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主题班会教案(共12篇)目录篇一学校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主题班会教案2篇二学校预防基孔肯雅热实施方案5篇三、2025年学校基孔肯雅热防控预案8篇四、2025年小学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20篇五2025年医院卫生院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25篇六基孔肯雅热诊断和治疗方案34篇七2025年基孔肯雅热实验室检测技术方案42篇八关于小学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52篇九2025年幼儿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及应急预案62篇十2025年医院基孔肯雅热诊疗与防控方案69篇十一、公司2025年防基孔肯雅热预案81篇十二、基孔肯雅热防治方案89篇-、学校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主题班会教案一、
2、班会主题远离“蚊”疫,健康一夏一一警惕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二、班会时长45分钟三、参与对象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四、班会目标1 .知晓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病原体、传播媒介及典型症状。2 .掌握3种及以上预防这两种疾病的实用方法。3 .形成主动参与家庭和校园防蚊行动的意识。五、班会准备L制作包含伊蚊图片、两种疾病症状对比表的卡通PPT。4 .准备“蚊子克星”奖章(纸质)10枚。5 .录制两段模拟病例音频(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各一段)。六、班会流程(一)情景导入:神秘的“发烧元凶”(7分钟)教师播放一段蚊子嗡嗡叫的音效,提问:“同学们,听到这个声音,你们会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蚊子叮咬的经历)教师:”
3、最近社区医院来了一位特殊的小病人一一住在二楼的莉莉。她上周去植物园写生后,突然发起高烧,膝盖又酸又痛,胳膊上还冒出了小红点。医生说,让莉莉生病的元凶就藏在蚊子身o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谜团。”(二)认识“蚊”传疾病(12分钟)1 .锁定传播者教师展示伊蚊标本图片:“让莉莉生病的蚊子叫白纹伊蚊,它身上有黑白相间的花纹,喜欢在白天活动,尤其爱在清晨和傍晚叮人。这种蚊子就像会飞的病毒快递员,能传播两种危险疾病一一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2 .解码症状差异教师播放莉莉的模拟病例音频后,再讲述另一个事例:“去年秋天,强强跟着爸爸去郊外钓鱼,被蚊子咬了几口。3天后,他体温飙升到40C,头痛
4、得像要炸开,连抬手拿杯子都觉得胳膊疼。医生检查发现,强强感染了基孔肯雅热,这种病的关节痛常常会持续好几天呢。”教师结合症状对比表总结:“登革热患者会突然高热(39-40C),伴随眼眶痛、肌肉酸痛;基孔肯雅热除了高热,还会出现关节肿胀,皮疹多分布在手掌和脚底哦。”3 .明确传播链条教师用动画演示:“蚊子先叮咬生病的人,带上病毒后,再叮咬健康人,病毒就通过蚊子的唾液传到新的人体内。但大家放心,这两种病不会像感冒那样通过打喷嚏传染。”(三)学习“防蚊秘籍”(15分钟)1 .个人防护“三件宝”教师组织“防蚊小妙招brainstorm(头脑风暴):“请大家分组讨论,怎样才能不让蚊子盯上自己?每组推选一个
5、金点子,分享。”学生分享后,教师补充:”穿浅色长袖衣裤能减少蚊子注意,因为蚊子怕光;出门前在领口、袖口喷儿童专用驱蚊水,能形成防护盾,;出汗后及时用湿毛巾擦身,保持皮肤清爽,蚊子就不喜欢靠近啦。”2 .环境清理“四要点”教师展示一组对比图(积水容器前后清理效果):“蚊子的幼虫叫孑必须在水里才能长大。我们要做到:翻盆倒罐清积水(比如腌菜坛的坛沿水)、花瓶换水勤擦洗、废旧轮胎钻小孔(防止积水)、下水道口盖妙,网。”举实例说明:“上周三(具体日期),咱们教学楼后花坛的积水里,就发现了孑清洁阿姨把水倒掉后,再也没看到蚊子在那里聚集了。”(四)闯关检测:我是防蚊小卫士(8分钟)1 .听症状猜疾病(播放模
6、拟音频)“高热3天,手指关节肿痛,脸上有红疹”(答案:基孔肯雅热)“突发高烧,小腿肌肉痛,牙龈有点出血”(答案:登革热)2 .看图找隐患(展示教室角落图片)窗台积水的玻璃瓶(隐患:蚊子产卵)堆在角落的空饮料瓶(隐患:雨后积水)答对的学生获得“蚊子克星”奖章。(五)行动倡议(3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宣读防蚊倡议书:“我承诺,每天检查家里的花盆托盘;每周和爸妈一起清理阳台积水;发现校园里的积水点,及时告诉老师。让我们争当灭蚊小先锋,共筑健康防护墙!”七、课后延伸布置“家庭防蚊日志”任务:学生用图画记录3天内家庭的防蚊行动(如“今天倒掉了鱼缸换出的水”),下周班会进行“最佳防蚊家庭”评选。篇二学校预防基
7、孔肯雅热实施方案近日,天气炎热、雨水增多,蚊子大军又开始倾巢而出,大家需重点防范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一、认识基孔肯雅热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在广东,主要是通过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症状以发热、关节剧痛和皮疹为特征。二、基孔肯雅热的主要症状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可达39。C以上);剧烈关节疼痛(常累及多个关节,可导致行动困难,是其显著特征);皮疹(通常在发热后2-5天出现);可能伴有头痛、肌肉痛、恶心、呕吐、乏力等。危害性:虽然大多数患者可痊愈,但关节疼痛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影响生活质量。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目前尚无特
