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班主任考核细则(2025年修订版)一、考核目的1 .激发工作热情与规范管理:充分激发班主任投身班级管理工作的热情,促使其严格规范自身管理行为,为小学生全力打造一个安全无忧、和谐融洽、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助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2 .提供科学客观依据:为班主任的绩效评定提供具体量化的数据支撑,在评优表彰环节做到有据可依,确保公平公正,同时也为岗位调整提供科学、客观的参考依据,优化师资队伍配置。3 .推动队伍专业化发展:搭建班主任之间经验交流与分享的平台,促进彼此学习与借鉴,共同提升业务能力,进而推动班主任队伍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全面提升学校整体育人水平。二、考核原则1 .公平公正:考核标准提前向
2、全体班主任公开,考核流程全程透明化操作,避免个人主观情感因素干扰考核结果,确保每一位班主任都能在平等、公正的环境下接受全面评价。2 .全面细致:从班级日常管理的各个细节、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过程、家校协同合作的成效等多个维度展开综合考核,全面且细致地反映班主任工作的整体面貌,不遗漏任何关键环节。3 .注重实效:将学生行为习惯的实际养成情况、班级积极氛围的营造效果等作为核心评价指标,重点突出育人工作的实际成效,以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作为衡量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标准。4 .动态过程:考核过程中,结合日常对班主任工作的细致观察以及阶段性的综合评估,持续关注班主任工作的持续性改进情况,及时给予反馈与指导,促进其
3、不断提升工作质量。三、考核周期以学期为单位进行考核,在每学期末开展全面综合考核。考核成绩结合日常不定期抽查结果,最终形成客观、准确的评价,全面反映班主任一学期的工作表现。四、考核内容及分值(一)班级基础管理(40分)1 .计划与总结(5分):学期初,班主任需依据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以及低年级学生注重习惯养成、高年级学生侧重自主管理的不同特点,制定详细、具体且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班级计划。按时上交得3分,迟交则扣1分,未交不得分;计划内容紧密贴合学生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需求与发展阶段的,得2分,若内容空洞、笼统则扣1分。学期末,班主任要认真总结班级工作,全面体现学生的成长进步轨迹,并深入分析存在的问
4、题,明确改进方向。按时上交得2分,迟交扣1分,未交不得分;总结内容真实可靠、具体详实的得1分,敷衍了事、缺乏实质内容的扣0.5分。2 .制度建设(5分):建立一套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班级公约,如采用图文并茂的纪律卡片形式,或者制定积分奖励制度,内容应涵盖课堂纪律、课间活动规范等各个方面,符合要求得3分;若制度与学生年龄特点不符,不能有效引导学生行为,则酌情扣分。通过树立榜样示范,开展趣味讲解活动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班级公约,促使班级秩序井然有序,得2分;若班级学生违规现象频繁发生,视情况酌情扣分。3 .班级文化建设(5分):精心打造充满童趣的班级环境,设置温馨舒适的读书角、展示学生风采
5、的作品展示墙、生机勃勃的植物角等,充分体现班级独特文化特色,得3分;若班级环境布置单调乏味,长期未更新,不能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则酌情扣分。定期开展形式多样、适合小学生的文化活动,如举办故事分享会,让学生在分享中锻炼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组织儿歌传唱活动,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开展节日主题班会,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等,每学期不少于4次,得2分;若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或实际效果不佳,无法达到育人目的,则酌情扣分。4 .卫生与安全管理(10分):耐心指导学生做好教室、卫生区的清洁工作,建立简单明了、切实可行的值日制度,如制定清晰的分组轮换表,确保卫生检查达标,得5分;若卫生状况差,每次
6、扣0.5分,直至扣完为止。每日认真做好晨检、午检工作,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学生身体不适等情况,课间组织学生有序开展活动,杜绝追逐打闹现象,得5分;若出现安全隐患未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根据严重程度扣2-5分。5 .物品管理(5分):加强对学生爱护公共物品意识的教育,引导学生珍惜课桌椅、文具等,建立规范的物品认领制度,确保班级公物完好率达到95%以上,得3分;若公物损坏率过高,反映出教育管理不到位,则酌情扣分。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整理个人物品,如书包、课桌等,保持整洁有序,得2分;若学生物品杂乱无章现象普遍,影响学习环境与秩序,则酌情扣分。6 .活动组织(5分):每月至少开展1次主题活动,活动形式应充分
7、考虑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参与能力,如举办安全教育课,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开展趣味运动会,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组织亲子手工坊,增进亲子关系与家校合作等,得3分;若活动次数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则酌情扣分。活动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沟通能力,得2分;若活动组织混乱,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活动效果大打折扣,则酌情扣分。7 .家校沟通(5分):每学期按时召开1-2次家长会,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学习与生活情况;每周通过班级群推送学生在校动态,如分享学生课堂表现照片、活动视频等,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情况;每月与特殊学生家长单独沟通不少于1次,给予特
