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 ,大小:12.80KB ,
资源ID:586142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居民防蚊行为指南.docx)为本站会员(极速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居民防蚊行为指南.docx

1、居民防蚊行为指南一、防蚊灭蚊的重要性与行动意义蚊虫是夏季常见的卫生害虫,不仅通过叮咬导致皮肤瘙痒、红肿,影响生活质量,更可能传播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疟疾等蚊媒传染病,严重威胁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当前正值盛夏高温多雨季节,蚊虫孳生繁殖和活动进入高峰期,防蚊灭蚊已成为保障家庭健康的重要任务。每位居民都应充分认识蚊虫危害,主动学习科学防蚊知识,从家庭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营造无蚊健康环境。二、家庭环境蚊虫孳生地清理指南(一)核心原则:清除积水,不留孳生死角蚊虫幼虫需在水中发育,清理各类积水容器是防蚊的根本措施。需定期对家庭内外环境进行“地毯式排查”,重点清理以下区域:区域重点清理对象具体行动措施

2、阳台/窗台闲置花盆、瓶罐、水桶、玩具、接水盘等翻倒容器沥干积水,倒扣存放;废旧瓶罐及时丢弃;水培植物每周换水1-2次并清洗根部厨房水槽残留水、餐具积水、垃圾桶、抹布海绵餐后擦干水槽,疏通下水管;碗筷沥干后存放,不长期浸泡;垃圾桶每日清理并加盖,避免汤水残留卫生间洗手池/浴缸积水、地漏、拖把水桶、洗漱用品底部缝隙使用后及时排水擦干;地漏加装防蚊塞或夜间加盖;拖把彻底拧干挂通风处,水桶清空倒扣客厅/卧室空调接水盘、加湿器水箱、宠物饮水碗、儿童玩具空调接水盘每周清洗,倒掉冷凝水;宠物饮水每日更换,装水玩具用后倒空晒干户外/庭院排水沟、废弃花盆轮胎、景观水体、农用薄膜疏通沟渠清除落叶淤泥;废弃容器钻孔

3、排水或彻底清除;池塘等可投放食蚊鱼或安装循环系统(二)农村家庭特别注意事项农村地区需重点清理房前屋后柴草堆、废旧农具下的积水,农用塑料薄膜、化肥袋等展开铺平,避免凹陷处积水;稻田、沟渠等可通过养鱼或投放灭蚊药剂控制蚊虫孳生。三、科学防蚊与个人防护措施(一)物理防蚊:安全高效,优先推荐家庭应建立“第一道防线”,通过物理方式阻断蚊虫入侵: 安装防护设施:门窗加装纱窗、纱门,破损及时修补;婴儿床、老年人床等使用蚊帐,尤其适合孕妇、婴幼儿等敏感人群。 主动灭蚊工具:使用电蚊拍、灭蚊灯(放置于离地I-L5米处效果更佳),避免依赖化学药剂。(二)化学防蚊:规范使用,减少风险必要时选用正规合格的化学防蚊产品

4、注意安全使用: 家庭环境:选择低毒、高效的蚊香、杀虫气雾剂,使用时关闭门窗30分钟后通风,婴幼儿、孕妇房间优先物理防蚊。 个人外出:穿着浅色长袖衣裤,暴露部位涂抹含避蚊胺(DEET)或派卡瑞丁的驱蚊液,每2-4小时补涂一次;避免在黄昏、黎明等蚊虫活跃时段前往公园、树荫、草丛、水边等区域长时间停留。四、社区联动与群防群控行动(一)积极参与社区集体行动 主动加入社区组织的“周末大扫除”活动,共同清理楼道、绿化带、下水道、垃圾中转站等公共区域的垃圾杂物和积水,疏通沟渠,扫除卫生死角。 发现社区内大面积积水、蚊虫密集区域,及时向物业或居委会报告,督促专业机构进行集中消杀。(二)普及防蚊知识,带动家庭

5、参与 向家人、邻居尤其是老人和儿童普及“清积水、防叮咬”知识,例如:教导孩子不随意丢弃饮料瓶,提醒老人定期检查老花镜盒、助听器电池仓等小积水点。 家庭内部制定“防蚊责任表”,明确成员分工(如每周六由家庭成员共同清理阳台、卫生间积水),形成长效防蚊习惯。五、蚊媒传染病症状监测与应急处置(一)警惕疑似症状,及时就医蚊虫叮咬可能传播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疾病,需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健康,如出现以下症状,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 突发高热(体温38C),伴头痛、肌肉关节痛(尤其手腕、脚踝等小关节); 皮肤出现皮疹(多为斑丘疹或猩红热样皮疹); 恶心、呕吐、乏力等全身症状。(二)就医途中防护:

6、避免交叉传播前往医院时需佩戴口罩,穿着长袖衣物,避免在途中再次被蚊虫叮咬,防止病毒通过蚊虫扩散传播。六、长效防蚊习惯养成建议1 .定期巡查:每周固定1-2天进行家庭环境“防蚊自查”,重点检查隐蔽角落(如冰箱底部、沙发缝隙、空调背后);2 .季节性准备:入夏前提前安装纱窗、检修灭蚊设备,储备合格驱蚊产品;3 .环境维护:保持庭院、阳台整洁,不堆放杂物,减少蚊虫栖息场所;4 .社区监督:发现邻居或公共区域存在蚊虫孳生隐患,友善提醒并共同解决,形成“邻里互助防蚊”氛围。七、行动倡议“防蚊灭蚊,人人有责”。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从清理一只积水花盆、安装一扇纱窗、涂抹一次驱蚊液的“小行动”做起,将个人和家庭的力量汇聚成社区群防群控的“大合力”,共同筑牢夏季蚊媒传染病防线,守护健康家园!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