8、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也没有上市的有效疫苗进行预防。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在流行区,老人、孕妇、婴幼儿及有基础疾病者是重症高危人群。核心关键:“防蚊灭蚊、清除蚊虫孳生地”是预防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最根本、最有效手段!三、成立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专班面对严峻形势,可园中学迅速响应,成立了“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专班”,统筹全校力量,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防控措施。四、如何有效预防基孔肯雅热?学校作为人员密集场所,需重点做好防蚊措施。以下是针对校园场景的防蚊指南,帮助学生科学规避蚊媒疾病风险。1 .宿舍防蚊:从源头切断蚊虫孳生宿舍是学生日常活动的核心区域,环境清理是防蚊第一步,积
9、水清零行动:高频检查点:定期清理积水容器,不用的水桶、水盆倒扣放置,阳台角落的积水随时清理,阳台和厕所地漏确保畅通,让蚊子无处产卵;物理屏障搭建:睡前使用蚊帐,夜间安全使用电蚊拍、灭蚊灯等工具;改善居住环境: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垃圾及时清理,做好正确垃圾分类。2 .户外防护:出行场景防叮咬技巧校园内的操场、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区域及周边绿化带,是蚊虫活跃区,需针对性防护:时间规避:伊蚊在上午79时、傍晚46时活动频繁,尽量避免在此时段长时间逗留树荫、草丛、凉亭等区域;着装建议:外出时穿浅色长袖上衣和长裤,减少皮肤暴露面积、选择透气面料,兼顾防暑与防蚊;驱蚊产品使用:裸露皮肤涂抹含避蚊胺、派卡瑞丁
10、等成分的驱蚊剂,让蚊子无从下口;在蚊虫密集区域,可使用蚊香、电蚊拍等工具辅助灭蚊。3 .加强健康监测和健康管理全校师生员工需继续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前往境外或佛山等地旅行或探亲的师生员工,要提前了解目的地的疫情情况,出现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疑似症状(突起发热、皮疹、肌肉骨骼关节痛等等),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突发高热+关节痛/皮疹,尤其有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旅居史或蚊虫叮咬史,立即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4 .持续加强环境整治师生员工要持续做好环境卫生清理整治和积水清理等工作,定期对住所开展灭杀成蚊工作,灭杀时注意用药、用电、用火安全。住宿学生每周灭蚊不少于两次,如需灭蚊片,可到楼下宿管值班岗
11、处领取(在室内燃点灭蚊片时要特别注意防火安全)。温馨提示:预防基孔肯雅热核心战术:防蚊!灭蚊!做好个人防护,避免病毒传给家人或朋友。篇三、2025年学校基孔肯雅热防控预案一、总则(一)目的为有效预防、控制基孔肯雅热在我校的发生与传播,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上级部门防控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预案。(二)工作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管理、分级负责”的工作原则,强化组织领导,落实部门责任,广泛宣传动员,提高师生防控意识,采取有效防控措施,确保防控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开展。(三)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
1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3 .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4 .当地政府及教育、卫生健康部门关于基孔肯雅热防控的相关文件要求(四)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校范围内基孔肯雅热的预防、疫情监测、应急处置等工作。二、学校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现状评估(一)学校环境特点我校校园面积较大,绿化植被丰富,存在较多易积水区域,如花坛、景观水池、下水道周边等,为蚊虫滋生提供了潜在条件。同时,学校建筑众多,包括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食堂等,人员活动密集且空间相对封闭,一旦发生疫情,传播风险较高。(二)师生流动情况学校师生数量众多,日常校内活动频繁。此外,部分师生因学习、工作、生活等原因,与校外人员及
13、周边社区存在广泛接触,且在节假日期间有外出旅行的情况,这增加了感染基孔肯雅热病毒的风险以及将病毒带入校园的可能性。(三)现有防控基础学校已建立了基本的卫生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校园环境卫生清扫和消毒工作。设有校医务室,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和基本的医疗设备、药品。此前,针对其他传染病防控,学校积累了一定的宣传教育、疫情监测等工作经验,但在基孔肯雅热防控的针对性措施、专业知识储备以及与外部防控力量的协同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三、组织管理与职责分工(一)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年级组长、校医等为成员的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1 .组长:
14、全面负责学校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决策部署,确保防控工作落实到位,与上级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传达并执行相关防控要求。2 .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工作,具体负责防控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监督各部门防控措施的执行情况,组织开展防控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协调解决防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3 .成员学校办公室:负责防控工作的综合协调和信息报送,组织召开防控工作会议,起草相关文件和报告,做好与上级部门及校内各部门的沟通联络工作。学生工作处: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组织学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督促学生养成良
