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73.38KB ,
资源ID:585652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大班幼儿同伴交流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研究分析—以南京市第三幼儿园为例 学前教育专业.docx)为本站会员(极速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大班幼儿同伴交流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研究分析—以南京市第三幼儿园为例 学前教育专业.docx

1、摘要IABSTRACTII一、问题提出11、研究目的与意义12、研究综述1二、研究设计21、研究对象22、研究方法3三、同伴交流对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3(一)同伴交流有利于促进大班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3(二)同伴交流有利于促进大班幼儿社交技能和策略的获得3(三)同伴交流有利于大班幼儿自我中心的摆脱4(四)同伴交流有利于大班幼儿自我意识和人格的发展4四、调查结果与分析41、大班同伴交流现状的分析42、影响大班幼儿同伴交流的因素分析6(1)学校因素6(2)家庭因素7(3)幼儿的个性7五、相关问题的建议9(一)教师方面9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92、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93、充分利用户外活动时间9(二

2、家长方面91、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92、改变家长错误的教养态度与方式93、关注幼儿的个性发展9(三)家园配合10六、研究的反思与展望10(一)研究反思10(二)研究展望10参考文献12致谢13M寸录15附录一15附录二17同伴关系既是儿童社会化的内容,也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标志。其中同伴交流对幼儿社会性及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伴交流不仅完善了幼儿自身的生理、心理,而且促进幼儿的知识经验、社会认知和情感交流等。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交流访谈,以南京市第三幼儿园为例,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大班幼儿同伴交流的发展状况以及面临的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借鉴已有的相关文献,进

3、行深入剖析,梳理当前大班幼儿同伴交流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其原因。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促进大班幼儿同伴交流的有效对策。核心概念:同伴关系;同伴交流;社会性;心理适应力ABSTRACTPeerrelationshipisnotonlythecontentofchildren,ssocialization,butalsoanimportantwaytochildren,ssocialization.Peercommunication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developmentofchildren,ssocialandphysicalandmentalhealth.Peerco

4、mmunicationnotonlyimprovethechildren,sownphysicalandpsychological,butalsotopromotechildren,sknowledgeandexperience,socialcognitionandemotionalcommunication.Inthisstudy,throughquestionnairesandinterviews,thirdkindergartensinNanjingcityasanexample,tocarryoutinvestigationandstudytounderstandthedevelopm

5、entofchildren,speerexchangesandtheproblemsfacedbylargeclasses.Onthebasisofinvestigationandresearch,drawlessonsfromtherelevantliterature,in-depthanalysis,combingthecurrentdifficultiesencounteredintheprocessofpeercommunication.Inordertosolvetheproblems,thispaperputsforwardtheeffectivecountermeasuresto

6、promotethepeercommunicationamongtheyoungchildren.Coreconcept:peerrelationship;peercommunication;sociality;psychologicaladaptability一、问题提出(一)问题提出同伴交流能力的发展对幼儿的认知能力、社交技能和策略的获得、去自我中心以及自我意识和人格的发展等产生重要影响。我国幼儿多数是独生子女,兄弟姐妹的缺少、家长的宠溺等原因导致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同伴交流、攻击性行为强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找出幼儿同伴交流存在问题的原因,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是幼儿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

7、课题。笔者就此问题以南京市第三幼儿园为例,从分析大班同伴交流对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当前大班同伴交流存在的问题、影响大班同伴交流的因素、帮助大班幼儿提高同伴交流的策略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为更好地发展幼儿的同伴交流提供宝贵有用的建议。1、研究目的与意义根据笔者深入观察发现,大班阶段幼儿就已表现出同伴交流能力的差异。纲要中指出幼儿与同伴之间共同交流、生活、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性学习的重要途径。大班是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的关键时期,同伴交流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社会各界同心协力提高幼儿同伴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完善幼儿自身的生理、心理,促进幼儿的知识经验、社会认知和情感交流。可以说,当前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同

