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余生活真丰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余生活真丰富第二课时,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与探索自己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时间管理和自我规划的能力。本课内容紧密贴合一年级学生生活实际,旨在通过多样化的课余活动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关键期,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但自我管理能力尚待培养。本课需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如故事讲述、图片展示、互动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认识到课余生活的多样
2、性和价值,并初步学会规划自己的时间。三、目标确定:1 .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等活动,感受课余生活的乐趣。参与制定课余生活计划,提高自我管理能力。2 .通过参与有益的多样化的课余活动,发现自我潜能,培养兴趣爱好,促进个性发展,形成乐观开朗、勇于探索的健全人格,身心能够健康成长。3 .在过程中学会热爱并融入集体,培养责任感和承担精神。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游戏等活动熟悉自己的新老师、新同学。了解友谊真谛,正确处理同学间关系,学会如何建立和维护友谊。(2)难点: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培养真挚的情感。五、教学设计:环节一:我的课后时光。1 .师:平时自己的课后时光是什么
3、样的?展示一组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照片(如画画、阅读、运动、手工等),配以欢快的背景音乐,引入话题。生观看并思考问题。预设:自己的课余生活多样:可以运动、画画、阅读2 .我的收获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参与课余活动带来的收获。生思考并讨论收获:预设:如知识增长、技能提升、友谊加深等。设计意图:通过展现丰富多彩的课后时光照片,搭配欢快的背景音乐,旨在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共鸣与兴趣。以此情境为引子,自然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课后时光,促进课堂互动,让学生感受到课后时光的多样性和乐趣,进而鼓励他们积极表达,增强班级间的交流与了解。环节二:合理安排课后时光。1 .师:除了课间十分钟,我们还有哪
4、些课后时光呢?借助学生作息时间表、利用PPT或图片展示不同时间段的课后时光场景,引导学生认识到课后时光的多样性和可利用性。生认识到课后时光的多样性和可利用性。2 .我的课后时光想要怎么度过?(1)列出自己的课后活动心愿清单。(2)晒晒心愿清单。组分享:学生在小组和全班分享自己想开展的课后活动,并说明理由。思辩讨论:课后想做的活动有很多,都要安排上吗?生列出课后活动心愿单并分享。3 .课后时光,怎样安排好呢?时间规划小课堂:结合教材第32页情境图以及主人公的课后活动安排清单,引导学生思考该如何合理选择课后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当别人的意见与你自身的兴趣不相符时,你会怎么做呢总结方法:尊重个人兴趣
5、听听他人建议、有益活动优先、轮流交替安排4 .整理心愿清单:取舍心愿单上的活动内容。生结合教材以及老师引导,根据方法和建议,取舍心愿单上的课后活动,学会怎么安排自己的课后时光。设计意图:本课时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和思考课后时光的多样性和可利用性,帮助他们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课后时间。通过展示不同的课后活动场景,激发学生对自己课后时光的规划意识,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促进彼此间的了解和友谊。止匕外,通过案例分析和总结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做出合理的选择,平衡不同活动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升自我管理和决策能力。环节三:我的课后时光计划表
6、设计“我的课后时光计划表”练习。(1)让学生动手绘制或填写,实践时间规划技能。(可用简短的语言或图画形式表示自己的课余生活)(2)同桌互相分享各自的课后安排,相互提出建议。(3)调整自己的安排表。(4)全班展示分享,并说明理由。生根据情境参与演一演。设计意图:通过设计“我的一周课余生活计划表”练习,旨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与时间规划的能力。鼓励学生动手绘制或详细填写,将课余时间的每一刻都赋予意义,促进兴趣爱好发展,平衡学习与休闲,在享受课后生活真美好的同时,学会高效利用时间,为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基础。六、板书设计:8.课余生活真丰富(踢健子、跳绳、画画、阅读、唱歌、下棋)可利用的课余时间适当的课后活动合理规划课后时光美好的课后时光七、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让学生执行“我的课后时光计划表”,并记录下每次活动的时间和感受。同时,鼓励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尝试新的课余活动,并在下一次课堂上分享体验和感受。例如,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图书馆借阅书籍,或者一起进行户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