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14.70KB ,
资源ID:583599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关于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极速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报告.docx

1、关于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报告截至2025年8月5日,针对我区近期发生的基孔肯雅热疫情,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疾控专家的有力指导下,XX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全面动员、周密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有效的防控措施。当前,疫情传播风险已得到初步遏制,整体态势趋于平稳可控。为全面总结经验,查摆不足,明确方向,特将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防疫工作总体情况(一)疫情基本态势本次基孔肯雅热疫情于2025年7月下旬在我区首次被发现。7月21日,我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例。随后,病例数量呈现短期内的局部聚集性增长。截至7月24日,累计报告确诊病例

2、增至6例。面对疫情发展,我区防控指挥体系高效运转,各项措施迅速落地。截至8月3日,全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4例。从疫情特征来看,本次疫情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是地理分布相对集中,病例主要分布在XX街道和XX街道的部分社区为精准划定疫点、实施分区分类管理提供了明确指向。二是病例均为轻症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皮疹、关节疼痛为主,经过及时规范的医疗救治,患者病情稳定,无一例重症或死亡病例报告。三是传播途径清晰,为典型的蚊媒传播疾病,主要由白纹伊蚊叮咬传播,这为我区将蚊媒控制作为核心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二)应急响应与组织领导疫情发生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区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的

3、XX区蚊媒传染病疫情防控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医疗救治、流调溯源、环境整治、宣传教育等多个工作专班,构建了集中统一、运转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在组织领导层面,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即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责任,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控格局。区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一线,采取分片包干的方式,对重点街道、重点社区、重点场所的防控工作进行不间断的督导检查,确保各项指令和措施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同时,我区迅速启动了1335快速反应机制,即1小时内完成病例复核和流行病学调查启动,3小时内完成疫点范围划定和初步处置,3天内完成疫点及周边区域的第一轮蚊媒应急控制,5天内将蚊媒密度控制在安全水平以下,确保了疫情处

4、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二防疫实践举措和好的做法在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区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探索并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强化监测预警,实现“四早”闭环管理一是加强疫情与病媒监测。全区各级医疗机构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加强对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患者的排查和监测,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可疑病例。同时,区疾控中心联合第三方专业机构,在全区范围内,特别是重点街道和场所,加密布设蚊媒监测点,动态评估蚊媒密度与病原携带情况,为风险研判和干预措施调整提供了精确的数据支持。二是规范医疗救治准备。我区及时向社会公布了基孔肯雅热定点收治医院名单,并组织开展专项培训,重点学习基

5、孔肯雅热防控指南和相关诊疗方案,确保医护人员熟练掌握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院内感染控制要求。止匕外,定点医院提前储备了充足的诊疗药物和带有纱窗纱门的隔离病房,保障了所有确诊患者均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隔离治疗。三是快速流调与隔离。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流调队伍迅速行动,查明感染来源与传播链条,精准划定疫点范围,并指导患者严格落实居家或住院防蚊隔离措施,有效切断了病人-伊蚊-健康人的传播链。(二)深化爱国卫生运动,全民参与根除孳生地我区深刻认识到,控制蚊媒是阻断基孔肯雅热传播的根本手段。为此,区爰卫办牵头,在全区范围内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爱国卫生运动新高潮。一是发布全民行动倡议。区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多次通

6、过官方渠道发布通知,号召全区市民立即行动起来,开展清积水、灭蚊虫”的统一行动,形成了全民参与、联防联控”的良好氛围。二是聚焦关键环节,清除卫生死角。行动重点是翻盆倒罐清积水,彻底清理房前屋后、阳台、天台、地下车库等区域的闲置容器、废旧轮胎、花盆托盘等小型积水,从源头上杜绝蚊虫孳生。三是党员干部模范带头。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响应号召,迅速下沉到村(社区)一线,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4日,仅市级下沉支援力量就组织了739人次深入我区重点村居,与基层工作人员一同入户宣传、清理积水、整治环境,极大地推动了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三)创新病媒控制手段,探索科学综合防治

7、在传统环境治理和化学消杀的基础上,我区积极引入并探索了更为绿色、可持续的病媒控制新技术。最为代表性的是与XX大学科研团队合作,在我区部分重点区域创新性地开展了以蚊治蚊的生物防治试点工作。该技术通过在蚊虫孳生地投放实验室培育的华丽巨蚊幼虫,利用其捕食其他蚊类幼虫的生物习性,达到从源头控制传播媒介数量的目的。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我区的防控工具箱,也为建立长效、环保的蚊媒控制机制提供了有益探索。同时,我区坚持综合防治原则,将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与环境治理有机结合,确保了防控效果的最大化。(四)加强重点场所监管,筑牢行业防控屏障针对A级景区、星级饭店、文体场馆、建筑工地等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的重点场所,我区