15、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时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出勤情况,对因病缺勤学生进行追踪调查。教师工作处:负责教师的管理和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学习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提高教师的防控意识和能力,督促教师做好自身健康管理,及时了解教师的健康状况和外出情况。总务处:负责校园环境卫生整治、物资保障和设施设备维护工作。组织人员定期对校园环境进行清扫和消毒,重点清理易积水区域,消除蚊虫孳生地;采购和储备防控所需的物资,如杀虫剂、驱蚊用品、防护用品、消毒药品等;对校园内的排水系统、通风设施等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校医务室:负责疫情监测、报告和初步诊断工作。设立发热门诊,对前来就诊的师生进行体温检测和症状排查,如发现
16、疑似基孔肯雅热病例,及时进行隔离观察,并按照规定上报相关部门;协助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为防控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年级组长:负责本年级师生的防控工作组织和落实,配合学校相关部门开展宣传教育、疫情监测等工作,及时了解本年级师生的健康状况,督促师生落实防控措施。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的防控工作,通过班级群等渠道向学生和家长宣传防控知识,组织学生开展班级卫生清扫活动,每天对学生进行晨检和午检,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对因病缺勤学生进行详细登记和追踪调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二)防控工作小组1 .宣传教育组成员:由学校办公室、学生工作处、教师工作处相关人员组成。职责:制定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方案,通过多种
17、形式,如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栏、宣传手册、主题讲座等,向师生员工及家长广泛宣传基孔肯雅热的防控知识,包括疾病的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措施等,提高师生员工的防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营造良好的防控氛围。2 .疫情监测组成员:由校医务室人员、各班级班主任组成。职责:建立健全疫情监测体系,落实晨检、午检制度和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制度。校医务室负责对全校师生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班主任负责每天对本班学生进行体温检测和症状询问,做好记录,对因病缺勤学生进行追踪调查,了解缺勤原因和健康状况,如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校医务室和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3 .环境卫生整治组成员:由
18、总务处人员、保洁人员、物业管理人员组成。职责:负责校园环境卫生的日常管理和整治工作。制定环境卫生清扫和消毒制度,组织人员定期对校园环境进行全面清扫,重点清理校园内的卫生死角、积水区域、下水道等易滋生蚊虫的地方;定期对教室、办公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确保消毒效果;加强对校园内绿化植被的养护和管理,及时修剪树枝,清理落叶,减少蚊虫栖息场所。4 .物资保障组成员:由总务处人员组成。职责:负责防控物资的采购、储备和管理工作。根据学校防控工作需要,及时采购足量的杀虫剂、驱蚊用品、防护用品、消毒药品、医疗器械等防控物资,并建立物资管理台账,严格物资发放和使用登记制度,确保物资合理使用和
19、充足供应。5 .应急处置组成员:由学校办公室、校医务室、安全保卫处相关人员组成。职责:制定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如发现疑似或确诊基孔肯雅热病例,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按照预案要求,及时采取隔离、送医、疫情报告、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环境消毒等应急处置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同时做好与上级卫生健康部门和教育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四、预防措施(一)加强宣传教育1 .将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师生系统传授防控知识,确保师生了解疾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2 .利用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媒体
