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市巴南区智能建造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推进落实智能建造试点工作,以科技创新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公布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的通知(建市函2022)82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办发2023)53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数字重庆建设要求,深入推进以数字化变革为引领的全面深化改革,围绕建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建筑工业化为载
2、体,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建造技术在工程建造领域的应用。(二)试点目标打造“1+5+10+N”的智能建造试点体系JT即以智慧总部新城打造现代建筑数智产业园,建立全国一体化数字住建数据价值转换中心;“5”即为重点培育5家建筑产业现代化领域的龙头骨干企业;“10”即为实施10个智能建造示范项目;“N”即为优选引进建筑产业现代化领域的相关企业和智能建造示范项目。到2023年底,确定现代建筑数智产业园(全国一体化数字住建数据价值转换中心)实施方案,并启动建设前期工作。引进培育2家建筑产业现代化领域的龙头骨干企业,发展智能建造示范企业1家,启动智能建造试点项目3个。充分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实
3、施建筑机器人等智能化装备应用场景,推动智能建造技术的集成应用。到2025年底,累计实施智能建造试点项目10个,智能建造技术的应用水平显著提升,累计重点培育5家建筑产业现代化领域的龙头骨干企业,累计发展智能建造示范企业2家。现代建筑数智产业园的全国住建数据灾备中心建成,龙头企业总部大楼、智慧新城总部大楼、现代建筑交易中心、展示中心、研发中心基本形成,实施智慧管理平台建设,全国一体化数字住建数据应用初具成效。二、主要任务(一)实施智能建造项目建设1 .建立智能建造技术应用机制。新建单体建筑面积大于2万平方米的房屋建筑项目、概算投资大于5亿元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应按要求选用智能建造技术推广目录相
4、关技术。除上述要求外,辖区内政府投资的总建筑面积2万m2及以上公共建筑、现代建筑数智产业园内50%的项目应运用智能建造技术推广目录中不低于8项智能建造技术。智能建造技术应用要求纳入可研、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审查中。2 .推进智能建造示范项目实施。辖区内装配式建筑项目应积极采用智能建造技术,以现代建筑数智产业园为主要示范区域,其他园区共同参与有计划地推动实施智能建造示范项目建设。2023年,国际生物城公司、智慧总部新城公司、巴源公司分别组织实施1个智能建造示范项目;2024年,智慧总部新城公司实施2个智能建造示范项目、渝兴公司、数智产业园公司分别组织实施1个智能建造示范项目;2025年,智慧总部
5、新城、巴洲大健康产业公司、物流基地公司分别组织实施1个智能建造示范项目。(二)布局发展现代建筑产业3 .发展建筑业大数据服务和交易产业。以现代建筑数智产业园为驱动力,打造核心产业。即以引入龙头企业总部基地为重点培育企业总部经济产业,打造总部群,建立城市级样板,建设中建科技西部公司总部和智慧总部新城公司总部;以建设线上线下交易服务中心为重点培育建设领域技术产品交易贸易产业;以建设科技成果研发展示中心为重点培育技术产品、软件系统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和对外交流服务产业。并同步以信息系统集成、物联网技术服务、现代建筑业、新能源等产业为重点对接引入对象O4 .发展建筑产业现代化配套产业。以物流基地、数
6、智产业园、大江科创城为载体积极引导产业关联度大、技术集约化程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建筑现代化产业企业入驻,重点发展部品部件智能生产、智能装备制造、机电管线集成、智能家居、工业化装修等产业。到2025年,至少引进培育建筑产业现代化相关生产企业2家。重点依托辖区内中建科技西部公司、中建隧道公司、重庆四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富腾新材有限公司、中冶建工集团重庆钢结构有限公司,建设或整合发展1个市级以上建筑产业现代化基地。5 .培育建筑产业现代化骨干企业。到2025年,重点培育5家建筑产业现代化领域的龙头骨干企业,并按照优先存量、优选增量的招商原则引进建筑产业现代化领域的骨干企业1-2家,发展智能建造
7、示范企业2家。重点培育中建科技西部公司在装配式建筑领域、中建隧道公司在市政工业化领域、德才西南发展有限公司在工业化装修领域、重庆四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在建筑材料和部品部件生产领域、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西南分院在工程项目全过程数字化应用领域的发展。5家企业通力合作,并带动辖区内建筑行业企业转型发展,协同推进辖区建筑产业现代化。支持龙头骨干企业承担智能建造项目建设及创新成果在工程项目中应用。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建立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咨询实施能力,并支持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三)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体系6 .创新推动数字化设计。依托电子签名印章技术,推动数字化图纸在工程建设全过程应用。辖区内智能
