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院患者健康教育工作制度1、成立健康教育工作小组,并贯彻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等有关部门关于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要求。并结合各时期防病工作重点制定和实施健康教育工作计划。2、患者健康教育工作由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主管;全体员工有参与和配合执行各项健康教育工作制度的责任和义务。3、健康教育工作包括对住院病人及家属进行入院教育治疗过程中教育和出院教育、出院后教育。向门诊病人传播相关健康知识,提高医务人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等。4、实行健康处方发放制度。有针对性制作疾病预防控制教育宣传资料,发给病人,增强病人健康知识知晓率。5、结合各时期防病工作重点,积极开展院外健康教育活动,利用宣传栏、广播、
2、报刊等载体,定期向患者传授身心发育发展知识和传染病、慢性疾病预防、安全与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并做好健康教育档案工作。同时,要通过送医下乡、医疗咨询等各种活动,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意识和预防保健技能。6、加强反吸烟宣传活动,积极创建无烟医院,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窗等多种形式展开宣传,做好环境整治宣传工作。7、做好对科室健康教育的检查指导和效果评价工作,通过对医务人员病人健康知识知晓率的测试,进行评价与总结,并督促其整改,不断促进健康教育工作的提高与完善。医院控烟工作管理制度为了让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有一个文明、健康、和谐的医疗服务环境,提高控烟知识和控烟参与意识,提供戒烟咨询和技术指导,制定本制度。一、
3、建立医院控烟工作组织机构。成立控烟领导小组,下设控烟办公室。控烟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控烟的日常工作。各科室设立控烟工作小组,负责本科室控烟工作。二、本院职工、患者以及家属一律不得在医院内所有诊疗区域、办公室、公共场所等非吸烟区吸烟。三、在院内张贴醒目控烟标识和指引。四、实行烟源控制制度。医院小卖部、餐厅都不得出售香烟。医院拒绝接受烟草广告商赞助和标明了烟草广告的物品,院内不刊登、张贴、播放、散发烟草广告;在职工办公室、会议室、工作场所不得设有烟具及与烟草有关的物品。五、医务人员不得在病人面前吸烟。六、定期向全院职工、门诊及住院病人开展控烟知识讲座,利用宣传栏、网站、院报和宣传小册子等形式进行控烟
4、宣传。七、医务人员应掌握控烟知识、方法和技巧,对吸烟者提供简短的劝阻指导。八、全体员工均是控烟义务宣传员,应大力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等控烟知识。均有义务进行同伴教育及相互监督,均有义务对病人及家属进行控烟宣传。九、实行控烟宣传制度,并在院内设置吸烟区。对在院内非吸烟区吸烟的人,全院工作人员均有责任进行劝阻或指引其到吸烟区内吸烟,劝阻无效时可逐级向上报告或请相关人员协助处理。十、建立控烟督察机制,并将控烟信息、督察结果及时公示。十一、设置戒烟门诊,举办戒烟知识讲座,传授戒烟方法和技巧。定期举办吸烟与健康知识大讲堂。十二、实行属地管理,各科室及行政主任(科长)为本科室控烟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科室控烟工作
5、病区护长负责本病区区域内控烟工作。十三、医院将控烟目标作为年度考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必备条件。医院控烟工作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保障医院安全环境,强化日常管理,严肃院纪院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二、适用范围院内所有人员三、主要内容1、本院职工、患者、陪护及探视人员、第三方合作人员禁止在医院内所有诊疗区域、办公室、公共场所等非吸烟区吸烟。2、在办公室、会议室、工作场所不得设有烟具及与烟草有关的物品。3、全体员工均是控烟义务控制员,发现在院内非吸烟区吸烟的人,有责任进行及时劝阻及拍照,上报保卫科落实,交综合办公室处理。4、全院控烟监督员(保洁员、保安),分工清晰,责任到人,每日做到常巡视
6、常查看,及时劝止和纠正违规行为。5、公共区域物业保洁员为第一责任人、能划分到科室的各科室主任为本科室控烟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科室控烟工作,病区护士长负责本病区区域内控烟工作。6、各临床科室主管医生、护士对患者、陪护及探视人员做好有效的禁烟宣教及相关制度的告知。7、涉及第三方合作的,科室有责任告知我院禁烟管理规定。医院门诊健康教育工作制度1、各科要根据患者及家属的不同需求,在诊疗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2、门诊服务站护士在接待病人时,需开展候诊知识及常见病、多发病的宣传工作,可采用口头讲解、宣传栏、发卫生宣传品等形式进行。3、医师在接诊中应针对病情开展口头健康教育,将口头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7、记录在病历中,并发放健康教育处方。4、大厅应设健康教育处方及资料免费取阅处,工作人员要随时保证各种资料的齐全。5、电子显示屏、电视要定期播放健康教育知识,每天不少于4小时,并作好记录,保存备查。6、根据病人及家属要求来针对某病开展健康教育或义诊咨询。7、各专科诊室定点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要求每二月更换一次。8、注意工作区环境卫生,加强控制吸烟管理,对违规吸烟者给予劝阻制止,帮助其改正。以下供参考医院火灾事故应急预案为了完善医院的消防安全工作,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广大医护人员、患者、医院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消防法及相关规定,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制定本预案:一、组织机构院内
