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殡葬维护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一、调研工作开展情况(一)调研目的为客观、合理修(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科学的参考和依据,把握行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了解行业企事业单位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岗位现状与期望岗位、岗位对知识技能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要求等。在2023年对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调查的基础上,殡葬设备维护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开展了2024年殡葬设备维护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市场调查。通过调查来了解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及其变化情况、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情况等,并根据调查意见来指导专业的定位、课程的安排、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效果。(二)调研对象调查对
2、象主要为企事业单位、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院校、本专业毕业生、在校牛等。表1调研企业列表序号调研单位名称地点调研方式1东北地区调查问卷2东北地区调查问卷3东北地区调查问卷4华北地区调查问卷表2调研职业院校列表序号调研院校名称地点调研方式1江苏省长沙市实地调研调查问卷2北京市实地调研调查问卷3湖北省武汉市实地调研调查问卷4安徽省合肥市实地调研调查问卷5重庆市实地调研调查问卷(三)调研方式调研采用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电话调研、专题讨论、网络调研等形式。(四)调研实施工作1 .调研总体安排路径专业团队对省内外23家殡仪馆、陵园、殡葬服务公司开展广泛调研。具体调研对象为管理人员、企业技术骨干
3、等。调研目的是摸清企事业单位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状况、殡葬领域管理型服务型技术型岗位群对应的技术变化情况及企事业单位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意见建议。调研问卷发放时间为2023年6月至12月,历时7个月。采取面对面、邮件及微信等方式,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调查问卷231份,剔除无效问卷后,保留有效问卷197份,有效回收率是85.28%。专业团队通过不同的途径分别对5所高校做了调研,针对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毕业生就业岗位、人才培养方案运行情况、人才供需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调研问卷发放时间为2023年6月至12月,历时7个月。采取面对面、邮件及微信等方式,发放调查问卷25份,回收调
4、查问卷25份,有效回收率是100%。同时赴民政职业大学、武汉民政职业学院、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等院校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现场座谈、专业负责人访谈等方式完成共计11次交流研讨。2 .调研工作安排表表3殡葬设备维护技术专业调研人员安排表序号姓名所属单位职务/职称负责内容1殡仪学院教授实地调研调查问卷2殡仪学院副教授实地调研调查问卷2殡仪学院讲师实地调研调查问卷3殡仪学院讲师实地调研调查问卷4殡仪学院讲师实地调研调查问卷5殡仪学院初级及以下实地调研调查问卷二、调研内容(一)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市场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二)本专业对接产业、岗位情况;(三)本专业及其涵盖
5、专业发展前景;(四)专业设置的职业面向、就业岗位、岗位核心能力和素质要求;(五)本专业主要就业岗位及其工作职责与任务、任职要求;(六)分析产业(链)、岗位对高职层次本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职业任职资格以及对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及实训教学条件建设要求;具体包括:L产业、行业发展研究以及产业、行业发展规划要求(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为依据)、行业发展现状(产业转型升级、技术进步、行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及国际化发展趋势)、行业人才结构现状及需求,职业教育供求状况以及行业文化、职业道德素养、综合素质状况;2.行业企业调研。重点调研产业转型、技术升级给相关行业企业技术(工艺、设备、材料
6、等)、管理方法与手段等带来的变化;运营方式变化(商业状态、分销系统发展、服务类型);劳动组织变化(流水线、小组工作、岗位轮换、一人多岗等)等内容,重点研究上述三个方面变化提出的专业培养目标变化要求,以及岗位职业能力的变化情况,要求列出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3.毕业生调研。对本专业课程设置、职业技能训练等教学过程与效果的意见和建议。(七)行业企业在本专业(群)人才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足以及有关建议;()近三年来本专业的报考率、就业率、对口就业率以及就业单位情况,并进行分析研究;(九)近两年来本专业在校生学习现状分析。三、调研结果分析(一)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殡葬是人类自然的淘汰,是对死者遗体进
