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XX年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应用服务支撑需求说明一、项目概况为更好地服务国土空间规划管理的各项工作,需要对“三区三线”、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协同管理、招商“一张图”等相关数据分析与清理,并且要完善规划实施监督模块,对详细规划功能进行调整,配套专项规划管理、招商“一张图”管理能力,为“三区三线”监管、专项规划、空间管制与利用等提供数据服务。二、技术和服务要求(一)建设目标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的基础上,完善规划实施监督、详细规划管理,拓展专项规划及招商“一张图”等模块,实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的总体情况监管及相关业务的线上办理;提供详细规划单元的线上备案、
2、入库及详细规划的线上备案、质检及更新入库;提供专项规划的专项规划目录清单管理、专项规划成果意见征询及汇交入库;在PC端、移动端阳光规划系统实现招商“一张图”数据的查询、查看及统计、分析图表的动态预览。(二)建设内容1、完善规划实施监督完善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的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模块,一是增加“三区三线”监管模块,二是调整“定期评估”模块。(1)“三区三线”监管模块在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的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菜单下,增加“三区三线”监管模块,包括:总体情况监管、生态红线监管、城镇开发边界监管以及基本农田监管等4内容。(2)调整“定期评估”模块按照新规程梳理各项城市体检评估指
3、标及评估算法,区分那些指标可以通过算法自动从厅已有系统或者数据库中获取,那些指标需要人工收集获得。根据梳理成果更新系统现有的评估体系,并对可视化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实现城市体检评估指标的自动计算及成果显示。2、完善详细规划管理(1)详细规划单元备案城镇区域、特定区域、乡村区域以及海洋区域等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规划单元划定成果的线上备案、在线质检及入库更新。(2)修改详细规划备案对现有的详细规划(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备案、更新规则进行调整,建立详细规划现状库、历史库及临时库,确保详细规划变化过程清晰。调整村庄规划备案、更新业务,实现村庄规划成果的在线上传、线上质检、自动备案入库;调整村庄规划更新模式
4、实现村庄规划更新备案的在线上传、线上质检、自动更新入库。(3)详细规划历史库管理对详细规划历史库进行版本化管理,实现详细规划变化的全过程留痕及变化分析、追溯。与空间用途管制系统进行衔接,分析监测供地用途、规划用地许可批准用途等与详细规划地块用途的符合情况。3 .拓展专项规划协同管理(1)专项规划类型目录管理提供专项规划目录管理功能,并支持多部门共同维护专项规划目录清单,与后续专项规划编制项目核编制成功审查等业务建立关联,以掌握专项规划编制的具体落实情况。(2)专项规划成果意见征询及汇交入库提供专项规划成果内部意见征集审批业务功能,进行数据质量审查、厅内协办处室联审联批等全过程管理和信息留痕。
5、4 .全省的招商“一张图”数据处理、建库及应用(1)全省招商“一张图”数据处理对收集的招商地块规划表、重点片区发展指引表、重点组团发展指引表以及新增建设用地、重点片区、重点组团、招商地块等矢量数据,按照招商一张图编制规则、招商一张图数据库汇交要求进行数据质量的检查,对存在问题的数据进行问题反馈,对检查合格的成果建库,并且发布各类招商“一张图”地图服务。(2)招商“一张图”总体概况按照各层级关注的点及层层引导的应用需求,提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且制作各类统计分析图表,开发移动端、PC端的可视化工具,实现招商“一张图”总览。(3)招商“一张图”详情招商“一张图”提供引导式从整体到具备的逐层级查看,
6、提供组团、片区、地块信息的查询与查看,便于客商了解具体的产业要素的详情。(4)招商选址招商选址主要是辅助客商快速的从全省产业要素中筛选出可能满足投资条件的地块,并且明确地块所属的组团、片区以及进行投资洽谈的联系方式。(四)建设要求1、完善规划实施监督充分利用已有的建设基础,对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的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模块进行完善,满足当前规划处对三区三线监管和“定期评估”管理的应用需求。(1) “三区三线”监管模块“三区三线”监管包括:总体情况监管、生态红线监管、城镇开发边界监管以及基本农田监管等4内容。总体情况监管:一是分析三区三线监管涉及的规划指标数据及相关业务,梳理数据的来源及