8、成立消防安全领导小组,总指挥:副:成员:医院灭火和应急疏散工作由灭火行动组、通信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救护组、现场警戒组组成,具体分工如下:1、灭火行动组:由医院保卫科和志愿消防队员组成,保卫科长朱建忠任组长,并兼任火场临时指挥员,灭火行动组主要负责本院初期火灾的扑救工作。2、通信联络组:由医院总值班、各部门、重点要害部位负责人组成,医院办公室主任高慎永任组长,负责通信联络及各部门工作的统一协调。3、疏散引导组:由医院保卫科和重点部门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医院保安人员组成,保卫科消防专干任组长,负责火灾时人员的安全疏散及财产的安全转移。4、安全救护组:由医务科领导及各临床科室骨干人员组成,
9、负责火灾时抢救、护送受伤人员。5、现场警戒组:维持火场秩序。二、报警和接处警程序1、中控室值班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对全院的重点要害部位进行动静态全方位24小时监控。2、中控室收到监控区的火警信号及火警电话后,应立即用对讲机通知保卫科值班人员、巡逻员赶赴现场,并电话通知值班领导O3、值班人员赶赴现场后,如未发生火灾,应查明警示信号的报警原因,并做详细记录。4、如有火灾发生,应根据火情,立即拨打“119”报告消防队,并将信息反馈中控室,同时进行灭火及疏散工作。5、中控室根据火灾情况,调集有关人员启动灭火和应急预案。三、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与措施1、为使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顺利进行,保卫部门应加强日常性
10、检查,确保消防通道畅通。2、公共聚集场所应保持消防通道畅通,出入口有明显标志,消防通道及防火门不能锁闭,疏散路线有明显的引导图例。3、火灾发生时,疏散引导人员应迅速赶赴火场,利用应急广播指挥人群有组织地疏散。4、疏散路线尽量简捷,安全出口的利用要平均。5、疏散引导组工作人员要分工明确,统一指挥。四、扑救初期火灾的程序和措施1、当火灾发生时要沉着冷静,采用适当的方法组织灭火、疏散。2、对于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抓住,迅速消灭。3、对于不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采取“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先控制火势的蔓延,再开展全面扑救,一举消灭。4、火场如有人员受困,要坚持“先救人,后救火”的原则,全盘考虑,制定灭火
11、疏散方案。5、火场扑救要采取“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6、火灾扑救要服从火场临时指挥员的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当消防人员赶到后临时指挥员应将火场现场情况报告消防人员,并服从消防人员统一指挥,配合消防队实施灭火、疏散工作。7、火灾扑救完毕,保卫部门要积极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调查火灾原因,落实“三不放过”原则,处理火灾事故。五、通信联络,安全救护及现场警戒的程序和措施1、所有参加灭火与应急疏散工作的部门领导、工作人员应打开通信工具,确保通讯畅通,服从通信联络组长的调遣。2、总务科通知值班水工、电工在火场待命。3、医务科组织人员在现场及时救治火场受伤人员,必要时与其他友邻医院联系救治工作。4、医
12、院车队应调集车辆,确保交通畅通。5、医务科、总务科、设备科人员对被抢救、转移的物资进行登记、保管,对火灾损失情况协同有关部门进行清理登记。6、安保人员迅速赶赴火场,进行现场警戒,维持秩序。六、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的生产恢复工作1、事故报告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作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物证,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事故报告。2、事故统计对事故过程中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做收集、统计、归纳、形成文件,为进一步处理事故工作提供依据。3、事故分析总结对应急预案在事故发生的全过程,认真科学地做出总结,完善预案中的不足和缺陷,为今后的预案建立、制定提供经验和完善的依据。4、进行奖惩依据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事故过程中的功过人员进行奖惩,妥善处理好在事故过程中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尽快组织恢复正常的生产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