7、行处理的文明形式,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设备指可供企业在生产中长期使用,并在反复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和功能的劳动资料和物质资料的总称。殡葬设备是殡葬服务机构进行殡葬服务所用的机械和器具。对死者遗体、遗物、祭祀进行处理的文明形式,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而变化。殡葬设备主要用于殡仪馆,遗体处理用环保型火化机、生前遗物处理用环保型遗物焚烧炉、祭祀用环保型生肖祭祀炉、尸体接运用殡仪车。总之在殡仪馆所用的机械和用具都可以称作为殡葬设备。殡葬设备也是不断发展的,祭祀设备也逐渐开始出现。就“祭祀”来说,“祭祀”也意为敬神、
8、求神和祭拜祖先。最初的祭祀活动比较简单,也比较野蛮。早期的祭祀没有固定的场所,随时随地均可,后来逐渐规范化,出现了固定的地点,主要有平地、坛,另外还有平坑、宫庙和坟墓等场地;古代非常重视祭祀设备,例如礼记王制“祭器未成,不造燕器。”战国策齐策四:“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於薛。”史记张仪列传:“出兵函谷而毋伐,以临周,祭器必出。”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四年:“庚午,诏有司更造祭器、祭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祀设备从主要以祭祀为主的酒器、石器、水器,逐渐演变为以环保、景观为主的大型机械设备。从坟前祭祀、家中祭祀等转变为集中地点祭祀,也更重视环保。目前常见的祭祀设备主要有民俗祭祀炉、流动祭祀车、城市景
9、观固定式焚烧祭祀设备。所以祭祀设备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而更新发展的。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各行各业都呈现出突进式的转变。殡葬行业在此浪潮中不断蜕变,逐渐衍生出一套独特的文化。然而,原有的行业规则已无法跟紧时代的进步,在多元化发展的大方向中,已然呈现出明显劣势,脏、舌L、差、环境污染大、土地资源紧缺等诸多问题显著提升,殡葬设备环保化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认识。近十年,殡葬设备数字化与环保转型升级速度加快,殡葬设备人才需要增大。培养具备系统知识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殡葬设备维护技术技能人才,是提升现代殡葬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不可获取不可替代的关键。
10、在当今的科技时代,设备数字化转型升级已成为提升竞争力、优化生产流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战略。数字化转型升级意味着将传统的设备与先进的数字技术相融合,实现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和互联互通。通过传感器、物联网(IoT)、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设备能够实时收集和传输数据,从而让企业对设备的运行状态、性能和维护需求有更精准的了解。同时,对殡葬设备的环保要求日益严格,这不仅是对环境的责任担当,更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殡葬设备环保意味着在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从设计、制造到使用和报废处理,都要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设计阶段,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是关键。制造过程中的环保措施同样重
11、要。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采用清洁生产工艺,确保设备制造环节的环境友好性。在殡葬设备使用阶段,具备低噪音、低排放和高效能的特点至关重要。当设备达到使用寿命后,环保的报废处理方式必不可少。通过合理的拆解、回收和再利用,减少电子垃圾和废旧金属对环境的危害。新产业、新业态、新发展模式对殡葬设备人才培养提出更多要求。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发展模式的涌现,给殡葬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也对殡葬设备人才提出了更为严格和多样化的要求。新的发展模式强调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殡葬设备人才培养需要根据不同用人单位与不同岗位需要,更要注重综合能力培养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但总体上看,我国
12、目前殡葬设备应用以及种类的研发还处于起步阶段,特种设备的维护成本尤其是烟气净化设备的生产及维护成本非常高,据民政部门资料提供显示:我国每年死亡人口已达千万级,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殡葬服务机构4474个,其中殡仪馆1778个,殡葬管理机构815个,民政部门管理的公墓1761个。殡葬服务机构职工9.1万人,其中殡仪馆职工4.9万人。火化炉7293台。而现有殡葬服务机构职工中殡葬设备维护技术人员数量少之又少。随着殡葬设备改造升级,机械化程度、自动化程度、智能化程度、有害排放物处理程度等越来越高,随之带来的维护成本与维护要求也相应提高。因而,殡葬设备高素质专业技能人员,在现代殡葬设备的故障排除、
13、维护维修、技术改造以及设备管理服务等能力要求更加凸显。(二)适合毕业生从业的职业及岗位分析殡葬服务的质量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殡葬服务的内容体现了一个社会的人性化水平,殡葬服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进一步推动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覆盖城乡居民的殡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遗体火化率逐年提高。2018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殡仪馆尾气后处理设备将在5年后预计覆盖到全国殡仪馆的一半以上,而当前殡葬设备大部分都处于厂家维护状态,维护管理成本极高,这就急需大量专业化的殡葬设备维护技术人才。实行遗体火葬,改