20、平台,及时发布基孔肯雅热防控信息和科普知识,定期推送防控小贴士、健康提示等内容,提高师生防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3 .向家长发放基孔肯雅热防控宣传手册或告知书,通过家长会、家长群等渠道,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指导家长做好家庭防控工作,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家校协同防控的良好局面。(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1 .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建立定期卫生清扫制度。每天组织师生对教室、办公室、宿舍、食堂、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场所进行全面清扫,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卫生,及时清理垃圾和杂物,做到日产日清。2 .重点加强对校园内易积水区域的管理和整治。定期检查校园内的花坛、景观水池、下水道、沟渠、树洞、废旧
21、容器等易积水场所,及时清理积水,疏通排水管道,对无法清除的积水,投放杀虫剂,杀灭蚊幼虫。对校园内的盆栽植物,定期检查花盆托盘,避免积水。3 .组织师生开展“翻盆倒罐”行动,全面清理校园内各类闲置容器,倒置存放,防止积水。定期对校园内的雨水井、污水井等进行检查和清理,确保排水畅通。4 .加强校园绿化管理,定期修剪树枝、草坪,清理杂草和落叶,减少蚊虫栖息场所。合理布置绿化景观,避免过度种植易积水的植物。(三)强化蚊虫防控1 .物理防蚊:在教室、办公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安装纱门、纱窗,学生宿舍配备蚊帐,阻止蚊虫进入室内。在校园内的公共区域设置灭蚊灯,定期清理灭蚊灯内的蚊虫尸体。2 .化学
22、防蚊:聘请专业消杀公司,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定期对校园环境进行药物喷洒消杀,重点对蚊虫易滋生和聚集的区域,如绿化带、下水道、垃圾堆放点等进行处理。合理使用杀虫剂,确保消杀效果的同时,保障师生安全。3 .生物防蚊:在校园内的景观水池、喷泉等水体中投放食蚊鱼等有益生物,以控制蚊虫幼虫的繁殖。五、疫情监测与报告(一)监测体系1 .晨检午检:班主任每日在早读、午休后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和身体状况检查,重点关注学生是否有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如发现异常,及时送往校医务室,并通知家长。2 .因病缺勤追踪:班主任对因病缺勤的学生进行追踪,了解缺勤原因和健康状况。如学生因发热、皮疹等症状请假,应详细记录相
23、关信息,并及时报告校医务室。3 .校医务室监测:校医务室设立发热门诊,对前来就诊的师生进行体温检测和症状排查。对有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疑似基孔肯雅热症状的患者,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进行初步诊断,并做好登记。(二)报告流程1 .班主任发现疑似病例后,应立即将学生送往校医务室,并向年级组长和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报告。2 .校医务室接到报告后,对疑似病例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断。如怀疑为基孔肯雅热病例,应在2小时内电话报告属地疾控中心,并在6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同时,将情况报告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3 .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开展疫情处置工作,并及时向教育
24、主管部门报告疫情情况。六、应急处置(一)病例隔离与治疗1 .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基孔肯雅热病例,应急处置组应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隔离场所,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隔离场所应配备必要的生活和医疗设施,确保患者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2 .及时联系定点医疗机构,将患者转运至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在转运过程中,应做好防护措施,防止疫情传播。(二)密切接触者追踪与管理1 .疫情监测组协助疾控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踪和确定密切接触者。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和健康监测,每日测量体温,询问健康状况,监测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接触病例之日起14天。2 .对密切接触者实行居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隔离期间不得外出。如密切接触者出
25、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检查和诊断。(三)环境消毒与卫生处理1 .环境卫生整治组在疾控部门的指导下,对病例所在班级、宿舍、活动场所等可能污染的区域进行全面消毒。消毒范围包括地面、墙壁、桌椅、门窗把手、卫生间等。消毒工作应严格按照相关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确保消毒效果。2 .对病例的排泄物、呕吐物等进行规范处理,防止污染环境。清理和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3 .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增加校园清扫和消毒频次,保持校园环境整洁卫生。(四)教学安排调整1 .如疫情在校园内扩散,教学管理部应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安排。可采取停课、线上教学等方式,避免人员聚集,防止
26、疫情进一步传播。2 .做好停课期间学生的学习指导和生活安排,通过网络平台、在线课程等方式,确保学生的学习不受影响。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和支持。(五)信息发布与舆情应对L宣传教育组负责统一发布疫情相关信息,及时向师生员工和家长通报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回应社会关切。信息发布应准确、及时、权威,避免造成恐慌。3 .加强舆情监测和应对,及时关注网络舆情动态,对不实信息和谣言进行及时辟谣和澄清。积极引导师生员工和家长正确看待疫情,配合学校做好防控工作。七、后期处置(一)疫情评估疫情结束后,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全面评估,总结经验教训L分析存在的问
