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XX乡镇卫生院基孔肯雅热防控应急预案(模板)一、总则(一)目的为高效预防、及时管控并妥善应对基孔肯雅热疫情,提升XX卫生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切实保障辖区居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特制定本应急预案。(二)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结合本地区实际状况制定。()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XX卫生院在本辖区内开展基孔肯雅热疫情的预防、监测、报告、应急处置等工作。(四)工作原则L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强化全院职工对基孔肯雅热的防范意识,扎实落实各项防控举措,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及
2、设备的应急储备。对各类可能引发疫情的情况及时分析、预警,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统一领导下,XX卫生院负责本辖区内基孔肯雅热疫情应急处置的组织管理。依据疫情的范围、性质及危害程度,实施分级管理,责任到人。3 .依法规范,措施果断: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管理基孔肯雅热疫情的预防、报告、控制及救治工作。对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疫情发生时果断采取措施,遏制疫情扩散。4 .依靠科学,加强合作:遵循科学原理,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升应对疫情的能力。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社区等相关部门和单
3、位的沟通协作,协同做好疫情防控。二、组织管理(一)防控领导小组成立以院长为组长,业务副院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基孔肯雅热防控领导小组。L组长职责:全面统筹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与决策。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调配全院资源,保障防控工作顺利推进。与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汇报疫情防控情况,接受上级指导与监督。2 .副组长职责:协助组长落实防控措施,具体负责医疗救治、疫情监测与报告、防控物资管理等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各科室防控工作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组织开展医务人员培训和演练,提升应对疫情的能力。3 .成员职责:各科室负责人按照防控领
4、导小组的统一部署,负责本科室防控工作的具体执行。做好本科室患者的筛查、诊断、治疗及隔离工作,落实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防止院内感染。配合防保科做好疫情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收集、整理本科室相关信息并上报。积极参与防控知识宣传和培训,提高本科室人员的防控意识和能力。(二)专项工作组1 .医疗救治组:由感染科、内科、急诊科等相关科室医务人员组成。负责基孔肯雅热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医疗救治,严格依据诊疗规范进行诊断和治疗。对重症患者及时会诊和转诊,确保患者得到有效救治。做好患者的隔离和护理,防止交叉感染。2 .疫情监测与报告组:由防保科和检驹科人员组成。负责构建和完善基孔肯雅热疫情监测体系,开展发热门诊、
5、住院患者等的监测,及时发现疑似病例。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限,做好疫情报告和信息管理,确保疫情信息准确、及时、完整。配合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3 .消毒与蚊媒控制组:由后勤科和相关科室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和实施医院内及疫点的消毒和蚊媒控制措施,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消毒和蚊虫密度监测。指导患者家庭和疫点周边环境的消毒和蚊媒防治,清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虫密度。保障消毒和蚊媒控制所需物资的供应。4 .宣传教育组:由办公室和相关科室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方案,通过多种形式向全院职工、患者及家属、社区居民等宣传防治知识,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及时发布疫情防控
6、信息,回应社会关切,维护社会稳定。三、监测与预警(一)监测内容L病例监测:加强发热门诊和住院患者监测,对体温超过38,伴皮疹或关节疼痛,无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者(即登革热样病例)重点排查。详细询问患者流行病学史,包括发病前12天内是否前往基孔肯雅热流行区,或居住、工作场所周边是否有病例发生。对疑似病例及时采集血液标本,送检驹科进行基孔肯雅热病毒核酸检测、血清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检测等相关检测。2 .蚊媒监测:定期对医院内及辖区内的蚊虫密度监测,掌握蚊虫孳生和活动情况。重点监测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密度,采用布雷图指数法、诱蚊诱卵器法等方法。对监测结果分析评估,及时发现蚊媒密度异常升高区域,
7、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3 .环境监测:加强对医院内及辖区内环境卫生监测,重点关注积水容器、下水道、垃圾堆放点等蚊虫易孳生场所。定期检查和清理,减少蚊虫孳生环境。(二)预警机制建立基孔肯雅热疫情预警机制,依据监测结果和疫情形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L蓝色预警:周边地区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或本地蚊媒密度升高,达到预警阈值。此时,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增加宣传教育频次,提高公众防范意识。对重点区域进行蚊媒控制,降低蚊虫密度。2 .黄色预警:医院内出现疑似基孔肯雅热病例,或本地蚊媒密度持续升高,疫情有扩散趋势。启动发热门诊24小时值守,对所有发热患者详细排查。对疑似病例隔离观察和进一步检查,及时报告疫情。组
