令,并支持SIP等宽带信令;c)应符合ITUTG.711:1988、ITU-TG.722:2012等通信协议标准的规定;d)应支持IPV4、IPv6,并应支持TLS和SRTP加密通信协议;e)应具备内置Web简单配置功能;f)应与深圳市公安局语音系统兼容。7.5.3VolP接入网关应配置VoIP接入网关,VoIP接入网关满足以下要求:a)应具备代理模拟电话和传真接入语音通信平台功能;b)应支持通过静态IP、DHCP、PPPoE等方式获取IP地址;c)应支持VAD、AGC、EC、PLC、CNG、JitterBUffer等语音处理技术

35、支持TLS和SRTP加密通信协议;d)应支持双归属,并能够检测主用SerVer存活状态,在主用SerVer失效时能够自动切换到备用Server,并且工作在备用SerVer时可检测主用SerVer是否恢复并切回;接入网关可根据Server的控制,切换到备用Servero7.5.4录音设备7.5.4.1基本要求7.5.4.1.1城市轨道交通各线路警用专用电话系统应共用一套电话录音服务平台。7.5.4.1,2城市轨道交通各线路警用专用电话系统应根据需要扩容录音服务器及软件授权。7.5.4.2 录音服务器录音服务器满足以下要求:a)应支持自动录音和手动录音;b)应支持按时间段选择录音;c)应支持录音

36、文件的加密、下载和备份;d)应支持SRTP语音流加密,且加密的呼叫能被录音;e)应支持至少三级用户权限管理,录音的管理需跟权限相匹配。7.5.4.3 录音软件录音软件满足以下要求:a)应具备通话实时监听和录音查询等功能;b)应支持每个车站不少于2部电话注册;c)派出所应根据实际建设规模配置相应数量的电话注册;d)应支持电话注册总数20%以上电话同时录音;e)应具备为用户提供数据统计的功能;f)应能对录音本身的超长录音、超短录音等发出告警;g)应支持三方通话录音。7.6通信光缆7.6, 1地下线路的通信主干电缆、光缆应采用无卤、低烟且燃烧性能不低于GB550372022中10.2.2规定的Bl级

37、的电缆或阻燃型电线,并应具有防虫、防鼠咬特性和抗电气化干扰的防护层。7.6.2电缆、光缆满足以下要求:a)通信电缆、光缆在区间隧道内宜采用沿隧道壁架设方式,进入车站宜采用隐蔽敷设方式;b)高架区段电缆、光缆宜敷设在高架区间通信槽道内或托板托架上;c)地面电缆、光缆宜采用管道或槽道敷设方式;d)公共区或轨行区设备应有附加的防松脱或防坠装置,线缆过轨时应设置与轨道绝缘隔离的防护措施。7.6.3城市轨道交通全线相邻站之间上下行应各敷设一条短途光缆,作为基础光缆链路,每条光缆不应小于96芯。对于车站数量超过5个(或线路总长度大于30km)的线路,上下行应各增加一条不小于96芯长途光缆。7.6.4城市轨

38、道交通各线各车站站内应敷设用于车站内通信设备之间业务光信号传输的支线光缆,支线光缆不应小于6芯。7.6.5城市轨道交通各线各换乘车站应敷设车站警用设备用房之间的联络光缆,光缆不应小于96芯。7.6.6应选择至少两个合适车站站点与就近相关公安机关之间敷设通信光缆,光缆不应小于96芯。7.6.7通信光缆应规划光缆线芯数量的冗余,应为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的扩容预留光信号转发需求不少于50%的冗余容量。7.6.8通信光缆应与强电电缆分开敷设,当光缆与电力电缆同径路敷设时,应采用非金属加强芯。7.6.9线缆应标识生产商名及商标、生产年份、阻燃、低烟和无卤标志,并应明确标识在线缆两端及敷设路径的检查口。7.7

39、工作终端1.1.1 7.1分局机关和派出所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置。1.1.2 警务室按以下要求配置:a)公安信息网:应配不少于1台计算机终端(单屏);b)公安视频专网:应配不少于1台计算机终端(双屏);c)互联网:应配不少于1台计算机终端(单屏)。1.1.3 警用分控中心按以下要求配置:a)公安信息网:应配不少于2台计算机终端(单屏);b)公安视频专网:应配不少于2台计算机终端(双屏);c)互联网:应配不少于1台计算机终端(单屏)。1.1.4 中心警务室按以下要求配置:a)公安信息网:应配不少于10台计算机终端(单屏);b)公安视频专网:应配不少于15台计算机终端(双屏);c)互联网:应配不少