27、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完善防控工作预案。(二)恢复教学秩序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上级部门批准后,学校逐步恢复正常教学秩序。教学管理部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做好教学衔接工作,确保教学质量不受影响。(三)表彰与责任追究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导致疫情扩散蔓延的部门和个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八、保障措施(一)人员保障学校各部门应明确专人负责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加强防控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二)物资保障物资保障组按照学校防控工作需要,及时采购和储备足量的防控物资,包括
28、杀虫剂、驱蚊用品、防护用品、消毒药品、医疗器械等。建立物资管理台账,严格物资发放和使用登记制度,确保物资合理使用和充足供应。(三)经费保障学校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包括物资采购、环境整治、疫情监测、人员培训、应急处置等方面的费用支出,确保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四)技术保障校医务室加强与疾控部门和医疗机构的沟通联系,及时获取基孔肯雅热防控的最新技术和信息,为学校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L提高其诊断和治疗能力。九、附则1 .本预案由学校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和修订。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篇四、2025年小学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基孔肯雅热是
29、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严重威胁师生的身体健康。为切实做好我校2025年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通过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高师生对基孔肯雅热的认知水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整治,消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虫密度;及时发现和处置疫情,有效控制基孔肯雅热在校园内的传播与扩散,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学校教学秩序稳定。二、组织领导及责任分工(一)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班主任、校医为成员的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
30、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与决策。副组长协助组长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监督工作进展情况。(二)具体责任分工1 .德育处:负责制定防控宣传教育方案,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向师生普及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提高师生防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2 .总务处: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组织后勤人员定期对校园环境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重点清理校园内的积水容器、下水道、绿化带等易孳生蚊虫的区域,确保校园环境整洁卫生。同时,负责采购和储备防控所需的物资,如杀虫剂、驱蚊剂、防护用品等。3 .教务处: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确保在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如遇疫情,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
31、教学方式,做好线上教学的准备和实施工作。4 .校医室:负责落实师生健康监测工作,做好每日晨检、午检和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工作。对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等疑似基孔肯雅热症状的师生,及时进行初步排查和隔离,并按照规定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协助做好后续的诊断和治疗工作。5 .班主任:负责班级内防控工作的具体实施,落实班级日常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组织学生开展防控知识学习,及时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做好学生因病缺勤的追踪和上报工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指导家长做好家庭防控工作。三、防控措施(一)加强宣传教育1 .利用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向师生和家长广泛宣传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