8、伴交流与社会性发展关系的研究中。笔者在南京市第三幼儿园的实习中,会有意识地、主动地去了解大班幼儿在同伴交流方面的问题。发现有些大班幼儿在与同伴交流中会发生纠纷,特别是在吃完早点玩桌面游戏时,同伴之间常常出现生争抢游戏的现象,严重时会出现攻击性行为,比如吐口水、踢人、打人等。这不仅给同伴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一定的伤害,更影响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同伴交流到底会给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带去多大影响?这些影响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一连串的问题出现引发了笔者的关注,希望通过实地调查,运用文字、图片等多样化地手段真实地再现调查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些想法,包括对这些现象的思考以及感悟。并通过此次实地

9、深入地调查、数据分析,引发更多的人去关注大班幼儿的同伴交流的问题,为更好地发展大班幼儿的同伴交流提供宝贵的建议。2、研究综述笔者发现国外对于同伴关流的研究从20世纪30年代已经开始,但在二战期间研究被中断。20世纪70年代中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幼儿的同伴交流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目前同伴交流已经成为研究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领域。相关研究和调查发现,缺乏同伴交流的儿童比预期的多,而且还含有一系列的行为缺陷。到80年代末,以往的研究进程为“同伴交流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这一假设提供了依据。我国关于同伴交流的研究一方面受国外研究影响,另一方面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出现,使得对同伴交流的研究成为

10、众多学科研究的热点。在了解、借鉴国外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对同伴交流的相关研究大量散见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大多聚焦于家庭环境与幼儿同伴交流相结合的角度来理解儿童的社会性问题。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性格特征以及家庭教养方式都会影响幼儿同伴交流的能力。研究表明,家长的民主教育方式可以引发儿童对同伴的友好倾向,其子女表现出较高的社会交往水平。尽管国内外研究者已经从不同角度对同伴交流做了大量研究,但是还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笔者以南京市第三幼儿园大班幼儿为例,展开深入调查。从分析大班同伴交流对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当前大班同伴交流存在的问题、影响大班同伴交流的因素、帮助大班幼儿提高同伴交流的策略等方面进

11、行探讨。二、研究设计1、研究对象(1)问卷调查对象本课题的研究是针对南京市第三幼儿园大班幼儿同伴交流现状进行的调查,利用2016年9月、10月、11月两个多月在幼儿园实习的时间与教师交流、与家长沟通、发放教师调查问卷,与大班幼儿近距离接触,观察、记录他们平时真实的同伴交流状况,获得可靠、有效的数据、材料。将数据制作成图表,对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较准确的反映南京市第三幼儿园大班幼儿同伴交流的现实状况。(2)访谈对象在南京市第三幼儿园中分别选取了2位大班幼儿教师和两位大班幼儿家长进行访谈,将他们标记为ABCDo分别是南京市第三幼儿园大一班主班教师A、大一班某幼儿家长B;大二班保育员C;大二班某

12、幼儿家长D。(访谈基本情况见附录二)2、研究方法(1)调查法调查法是最常采用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与研究有关研究对象的历史情况或现实情况的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两种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调查问卷:面向南京市第三幼儿园大班教师发放100份问卷,回收97份,有效性97%,通过问卷形式大致了解大班幼儿同伴交流状况。访谈法:在这次调查研究过程中笔者主动、及时地与大班教师、以及幼儿家长了解本班幼儿同伴交流问题的现象。对教师的访谈事先拟定访谈提纲目的是了解大班幼儿同伴交流的情况。对家长的访谈主要了解家长教育的方式、家庭教育的环境对同伴交流的影响。访谈过程中采用现场录音的方