8、建造试点项目应实施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和模拟仿真技术,运用设计协同平台开展协同设计。深化BIM技术在项目设计、招投标、生产、施工、运维等全过程的应用。推动建立行业通用部品部件、机电设备等BIM模型数据库,试行一模到底”及数字化产品交付。推进倾斜摄影、三维激光扫描等逆向建模技术在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等项目中实际应用。7 .加快推广工业化生产。在房屋建筑中推动预制剪力墙、楼板、楼梯、梁、柱、围护墙、内隔墙等工业化预制构件在工程项目中应用,加大集成厨卫、装饰墙板等工业化装修部品应用力度。大力发展市政工程工业化建造,辖区内市政工程应严格按照关于推动市政工程工业化建造的实施意见要求推动道路、桥梁
9、隧道、管廊等市政工程采用工业化建造方式。鼓励道路、桥梁、隧道、管廊等项目优先采用预制管片、预制道床、预制梁等部品部件。积极推动辖区内部品部件生产企业改进完善生产工艺、装备,实现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到2025年,力争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智能化生产线占比超过50%o8 .深入推进智能化施工。辖区内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应按照“上网、进线、云识别”原则,优化智慧工地管理,根据相关要求建设相应星级的智慧工地,推进BIM技术在施工阶段应用,并应实现预制构件“一码”监管和全程追溯;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多类别的建筑机器人辅助施工,重点在墙板安装、装饰装修、测量测绘、管道修补、地面铺装等领域
10、率先推动应用建筑机器人,并不断丰富应用场景;积极应用视觉位移计、湿喷机械手、数控钢筋弯箍机、住宅造楼机,架桥机、盾构机等智能感知、智能测量、智能辅助、智能控制等智能化施工装备。9 .全面推行信息化管理。支持智能建造试点项目采用设计牵头的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及基于BIM技术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支持区内企业优先承担试点任务。辖区内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应搭建或使用涵盖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数字化管控平台,实现项目建设全参与方协同作业、全要素统筹管理、全过程数据共享,并基于工程管理行为和施工作业行为数字化,实时生成数字城建档案。鼓励将智能建造数据模型用于项目运营维护。(四)推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10 .支持
11、开展创新技术的研发。加大智能建造科技研发和创新平台建设扶持力度,支持中建科技西部公司、四方新材公司联合高校开展智能建造领域基础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到2025年,应按照全市四个科创高地建设的要求,创建1个智能建造重点实验室或技术研发中心;建成以中建科技集团西部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装配式现代建筑研发中心、智能建造研究院、双碳研究院;以北京市政院西南分院、中建隧道公司为龙头的市政工业化研究中心。11 .支持推动技术成果的转化。在现代建筑数智产业园,打造现代建筑产业研发展示中心,并依托智能化产业的产品及技术打造体验中心,以现代化技术措施,展示智能建造技术。打造现代建筑产业展示交流平台,定期举办展示
12、展览活动及技术交流会、产业供需对接会等,促进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鼓励支持智能建造创新成果及项目纳入重庆市科技进步奖、重庆市建设创新奖评选范围。(五)打造高效创新管理模式12 .创新推动数字化管理体系。以现代建筑数智产业园为依托,以中建科技西部公司、中建隧道公司的系统为基础,创新实施适宜的智能建造管理机制,研发拓展智慧管理平台。在现代建筑数智产业园建成全国住建数据灾备中心,并有效利用全国住建数据,推进实施数字一体化价值转化中心,形成建筑业大数据中心;探索建立碳交易平台,包括智能建造部品部件的交易、数据服务的交易和碳指标的交易,汇聚建筑产业交易数据,支撑开发应用建筑互联网平台。13 .大力推进智慧
13、化监管方式。到2024年,建成全区房屋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智慧平台,辖区内所有在建项目接入并应用,统一对我区住建领域安全生产、施工扬尘、实名制管理、农民工清欠、特种设备和危大工程进行实时监管。探索开展智慧住建试点项目建设工作,主要围绕智慧管网、综合管廊、城市内涝数字化沙盘预警、智慧物业等场景开展应用。(六)建设培养专业人才队伍14 .引进高端技术人才。支持建筑行业企业、高校积极引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信息技术行业、智能装备制造行业高端技术管理人才,以及国外、港澳智能建造领域高端紧缺人才。建筑产业现代化龙头骨干企业要牵头建立专家智库,加强和高校、专业机构合作,将企业或社团的专家库进行整合。15
