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企党建品牌创新工作方法与实操在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创新党建品牌是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将探讨国企党建品牌创新工作的方法与实操要点。一、明确党建品牌定位,强化品牌理念()品牌理念提炼结合企业特色与行业特点,提炼具有高度识别度和感召力的党建品牌理念,使之成为企业文化的灵魂。例如,一家能源国企可以将“绿色能源先锋,红色党建引领”作为党建品牌理念,既体现了企业在能源领域的绿色发展方向,又突出了党建的引领作用。(二)价值导向确立明确党建品牌的使命、愿景与价值观,确保党建引领与企业战略目标相融合,形成上
2、下一致的价值追求。比如,企业的战略目标是成为行业领军者,那么党建品牌的使命可以设定为“为企业成为行业领军者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支持”,愿景为“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党建品牌,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可以是“忠诚、奉献、创新、卓越二二、构建党建品牌体系,提升品牌认知(一)视觉识别系统(VI)建设设计统一的党建品牌形象标识、宣传册、网站等,增强品牌形象的统一性和辨识度。标识要简洁明了,能够体现党建品牌的核心价值和企业特色。宣传册和网站的设计要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可读性,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党建品牌的建设成果和特色活动。(二)文化传播平台搭建利用企业内刊、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
3、媒体工具,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传播矩阵,扩大党建品牌影响力。例如,定期在企业内刊上发布党建品牌相关的文章和报道,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党建活动的精彩瞬间和党员的先进事迹,在短视频平台上制作宣传党建品牌的短视频,吸引更多员工和社会公众的关注。三、创新组织生活方式,激发党员活力(一)深度融合,明确目标“党建+”模式首先强调的是将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确保党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实际工作目标一致,相互促进。例如,在工程项目中设立“党建+项目攻坚”小组,党员带头攻克技术难题,确保项目按时完成,让党员在完成业务工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党组织的引领和支撑,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1 .创新组织生活传统的党
4、组织生活往往局限于会议、学习等固定形式,“党建+”鼓励创新组织生活的方式。比如通过“党建十户外拓展”活动,增强党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能力;开展“党建+志愿服务”活动,让党员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践行党的宗旨;举办“党建+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党员的精神文化生活。2 .推动品牌实践(1)开展品牌活动围绕党建品牌的主题和目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品牌活动。例如,举办党建品牌主题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强党员干部和职工的参与感和认同感。通过品牌活动的开展,将党建品牌的理念和要求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推动国企改革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2)发挥党员作用党员是党建品牌建设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
5、模范作用。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方式,激励党员在国企改革攻坚中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同时,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使党员成为党建品牌的践行者和传播者。3 .加强品牌宣传(1)利用媒体平台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报刊、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宣传党建品牌的建设成果和先进事迹。通过发布新闻报道、专题文章、图片视频等形式,扩大党建品牌的影响力。同时,要积极与外部媒体合作,争取在主流媒体上宣传企业的党建品牌,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2)开展品牌主题活动围绕党建品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如党建品牌宣传周、党建品牌知识竞赛、党建品牌演讲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
6、增强党员干部和职工对党建品牌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扩大党建品牌在企业内部的影响力。四、强化品牌维护,实现品牌持续创新发展(一)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党建品牌评估指标体系,从品牌影响力、党员参与度、业务融合效果、员工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定期开展品牌评估工作,收集党员、员工及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反馈意见,对品牌建设成效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1 .持续创新改进根据评估结果,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品牌建设策略,优化品牌内涵与活动形式,保持品牌的活力和时代感,不断提升品牌建设质量。例如,如果发现党员对某一活动形式参与度不高,可以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和方式,以满足党员的需求。2 .探索品牌合作与共享路径(1)
7、跨企业党建联盟与其他国有企业或地方党组织建立党建合作联盟,通过资源共享、活动联办等方式,共同提升党建品牌的社会影响力。例如,联合举办党建论坛、交流党建工作经验、开展联合志愿服务活动等,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2)社会服务项目结合企业社会责任,推出具有企业特色的公益服务项目,如扶贫帮困、环保科普等,以实际行动展现国企党建品牌的社会价值。通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增强企业与社会的联系,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美誉度。国企党建品牌创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维度协同发力,才能真正实现品牌的价值与影响力。明确品牌定位是首要前提,要紧密结合企业主营业务特点与行业属性,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例如能
8、源类国企可聚焦“红色引擎赋能绿色发展”,制造类企业可突出“党建引领匠心制造”,让品牌定位既彰显政治属性,又贴合企业实际。构建品牌体系需注重层次化与规范化,既要确立核心品牌理念,也要设计可落地的子品牌项目,形成“总品牌+特色项目”的矩阵模式。同时,建立健全品牌创建的责任机制、考核机制与激励机制,确保各环节有序推进。创新组织生活是激活品牌活力的关键,可借助“互联网+党建”模式,开展线上主题党日、云端党课等活动,打破时空限制;也可将组织生活延伸到项目一线、车间班组,通过“党建+攻坚”“党员先锋岗”等载体,让组织生活更接地气、更具实效。推动品牌实践要立足解决实际问题,围绕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难点、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设立党员责任区、攻关项目,以党建品牌为纽带凝聚攻坚合力。加强品牌宣传需整合内外部资源,利用企业官网、公众号、行业媒体等平台,讲好党建品牌故事,展示党员先锋形象,增强品牌的社会认知度与美誉度。强化品牌维护要建立长效机制,定期对品牌创建成效进行评估复盘,及时调整优化策略,避免品牌建设流于形式。探索品牌合作与共享路径,可与同行业国企、地方党组织开展联建共建,交流品牌创建经验,实现资源互补、优势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