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 ,大小:14.34KB ,
资源ID:582781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小学预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主题班会教案(详细版).docx)为本站会员(极速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小学预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主题班会教案(详细版).docx

1、中小学预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充分了解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传播途径、主要症状等。2培养学生预防这两种疾病的意识,掌握有效的预防措施。3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习惯,积极参与校园和家庭的防蚊灭蚊行动。4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症状表现以及预防方法。掌握防蚊灭蚊的具体措施,学会识别和清除蚊虫滋生地。1 .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这两种疾病的危害,从而主动采取预防措施。弓1导学生将所学的预防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长期坚持做好

2、个人和环境的防护。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相关知识。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预防措施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3 .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疾病的认识。4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疾病和预防方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因蚊虫叮咬导致严重疾病的新闻图片或短视频,引发学生的关注和好奇心。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蚊子除了会让我们皮肤瘙痒,还可能传播哪些严重的疾病吗?弓I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引出本次班会的主题预防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1 .认识登革热(10分钟) 定义: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主要通

3、过伊蚊(花斑蚊)叮咬传播。 传播途径:重点介绍伊蚊的生活习性和传播病毒的方式。例如,伊蚊喜欢在白天叮咬人,尤其是日出后1-2小时和日落前2-3小时最为活跃。雌蚊叮咬感染登革病毒的人或动物后,病毒在蚊体内经过8-10天的外潜伏期,就可以传播给其他人。 症状表现:详细讲解登革热的典型症状,如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C以上,一般持续3-7天/“三痛”,即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皮肤会出现麻疹样、猩红热样等皮疹;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案例分析:讲述一个本地登革热患者的真实案例,如患者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后,误以为是普通感冒,自行买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最终住院治疗。通过这个案

4、例,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危害和及时就医的重要性。1 .认识基孔肯雅热(10分钟) 定义: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同样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传播途径:强调与登革热传播途径的相似性,都是伊蚊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 症状表现:介绍基孔肯雅热的症状特点,如突发高烧,体温可高达39。C以上,可能持续1-7天,部分患者会出现“双峰热、明显关节疼痛,这是与登革热相比最突出的特点之一,特别是手指、手腕、脚踝和脚趾等小关节会出现剧烈疼痛和肿胀,且疼痛可能持续数天甚至数月;约80%的患者在发热后2-5天,面部、四肢甚至手掌脚底会出现红色斑疹或丘疹,常伴有瘙痒;还可能伴随头痛、恶心、呕吐、肌肉痛、

5、结膜炎等症状。案例分享:讲述一个在国外旅游时感染基孔肯雅热的案例,患者回国后出现高热、关节剧痛等症状,经过诊断和治疗,虽然病情得到控制,但关节疼痛持续了很长时间,对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通过这个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基孔肯雅热的危害以及旅行时做好防护的重要性。1 .疾病的危害(5分钟)强调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对个人健康的严重影响,如登革热严重者可发展为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症,甚至危及生命;基孔肯雅热虽然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但少数人群(新生儿、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如长期关节疼痛(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心肌炎、脑炎等,严重时也可能危及生命。说明这两种疾病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如疾病流行会导

6、致医疗资源紧张,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对旅游业、农业等行业也会造成负面影响。1 .预防方法(15分钟) 灭蚊是关键 家庭灭蚊:讲解家庭中常见的灭蚊方法,如使用电蚊香、灭蚊片、灭蚊喷雾罐等;安装纱门、纱窗,睡眠时使用蚊帐/及时清理家中的积水,如花盆托盘、饮水机积水、花瓶等容器的积水,每3-5天更换一次清水,水生植物也要定期换水并冲洗根部;将闲置的容器倒置或加盖,避免积水;对于水缸、鱼缸等,可以适时放养鱼类,吃掉蚊子幼虫。 校园灭蚊:介绍学校在预防蚊虫方面采取的措施,如定期对校园环境进行清理和消杀,特别是对花坛、操场、下水道等容易滋生蚊虫的地方;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清洁活动,清除校园内的垃圾和

7、积水;在教室、宿舍等场所安装纱窗,配备电蚊拍、电蚊液等防蚊用品。 个人防护穿着防护衣物:在户外活动时,尽量穿着宽松、浅色的长袖上衣和长裤,减少皮肤暴露,降低被蚊子叮咬的风险。 使用驱蚊剂:选择含有避蚊胺、驱蚊酯等有效成分并取得国家正式农药登记证(在有效期内)的合格驱蚊剂,按照说明在外露的皮肤和衣物上喷洒,可有效驱赶蚊子。 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和地点逗留:尽量避免在上午7-9点和下午4-6点这两个蚊虫活动高峰期,在树阴、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停留过久。1 .小组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讨论以下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容易被忽视的蚊虫滋生地? 除了课堂上提到的

8、方法,还有哪些防蚊灭蚊的小妙招? 如何在家庭和学校中更好地宣传预防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知识?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老师对各小组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补充和完善相关内容。1 .知识总结(5分钟)回顾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定义、传播途径、症状表现和预防方法。强调预防这两种疾病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与防蚊灭蚊行动。1 .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详细介绍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相关知识以及预防方法,并与家长一起检查家中是否存在蚊虫滋生地,共同制定家庭防蚊计划。要求学生以“预防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从我做起”为主题,写一篇心得体会,字数不少于300字,下周一交给老师。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生对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掌握了有效的预防方法,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教学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一些预防措施的实际操作还不够清晰,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指导。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如校园蚊虫滋生地调查、家庭防蚊效果评估等,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