14、加强专业人才培育。支持企业建立现代建筑产业专业队伍发展机制,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一批产业工人。发展产教融合,产才融合,鼓励校企联合,支持建筑行业企业联合重庆本地高校,为建筑工业化发展和智能建造“产学研用”引入高校力量。加强智能建造新技术岗位与在区中职、高职的深度融合,推动与五一技校等学校合作,采取“校内培养+校外实践”的模式培育专业人才。(七)加强政策扶持激励措施16 .加强企业政策扶持。从事智能建造且满足相关条件的咨询设计、构件生产、工程施工、软件研发、装备制造等企业,可享受鼓励类项目进口设备免税、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与首版次软件认定推广、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优惠、绿色金融与信贷
15、支持等政策。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参建单位按有关规定可享受企业诚信综合评价加分政策,相关业绩可作为企业申请资质升级的重要业绩。从事智能建造的企业引进的人才,对符合我区加快人才集聚,促进产才融合发展相应条件的,享受相应的补助奖励、补贴、服务等优惠政策。从事智能建造的企业满足市、区工业和信息化政策中关于新兴产业(新材料)、智能制造及绿色制造、企业技术创新、兑现重点政策、中小微企业发展相关条件和要求的,按照规定享受相应奖补优惠政策。从事智能建造的企业符合市级支持科技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条件及我区科技创新扶持办法条件的,享受相应的科技创新奖励、研发资金补助等奖补政策。17 .加大项目政策激励。符合条件的智能
16、建造试点项目可参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项目、三星级智慧工地或工程项目数字化建造试点,享受商品房预售、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支持将智能建造技术应用情况纳入巴渝杯优质工程奖评选条件。围绕推动智能建造项目规模化发展及降本增效的原则,支持辖区内智能建造龙头骨干企业优先承建智能建造试点项目,支持智能建造试点项目采用综合评估法评标,将投标人的智能建造技术研发能力、工程实践经验作为投标资格或商务条件。社会投资类智能建造示范项目应在土地出让条件中明确相应要求。18 .强化招商用地支持。招商方面,加大对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建筑产业现代化企业的招商力度,并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给予招商政策上的最大力度支持。规划用
17、地方面,根据建筑产业现代化企业入驻情况,优先完善周边市政道路配套设施建设,强化用地政策支持。19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在本区注册两年以上(指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统计关系等均已在我区的企业),取得重庆市智能建造示范企业、重庆市现代建筑产业基地、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分别给予企业一次性奖励50万元、50万元、Ic)O万元。对在区实施的政府投资类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应将智能建造内容纳入项目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中,将智能建造增量成本纳入投资估算、工程概算和施工图预算中,并在招标文件中明确相应要求。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巴南区智能建造
18、试点工作专班,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等有关责任单位为成员单位,负责统筹协调推进试点工作,定期组织召开智能建造试点工作推进会议,协调研究解决有关卡点难点问题。有关责任单位要健全工作机制,破除制约智能建造发展的机制障碍,保障相关工作顺利实施。(二)加强资金保障。财政、科技、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应加大智能建造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工程示范等方面资金支持力度。发展改革部门对政府投资的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在核准投资估算和工程概算时应考虑智能建造增量成本。教育、城市管理、交通、水利、卫生健康等部门应鼓励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智能建造技术研发与应用,招商、土储、各园区平台公司等部门招商中应鼓励市场主
19、体积极参与,形成智能建造技术应用多元投入机制。(三)加强监督考核。各责任单位应切实落实智能建造试点任务要求,推动试点工作事项化、清单化。区国资办要加大对区属国有企业创新考核力度,推动国有企业带头实施智能建造。将智能建造试点工作纳入区政府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定期通报考核结果,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四)加强宣传推广。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智能建造经验做法,依托智博会、川渝住博会等展示宣传平台,加强智能建造技术交流和应用推广。充分发挥行业学会、协会作用,开展智能建造领域政策宣讲、技术指导、交流合作等,营造有利于智能建造快速发展的良好氛围。附件:1.巴南区智能建造试点工作重点任务分工表2 .巴南区智