40、于5台计算机终端(单屏)。8无线通信系统8. 1系统构成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窄带数字集群系统和公网对讲指挥调度系统。8.2窄带数字集群系统8. 2.1系统构成窄带数字集群系统主要包括公安无线专网、交换控制中心、基站(地下站、高架站)、天馈设备、直放站、网管终端、调度终端和无线电台(固定台、手持台)等。9. 2.2功能要求功能满足以下要求:a)通话功能:应支持语音单呼、组呼、组呼迟入、组呼并入、广播呼叫、紧急呼叫、强插/强拆、优先级呼叫、通话限时、呼叫限制和有线电话呼叫;b)编组功能:应根据用户需求,支持单系统进行独立编组和跨系统混合编组;c)联网功能:应通过公安无线专网接入本地公安无线通信核心网,

41、并应与地面公安无线系统互联互通,宜统一考虑区号和频率等资源分配;d)网管功能:应支持性能管理、配置管理、拓扑管理、故障及维护管理、安全管理和用户管理和告警管理;e)调度功能:应支持语音单呼、语音组呼、语音全呼、广播呼叫、指定区域呼叫、短消息、状态消息、监听、插话、强拆、环境侦听、动态重组、遥晕/复活/遥毙和紧急告警;f)录音功能:应支持全网录音、呼叫类型、呼叫状态、通话时间等信息的存储和回放;g)定位功能:应支持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系统的终端定位;h)扩展功能:应支持硬件和软件的升级与扩容;i)故障弱化功能:当网络发生故障时,应根据故障类型,逐级降低并损失部分高级功能,保留基本通信业务;j)

42、主备功能:交换控制中心和基站的主要部件应支持热备份。10. 2.3性能要求性能满足以下要求:a)系统间链路最大传输时延不应小于100mS,传输抖动不应小于25ms,丢包率不应小于10;b)语音组呼建立时间不应大于300ms;c)系统与地面公安无线系统跨系统组呼建立时间不应大于500ms;d)录音存储时间不应少于六个月。8. 2.4接口要求系统与地面公安无线系统之间的接口应符合GA/T1364的规定。9. 2.5安全要求安全应符合GA/T1059规定。10. 2.6频率要求频率满足以下要求:a)专用频段范围应为330MHZ370MHz;b)高架站的频率配置应符合地面公安无线系统频率规划要求。8.

43、2.7漏泄同轴电缆漏泄同轴电缆应符合YD/T2491的规定。8.2.8建设要求1.1.1.1 1系统应为城市轨道交通公安及指挥、救援等人员提供无线通信服务。1.1.1.2 2.8.2系统应与深圳市地面公安无线调度电话网络有机衔接,整合为统一的通信调度指挥网。1.1.1.3 应采用公安部规定的警用无线通信技术,基站和终端设备应具有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型号核准证;交换控制中心及基站主要部件应支持热备份,通过国家相关部门检测。1.1.1.4 无线信号应覆盖城市轨道交通沿线指定范围的地面区域(包括分局机关地面区域及派出所地面区域)、车站站台、站厅、车站各出入口、车站地下商业区及隧道区间、车控室、会议室、

44、公共洗手间和内部洗手间等区域。覆盖区域边缘场强大于-95dBm情况下,覆盖率应满足以下要求:a)车站站台、站厅、出入口等公共区域覆盖率达到98%;b)车站各进出口通道、车站地下商业城、隧道覆盖率达到95%;c)车控室、会议室、公共洗手间和内部洗手间覆盖率达到95%o1.1.1.5 隧道区间覆盖时满足以下要求:a)车站站台、站厅、出入口通道、车站地下商业区应采用室内分布系统完成覆盖,所用功分器、耦合器及天馈线等器件和材料应兼容330MHz370MHz频段;b)地下隧道区间应采用漏泄同轴电缆或对传输通信信号具备更好信号质量的媒介完成覆盖,较长隧道区间应设置信号中继设备以延长覆盖距离。1.1.1.6

45、 公安机关应配备调度终端(提供通信、调度、位置、信息等服务),派出所、中心警务室、警用分控中心和警务室应配备固定台,执勤警员应配备手持台。1.1.1.7 公安无线专网满足以下要求:a)应按照环网进行组建,分为骨干环和线路接入环,骨干节点与市公安机关及分局机关组成骨干环,骨干节点与车站节点之间组成线路接入环,骨干节点宜部署在换乘车站或枢纽站;b)骨干环链路带宽不应小于10Gbps,线路接入环链路带宽不应小于IGbps,每个车站应至少部署一台三层交换机;c)遵循以下网络设计原则:1) IP地址遵从唯一性、可扩展性、连续性和实意性四个基本原则进行统一分配;2) VLAN遵从基于端口、MAC和路由划分三个基本原则进行统一分配;3)网络设备遵从具备IPv6配置、IPv4配置和国产化自主可控选配的原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