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小学校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一、目标宗旨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均为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严重威胁师生健康,扰乱校园秩序。为有效防控两病在校园内传播,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健康,确保教学活动平稳有序开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及登革热防控方案(2025年版)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等法规文件,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本预案旨在通过强化预防、精准监测、高效处置,促使校园两病防控工作实现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运作。二、组织架构及职责(一)防控工作领导小组1 .组长:由校长担任,全面统筹校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调配各方资源,对重大事项作出
2、决策,积极对接上级部门,确保各项防控部署精准落地。2 .副组长:分管副校长负责,协助组长推进防控工作,组织协调各部门协同合作,监督防控措施执行情况,开展宣传教育与培训活动,及时解决防控过程中出现的难题。3 .学校办公室:承担防控工作的综合协调与信息报送任务,组织召开相关会议,起草防控文件与报告,加强与校内外部门的沟通联络。4 .学生工作处:负责学生管理与健康教育工作,运用多种渠道广泛宣传防控知识,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督促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密切追踪因病缺勤学生情况。5 .教师工作处:管理教师防控工作,组织教师学习防控知识,提升教师防控意识与应对能力,掌握教师健康状况与外出动态。6 .总务处
3、负责整治校园环境,保障防控物资供应,维护校园设施设备。定期开展校园清扫与消毒工作,清理积水以防止蚊虫滋生,采购并储备杀虫剂、防护用品等物资,确保排水、通风系统正常运行。7 .校医务室:承担疫情监测、病例报告与初步诊断职责。设立发热门诊,对就诊师生进行排查,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并及时上报,协助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专业医疗支持。8 .年级组长:落实本年级防控工作,积极配合学校各部门开展宣传与监测,掌握本年级师生健康状况,督促师生严格执行防控措施。9 .班主任:负责班级防控工作,向学生及家长宣传防控知识,组织班级卫生清扫,开展学生晨检、午检工作,追踪因病缺勤学生,及时上报异常情况。(二)防控工
4、作小组1 .宣传教育组:由学校办公室、学生工作处、教师工作处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宣传方案,借助校园网站、公众号、宣传栏、讲座等形式,普及两病防控知识,增强师生防控意识与自我防护能力,营造浓厚防控氛围。2 .疫情监测组:由校医务室人员与班主任构成。负责建立健全监测体系,落实晨检、午检及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制度。校医务室负责监测全校师生健康状况,分析监测信息/班主任每日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测与询问,记录相关情况,追踪缺勤学生,及时报告疑似病例。3 .环境卫生整治组:由总务处人员、保洁与物业人员负责。制定卫生清扫消毒制度,定期对校园进行全面清扫,重点清理积水区域、卫生死角、下水道等蚊虫易滋生地,对公共场所进行
5、消毒,做好绿化植被养护,减少蚊虫栖息场所。4 .物资保障组:由总务处人员组成。负责防控物资的采购、储备与管理。根据需求采购足量的杀虫剂、驱蚊用品、防护物资、消毒药品、医疗器械等,建立物资管理台账,规范物资发放与使用,确保物资充足供应。5 .应急处置组:由学校办公室、校医务室、安全保卫处人员组成。制定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采取隔离、送医、报告、追踪密接、环境消毒等措施,积极协调上级部门开展工作。三、校园风险分析(一)校园环境校园占地面积较大,绿化植被丰富,花坛、景观水池、下水道周边等区域容易积水,为蚊虫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
6、教学楼、办公楼、宿舍、食堂等建筑众多,人员密集且空间相对封闭,增加了疫情传播风险。(二)师生流动学校师生数量较多,校内活动频繁,部分师生与校外及周边社区接触广泛,节假日期间外出旅行现象普遍,这增加了感染病毒以及将病毒带入校园的风险。(三)现有防控基础学校已建立基本卫生管理制度,能够定期开展校园清扫与消毒工作,设有校医务室并配备了相应人员与设备,在传染病防控方面具备一定经验。然而,在针对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针对性防控措施、专业知识储备以及外部协同合作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四、预防措施(一)宣传教育L纳入课程:将两病防控知识融入健康教育课程,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系统地向师
