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开展健康影响评估工作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构建保障人民健康优先发展的制度体系,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快健康鹰城建设,提升健康治理体系和健康能力现代化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为健康鹰城建设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
2、二)工作目标。2025年,基本建立我市健康影响评估制度,组建一支健康影响评估人才队伍,启动健康影响评估工作,探索实施一批重要公共政策和工程项目健康影响评价实践案例。2026年起,进一步完善健康影响评估的政策体系、制度规范、实现路径和运行保障机制,形成运行良好的评估运行体系和工作制度。二评估组织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健康影响评估的日常工作,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全市健康影响评估工作,联系健康影响评估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负责为全市健康影响评估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每年或根据需要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拟出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行政规范性文件,由本级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进行健康影响评
3、估;部门拟出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行政规范性文件由该部门进行健康影响评估多个部门拟联合出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行政规范性文件,由牵头部门组织实施健康影响评估。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由项目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健康影响评估。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由项目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健康影响评估。三、评估事项(一)评估对象。1.市、县(区)政府及所属部门依照法定权限、程序制定并公开发布,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力义务,在本行政区域或管理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在一定时期内反复适用的行政规范性文件;2.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由本级政府投资的重大工程项目。重大工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水利工程(生活饮用水工程、大中型水利设施等);环保工
4、程(生活污水处理厂、危险废物处理厂等);环卫工程(生活垃圾处理、公厕等);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农贸市场建设与改造、城中村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二)评估内容。遵循大健康理念,从最广泛的健康影响因素入手,以物质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生物心理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医疗服务因素等大健康影响因素和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四维健康观”为依据,评价相关规划、政策和项目是否存在直接或间接影响健康的因素,并针对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因子,提出改进对策建议。应当包括以下内容:L公共卫生安全方面。可能导致人群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可能加剧人群重点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可能增加人群中毒和伤害发生的风险;
5、可能增加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2 .健康环境和生活方面。可能对人口高质量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可能对空气、饮用水、食品和环境卫生等健康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可能对人群健康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健康等带来不利影响。3 .健康服务和保障方面。可能对卫生健康投入保障和医疗保险水平带来不利影响;可能对优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带来不利影响;可能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安全和利用、公平性和可及性带来不利影响。4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应当评估的内容。四评估程序健康影响评估工作按照部门初筛、信息报备、组织实施3个阶段依次开展。(一)部门初筛。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行政规范性文件完成征求意见后,拟定部门进行初筛,确定涉及的健
6、康相关因素。工程项目建议书成文后,主管部门进行初筛。(二)信息报备。根据初筛结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行政规范性文件拟定部门、工程项目主管部门向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报送有关资料,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对相关信息进行登记。(三)组织实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行政规范性文件和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涉及的领域,聘请专家组建专家组,专家组可采用召开征求意见会、专家评审会、决策影响人群问卷调查及访谈、委托专业机构评估等形式开展健康影响评估工作,并撰写评估报告,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行政规范性文件和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修订及完善提供依据。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要加强对健康影响评估工作
7、的组织领导,不断完善健康影响评估制度体系。各政策制定部门要落实责任,加强组织保障,统筹各种资源,落实保密工作要求,稳步推进健康影响评估工作科学规范开展。(二)加强宣传力度。各级各部门应加强健康影响评估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倡导、干部培训等多维度、多方式加大“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宣传,促使各级政府和部门落实健康优先理念,强化运用策略应对健康问题的能力。促使各部门充分认识到本部门工作对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意义,积极主动地开展健康影响评价工作。积极总结经验,加强宣传推广,扩大社会认知度,建立有效的社会工作参与机制。(三)构建协作机制。逐步完善评估流程,建立健康监测评估考核机制,构建健康影响评估组织机
8、构与各部门协作工作网络,加强与健康科研机构交流合作,多渠道强化人员能力培训,充实评估工作技术支撑。探索推进健康影响评估方式多元化,根据需要,可委托专业机构、科研院所和第三方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评估,提升健康影响评估能力水平。(四)落实经费保障。市、县(区)政府要落实经费保障,确保健康影响评估工作的正常进行。工作经费主要用于健康影响评估专家服务报酬、相关的课题研究、涉法事务咨询等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五)注重监测监督。政策制定部门要跟踪了解政策实施情况,分析健康影响因素及人群健康状况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影响健康的潜在问题。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要加强对各政策制定部门开展健康影响评估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每年或根据需要通报健康影响评估工作的开展情况,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探索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健康影响评估机制,让公众对政策实施可能造成的健康消极影响进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