7、计算方法,对能够自动计算的指标实现自动计算,对不能在自动计算的指标明确数据更新方式,为“三区三线”可视化监管提供数据基础。二是以“图文表”结合的模式展示三区三线总体情况,展示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规划的分布情况及指标使用情况。生态红线: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内的有限人为活动及重点项目占用报件的预审申请、审批及备案业务流程,实现建设项目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全过程监管,并且满足以下要求:一是提供智能审查工具辅助业务审批;二是提供短信提醒,当业务流转到相应节点,通过短信方式通知经办人及时办理;三是与厅OA门户对接,将待办业务集成到厅统一的个人待办清单中。城镇开发边界:建立城镇开发边界局部优化
8、成果在线上报审查业务,实现市、县自然资源局城镇开发边界局部优化成果在线汇交、在线质检。基本农田:获取建设用地项目涉及永久基本农田占用、补划的具体项目信息,动态监测永久基本农田的实施现状、规划目前执行情况、布局。(2)调整“定期评估”模块评估体系梳理:参考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数据库规范(试行)等文件,以及自然资源部规划“一张图”监督实施系统的城市体检评估数据,梳理城市体检评估涉及的指标项、数据源及计算方法。指标数据计算:按照指标的类别,分别梳理“基本指标”、“推荐上”、“推荐”中指标的可自动获取
9、情况,对于可自动获取计算的指标,实现数据的自动计算;对于需要人工获取的指标,约定获取口径及更新频次。指标体系更新:根据梳理成果更新系统现有的评估体系,并对可视化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2、完善详细规划管理(1)详细规划单元备案根据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单元划定和试点工作的通知中规划单元划定的要求,实现城镇区域、特定区域、乡村区域以及海洋区域等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规划单元划定成果的线上备案、在线质检及入库更新。(2)修改详细规划备案调整现有的详细规划(城镇开发边界内)备案系统,一是对现有的规划备案业务按照首次上报、规划更新进行区分,并且制定不同的数据质检和入库的策略;二是调整现
10、有的层设计,采用现状库、历史库、临时库分离的模式,确保详细规划(城镇开发边界内)备案成果的可追溯性;三是设计全库自检策略,定期对现状、临时、历史三库进行比对自检,及时发现运维误操作或线下服务单处理导致的数据问题,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调整村庄规划备案、更新业务,实现村庄规划成果的在线上传、线上质检、白动备案入库;调整村庄规划更新模式,实现村庄规划更新备案的在线上传、线上质检、自动更新入库。(3)详细规划历史库管理对详细规划的版本进行管理,实现详细规划变化的全过程留痕及变化分析、追溯。按照时间节点分窗口显示区域内规划的变化情况,并且与空间用途管制系统进行衔接,分析监测供地用途、规划用地许可批
11、准用途等与详细规划地块用途的符合情况。3、拓展专项规划协同管理(1)专项规划类型目录管理提供专项规划类型目录管理功能,包括目录新增,信息编辑,目录信息查看等功能。需要支持多部门共同的维护专项规划目录清单,来确保专项规划目录清单及相关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定。并且能够跟后续的专项规划编制项目和编制成果的审查等业务建立关联,以掌握专项规划编制的具体落实情况。(2)专项规划成果意见征询及汇交入库建立专项规划成果内部意见征求审批业务。一是省自然资源厅规划处收到其他省直部门发函专项规划成果可应用专项规划成果内部意见征求审批业务进行数据质量审查、厅内协办处室联审联批等全过程管理,全过程信息留痕;二是新增工作进
12、度登记常态化功能模块,实现工作登记全流程线上管理及全过程信息留痕。包括了工作登记任务自定义功能、工作登记进度填报功能、工作登记监管台账功能。4、全省的招商“一张图”数据处理、建库及应用(1)全省招商“一张图”数据处理全省招商“一张图”数据处理一是收集的招商地块规划表、重点片区发展指引表、重点组团发展指引表以及新增建设用地、重点片区、重点组团、招商地块等矢量数据;二是对收集的数据按照招商一张图编制规则、招商一张图数据库汇交要求进行数据质量的检查,对存在问题的数据进行问题反馈;三是对检查合格的成果建库,并且发布各类招商“一张图”地图服务。(2)招商“一张图”总体概况按照各层级关注的点及层层引导的应
13、用需求,提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一是“一图”总览,将所有的片区、组团以及组团中的建设用地情况“落”到一张图上,能从全省范围逐步放大、由粗到细的逐层了解产业要素的具体情况,同时提供按照行政区划、来源、用途进行统计分析;二是“重点组团发展指引”,将重点组团以列表的形式呈现,点击查看可以引导到组团所在的位置,便于客商快速的定位到感兴趣的组团。(3)招商“一张图”详情招商“一张图”提供引导式从整体到具备的逐层级查看,提供组团、片区、地块信息的查询与查看,便于客商了解具体的产业要素的详情。(4)招商选址招商选址主要是辅助客商快速的从全省产业要素中筛选出可能满足投资条件的地块,并且明确地块所属的组团、片区以及进行投资洽谈的联系方式。(五)预期成果L省招商“一张图”数据库及地图服务。2.满足应用要求的“规划实施监督”、“详细规划管理模块”、“专项规划协同管理”、招商“一张图”模块。(六)实施要求1 .开展招商“一张图”的数据库建设及“规划实施监督”、“详细规划管理模块”、“专项规划协同管理”、招商“一张图”模块的设计、开发、部署、试用工作。2 .本项目实施团队人员不少于5人,其中需配备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及项目相关领域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