8、殊学生更多关怀与帮助,得3分;若沟通频次不足,不能满足家长对学生情况的了解需求,则酌情扣分。耐心、热情地回应家长的各类疑问,积极与家长合作,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确保家长满意度达到90%以上,得2分;若因沟通不当引发家长投诉,影响家校关系与学校形象,则酌情扣分。(二)学生发展指导(30分)1 .习惯培养(10分):针对低年级学生,着重培养其听讲专注、积极发言、及时整理学习用品等学习习惯,通过日常监督、小红花奖励等方式激励学生养成好习惯,得6分;若学生习惯养成效果差,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则酌情扣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品德习惯,如见到师长主动问候、同学之间相互谦让,以及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得
9、4分;若学生出现不文明行为,如说脏话、欺负同学等,视情况酌情扣分。2 .安全教育(10分):每学期开展不少于4次安全专题教育活动,活动形式应丰富多样,如编排防踩踏、防拐骗、交通安全情景剧,让学生在生动的表演中学习安全知识;结合季节特点,增加防溺水、防流感等针对性教育内容,得5分;若活动次数不足,教育内容不全面,则酌情扣分。在日常教学与生活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如火灾逃生方法、地震避险技巧等,得5分;若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发生因安全知识缺乏导致的危险情况,则酌情扣分。3 .学业指导(10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与各科任课教师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与
10、学习状态,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得5分;若对学生学习情况了解不及时,未能有效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则酌情扣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如指导学生如何预习、复习,如何做读书笔记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得5分;若班级整体学习氛围不浓,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则酌情扣分。(三)自身素养提升(20分)1 .专业学习(5分):积极参加各类班主任培训活动,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班级管理方法,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每次培训后撰写心得体会,得3分;若培训参与度不高,未认真总结学习收获,则酌情扣分。定期阅读教育相关书籍、期刊,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
11、动态,每月撰写读书笔记,得2分;若阅读量不足,缺乏对教育前沿信息的关注,则酌情扣分。2 .教育科研(5分):结合班级管理工作实际,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探索创新班级管理模式与方法,参与校级及以上课题研究,得3分;若在课题研究中表现积极,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如撰写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发表相关论文等,额外加1-2分;若未参与任何教育科研活动,则不得分。3 .团队协作(5分):与其他班主任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积极参与班主任经验交流分享会,主动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与有效做法,同时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得3分;若在团队中表现消极,不愿分享与交流,则酌情扣分。积极配合学校各部门开展工作,按时、高质量完成学校交办
12、的各项任务,得2分;若对学校工作配合不积极,影响工作正常开展,则酌情扣分。4 .应急处理能力(5分):具备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在面对班级突发紧急事件时,如学生突发疾病、校园意外伤害等,能够保持冷静,迅速采取正确有效的应对措施,及时化解危机,得5分;若在应急处理过程中表现慌乱,处理不当,导致事态恶化,则酌情扣分。(四)特色与创新工作(10分)1 .班级特色项目(5分):积极打造具有本班特色的项目,如成立独具特色的兴趣小组,开展富有创意的主题活动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形成班级独特的文化品牌,在学校或更广泛范围内产生积极影响,得5分;若特色项目开展效果一般,未能形成明显影响力,则酌情扣分。2 .创新管理方法(5分):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勇于尝试创新管理方法,如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采用积分制激励学生全面发展等,且经过实践检验,这些方法切实有效,能够显著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得5分;若创新方法效果不佳,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则酌情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