20、能建造示范项目计划表3 .巴南区智能建造重点企业实施任务计划表4 .巴南区智能建造技术参照标准附件1巴南区智能建造试点工作重点任务分工表序号试点任务具体措施责任单位1实施智能建造项目建设1、建立智能建造技术应用机制新建单体建筑面积大于2万平方米的房屋建筑项目、概算投资大于5亿元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应按要求选用智能建造技术推广目录相关技术。除上述要求外,辖区内政府投资的总建筑面积2万m2及以上公共建筑、现代建筑数智产业园内50%的项目应运用智能建造技术推广目录中不低于8项智能建造技术。智能建造技术应用要求纳入可研、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审查中。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发展改革委,各园区平台公司22、
21、推进智能建造示范项目实施2023年,国际生物城公司、智慧总部新城公司、巴源公司分别组织实施1个智能建造示范项目;2024年,智慧总部新城公司实施2个智能建造示范项目、渝兴公司、数智产业园公司分别组织实施1个智能建造示范项目;2025年,智慧总部新城、巴洲大健康产业公司、物流基地公司分别组织实施1个智能建造示范项目。区住房城乡建委、各园区平台公司3布局发展现代建筑产业3、发展建筑业大数据服务和交易产业以现代建筑数智产业园为驱动力,打造核心产业。即以引入龙头企业总部基地为重点培育企业总部经济产业,打造总部群,建立城市级样板,建设中建科技西部公司总部和智慧总部新城公司总部;以建设线上线下交易服务中心
22、为重点培育建设领域技术产品交易贸易产业;以建设科技成果研发展示中心为重点培育技术产品、软件系统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和对外交流服务产业。并同步以信息系统集成、物联网技术服务、现代建筑业、新能源等产业为重点对接引入对象。区大数据发展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商务委、智慧总部新城公司、中建科技西部公司序号试点任务具体措施责任单位44、发展建筑产业现代化配套产业以物流基地、数智产业园、大江科创城为载体,积极引导产业关联度大、技术集约化程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建筑现代化产业企业入驻到2025年,引进培育建筑产业现代化相关生产企业2家,重点依托辖区内中建科技西部公司、中建隧道公司、重庆四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23、重庆富腾新材有限公司、中冶建H集团重庆钢结构有限公司,建设或整合发展1个市级以上建筑产业现代化基地。区经济信息委、区招商投资局、区发展改革委、区住房城乡建委、物流基地公司、数智产业园公司、大江科创城公司、中建科技西部公司、中建隧道公司、重庆四方新材公司、重庆富腾新材公司、中冶建工重庆钢结构公司5布局发展现代建筑产业5、培育建筑产业现代化骨干企业到2025年,引进培育5家建筑产业现代化领域的龙头骨干企业,并按照优先存量、优选增量的招商原则引进建筑产业现代化领域的骨干企业1-2家,发展智能建造示范企业2家。重点培育中建科技西部公司在装配式建筑领域、中建隧道公司在市政工业化领域、德才西南发展有限公司
24、在工业化装修领域、重庆四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在建筑材料和部品部件生产领域、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西南分院在H程项目全过程数字化应用领域的发展5家企业通力合作,并带动辖区内建筑行业企业转型发展,协同推进辖区建筑产业现代化支持龙头骨干企业承担智能建造项目建设及创新成果在工程项目中应用。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建立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咨询实施能力,并支持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区住房城乡建委、区招商投资局、区经济信息委、区科技局、中建科技西部公司、中建隧道公司、重庆四方新材公司、德才西部公司、北京市政院西南分院6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体系6、创新推动数字化设计辖区内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应实施建筑信息模型(BIM)
25、技术和模拟仿真技术,运用设计协同平台开展协同设计。深化BlM技术在项目设计、招投标、生产、施工、运维等全过程的应用。推动建立行业通用部品部件、机电设备等BlM模型数据库,试行“一模到底”及数字化产品交付。推进倾斜摄影、三维激光扫描等逆向建模技术在房屋建筑、区住房城乡建委、各园区平台公司序号试点任务具体措施责任单位市政基础设施等项目中实际应用。77、加快推广工业化生产在房屋建筑、市政工程中积极推动辖区内部品部件生产企业改进完善生产工艺、装备,实现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到2025年,力争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智能化生产线占比超过50%o区住房城乡建委、区经济信息委、各园区平台公司、重庆四方新材公司88、