8、全面压实行业主管单位和经营主体的防控责任。一是实施高频监督检查。区文广旅体、住建等部门组织力量,对管辖范围内的重点单位开展拉网式排查。以文旅体系统为例,在全市统一部署下,我区积极参与,截至8月4日,全市系统累计督导检查相关场所3020家次,发现并推动整改问题1196个,以强有力的监督倒逼责任落实。二是严把大型活动关口。严格执行一活动一方案”制度,要求所有大型文体活动主办方必须制定详尽的蚊媒控制方案。活动举办前一周,必须对场馆及周边环境进行彻底的孳生地清理和成蚊消杀,并经疾控部门或第三方机构评估,确保布雷图指数低于5、成蚊密度低于2方可举办。活动期间,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测和对参与群众的防蚊知

9、识宣传,严防疫情在大型活动中扩散。三、防疫工作存在问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本次疫情防控工作暴露出我区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应急能力方面仍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短板和不足。(一)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基础尚不牢固对照XXXXXXX的要求,我区公共卫生防控体系的系统性和协同性仍有待加强。主要体现在:一是公共卫生事业投入相对不足,硬件设施和技术储备与日益增长的防控需求存在差距。二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功能定位有待进一步厘清,公共卫生应急指挥、多部门联动协同机制尚未完全理顺,在应对突发疫情时,资源整合与调度效率有提升空间。三是公共卫生预警能力不足,尤其是在重大传染病的日常监测敏感性、应急预警信息发布

10、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效率和深度,以及基于多源数据的疫情形势综合研判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存在结构性短板人才是公共卫生工作的核心资源。当前,我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面临青黄不接”和结构性缺乏的困境。特别是在病原学检测、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验、疫情数据分析与建模等高精尖领域,高层次专业人才严重缺乏。这直接影响了疫情溯源的精准度、传播风险评估的科学性以及防控策略制定的前瞻性,制约了我区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的提升。(三)信息化建设与数据治理能力亟待提升现代化疫情防控高度依赖信息化支撑。目前,我区公共卫生领域的信息化建设进展相对缓慢,不同业务系统之间存在“信息孤岛,数据共享和整

11、合利用水平不高。基层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的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也普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疫情信息的上报时效性和数据质量,限制了大数据技术在疫情溯源、风险评估和资源调配中的应用深度。(四)社会动员的广度和深度仍有提升空间尽管本次防控工作广泛动员了社会力量,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老旧小区的环境治理存在死角和盲区,积水容器清理不够彻底,成为蚊媒孳生的顽疾。此外,部分居民对基孔肯雅热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清除家庭内部孳生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高,个人防护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政府在干、群众在看”的现象在局部区域依然存在,群防群控的社会基础仍需持续夯实。四、下一步提升计划针对上述问题,立足当

12、前、着眼长远,我区将以此次疫情防控为契机,举一反三,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升我区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能力。(一)健全平战结合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是完善指挥体系。固化并优化本次疫情中行之有效的指挥调度、部门联动、信息报送等工作机制,修订完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常态化的实战演练,确保体系在应急状态下能迅速激活、高效运转。二是加大投入力度。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增加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实验室设备更新、技术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投入,补齐硬件短板。三是强化监测预警。构建覆盖全区、灵敏高效的智慧化多点触发监测预警网络,提升对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的早期识别能力。(二)

13、深化网格化精细管理,巩固环境治理成效一是推动防控关口前移。将爱国卫生运动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全面推行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将辖区划分为若干个管理网格,明确各网格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行包保责任制,定期开展巡查,确保环境卫生整治无死角、无盲区。二是开展常态化成蚊控制。在夏秋季蚊媒活跃高峰期,定期组织开展全区范围的成蚊消杀重点攻坚行动特别针对学校、医院、农贸市场、公园、绿化带等重点场所,采取专业化手段,持续降低区域蚊媒密度。三是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出台相关管理规定,将清除蚊媒孳生地纳入村规民约、社区居民公约,引导居民将“每日清积水内化为自觉的卫生习惯。(三)创新健康宣教模式,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一是拓

14、展宣传渠道。在利用好传统媒体和“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的基础上,探索制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产品,如短视频、动漫、科普歌曲等,提升健康知识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二是精准开展宣传。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分层分类开展宣传教育,普及基孔肯雅热等传染病的防治知识、个人防护技能以及出现可疑症状后及时就医的重要性。三是强化社会监督。设立并公布卫生监督热线,鼓励群众举报环境卫生问题和孳生地,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共同治理的良好局面。综上所述,我区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虽已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但后续任务依然艰巨。我们将继续保持高度警惕,毫不松懈地抓好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同时深刻反思、系统谋划,加快补齐公共卫生体系的短板,为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筑牢坚实的健康防线。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