32、径、症状表现、预防方法等防控知识,提高师生和家长的防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2 .发放基孔肯雅热防控宣传资料,确保每位师生和家长都能了解防控知识。同时,通过家长群等渠道,向家长推送防控提示,提醒家长做好家庭防护工作,如定期清理家中积水、使用驱蚊用品等,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二)强化校园环境卫生整治1 .建立校园环境卫生清扫制度,每天组织师生对教室、办公室、功能室、走廊、楼梯等区域进行全面清扫,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卫生。2 .加强校园绿化管理,定期修剪花草树木,清理绿化带内的杂物和积水,减少蚊虫栖息和孳生场所。3 .重点做好校园内积水容器的清理工作,对花盆托盘、水桶、花瓶、下水道等易积水
33、的地方,要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确保无积水存留。对于无法清除的积水,可投放杀蚊幼剂,杀灭蚊幼虫。4 .定期对校园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如教室、食堂、图书馆、体育馆等,特别是对门把手、楼梯扶手、课桌椅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要增加消毒频次,确保消毒效果。(三)落实健康监测1 .严格执行师生晨检、午检制度,校医和班主任每天要认真检查学生的身体状况,如发现学生有发热、头痛、关节疼痛、皮疹等疑似基孔肯雅热症状,要及时进行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学生到医院就诊。同时,要做好相关记录,并按照规定及时上报。2 .加强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工作,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学生因病缺勤的原因,对因病缺勤的学生要进行追踪随访,掌握学生的病情发展
34、情况。如发现学生患基孔肯雅热或其他传染病,要及时向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并配合做好相关防控工作。(四)加强疫情应急处置1 .制定基孔肯雅热疫情应急预案,明确疫情报告、应急响应、隔离治疗、疫点消毒、密切接触者管理等应急处置流程和措施。2 .如发现疑似或确诊基孔肯雅热病例,学校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向当地疾控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并配合疾控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疫点消毒、密切接触者追踪和管理等工作。3 .对确诊病例所在班级或宿舍进行封闭管理,限制人员流动,防止疫情扩散。同时,要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观察期间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送医诊治。4 .在疫情处置过程中,要做好师生的心理疏导工
35、作,避免引起恐慌情绪,确保学校教学秩序稳定。四、工作要求(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体师生要充分认识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履行职责,共同做好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三)强化督查,严格考核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对各部门、各班级的防控工作进行督查,对工作落实不到位、防控措施不力的部门和个人要进行严肃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四)信息畅通,及时报告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各部门、各班级要及时向学校防控工作领导组报告防控工作进展情况
36、和相关信息,如发现疫情要立即报告,不得迟报、漏报、瞒报。篇五、2025年医院卫生院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一、背景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发,通过伊蚊叮咬进行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传播路径与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具有高度相似性。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员流动的日益频繁,我国基孔肯雅热境外输入病例数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这直接导致了本地传播的风险不断攀升。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警示信息显示,全球范围内超过56亿人正面临着该病毒的潜在威胁。为切实做好我院基孔肯雅热的防控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地方发布的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结合我院的实际诊
37、疗条件和工作特点,特制定本防控工作方案。二、防控目标L全面提升我院医务人员对基孔肯雅热的早期识别能力、精准诊断水平和规范治疗技能,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原则,显著提高病例的救治成功率,最大限度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2 .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医院感染防控体系,通过强化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坚决杜绝疫情在医院内部的传播扩散,为患者和医务人员营造安全、可靠的医疗环境。3 .建立与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之间高效、顺畅的联动机制,积极配合开展各项防控工作,形成防控合力,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社会秩序和公众健康造成的影响。三、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一)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
