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4.56KB ,
资源ID:587505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猪肚菇绿色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为本站会员(极速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猪肚菇绿色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

1、ICS65.020.20CCSB35DB43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XXXXX-2025猪肚菇绿色栽培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sforthegreenproductionofClitocybemaxima(征求意见稿)XXXX-XX-XX实施XXXX-xx-xx发布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栽培技术规程要求15生产工艺26病虫害防治47采收48废弃物处理49档案管理5附录A(资料性)猪肚菇生产档案6附录B(资料性)猪肚菇生产物料消耗与用工记录表7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

2、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省微生物研究所、岳麓山实验室、湖南湘福翔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益阳欣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湖南菌丰九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颜莲莲、杨祎、刘絮宁、唐少军、任锐、邵晨霞、许隽、朱华瑞、张俊、舒燕、宋佳伟、吴胜莲、周小玲、杨迪、徐宁、欧阳德付。猪肚菇绿色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猪肚菇绿色生产技术基本要求、生产工艺、病虫害防治、采收、废弃物处理和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内的猪肚菇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

3、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T12728食用菌术语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T1731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NY/T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NY/T5333无公害食品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NY/T5358无公害食品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3术语和定义GB/T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猪

4、肚菇Clitocybemaxima又称大杯蕈、大杯伞、大漏斗菇,在分类学上属于隶属于真菌界(FUngi),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伞菌目(AgariCaIeS),口蘑科(TriChoIomataCeae)杯伞属(ClitOCyb力。4栽培技术规程要求3.1 场地环境要求要求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排水良好,距公路主干道和人口密集的居民生活区100Om之外,其他事项应符合NY/T5333、NY/T5358的规定。菌种、菌袋制作场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528的规定。水质应符合GB5749规定的要求。3.2 产区布局生产区主要分为菌包作

5、业区和出菇作业区,两大区域是独立的生产区域空间,可独自分割或并排合体。生产区与原料仓库、成品仓库、办公区、生活区应严格分开。菌包作业区中拌料区、制包区、灭菌区、冷却区、液体菌种培养区、接种区应各自独立,又相互紧密衔接。原辅材料区应设在下风口。3.3 消毒消毒和杀虫应符合NY/T5333的规定。3.4 菇房(棚)菇房(棚)内遮阳率应为80%90%,搭建要求应符合NY/T5333的规定。每间菇房应均匀安装节能灯或白色LED灯带,光强600Lux-1000Lux03.5 原料选用的生产材料应新鲜、洁净、干燥、无虫、无霉、无异味。主料宜选择杂木屑、棉籽壳等农林废弃物,辅料为麦秋、石灰等。所用原料应符合

6、NY/T5099的规定。3.6 栽培季节适宜出菇温度范围为2328,宜选择1月至3月制种,4月至5月制袋,6月至10月出菇。如有控温条件可周年生产。3.7 菌种种源明确,菌丝生长均匀整齐、活力强,菌龄不超过45do无菌丝自溶、吐黄水、脱壁等情况;无杂菌、无病虫。严格按照三级菌种(母种、原种、栽培种)流程制备,总传代次数不超过5次,菌种应符合NY/T528和NY/T1731的规定。5生产工艺5.1 菌袋制作5.1.1 培养基配方配方1:阔叶树木屑40%,稻草40%,麦款15%,玉米粉3%,石灰2%,含水量60%65%,PH值8.09.0。配方2:阔叶树木屑60%,棉籽壳28%,麦款10%,石灰2

7、含水量60%65%,PH值8.09.0o5.1.2 菌袋规格应选择(15Cm17cm)(30Cm32cm)0.005cm高压聚丙烯塑料袋作为栽培容器,塑料袋要求厚薄均匀、抗涨强度大、底部密封性好。采用3.5cm.0cm直径规格的聚丙烯套环+无纺布透气丙烯无棉盖体。填料高度16Cm18cm。每袋装料湿重约1100g(折干重约450g)05.1.3 菌袋制作按培养基配方比例准备好各种原辅材料,阔叶木屑、稻草和棉籽壳等应提前预湿Id2d(气温低时2d3d),配制时先将各种原辅材料混合均匀,含水量控制在60%65%,使用自动装袋机进行装袋,调节培养基质密实适中,上紧下松,中间打穴,穴的深度IOCm

8、12cm。菌包中心料温冷却至27以下,移入无菌接种室进行接种。5 .1.4灭菌采用高压灭菌方式,压力2.0Mpa温度126C,维持3hho常压灭菌要求温度100以上,保温灭菌12h,闷12h后即可出锅冷却。待袋温降到90时出锅,及时移到冷却室。6 .1.5接种待栽培袋冷却至30以下时移入接种箱或无菌室接种。接种时去掉栽培种菌袋接种表面老化的种块,去袋捏碎后备用。1袋栽培种(重量约为1100g)可接40袋50袋菌包,接种操作方法应符合NY/T5333和要求。在接种后的菌包上贴上标有菌号和接种日期的标签。1.2 发菌管理将接好种的菌包移入专用发菌室。发菌室前期温度应控制在2528,菌丝长满大半袋后

