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12.17KB ,
资源ID:587397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深入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工作情况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极速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深入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工作情况报告.docx

1、深入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工作情况报告202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之际,新修订条例为党政机关落实带头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划出清晰红线,以制度刚性守护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彰显了党中央坚持不懈抓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一、深刻领会修订条例的重大意义修订条例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持续深入推进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强调“党和政府带头过紧

2、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必须坚持以俭修身、以俭兴业,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浓厚氛围”,对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要时刻防范,决不允许死灰复燃”。这些重要指示要求为条例修订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修订条例是传承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应有之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从延安时期推行的“一根灯芯”办公制度,到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中提出“发扬艰苦作风”“厉行有效

3、的开源节流办法”,从新时代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一系列制度制定出台,我们党始终如一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只有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我们党才能赢得民心,永远获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修订条例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的现实需要。2013年条例出台后,逐步形成了以条例为主干、由各方面专门配套规章制度共同构成的反浪费制度体系,有效遏制了“舌尖上的浪费”“会所里的歪风”“车轮上的铺张”等作风突出问题。但也要清醒看到,尽管党中央三令五申,个别党政机关大手大脚、奢侈浪费现象仍然时有发生,一些党员干部顶风违纪、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仍然屡禁

4、不止。这次条例修订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与时俱进完善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资源节约等规定,强化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责任落实,通过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更新升级,进一步筑牢了反浪费的制度堤坝。修订条例是强化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越是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越要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把有限的资源和财力用在刀刃上。新修订条例对加强党政机关经费使用管理,完善政府采购监管办法,优化政府投资方向和结构,从严从紧管理党政机关国内差旅活动、因公临时

5、出国(境)活动、公务接待活动、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强化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提出了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这有利于促进党政机关节约开支、提高效能,把更多资金用于发展所需、民生所盼,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二、准确把握新修订条例的内涵和要点坚持以上率下,抓住“关键少数”。新修订条例适应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形势要求,丰富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内涵,在总则中明确提出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应当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带头过紧日子。强调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严禁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防止重大决策失误造成严重浪费。同时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

6、各部门应当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上走在前、作表率。强化预算刚性约束,规范经费管理。经费是党政机关运行的重要保证,强化预算刚性约束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关键。新修订条例强调要按照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的要求,将各项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要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严禁超预算或者无预算安排支出,严禁向下级单位、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人摊派或者转嫁费用。强调要优化政府投资方向和结构,加强政府投资全生命周期管理,坚决防止低效无效投资。严格公务接待等活动管理,杜绝吃喝歪风。公务接待、公务差旅是党政机关公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容易滋生浪费的环节。新修订条例要求,建立健全国内公务接待集中管理

7、制度,严格执行公函审批、接待费支出总额控制、公务接待清单等制度,要求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不得提供香烟,不上酒;接待单位不得在机场、车站、码头和辖区边界组织迎送活动,不得跨地区迎送;严格控制陪同人数,不得层层多人陪同;不得以房屋维修等名义超出实际需要在接待场所超标准建设、豪华装修。国内差旅和因公临时出国(境),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加强计划管理和统筹把关,严禁以任何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加强公务用车管理,遏制“车轮上的铺张”。公务用车管理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新修订条例进一步规范公务用车管理,要求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建立和实行符合国情的公务用车制度。进一步规范公务交通补贴发放,不得以公务交

8、通补贴名义变相发放福利,不得既领取公务交通补贴又违规使用公务用车。条例突出强调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实行统一编制、统一标准、统一购置经费、统一采购配备管理,加强定向化保障公务用车管理,严禁公车私用、私车公养,严禁为公务用车增加高档配置或者豪华内饰。严格精简会议活动,把为基层减负落到实处。新修订条例切实体现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相关要求,强调召开会议严格实行计划管理,能不开的坚决不开,可合并的坚决合并,严控会议规模、会期,严禁提高会议用餐、住宿标准;会议活动现场布置应当简朴,工作会议一律不摆花草、不制作背景板。倡导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进会议培训形式,提高会议培训效率。同时,要求精简规范节庆展会论

9、坛、评比达标表彰和创建示范等活动,实行清单管理,从严审批。完善办公用房管理,推动统筹优化。新修订条例在办公用房管理方面,保持了从严从紧的基调,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优化管理细节。强调要建立健全办公用房集中统一管理制度,对办公用房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权属、统一配置、统一处置。从严核定使用办公用房,超标办公用房整改优先采取调换或者合用方式,不得直接隔断封死多出的面积,防止造成新的浪费。党政机关办公用房闲置的,可以按照规定采取调剂使用、转换用途、置换、出租等方式及时处置利用。对超标部分应当腾退移交同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统一调剂使用。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建设节约型机关。新修订条例推进机关全过程节约管理,要

10、求党政机关加强能源资源节约管理,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强调党政机关带头开展粮食节约行动,落实反食品浪费管理责任。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强调政务服务设施要坚持实用原则,不得华而不实、铺张浪费,坚决防治和纠正政务服务中的“面子工程”。三、切实加强条例的宣传贯彻落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强责任落实。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作为保障党政机关运转的重要职能部门,在贯彻落实新修订条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要从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成败的政治高度,深刻领悟党中央修订条例的战略考量,准确把握条例赋予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的历史使命和重要任务,深入学习宣传,主动担当作为,把厉行节约纳

11、入管理链条、融入制度规范、化为日常自觉,带动机关事务工作理念、作风、管理等方面深刻转变,更好落实”一个表率,两个更好服务”重要要求。坚持对标对表,封堵漏洞短板。要充分认识条例的规范性、强制性和严肃性,深刻领会33处“严禁”、62处“不得”以及多次出现的“严格按照”“严格控制”“严格审批”等要求,对照条例和相关配套制度标准规定,对承接负责的各方面服务保障和归口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复盘,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回头看”,查找问题漏洞,检视短板不足,明确改进方向和工作抓手。对于违反条例规定造成浪费的人员,应当依规依纪依法追究责任,确保制度“长牙”“带电”,落地见效。完善配套制度,织密制度笼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以条例为主干的反浪费制度体系涉及很多配套制度。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审计等主管部门沟通,加强对经费管理、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办公用房、资源节约等配套制度的制定修订工作。需要建立制度标准的,要及时建章立制,需要调整的,要及时调整完善,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强化制度保障。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