26、深入推进智能化施工辖区内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应按照“上网、进线、云识别”原则,优化智慧工地管理,根据相关要求建设相应星级的智慧工地,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多类别的建筑机器人辅助施工,积极应用智能感知、智能测量、智能辅助、智能控制等智能化施工装备。区住房城乡建委、区经济信息委、各园区平台公司99、全面推行信息化管理支持智能建造试点项目采用设计牵头的EPCH程总承包模式及基于BIM技术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支持区内企业优先承担试点任务。辖区内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应搭建或使用涵盖H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数字化管控平台,鼓励将智能建造数据模型用于项目运营维护。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发展改革委、区大数据发展局、各园
27、区平台公司10推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10、支持开展创新技术的研发加大智能建造科技研发和创新平台建设扶持力度,支持中建科技西部公司、四方新材公司联合高校开展智能建造领域基础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到2025年,应按照全市四个科创高地建设的要求,创建1个智能建造重点实验室或技术研发中心;建成以中建科技集团西部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装配式现代建筑研发中心、智能建造研究院、双碳研究院;以北京市政院西南分院、中建隧道公司为龙头的市政工业化研究中心。区科技局、区教委、区住房城乡建委、中建科技西部公司、中建隧道公司、重庆四方新材公司、北京市政院西南分院序号试点任务具体措施责任单位1111、支持推动技术成果的转化
28、在现代建筑数智产业园,打造现代建筑产业研发展示中心,并依托智能化产业的产品及技术打造体验中心,展示智能建造技术。打造现代建筑产业展示交流平台,定期举办展示展览活动及技术交流会、产业供需对接会等,促进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鼓励支持智能建造创新成果及项目纳入重庆市科技进步奖、重庆市建设创新奖评选范围。区科技局、区住房城乡建委、智慧总部新城公司12打造高效创新管理模式12、创新推动数字化管理体系以现代建筑数智产业园为依托,以中建科技西部公司、中建隧道公司的系统为基础,创新实施适宜的智能建造管理机制,研发拓展智慧管理平台。在现代建筑数智产业园建成全国住建数据灾备中心,并有效利用全国住建数据,推进实施数字
29、一体化价值转化中心,形成建筑业大数据中心;探索建立碳交易平台,包括智能建造部品部件的交易、数据服务的交易和碳指标的交易,汇聚建筑产业交易数据,支撑开发应用建筑互联网平台。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大数据发展局、智慧总部新城公司、中建科技西部公司、中建隧道公司1313、大力推进智慧化监管方式到2024年,建成全区房屋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智慧平台,辖区内所有在建项目接入并应用,统一对我区住建领域安全生产、施工扬尘、实名制管理、农民工清欠、特种设备和危大工程进行实时监管。探索开展智慧住建试点项目建设工作,主要围绕智慧管网、综合管廊、城市内涝数字化沙盘预警、智慧物业等场景开展应用。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大数据
30、发展局14打造高效创新管理模式14、引进高端技术人才支持建筑行业企业、高校积极引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信息技术行业、智能装备制造行业高端技术管理人才,以及国外、港澳智能建造领域高端紧缺人才。建筑产业现代化龙头骨干企业要牵头建立专家智库,加强和高校、专业机构合作,将企业或社团的专家库进行整合。区委组织部、区人力社保局、区住房城乡建委、中建科技西部公司、中建隧道公司、重庆四方新材公司、德才西部公司、北京市政院西南分院序号试点任务具体措施责任单位1515、加强专业人才培育支持企业建立现代建筑产业专业队伍发展机制,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一批产业工人。发展产教融合,产才融合,鼓励校企联合支持建筑行业企
31、业联合重庆本地高校,为建筑工业化发展和智能建造“产学研用”引入高校力量。加强智能建造新技术岗位与在区中职、高职的深度融合,推动与五一技校等学校合作,采取“校内培养+校外实践”的模式培育专业人才。区人力社保局、区教委、区住房城乡建委、中建科技西部公司、中建隧道公司、重庆四方新材公司、德才西部公司、北京市政院西南分院16加强政策扶持激励措施16、加强企业政策扶持从事智能建造且满足相关条件的咨询设计、构件生产、工程施工、软件研发、装备制造等企业,可享受鼓励类项目进口设备免税、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与首版次软件认定推广、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优惠、绿色金融与信贷支持等政策。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参建单位按有关规
32、定可享受企业诚信综合评价加分政策,相关业绩可作为企业申请资质升级的重要业绩。从事智能建造的企业引进的人才,对符合我区加快人才集聚,促进产才融合发展相应条件的,享受相应的补助奖励、补贴、服务等优惠政策。从事智能建造的企业满足市、区工业和信息化政策中关于新兴产业(新材料)、智能制造及绿色制造、企业技术创新、兑现重点政策、中小微企业发展相关条件和要求的,按照规定享受相应奖补优惠政策。从事智能建造的企业符合市级支持科技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条件及我区科技创新扶持办法条件的,享受相应的科技创新奖励、研发资金补助等奖补政策。区经济信息委、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税务局、区委组织部、区金融中心、巴南银保监分局、