38、筹医院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的整体布局和推进实施,负责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策略和重大决策部署,协调调配医院内部及外部的各类资源,确保防控工作按照既定目标有序、高效开展。副组长:副组长姓名协助组长抓好各项防控措施的具体落实,对各科室防控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常态化监督检查,及时、准确地向组长汇报防控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在发生疫情时,迅速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医务科:组织开展医务人员基孔肯雅热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工作,不断规范门诊、急诊患者的接诊流程,强化对疑似病例的筛查和诊断工作,协调各科室之间的会诊与转诊事宜,保障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诊疗服务。护理部:针对护理工作特
39、点,细化护理环节的防控要求,加强病房日常管理,严格落实对疑似和确诊病例的隔离护理措施,防止发生交叉感染。院感科:根据基孔肯雅热的传播特点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医院感染防控方案及操作规程,对各科室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和指导,定期开展医院环境和物品的消毒效果监测,为医务人员提供专业的个人防护指导。防保科:承担疫情监测任务,负责收集、整理和分析疫情信息,及时准确地上报疫情数据;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追踪病例的感染来源和密切接触者;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疫情处置工作,指导做好疫点的消毒和蚊媒控制工作。药剂科:根据临床诊疗需求,科学储备基孔肯雅热防治所需的各类药品,建立健全药品质
40、量管理制度,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和供应及时,满足临床治疗工作的需要。后勤保障科:负责医院环境卫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定期组织开展清洁、消毒活动;做好防蚊灭蚊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确保设施正常运行;保障防控工作所需物资和设备的采购、储备、发放与调配,为防控工作提供坚实的后勤支持。(二)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专家组组长姓名成员:专家组成员姓名负责基孔肯雅热病例的诊断、治疗和会诊工作,根据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制定和修订诊疗方案;对临床科室的医疗救治工作进行专业指导,参与疑难病例、重症病例的讨论和救治决策,提高整体医疗救治水平。四、监测与报告(-一)病例监测1 .门诊监测:门诊医生在接诊过程中
41、对于出现发热(体温三38o。且伴有皮疹或关节疼痛症状的患者,要详细询问其流行病学史,重点了解发病前12天内是否有前往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的旅行史,或在居住、工作场所周围是否有类似病例发生。对符合疑似病例定义的患者,要及时采集血液标本,送医院检验科进行相关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2 .住院监测:住院部医生对新入院患者进行全面的问诊和体格检查,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存在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以及相关的流行病学史。一旦发现疑似病例,要立即采取隔离治疗措施,并第一时间向医务科和防保科报告。3 .实验室监测:检验科要具备开展基孔肯雅热病毒核酸检测、血清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检测的能力,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
42、测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临床高度疑似但实验室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病例,要进行重复检测或及时送上级医疗机构实验室进行进一步复核。(二)疫情报告1 .医务人员在发现基孔肯雅热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或确诊病例后,必须在24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基孔肯雅热”。2 .对于尚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情况,要以电话、传真等方式及时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在规定时间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要立即完成网络直报工作。3 .医疗卫生机构要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和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及时对病例信息进行复核和订正。在明