13、法记录。(表见附录)(2)文献法:首先在“知网”中进行搜索,梳理、并且整理现成研究的成果。将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运用到本研究当中。其次通过阅读有关幼儿同伴交流的书籍,整理分析资料,借鉴学习对本论文有参考价值的研究理论。(3)观察法:对某大班幼儿在区域活动和日常生活的自然行为进行观察记录。主要的观察对象是玲玲,对其进行长达两个月的观察时间。主要观察该幼儿如何与同伴交流、交流的方式和结果等,并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三、同伴交流对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同伴交流对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一)同伴交流有利于促进大班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同伴交流是影响大班幼儿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14、不同的幼儿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经验与认知基础,他们通过交流、模仿学习获得有意义的知识经验。幼儿常常一起交流探索、协商讨论有利于扩展知识、丰富认知、发展思维等。(二)同伴交流有利于促进大班幼儿社交技能和策略的获得在同伴交流中,幼儿尝试用自己学会的社交技能与同伴交流,并随时根据对方的反应进行调整、不断巩固、熟练。幼儿通过观察对方的社交行为来学习,从而丰富自身的社交技能。幼儿更会遇到各种不同的交流场合,需要幼儿根据这些场合性质的不同来确定自己的行为、反应,发展更多的社交技能和策略,以适应这种变化。(三)同伴交流有利于大班幼儿自我中心的摆脱大班幼儿在思维上常常有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无法意识到同伴的感受,

15、幼儿只有在与同伴平等互惠的交流过程中才会认识到别人的想法和感受,从而来改变自己不合理的交流方式,学会与同伴积极沟通交流。(四)同伴交流有利于大班幼儿自我意识和人格的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意识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幼儿社会性发展。儿童通过与同伴的交流、比较进行自我认知,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判断,为幼儿提供自我评价的参照,同伴交流可以为幼儿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基础。同伴交流还可以促进幼儿人格的健康发展,甚至处于不利的环境中,也可以抵消不良的环境对其发展。儿童在同伴交流中获得的经验对塑造其个性,价值观及人生态度都有独特的影响。四、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大班同伴交流现状的分析根据笔者相

16、关研究,大部分大班幼儿有自己的好朋友,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经历。但是少数大班幼儿会在游戏活动中出现骂人、攻击人的现象。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其他幼儿选择回避这些有攻击性行为的同伴。少数有暴力行为的大班幼儿不仅对同伴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不利于自身的社会性发展。笔者特进行此次调查,旨在通过南京市第三幼儿园大班同伴交流现状来折射整个南京市甚至我国令人担忧的大班同伴交流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调查后发现:大班幼儿很乐意把自己介绍给身边的新伙伴。据表1-2,受调查者97人中45人选择了总是会把自己介绍给新伙伴占总体的46.4%o其次很少把自己介绍给新伙伴的占了总体的27.8%。幼儿本身的性格是引起该现象的原因之一

17、有的大班幼儿天生活泼,在园里表现得活跃,与同伴交流的次数多。有的大班幼儿性格内向,不愿意与同伴交流,在园里表现得很安静。因此家长和教师要鼓励幼儿积极与同伴交流沟通。表上2问卷Ql调查情况条形统计图Ql:大班幼儿会主动把自己介绍给新伙伴()表2-2问卷Ql调查情况统计表答案选项回复情况总是16经常45很少27从不9调查人数:97根据表格-4和2-4可以看出,大班幼儿与同伴发生冲突时,部分大班幼儿经常会选择谦让,甚至能较好地正确处理与其他同伴之间的不和或者纠纷。从表2-4可以看出44人选择大班幼儿经常能较好地处理与其他同伴之间的不和与纠纷,占了总体的45.4%。46人选择幼儿很少会处理与同伴之间

18、的纠纷,占了总体的47.4%。从数据表明,大班幼儿同伴交流存在诸多问题,同伴冲突现象明显。笔者就此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分析对策。表1-4问卷Q6调查情况饼状统计图Q10:大班幼儿能较好地正确处理与其他同伴之间的不和或者纠纷()(二)影响大班幼儿同伴交流的因素分析据笔者在南京市第三幼儿园观察分析得出影响同伴交流的原因如下:1、学校因素(1)户外活动时间不足按照规定大班幼儿的户外活动要达到两个小时,但是很据笔者观察发现,大班幼儿的户外活动未达到两个小时,然而这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和同伴之间的正常交流。幼儿既不能得到身心的健康发展又不能发展同伴交往的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大班