33、区住房城乡建委17加强政策扶持激励措施17、加大项目政策激励符合条件的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可参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项目、三星级智慧工地或工程项目数字化建造试点,享受商品房预售、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支持将智能建造技术应用情况纳入巴渝杯优质工程奖评选条件。围绕推动智能建造项目规模化发展及降本增效的原则,支持辖区内智能建造龙头骨干企业优先承建智能建造试点项区发展改革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税务局、区财政局、区土储中心、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序号试点任务具体措施责任单位目,支持智能建造试点项目采用综合评估法评标,将投标人的智能建造技术研发能力、工程实践经验作为投标资格或商务条件。社会投资类智能建造示范项
34、目应在土地出让条件中明确相应要求。1818、强化招商用地支持加大对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建筑产业现代化企业的招商力度,并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给予招商政策上的最大力度支持。规划用地方面,根据建筑产业现代化企业入驻情况,优先完善周边市政道路配套设施建设,强化用地政策支持。区招商投资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各园区平台公司1919、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在本区注册两年以上(指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统计关系等均已在我区的企业),取得重庆市智能建造示范企业、重庆市现代建筑产业基地、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分别给予企业一次性奖励50万元、50万元、100万元。对在区实施的政府投资类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应将
35、智能建造内容纳入项目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中将智能建造增量成本纳入投资估算、工程概算和施工图预算中,并在招标文件中明确相应要求。区财政局、区发展改革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各园区平台公司20保障措施20、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巴南区智能建造试点工作专班,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等有关责任单位作为成员单位,负责统筹协调推进试点工作,组织召开智能建造试点工作推进会议,协调研究解决有关卡点难点问题。有关责任单位要健全工作机制,破除制约智能建造发展的机制障碍,保障相关工作顺利实施。区委组织部、区政府办、区发展改革委、区教委、区
36、科技局局长、区经济信息委、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大数据发展局、区招商投资局、区土储中心、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税务局、序号试点任务具体措施责任单位惠民街道办事处、各园区平台公司2121、加强资金保障财政、科技、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应加大智能建造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工程示范等方面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发展改革部门对政府投资的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在核准投资估算和工程概算时应考虑智能建造增量成本。教育、城市管理、交通、水利、卫生健康等部门应鼓励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智能建造技术研发与应用,招商、土储、各园区平台公司等部门招商中应鼓励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形成智能建造技术应用多元投入机制。区财政局、区
37、发展改革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交通局、区水利局、区城市管理局、区教委、区卫生健康委、区招商投资局、区土储中心,各园区平台公司2222、加强监督考核各责任单位应切实落实智能建造试点任务要求,推动试点工作事项化、清单化。区国资办要加大对区属国有企业创新考核力度,推动国有企业带头实施智能建造。将智能建造试点工作纳入区政府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定期通报考核结果,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区委组织部、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国资中心2323、加强宣传推广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智能建造经验做法,依托智博会、川渝住博会等展示宣传平台,加强智能建造技术交流和应用推广。充分发挥行业学会、协会作用,开展智能建造领域政策宣讲、