7、生传授相关知识,让师生深入了解两病的危害、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方法。2 .多平台宣传:充分利用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平台,及时发布防控信息与科普知识,定期推送防控小贴士、健康提示,不断提升师生防控意识与自我防护能力。3 .家校协同:向家长发放宣传手册或告知书,通过家长会、家长群等渠道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指导家庭做好防控工作,教育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形成家校联合防控的强大合力。(二)爱国卫生运动1 .日常清扫:建立每日清扫制度,组织师生对教室、办公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进行全面清扫,保持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杂物。2 .积水整治:重点加强对易积水区域的管理,定期检查花坛
8、景观水池、下水道、沟渠、树洞、废旧容器等,及时清理积水,疏通排水管道,对于无法清除的积水投放杀虫剂。同时,定期检查盆栽植物花盆托盘,避免积水。3 .“翻盆倒罐”行动:组织师生积极开展“翻盆倒罐”行动,全面清理校园内各类容器积水,定期检查校园内的雨水井、污水井等,确保排水畅通,有效减少蚊虫滋生。(三)蚊虫防控1 .环境治理:定期清理校园卫生死角,清除杂草、杂物,减少蚊虫藏身之地。合理修剪绿化植被,保持通风透光,破坏蚊虫栖息环境。2 .物理防蚊:在教室、办公室、宿舍、食堂等场所安装纱门、纱窗,学生宿舍配备蚊帐,从物理层面阻止蚊虫进入室内。3 .化学防蚊:聘请专业消杀人员,严格按照规定对校园内外环
9、境进行定期消杀,有效降低成蚊密度。选用合格杀虫剂,重点对蚊虫易聚集区域进行消杀。同时,合理使用电蚊拍、电蚊液等辅助驱蚊设备。五、疫情监测与报告(一)监测体系1 .晨检午检:班主任每日在早读、午休后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与身体状况检查,一旦发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的学生,及时送往校医务室,并通知家长。2 .因病缺勤追踪:班主任对因病缺勤学生进行追踪,详细了解缺勤原因,如怀疑与两病有关,及时报告校医务室与年级组长。3 .校医务室监测:校医务室设立发热门诊,对前来就诊的师生进行体温检测、症状询问与初步排查,做好登记工作。如发现疑似病例,立即进行隔离观察,并上报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与当地疾控部门。(
10、二)报告流程1 .班级报告:班主任发现疑似病例后,立即将学生送往校医务室,并向年级组长与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报告。2 .校医务室报告:校医务室接到疑似病例后,进行初步诊断,如怀疑为登革热或基孔肯雅热,在第一时间上报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向当地疾控部门报告。3 .学校报告: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各工作小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疫情情况。六、应急处置(一)病例隔离与救治1 .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应急处置组立即将病例转移至隔离室,避免与其他人员接触。同时,通知家长或家属,协助将病例送往定点医院进行救治。2 .校医务室对隔离室进行消毒处理,确
11、保环境安全。(二)流行病学调查与密接追踪1 .配合当地疾控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提供病例在校园内的活动轨迹、接触人员等信自11=1/CAo2 .应急处置组协助疾控部门追踪密切接触者,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监测,如出现症状及时送往医院检查。(三)环境消毒1 .环境卫生整治组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对病例所在教室、宿舍、活动场所等进行全面消毒,重点对蚊虫易滋生区域进行反复消杀。2 .增加校园环境消毒频次,确保校园环境安全。(四)停课与复课L根据疫情严重程度,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与疾控部门评估,决定是否采取停课措施。如采取停课措施,学校及时通知师生与家长,并做好教学安排调整。2.复课前,学校组织开展全面消杀工
12、作,经疾控部门评估合格后,方可恢复正常教学秩序。七、物资保障L物资储备:物资保障组根据学校实际需求,储备足量的杀虫剂、驱蚊用品、防护物资(口罩、手套、防护服等)、消毒药品(含氯消毒剂、酒精等)、医疗器械(体温计、血压计等)。2.物资管理:建立物资管理台账,详细记录物资的采购、入库、发放、使用情况。规范物资发放流程,确保物资合理使用。定期对物资进行盘点,及时补充短缺物资。八、培训与演练1 .培训:定期组织师生开展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培训,邀请专业人员进行授课,提升师生防控意识与应对能力。对校医务室人员、班主任、保洁人员等重点岗位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使其掌握疫情监测、报告、处置等相关技能。2 .演练:应急处置组定期组织开展疫情应急演练,模拟病例发现、报告、隔离、救治、流调、消毒等环节,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与完善。九、监督与评估1 .监督检查: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各部门、各班级防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宣传教育、爱国卫生运动、蚊虫防控、疫情监测等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2 .评估总结:疫情结束后,学校对防控工作进行全面评估总结,分析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完善防控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