19、幼儿的社会性发展。(2)幼儿园活动空间、材料有限由于幼儿园接纳的幼儿过多导致每个班幼儿人数过多,但是每个班级的空间、玩具、区域游戏场地有限,每次在进行这些活动时幼儿出现争抢的情况。幼儿一时不能自己解决等待老师帮助,影响了幼儿之间的交流沟通和自己处理纠纷问题的能力。(3)教师的教育方式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集体环境,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教师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幼儿的交流能力。民主的教育方式容易被幼儿接受,有利于幼儿学习交流策略,促进同伴交流的发展。专断不合理的教育方式会使幼儿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幼儿同伴交流。2、家庭因素(1)父母教养方式父母的错误教养方式对幼儿的人际关系产生不良影响。一方面家长过

20、分宠溺自己的孩子,会因为担心自己孩子的人身安全阻止孩子与外界接触,导致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同伴的交流。另一方面有些家长对幼儿粗暴严厉,这些幼儿容易形成孤僻感和自卑感,甚至会模仿学习引发攻击性行为,使同伴不愿与其交流。(2)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幼儿同伴交流也有影响,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兄弟姐妹的缺少导致幼儿与同伴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家长也往往对孩子包办代替,限制他们与外界接触,幼儿的交往技能和行为基本上来自父母之间、父母与他人以及父母与孩子,而缺少同伴之间的平等交流。3、幼儿的个性(1)幼儿的性别、外表。大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突出,对事物思考仅限于表面,因此他们喜欢和长得漂亮穿得整洁的幼儿交流玩耍

21、幼儿的性别在进行角色游戏时会影响他们的选择对象,比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会选择女孩子当“妈妈”男孩子当“爸爸”。(2)以自我为中心问题突出。我国现阶段的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这是引发幼儿自我为中心的主要原因。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总是以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不考虑同伴感受,更不愿与同伴互动交流。(3)幼儿性格孤僻、内向。有些大班幼儿性格内向,不愿与同伴交流,在园里表现得非常安静。特别是在进行集体活动时,这些内向孤僻的幼儿总是旁观其他幼儿玩游戏,不愿意甚至不敢靠近同伴与其一起游戏。(4)攻击性行为明显。以上三原因源于幼儿个性方面原因,不会对他人造成过多影响。然而在幼儿园里

22、还有极少数大班幼儿存在攻击性,在活动中常常出现骂人、打人、踢人的现象,这些幼儿不仅对同伴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不利于自身的社会性发展。从图表3-4中可以看出选择幼儿个性特点这个原因的共有46人,占了总体的47.4%o其次家庭环境也影响幼儿同伴交流,占了总体的24.7%。从中可以看出培养幼儿的个性,让幼儿拥有活泼开朗的性格至关重要。另外笔者发现班上某幼儿家庭环境不和谐,给幼儿造成很大危害。该幼儿脾气暴躁,其他幼儿处于自我保护不愿与他交流,这不仅给其他幼儿带来危害还影响自身的社会性发展表3-4问卷多选Q2调查情况柱状统计图汾五、相关问题的建议(一)教师方面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教师要发挥自身的榜样

23、作用,对幼儿进同伴交流技能的示范教育。其次要利用身边的人和事,设身处地的培养幼儿的语言交流能力。大班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交往缺失、争抢玩具现象,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促进同伴交流,可以在游戏中加入同伴交流讨论的环节,不仅能让幼儿体会到游戏的乐趣还能拉近同伴之间的距离。在幼儿的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应该鼓励支持幼儿在活动和游戏中与同伴合作,让大家在合作中感到快乐。2、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游戏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形式,幼儿之间的游戏大都以活动材料为基础。在活动材料不足的情况下,幼儿常常发生争抢现象。因此教师要给幼儿准备丰富充足的材料,让幼儿有所选择。当幼儿因争抢玩具而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应引

24、导幼儿自己协商解决问题,这有利于幼儿之间的沟通交流。3、充分利用户外活动时间教师要充分重视幼儿的户外活动,如晨间锻炼时,鼓励每个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在进行合作游戏时,引导能力强的幼儿主动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增加同伴交流的机会。(二)家长方面1、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幼儿的交往技能和行为基本上来自父母之间,因此父母要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对待自己的同伴热情、友好,正确处理同伴之间的矛盾等。除此以外,父母还要鼓励幼儿去结交新朋友,让幼儿体验同伴交流的乐趣。2、改变家长错误的教养态度与方式大班幼儿在同伴交流的过程中表现出自我为中心、攻击性行为等大多由于父母的错误教养态度和方式引