38、技术指导、交流合作等,营造有利于智能建造快速发展的良好氛围。区委宣传部、区住房城乡建委、区融媒体中心附件2巴南区智能建造示范项目计划表序号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性质建设内容示范项目申报年度年度实施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备注1重庆国际生物城配套公寓工程重庆国际生物城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续建建筑面积约15.9万平方米2023年2023年动工建设,2024年完工重庆国际生物城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中建科技集团西部有限公司2现代智能建筑交易及大数据产业园配套建设项目重庆智慧总部新城建设有限公司新建项目匝道连接线1条0.25km,立交匝道4条(A、B、C、D)1.92km渝湘复线高速连接部变速车道4段(E、F、G、H)
39、1.71km,总长度约3.88km(含变速车道渐变段),包含桥梁3座,涵洞6个2023年2023年动工建设,2025年建成通车重庆智慧总部新城建设有限公司、中建科技集团西部有限公司3巴南区鹿角N20、N24-1地块安置房项目、滨江路学校项目、鹿角学校项目重庆巴源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新建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2023年2023年动工建设,2025年完成项目建设重庆巴源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序号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性质建设内容示范项目申报年度年度实施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备注4智慧总部新城公司总部大楼及交易中心、展示中心、研发中心重庆智慧总部新城建设有限公司新建占地约150亩,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2024年202
40、4年动工建设,2025年完成主体施工重庆智慧总部新城建设有限公司、中建科技集团西部有限公司5中建科技西部公司总部大楼重庆智慧总部新城建设有限公司、中建科技西部公司新建占地约50亩,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2024年2024年动工建设,2025年完成主体施工重庆智慧总部新城建设有限公司、中建科技集团西部有限公司6界石组团S标准分区小学项目重庆数智产业园建设有限公司新建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2024年2024年完成项目前期工作,2025年完成项目主体施工重庆数智产业园建设有限公司7星洲座二期工程渝兴公司新建位于M17-3/03地块,总建筑面积2.52万平方米2024年2024年动工建设,2025年完
41、工渝兴公司8南彭“四网融合”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重庆公路物流基地建设有限公司新建13公顷,主要包括高铁场站、站前场坪、枢纽配套、综合换乘大厅、配套商业、地下车库等2025年2025年动工建设重庆公路物流基地建设有限公司9高端人才公寓项目重庆智慧总部新城建设有限公司新建占地约100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2025年2025年动工建设重庆智慧总部新城建设有限公司10东温泉温泉医院重庆巴洲大健康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新建占地面积约45亩,建筑面积约30000平方米。2025年2025年动工建设重庆巴洲大健康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附件3巴南区智能建造重点企业实施任务计划表序号任位责单实施内容总体任务计划具体
42、实施时序2023年2024年2025年三季度四季度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1慧部城司智总新公总部群打造推动建设智能建造完整产业体系,建设总部大楼,吸引智能建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有效强化各环节主体之间的协同工作,促进智能建造产业协同融通发展完善总部大楼设计方案,持续对接中建科技等头部企业完善总部大楼设计方案,与中建科技敲定合作内容和投资模式启动总部大楼建设,持续对接产业链上企业建设总部大楼持续对接产业链上企业建设总部大楼,争取1家头部企业,3家链上企业达成总部落户意向总部大楼建成,争取3家企业入驻总部大楼接企展部,家部对游发总模5总驻续T大规争业A-持上业壮群力企力争
43、7家企业总部入驻力争9家企业总部入驻力争10家以上企业总部入驻,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总部集群2产业基地建设引入装配式建筑生产产业基地对接中建科技,启动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选址配合中建科技完成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选址启动基地建设方案设计完成基地建设方案设计完成基地土地供应启动基地建设持续基地建设持续基地建设持续基地建设持续基地建设(预计2026年下半年建成投用)3数据平台建设依托全国一体化住建数据价值转化中心落地,打造住建领域数据价值转化平台和产业互联网1.对接市电信公司完善灾备中心建设方案;2.对接住建部信息中心,启动先期数据接入腾龙5G数据库。1.完成灾备中心建设方案,;2.启动项目征地工作;3.
