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XX社区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精选)一、指导思想以保障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关于基孔肯雅热防控的相关政策和要求。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分级分类”的原则,强化社区防控措施,提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确保社区内基孔肯雅热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二、工作目标1 .疫情监测与预警: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报告基孔肯雅热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确保在社区内出现首例病例后,能在24小时内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2 .蚊媒控制:通过综合措施,有效降低社区内伊蚊(主要传播媒介)的密度。在疫情发生时,核心区
2、域(病例周边200米范围内)3天内成蚊密度控制在安全水平(如双层叠帐法0.9只/顶。小时),5天内布雷图指数降至5以下;警戒区(核心区周边500米范围内)7天内布雷图指数降至5以下。3 .健康教育与宣传:提高社区居民对基孔肯雅热的认知水平,确保防控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使居民能够主动采取防蚊灭蚊措施,减少感染风险。4 .疫情处置:在出现本地疫情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流程进行处置,做到“1天划定风险区+3天全覆盖灭蚊+5天控密度”,有效遏制疫情的扩散和蔓延,将疫情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三、工作内容1.监测与报告。建立社区监测网络:联合社区卫生服务站、物业管理人员以及社区志愿者,构建多层次的疫
3、情监测网络。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对前来就诊的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疑似基孔肯雅热症状的患者进行初步筛查和登记,及时上报给上级医疗机构和社区防控工作小组。物业管理人员和志愿者负责在日常巡查中,留意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反馈。信息收集与上报:设立专门的疫情信息收集员,负责汇总和整理社区内的疫情相关信息。每天定时收集社区卫生服务站、物业和志愿者反馈的信息,对疑似病例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症状表现、发病时间、活动轨迹等。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渠道上报给街道办事处和区疾控中心,确保信息上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1.蚊媒控制孳生地清理:组织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清理社区
4、内的蚊虫孳生地。重点清理城中村、建筑工地、轮胎堆放点等高风险场所。对社区内的各类积水容器,如花盆托盘、水桶、废旧轮胎等进行彻底清理,翻盆倒罐,清除积水。定期对地下室、地下停车场的集水井进行检查和清理,防止积水滋生蚊虫。对于建筑工地的建筑反梁积水,及时进行排水和填平处理。加强对社区内绿植的管理,定期修剪枝叶,避免因枝叶过于茂密导致积水。药物消杀: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合理选用杀虫剂进行蚊虫消杀。在疫情发生时,优先采用超低容量喷雾(雾滴10-20微米)对社区公共区域、绿化带、楼道等进行大面积消杀,快速降低成蚊密度。同时,辅以滞留喷洒对墙壁、门窗等蚊虫栖息场所进行处理,延长杀虫剂的作用时间。对于一些难以
5、清理的积水区域,如下水道、污水井等,采用热烟雾机进行消杀。在消杀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消杀效果的同时,保障居民的安全。监测与评估:安排专业人员定期对社区内的伊蚊密度进行监测,采用布雷图指数法、双层叠帐法等科学方法进行评估。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蚊媒控制措施。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增加监测频次,每天对核心区域和警戒区进行伊蚊密度监测,为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健康教育与宣传。宣传资料制作与发放:制作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基孔肯雅热防控宣传资料,包括宣传手册、海报、折页等。宣传资料内容涵盖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症状表现、预防措施、个人防护方法等。通过社区宣传栏、物业公告栏、居民微信群、公众
6、号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发放和推送。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敲门行动”,将宣传资料逐户送到居民手中,并进行面对面的讲解和宣传,确保宣传资料覆盖到社区内的每一户居民。健康讲座与培训:定期举办基孔肯雅热防控健康讲座,邀请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疾控专家等专业人员为居民进行授课。讲座内容包括基孔肯雅热的最新防控知识、蚊媒防制技巧、个人卫生习惯养成等。同时,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物业管理人员、志愿者等进行防控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控意识和业务能力,以便更好地开展防控工作和为居民提供服务。媒体宣传与互动:利用社区广播、电子显示屏等媒体平台,滚动播放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和宣传标语。积极与当地媒体合作,发布社区防控工作动态
7、和防控知识科普内容,提高社区防控工作的知晓度和影响力。通过居民微信群、公众号等平台,设置互动话题,鼓励居民分享自己的防蚊灭蚊经验和防控心得,增强居民的参与感和积极性。1.疫情处置。风险区划定:一旦社区内出现确诊病例,立即按照相关规定,以病例居住点为中心,划定核心区(周边200米范围)、警戒区(核心区周边500米范围)和监控区(警戒区周边100O米范围)。在风险区边界设置明显的标识和警示标志,限制人员随意出入,防止疫情扩散。患者管理与隔离:配合医疗机构,对确诊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隔离。确保患者在隔离期间得到妥善的照顾和医疗服务,防止交叉感染。同时,对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管理,按照规定进
8、行医学观察,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者。环境消毒与清理:对病例居住场所、活动轨迹涉及的区域进行全面的环境消毒和清理。对患者的房间、卫生间、使用过的物品等进行严格消毒处理,防止病毒残留。对病例活动过的公共场所,如电梯、楼道、小区花园等进行重点消毒,确保环境安全。居民生活保障:在疫情防控期间,关注风险区内居民的生活需求,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为居民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资配送、医疗服务保障等。建立居民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居民的困难和需求,积极协调解决,确保居民的生活不受太大影响,维护社区的稳定。四、保障措施1 .组织保障:成立XX社区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社区居委会主任、社区卫生
9、服务站站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社区工作人员、物业管理人员、志愿者代表等。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社区内的防控工作,制定防控工作计划和方案,组织实施各项防控措施,及时解决防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设立综合协调组、疫情监测组、蚊媒控制组、健康教育组、后勤保障组等工作小组,明确各小组的职责和分工,确保防控工作有序开展。2 .物资保障:建立防控物资储备库,储备充足的消杀药品、防护用品、宣传资料等防控物资。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及时调整物资储备计划,确保物资的充足供应。加强物资管理,建立物资出入库登记制度,合理调配物资,避免浪费和滥用。积极与上级部门和相关企业沟通协调,拓宽物资采购渠道,保障物资供应的稳定性。3 .
10、人员保障:加强社区防控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通过培训、演练等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组织动员社区内的党员、志愿者积极参与防控工作,充实防控力量。建立人员调配机制,根据疫情防控的不同阶段和工作需要,合理调配人员,确保各项防控工作有足够的人员保障。4 .经费保障:争取上级部门的财政支持,设立专项防控经费,用于防控物资采购、人员培训、消杀作业、疫情监测等防控工作。合理安排经费使用,严格经费管理,确保经费使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定期对防控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和公示,接受社区居民的监督。五、工作监督与评估1 .工作监督:成立社区防控工作监督小组,由社区居民代表、党员代表组成,负责对社区
11、防控工作进行全程监督。监督小组定期对各工作小组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包括疫情监测、蚊媒控制、健康教育、疫情处置等方面的工作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相关工作小组进行整改。设立举报电话和邮箱,接受社区居民对防控工作的监督和举报,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2 .工作评估:定期对社区防控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防控工作方案和措施。评估内容包括疫情监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蚊媒控制效果、居民防控知识知晓率、疫情处置的规范性和有效性等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数据分析等方式收集评估数据,对防控工作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在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六、附则1 .本方案由XX社区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2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上级要求适时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