43、确病例感染来源后,要按照要求及时订正病例分类,对于境外输入病例,要在备注栏中注明境外国家或地区名称;对于省外输入病例,要标注输入来源的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划名称。五、病例管理与救治(一)病例管理1 .处于病毒血症期(起病7天内)的患者,原则上必须住院接受防蚊隔离治疗,防蚊隔离的期限从发病之日起计算,不少于7天,只有当患者体温自然下降至正常且持续超过24小时后,方可解除防蚊隔离。2 .医疗机构要全面落实防蚊灭蚊措施,在病区出入口安装智能感应纱门纱窗,为患者配备具有驱蚊功能的蚊帐,从源头上切断蚊虫传播途径,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同时,要采用生物防治等环保、有效的方式做好医院外环境蚊媒孳生地的处理工作
44、3 .对于因特殊原因无法住院的病例,医疗机构要通过信息化平台向患者详细告知防蚊隔离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做好居家健康监测管理。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二)医疗救治1 .目前针对基孔肯雅热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临床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旨在缓解患者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2 .对于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可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温水擦浴、冰袋冷敷等;若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或患者伴有明显不适,可给予退热药物进行治疗,如对乙酰氨基酚等。对于关节疼痛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使用非留体类抗炎药缓解疼痛,如布洛
45、芬、蔡普生等;疼痛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并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3 .对于出现皮疹的患者,要指导其避免搔抓皮肤,以防皮肤破损引发继发感染,可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等止痒药物;若皮肤出现破损或继发感染,要及时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对于病情较重、进食困难或出现脱水症状的患者,要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对于关节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出现关节畸形的患者,要尽早开展康复治疗,如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等,以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六、医院感染控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要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根据操作风险等级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46、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隔离衣等,避免在无有效防护的情况下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1 .加强病房的通风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对病房空气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对疑似和确诊病例要尽可能安排在单独病房进行隔离治疗,若条件不允许,可将同类病例集中安置在同一病房,病床之间的问距不小于1.1米,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2 .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对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规范包装和标识,并交由有资质的医疗废物处置单位进行集中处理。同时,要加大对医院公共区域,特别是卫生间、垃圾桶周围、下水管道等蚊媒易栖息和孳生区域的清洁消毒频次,确保环境卫生安全。七、蚊媒控制1 .运
47、用智能蚊虫监测设备,定期对医院内的蚊虫密度进行监测,实时掌握蚊虫的孳生情况和活动规律,为制定针对性的蚊媒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 .定期组织开展医院内蚊虫孳生地的清理工作,对各类积水容器、花盆托盘、下水道等进行彻底清理和疏通,防止积水形成。对于水培植物,要每隔3-5天彻底更换一次水,并冲洗容器内壁和植物根部,也可在水中投放灭蚊幼剂,防止蚊虫幼虫孳生。3 .在蚊媒密度较高或发生疫情时,要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环保型杀虫剂,对医院内的公共场所、绿化带、下水道等区域进行喷洒,杀灭成蚊和蚊幼虫;在病房、门诊等室内区域,可使用合格的杀虫气雾剂、蚊香液等进行灭蚊处理。4 .在医院各出入口、病房、门诊等关键区域安装智能感应纱门纱窗,在室外活动区域合理设置防蚊遮阳棚等设施,有效减少蚊虫进入医院内部的机会。八、培训与宣传(一)培训1 .采用线上学习与线下实操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开展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培训,培训内容涵盖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与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疫情报告要求、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以及蚊媒控制方法等,不断提升医务人员的防控意识和业务能力。2 .对新入职的医务人员进行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的岗前培训,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和模拟演练等方式,使其尽快熟悉医院的防控流程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