44、对接住建部信息中心,启动重庆住建数据价值转化先行先试工作。1.持续项目征地工作;2.对接住建数据价值转化相关企业,启动数据价值转化研究工作。1.完成项目征地工作2对接住建数据价值转化相关企业,持续数据价值转化研究工作;3.启动数据价值转化中心方1.完成灾备中心项目;2.对接住建数据价值转化相关企业,持续数据价值转化研究工作;3.持续数据价值转化中心方1.启动灾备中心建设2对接住建数据价值转化相关企业,持续数据价值转化研究工作;3.完成数据价值转化中心方1.持续灾备中心建设;2.对接住建数据价值转化相关企业,持续数据价值转化研究工作;3.启动项目征地。1.持续灾备中心建设;2.对接住建数据价值转
45、化相关企业,持续数据价值转化研究工作;3.持续项目征地。1.持续灾备中心建设2对接住建数据价值转化相关企业持续数据价值转化研究工作3.完成项目征地启动项目工1.持续灾备中心建设;2.对接住建数据价值转化相关企JkL-/j/I-1案设计。案设计。案设计。地。动建设。4人才库培育支持高校与企业共建专业学院、实践基地、实训基地等,培养新型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建造产业工人,到2025年,累计培训4000名中级工以上智能建造产业工人。鼓励高等院校开设智能建造专业或培养方向,编制智能建造相关教材,组织开展智能建造主管部门管理人员和企业骨干管理人员培训通过区教委引荐,对接高校、相关企业,寻求合作建立专业学院、基
46、地等初步意向对接高校、相关企业,寻求合作建立专业学院、基地等初步意向与高校、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并开展共建专业学院、培训实训基地的前期策划研究工作启动在部分高校、企业开展培训试点工作深化共建专业学院、培训实训基地的前期策划研究方案启动共建院校、实训培训基地建设,持续寻找合作Iw)校和企业,深化完善培训内容开展共建院校、实训培训基地建设持续寻找合作高校和企业深化完善培训内容建实基,找校,善容共训设寻高业完内展校培建续作企化训开院训地持合和深培项目建成投用,正式启动培训实训,累计培训人次500人次累计培训人次2500人次累计培训人次4000人次5研究院(实验室)设立强化高层次人才聚集,鼓励智能建造骨
47、干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培养或引进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建筑领域学科带头人、博士等高端人才寻找资源,对接智能建造骨干企业,在全国范围内争取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建筑领域学科带头人、博士等高端人才引进寻找资源,对接智能建造骨干企业,在全国范围内争取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建筑领域学科带头人、博士等高端人才引进梳理政策,向上争取人才引进方面的政策支持,在对接企业、招商引资的过程中提升人才引入的比重基本上形成10人左右的院士、专家团队规模,正式设立研究院(实验室)持续挖掘人才资源,对接产业相关企业、协会,争取人数规模达到15人持续挖掘人才资源,对接产业相关企业、协会,争取人数规模达到20人持续挖掘人才资源,对接产业相关企业、协会,争取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