8、织开展疫点的消毒和蚊媒控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监测。3 .红色预警:医院内确诊基孔肯雅热病例,或本地出现聚集性疫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确诊病例隔离治疗,对疫点严格消毒和蚊媒控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踪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对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和医学监测。加强与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沟通协作,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四、应急处置(一)病例管理L早发现:加强医务人员对基孔肯雅热的诊断意识,提高对疑似病例的识别能力。通过培训和宣传,使医务人员熟悉基孔肯雅热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对符合症状的患者及时排查。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患者症状自查系统,鼓励居民自我监测,及时发现疑似病例。4 .早报
9、告:医务人员发现基孔肯雅热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后,应于24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基孔肯雅热”。尚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应以电话、传真等方式及时向当地县级疾控中心报告,并及时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5 .早隔离:对于病毒血症期(起病7天内)患者原则上须采取住院防蚊隔离措施,防蚊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7天,体温自然下降至正常超过24小时后解除防蚊隔离。医疗机构应落实防蚊灭蚊措施,病区安装纱门妙窗,患者使用蚊帐,防止院内感染。若病例不住院,医疗机构应告知其防蚊隔离要求,自行做好居家健康监测管理,辖区疾控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
10、院)提供指导。6 .早治疗:目前尚无针对基孔肯雅热病例的特异性治疗措施,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根据患者症状,给予退热、止痛、补液等治疗,缓解患者不适。对于重症患者,及时转至上级医院救治,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二)疫点处置1 .核心区处置:将病例居所及周边20米范围内区域作为核心区重点处置。立即开展消杀,采用高效、安全的杀虫剂进行空间喷雾和滞留喷洒,重点处理墙面、床底、家具背面等蚊虫栖息处,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清空所有积水容器,对无法清除的积水投放灭蚊幼缓释剂等处理。对核心区内居民开展健康监测,每天测量体温,了解是否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发放防控宣传资料,指导居民做好个人防护和家庭
11、卫生。2 .警戒区处置:将核心区周边20-100米范围作为警戒区。组织人员开展入户清积水行动,对居民家中的花盆托盘、水桶、水缸等积水容器清理和检查,及时清除积水。在警戒区内的公共区域投放灭蚊幼颗粒剂,每10平方米水域投放5g,每周补充1次。加强对警戒区内蚊虫密度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防控措施。()蚊媒应急控制1 .化学防治:在疫点及周边区域采用空间喷雾和滞留喷洒结合的方法化学防治。空间喷雾选择在清晨和傍晚蚊虫活动高峰期,使用5%氯菊酯水乳剂,用量05gm3,快速降低成蚊密度。滞留喷洒选用10%高效氯氟氯菊酯微胶囊剂,对墙面、门窗、屋檐等蚊虫栖息场所条带状喷洒,宽度30cm,保持药效持久。2
12、 .物理防治:在疫点周边设置灭蚊灯阵,间距不超过50米,利用蚊虫趋光性诱捕蚊虫。每天清理灭蚊灯内蚊尸并计数,观察蚊虫密度变化。3 .生物防治:在景观水体、池塘等水域投放食蚊鱼,密度为10尾m通过食蚊鱼捕食蚊虫幼虫,控制蚊虫孳生。定期监测鱼类存活情况,每月补充投放1次。五、培训与演练(一)培训1 .定期组织培训:定期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开展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培训,内容涵盖疾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疫情报告、医院感染控制、蚊媒控制等。邀请上级专家授课,提高医务人员防控意识和业务水平。2 .新入职人员培训:对新入职医务人员进行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岗前培训,使其熟悉医院防控流程和要求,掌
13、握相关诊疗技术。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3 .持续教育:将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纳入医务人员继续教育,通过网络学习、学术讲座、病例讨论等形式,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应对疫情的能力。(二)演练1 .制定演练计划:每年制定基孔肯雅热防控应急演练计划,明确演练目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时间安排。演练计划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完善。2 .开展演练活动:按照演练计划,定期组织实战演练。演练内容包括病例的发现与报告、医疗救治、疫情监测与处置、消毒与蚊媒控制、个人防护等。通过演练,检验和提高各专项工作组的协同配合和应急处置能力。3 .总结评估:演练结束后,及时总结评估演练效果。针对演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完善应急预案和工
14、作流程。六、保障措施(一)人员保障合理调配全院医务人员,确保疫情发生时,各专项工作组能迅速组建并开展工作。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应急预备队,随时应对突发疫情。(二)物资保障后勤科负责保障基孔肯雅热防控所需物资的储备与供应,包括防护用品、消毒药品、检测试剂、杀虫器械、急救设备和药品等。定期盘点和更新物资,确保物资质量和数量满足防控工作需求。(三)经费保障财务科设立基孔肯雅热防控专项经费,保障防控工作所需的人员培训、物资采购、设备维护、疫情处置等费用。合理安排经费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技术保障加强与上级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技术合作,及时获取最新防控技术和信息。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探索适合本地区的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和方法,提高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七、附则(一)预案的修订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调整,以及基孔肯雅热疫情形势变化和防控工作实际需要,及时修订和完善本预案。(二)预案的解释本预案由XX卫生院负责解释。(三)预案的实施时间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