14、革土葬,减少殡葬用地,节约自然资源,有利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由火化及祭祀涉及到的殡葬设备是殡仪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近14亿人口,死亡率7.13%。,年死亡人口千万级。大量殡葬服务机构中的设备运营及安全管理需要大量的人才。现有的殡葬服务机构中特种设备的维护管理水平普遍偏低,现有的职工年龄结构偏大,学历低,70%左右都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设备维护管理水平很低。随着时代的发展,火化设备、烟气净化设备、冷冻冷藏设备等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无害化等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要求从业者能对现代化殡葬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紧急维护,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知识结构。不但能够处理日常的操作和维护,而且能够处
15、理复杂系统设备紧急状况并进行安全管理人员是行业急需人才。根据对全国范围内殡葬服务机构设备维护人员调查统计,目前从事殡葬设备维护技术人员绝大多数是从厂家挖过来的,他们具有设备维护管理的专业知识,但缺少普遍性,绝大部分的遗体火化师或其它殡葬设备操作人员缺乏殡葬设备维护与安全管理的综合技能。他们对殡葬设备维护技术方面的认知存在着先天上的缺陷与不足,因而设立针对殡葬改革事业的专业,培养殡葬设备维护专业技术人才,是推动我国殡葬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和后续保障。调研综合以上情况,殡葬服务机构尤其殡仪馆等机构急需扩大专业设备维护管理技术人才队伍并提升其素质水平。每年至少需要2000名经过专业培养的高素质殡葬设备
16、维护技术专业人才加入。(三)相关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及职业素养要求分析殡葬设备维护技术岗的主要工作职责有设备维护,通过观察判断设备运行情况,制定保养方案,进行设备小修、中修、大修的组织管理,为殡葬设备提供定期维护,能够对殡葬设备进行整体维护与安全管理。根据我们对全国范围内百余家殡葬服务机构调查统计,企业对设备维护技术专业人才的主要职业能力需求如下:1 .具有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知识;2 .掌握火化设备维护技能;3 .掌握烟气净化设备维护技能;4 .具备殡葬制冷设备维护技能;5 .具备安全管理尤其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职业能力。(四)相关职业岗位对从业资格或职业资格要求分析遗体火化师是使用并检修火化设备
17、从事遗体火化和骨灰处理的人员。遗体火化师必须有较强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空间感较好,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五级遗体火化师(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四级遗体火化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三级遗体火化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二级遗体火化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一级遗体火化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五)行业职业培训及取证现状分析专业突出实践教学特色,强化专业理论应用能力,培养具有“学科交叉融合特性”和“全岗位技术链复合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依托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经验,打造“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工厂,由企业和学校共同主导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设立清明专业实习
18、环节,选择优秀殡仪馆、陵园公墓、殡葬设备制造单位作为“1+X”站点建设,将专业教学标准与“l+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相融合,推进书证融通。(六)生源现状及课程设置分析本专业面向全国招生,生源充足,班级设置2022级43人,2023级52人,2024级45人。本专业课程体系含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部分,其中公共基础课含公共基础必修课、公共基础限选课和公共基础任选课,主要培养学生的通用素质、知识和能力;专业课程分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限选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知识和能力。四、调研结论及对策建议(一)调研结论1 .殡葬设备维护产业快速发展人才需求旺盛通过以上分析,由于受人口持续增长
19、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殡葬行业将呈持续扩张的趋势,从而带来巨大的人才需求。据测算,每年殡葬行业的用人需求至少在100oO人以上。现在全国开设有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一共才10所,加上3所中职学校每年毕业生在800人左右,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2 .进一步明确了殡葬设备维护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和具体岗位工作任务上一期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岗位归纳为遗体火化、殡葬设备维护与管理、殡葬设备维修、殡葬设备及用品开发、殡仪服务(骨灰装殓、入炉仪式、遗体交接等)等五个职业岗位(群),本次人才培养方案在进行企业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具体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任职要求、相对应的职业能力