25、起的。家长要改变这种错误的教育态度与方式,积极关注幼儿同伴交流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家长平时除了抽空陪幼儿玩耍、多给幼儿讲述关于同伴交流的故事,还要带幼儿出去散步,去结交新朋友,给幼儿增加交流的机会。3、关注幼儿的个性发展每个幼儿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有的幼儿活泼外向喜欢与同伴交流,有的幼儿内向,比如在我实习班上有一个叫阳阳的幼儿,他总是喜欢一个人呆着,不爱与别人交流,平时喊他回答问题也无法表达清楚。面对幼儿这些问题要时刻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情况,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流、分享和倾听。三、家园配合首先教师与家长要做好沟通工作,让家长了解同伴交流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起着非常重要

26、的作用,使家长积极地参与到教育中。其次,指导家长运用正确的教养方式培养幼儿的同伴交流。比如:可以邀请其他小朋友来自己家长玩,增加幼儿与同伴交流的机会。当自己的幼儿表现出良好的交流技能时,家长要用抚摸、奖励等形式对孩子进行肯定。幼儿在家的表现家长也要与幼儿教师交流沟通,教师针对不同性格的幼儿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提高同伴交流的能力。六、研究的反思与展望(一)研究反思在研究过程中,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通过发放问卷回收问卷以及访谈个别大班幼儿教师、家长,对大班幼儿同伴交流问题收集。由于笔者能力限制,本论文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首先,是调查对象选取上的不足。笔者调查南京市第三幼儿园的教师,了解大班幼

27、儿同伴交流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对数据的收集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据的效度。其次,研究内容方面中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一方面笔者在进行数据分析中缺少自己的见解,语言运用上缺乏严谨性。另一方面对大班幼儿同伴交流问题的原因分析上还有待加强,尤其幼儿自身原因应再深入探究。最后,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处于实习阶段,收集的资料基本上来自实习的幼儿园,资料信息不够充足。对个别大班幼儿教师及家长访谈,逻辑上还不够严谨,缺乏理论支持。(二)研究展望在分析大班幼儿同伴交流问题的原因上,笔者的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分析的不够全面,还缺乏自身见解。今后笔者还需要增加专业知识的阅读量和储备量,提高语言的严谨性。纵观国

28、内外关于同伴交流与社会性关系的研究中。不难发现研究范围扩展到了更广泛的领域,还做了更深入的剖析。同伴交流的研究方法也在不断的发展,有利于分析造成同伴交流差异的内部和外部原因。尽管如此,有些地方还有待探讨。就如何改善大班幼儿同伴交流问题提出更加切实有效的教育建议,并协同家庭、教师、幼儿、社会共同努力提高幼儿的交流能力。在这里,笔者期望由此研究可以引起社会人员广大关注,调动更多人积极地、主动地培养幼儿同伴交流,提高其社会性发展。参考文献:1喻小琴,幼儿同伴关系问题分析及交往能力培养对策J,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06(3).2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333张琳.

29、幼儿同伴关系问题及交往能力培养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0(30)4江梅玲.幼儿同伴交流的能力的培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0,(4):118-1195王琼.浅谈如何有效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J,华章,2010(16)6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影响因素J.邹泓.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02)7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及其对儿童社会化影响问题初探J.荆建华.心理学探新.1988(02)8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培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幼穗著,20059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文新著,199910朱玉红.试论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作用J.学前教育研究.1996,(1).11刍B泓.同伴

30、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2陈国眉、冯小霞、庞丽娟.学前儿童发童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13庞丽娟.幼儿同伴交往类型、成因与培养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114武建芬.幼儿心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5刘静.浅谈同伴交往对幼儿在社会性发展起促进作用.京通幼儿园16束从敏.幼儿同伴关系的调查与分析.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系助教,芜湖,241000附录:附录一大班幼儿同伴交流与社会性发展关系的调查问卷(教师卷)尊敬的老师: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填写问卷,请您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和看法如实填写,本问卷采取匿名形式,

