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13.79KB ,
资源ID:582996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企业管理-双块式轨枕预制工艺流程 SOP.docx)为本站会员(极速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企业管理-双块式轨枕预制工艺流程 SOP.docx

1、工作流程会计实操文库企业管理-双块式轨枕预制工艺流程SOP一、原材料准备阶段1.1 原材料检验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检查水泥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出厂检验报告。对水泥的安定性、凝结时间、强度等指标进行复检,安定性必须合格,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终凝时间不大于IOh,3d抗压强度不低于17MPa,28d抗压强度不低于42.5MPa0水泥应存储于干燥、密封的仓库内,避免受潮结块,不同批次的水泥应分开存放并做好标识。骨料:细骨料选用洁净、坚硬的中粗砂,细度模数控制在2.3-3.0,含泥量不超过2%,泥块含量不超过05%0粗骨料采用级配良好的碎石,粒径5-25mm,针

2、片状颗粒含量不超过10%,含泥量不超过1%,泥块含量不超过02%0对骨料的颗粒级配、压碎指标等进行检测,确保符合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5口建设用砂*GB/T14684)标准。钢筋:钢筋应具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其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GB1499)标准。进场后按批次进行力学性能检测,包括拉伸试验、弯曲试验,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等指标必须合格。钢筋表面应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外加剂:选用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适量引气、能明显提高混凝土耐久性且质量稳定的外加剂。外加剂的性能指标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标准。使用前需进行适应性试验,确定

3、最佳掺量,严禁使用含有氯盐成分的外加剂。水:混凝土拌合用水采用饮用水或经检测合格的非饮用水,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其质量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要求。1.2 原材料储存与管理储存设施:水泥采用散装水泥罐储存,砂石骨料存放于封闭的料仓内,不同规格的骨料应设置隔离设施,防止混杂。钢筋存放于高于地面30cm的垫木上,并覆盖防雨布”方止锈蚀。外加剂应储存在专用仓库内,保持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标识与台账管理:所有原材料应设置清晰的标识牌,标明材料名称、规格、产地、进场日期、检验状态等信息。建立原材料管理台账,详细记录原材料的进场时间、数量、检验结果、使用部位等内容

4、做到可追溯。二、钢筋加工与安装阶段2.1 钢筋加工钢筋调直与切断:采用钢筋调直切断机对盘卷钢筋进行调直和切断,调直后的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钢筋切断长度允许偏差为10mm,切断后的钢筋端头应平直,无马蹄形或翘曲现象。钢筋弯曲成型:根据设计图纸要求,使用钢筋弯曲机对钢筋进行弯曲成型。受力钢筋弯弧内直径应符合规范要求,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应为135,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IO倍。弯曲成型后的钢筋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5mmo钢筋焊接与绑扎:钢筋焊接采用闪光对焊或电弧焊,焊接接头应饱满、无夹渣、无气孔,焊接质量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标准。焊接完成后,按规定进

5、行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检验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钢筋绑扎应牢固,铁丝应扎紧,绑扎点应呈梅花形布置,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变形。2.2 钢筋骨架组装模具清理与涂刷脱模剂:在钢筋骨架组装前,先对轨枕模具进行清理,去除模具表面的混凝土残渣、油污等杂物,确保模具表面平整、光滑。然后在模具表面均匀涂刷一层脱模剂,脱模剂应选用优质产品,不得使用废机油等影响混凝土外观和性能的材料。钢筋骨架安装:将加工好的钢筋骨架吊装入模具内,钢筋骨架的位置应准确,其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5mmo采用塑料或混凝土垫块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垫块应与钢筋绑扎牢固,间距不大于600mm。钢筋骨架与模具之间

6、应固定可靠,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位移。三、混凝土制备与浇筑阶段3.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配合比确定:根据设计强度等级、耐久性要求以及施工工艺,由试验室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50,坍落度控制在120-160mm,水胶比不大于0.35,砂率38%-42%o配合比设计应通过试配、调整,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流动性、强度以及耐久性满足要求。配合比验证与调整:在正式生产前,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混凝土试拌,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如坍落度、粘聚性、保水性)和强度进行检测。根据试拌结果,对配合比进行适当调整,确定生产用配合比。3.2 混凝土搅拌搅拌设备与计量: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混凝土,搅

7、拌设备应配备精确的计量装置,对水泥、骨料、水、外加剂等原材料进行计量,计量允许偏差为:水泥、外加剂1%,骨料土2%,水1%0搅拌时间与质量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少于120s,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颜色一致,无离析和泌水现象。在搅拌过程中,定期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每工作班至少检测2次,如坍落度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调整用水量或外加剂掺量。3.3 混凝土浇筑浇筑方式:采用分层连续浇筑的方式,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300mm,防止混凝土出现分层、离析现象。混凝土浇筑应从模具的一端向另一端进行,避免漏振、过振。振捣作业:使用插入式振捣棒或附着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

8、泛浆为准,一般为20-30s0振捣棒应快插慢拔,插入深度应进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振捣过程中应避免振捣棒触及钢筋和模板,防止钢筋移位和模板变形。表面抹压: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对轨枕表面进行抹压,抹压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混凝土初凝前,用木抹子将表面搓平;第二次在混凝土终凝前,用铁抹子将表面压光,使轨枕表面平整、光滑,无抹痕、裂缝。四、养护与脱模阶段4.1 养护自然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其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或土工布进行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在养护期间,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当气温低于5。C时,应采取保温措施,禁止浇水。蒸汽养护(可选):为加快生产进度,可采用蒸汽养护。蒸汽养护

9、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静停时间为1-2h,使混凝土表面收浆并具有一定强度;升温速度不超过15Ch;恒温温度不超过6(C,恒温时间根据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确定,一般为4-6h;降温速度不超过10oCh。蒸汽养护结束后,待轨枕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大于15C时,方可脱模。4.2 脱模脱模条件: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方可进行脱模。脱模前,应先拆除模具的侧模和端模,然后使用脱模设备将轨枕从模具中脱出。脱模操作:脱模过程中应缓慢、平稳,避免碰撞轨枕”方止轨枕表面出现破损、掉角等缺陷。脱模后的轨枕应放置在指定的存放区域,继续进行养护。五、成品检验与储存阶段5.1 成品检验外观

10、质量检查:对脱模后的轨枕进行外观质量检查,轨枕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蜂窝、麻面、裂缝、掉角等缺陷。轨枕的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长度允许偏差为5mm,宽度允许偏差为3mm,高度允许偏差为3mm。力学性能检测:按规定的频率对轨枕进行力学性能检测,包括混凝土抗压强度、轨枕的抗拔力、疲劳强度等。混凝土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轨枕的抗拔力不小于60kN,疲劳强度应满足相关标准规定。预埋件与预留孔检查:检查轨枕上的预埋件(如桁架钢筋、锚固螺栓)和预留孔的位置、数量、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应安装牢固,预留孔应畅通。5.2 成品储存与运输储存管理:轨枕应按批次、型号分类存放,存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底部应垫枕木,防止轨枕变形。轨枕堆放层数不宜超过10层,层与层之间应垫方木,上下层方木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储存期间应做好防雨、防潮、防晒措施,定期对轨枕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运输要求:轨枕运输采用专用运输车辆,运输过程中应采取加固措施,防止轨枕相互碰撞、移位。装卸轨枕时应使用专用吊具,轻吊轻放,避免损坏轨枕。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