20、核心课程等都做了更加详尽的描述。这将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最核心的据。3 .通过调研明确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重点在企业调研过程中,发现企业最看重的是学生一下几种能力或素质:能吃苦耐劳和踏实肯干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严谨的工作的态度、专业技术能力、服务意识与能力、沟通和合作能力等。因此我们除了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外,还要特别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在新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应该重视这一方面课程的设置。除了专业必修课程外,我们可以通过开设专业任选课程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为保证高水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有效实施,教师队伍建设与实训能力需进一步加强。规划建设
21、殡葬新技术中心(新一轮双高计划),开展数字殡葬、AGV智能搬运遗体等实训项目。支撑殡葬智能化技术基础遗体火化技术殡葬机器人殡葬信息技术等。建议生师比不高于19:1,根据近几年招生规模,建议专任教师不低于8名,建议专业师资队伍结构见表4。表4专业师资队伍结构生师比19:1专兼职比2:1双师比85%年龄35岁以下3550岁50岁以上25%50%25%学历学位本科硕士博士0100%10%职称助教及同等职称讲师及同等职称副教授及同等职称教授及同等职称10%约40%40%10%4 .课程设置方面课程设置与岗位无缝对接,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相一致,适时调整专业基础课、核心课、专业选修课。根据变化需要对原专业
22、人才培养方案部分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如表5o表5殡葬设备维护技术专业课程调整序号麻需骷业诛卷镭学分总押am三ge?白押1m三*三藏术瑞酷业2190658骸雌瞌术跋it三2363220329三um翅必瞬2362耀髓鲫舫3400220峨机健既理nm2363220330)三三R9专除47233400215电黜嘏术s4723220331耀调电铺始翅必辨4724耀调卷撇木3400214翱领馥理弱专业心解3543220332喘翎满髓雕与耕利必辨3545解踵螂林4220272H三专M,翳2363220330廨调髓与融6耀膝鲫舫3400218藤谦锹3543220333耀髓鹘专圾瞬2327廨调螂林4220174也
23、雌气懒辘3543220334廨调哪颜与螂8耀髓聊财3400219膝翻辘翅必雕3543220334廨诵娜椒屿螂专批翳58093220335I1I专批养23210解谦螂林5220316瞎蚂ttS232解11廨谦螂林3400217房翱殿整理fti5116O12解谦螂林5400123可髓酬娜BftS8232鼾13耀髓卿妙3200372博工作232通过专业调研数据,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构建了殡葬设备维护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殡葬设备维护技术专业典里囱位对应课程典中工作任务主要职业能力要求能正确找出火化机、太平柜等殡葬段备一般故障、常见故障原因能现范维修火化机、大平柜等统葬段备一般故障、常见故獐殡葬
24、设备故障检测与维护篌葬设备电线控制技天遗体冷藏冷冻设备原理与维护火化机拆装技术嫔葬皮备构造,原理殡葬设备及用品开发生命文化学殡葬文化学Creo三埴造型L.图1殡葬设备维护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二)对策及建议L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设计上,突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开放办学理念。按照“校企合作、适应岗位、突出技能、有利发展”的思路,构建殡葬行业企业全过程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实施。2 .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强化职业岗位的能力培养。在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基于五个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和任务,将行业标准的具体要求内化到每门专业课程之中,强化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实现课程体系对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于一些岗
25、位核心能力的培养,除了专业必修课程的开设外,还可以设置相关的专业任选课程。3 .实践教学方面,突出教、学、做、评“一体化”、校内仿真实训和校外顶岗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4 .教学评价方面,重视过程考核,引入行业标准,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重视专业知识掌握和技能训练的渐进式发展规律。5 .在师资配备方面,除了应该按照师资比例配齐专业教师外,还可以引进一些行业专家担任兼课教师。通过以上举措,建立一支比较结构相对合理、教学水平相对较高的师资队伍。附表1殡葬设备维护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表单位名称填表日期人才需求情况分析岗位名称所需职业资格近期急需相关专业人才统计所需职业资格5年内拟需相关专业人才统计中级初级其他合计中级初级其他合计附表2职业岗位(群)及对应的岗位工作任务和任职要求分序号职业岗位工作职责与任务任职要求理论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素质1LJLJA冈位12备注:附表3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与核心课程分析对应课程岗位或工作领域典型工作任务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