9、降温至1820,以防菌袋提前出菇。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每天通风3次5次,每次30min50min,保持黑暗条件下培养。发菌期间应定期检查,及时清除污染袋。一般培养50d60d菌丝基本长满全袋。1.3 出菇管理1.3.1 3.1覆土材料准备可选用前茬未种过食用菌,透气性良好、疏松的壤土或砂壤土为覆土材料。挖取地表30Cm以下无杂草,无石块的深层土,土壤质量应符合GB15618中二级标准的规定。太阳暴晒杀菌和干燥后,打碎成细颗粒,力口1%石灰混拌均匀,PH调至7.58.0。用规格孔径为2.0Cm*2.0Cm斜立式的过滤钢丝网过筛,土壤含水量调整到15%20%备用。1.3.2 开袋覆土菌

10、丝走满栽培袋10天后,且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时,便可除去套环,解开袋口。耙去接种块,在培养料面覆土,覆土厚度为4Cm5cmo将覆土后的菌袋上部往下折,使袋口边缘高出土面2Cm3cm,并将处理好的菌袋均匀地竖直排列在大棚畦面或出菇床架上。1.3.3 水分与湿度覆土后及时喷雾状水调节覆土至完全湿润状态,避免水渗入菌袋。在出现原基之前无需二次喷水,出现原基后,通过向空中和地面喷雾状水,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1.3.4 温度整个出菇阶段场地温度应控制在2332。1.3.5 通风换气根据菇体不同生长阶段灵活控制通风量,原基形成、子实体分化、菌盖形成生长各阶段依次加大通风量,避免过堂风直吹子实体

11、1.3.6 光线白天光照强度500Lx-1000Lx,避免阳光直射,夜晚保持黑暗。1.4 转潮期管理采收后,清理土面弱小菇蕾,补充覆土,停止喷水3d,然后按前述方法管理,经过20d以上的恢复培养,可陆续转潮出菇,一般可收3潮菇。6病虫害防治6. 1主要病害主要病害有:青霉、绿霉、木霉等。7. 2主要虫害主要虫害有:菇蝇、菇蚊和螭类等。8. 3防治原则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病虫害防治原则,在栽培过程中,应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确保在猪肚菇出菇期间不得用药原则。9. 4综合防治严格做好栽培场地内外的卫生,定期消杀、杀灭虫卵、切断传播途径;加强

12、预测预报,提前预防;提高菇房防虫、保温、保湿性能,减少生理性病害。防治措施应符合NY/T393的规定。7采收7.1 采收标准子实体菇盖边缘内卷未展开时,即可采收。7.2 采收方法采收时抓住菇体轻轻扭转拔下,尽量减少携带土壤,轻轻放入清洁的塑料筐叠放整齐。6.4采后处理采收后的猪肚菇及时切除多余菌柄,菌盖上留4Cm5CnI长的菌柄即可。根据菌盖大小和菌肉厚实程度,对去除菌柄后的子实体进行分级分类。一级菇:菌盖边缘内卷未完全展开,菌盖厚实,菌柄粗壮,菌盖大小为5CnI6cm;二级菇:菌盖边缘内卷未完全展开,菌盖厚实,菌柄粗壮,菌盖大小为6CnI7cm;三级菇:菌盖边缘内卷完全展开,或菌肉轻薄,或菌

13、柄纤细的猪肚菇。分级后的猪肚菇应及时放入14的冷藏库内预冷,预冷时间8h10ho然后按照客户的要求规格进行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GB4806.7的标准要求。8废弃物处理栽培废弃物粉碎后应按要求分类,并进行无害化处理。9档案管理栽培档案应有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保存,资料记录完整准确,档案内容包括栽培档案(见附录B)、物料消耗和用工记录等(见附录C)。档案记录一式2份保存于栽培基地和技术指导单位,档案保存3年以上。附录B(资料性)猪肚菇生产档案表1猪肚菇生产档案编号:栽培基地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地址所属单位名称栽培数量栽培技术情况栽培料配制时间栽培袋规格栽培料配方灭菌条件记录人接种时间温度菌种名称接种量记录人菌丝培养管理菌袋污染数量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光照和通气出菇管理菌袋开口时间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光照和通气病虫害防治病虫害种类发生时间防治方法采收采收时间产量记录人采收时间产量记录人其他情况记录人:年月日附录C(资料性)猪肚菇生产物料消耗与用工记录表表2猪肚菇生产物料消耗与用工记录表编号:时间内容物料消耗用工记录人种类数量kg总额/元工时/小时人数工资/元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