31、全部数据仅供数据研究分析使用。相关信息:您所在幼儿园:您有多少年工作经验:一、单选题1 .大班幼儿主动会把自己介绍给新伙伴()A.总是B.经常C.很少D.从不2 .大班幼儿能对自己的行为、才能能做出正确的评价()A.总是B.经常C.很少D.从不3 .大班幼儿能正确使用礼貌用语()A.总是B.经常C.很少D.从不4 .大班幼儿能主动把自己东西和同伴分享()A.总是B.经常C.很少D.从不5 .大班幼儿能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A.总是B.经常C.很少D.从不6 .大班幼儿在与同伴发生冲突时,会选择谦让()A.总是B.经常C.很少D.从不7 .大班幼儿愿意与老师和同伴发表自己的意见()A.总是B.经

32、常C.很少D.从不8 .大班幼儿能组织大家一起玩游戏,具有领导能力()A.总是B.经常C.很少D.从不9 .大班幼儿能觉察到同伴的情绪变化,关心安慰同伴。()A.总是B.经常C很少D.从不10 .大班幼儿能较好的正确处理与其他同伴之间的不和或者纠纷()A总是B.经常C很少D.从不二、多选题1 .我认为大班同伴交流中出现了哪些问题()A.幼儿告状行为B.幼儿喜欢“自我为中心”C.幼儿与同伴产生冲突D.幼儿故意挑衅同伴E攻击性行为2 .我认为大班同伴交流产生问题的原因有()A.户外活动时间不足B.幼儿园活动空间、材料有限C.教师的教育方式D.家庭环境E.幼儿个性3.我在解决大班同伴交流问题中扮演的

33、角色类型()A.积极帮助型B.敷衍对待型C.置之不理型D.耐心倾听、沟通型E.权威控制型4.当大班幼儿在同伴交流中出现了问题,我会采取以下措施()A.提供集体游戏,创设良好的交流氛围B.适当的注意转移或冷处理C.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同伴交流D.威慑呵斥E.暂时隔离,置之不理5.你认为家长在大班幼儿同伴交流问题上还应该采取以下哪些措施()A.榜样暗示,激励幼儿与同伴交流沟通B.邀请其他幼儿来家里玩游戏C.营造和谐的园所氛围D.参加亲子活动E.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外向的性格三、简答题1 .在大班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时你会采取什么方法解决?2 .你觉得同伴交流对大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什么影响?再次感谢您的

34、帮助和支持,祝身体健康!附录二大班幼儿家长和老师的访谈内容:教师A家长B教师C家长D性别女男女女问题一:谈谈您对培养大班幼儿同伴交流能力的观点和看法。大班幼儿的同伴交流有利于他们学习社交的技能和策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大班同伴交流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健全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大班同伴交流会影响幼儿的性格,对形成活泼外向热心的性格有帮助。同伴交流对大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很重要,幼儿同伴交流可以帮助幼儿去自我中心。问题二:您给幼儿创造怎样的同伴交流机会?1、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3、给幼儿增加交流机会,在游戏中鼓励他们主动交流。1、利用空余

35、时间带幼儿出去散步,接触新事物、新伙伴,增加与同伴交流的机会。2、邀请小朋友来家玩游戏,增进同伴之间的情感。在幼儿的教学和生活中,鼓励他们相互帮助,减少争吵。1、注重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主题活动,可以让幼儿自带玩具,让幼儿学会分享、合作。问题三:您觉得同伴交流会给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我觉得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发展了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幼儿的认知水平、幼儿的情感等。我觉得同伴交流的发展关系着幼儿的社会适应以及应变的能力。我认为同伴交流影响了幼儿的品行和性格,幼儿能主动与同伴维持在友好相处的水平,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我觉得同伴交流有利于形成积极的情感,让幼儿在同伴那儿形成安全感和归属感。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