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15.09KB ,
资源ID:592576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试卷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极速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试卷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1、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试卷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旧称不包括以下哪项()A.心因性精神障碍B.反应性精神障碍C.情感性精神障碍D.创伤后应激障碍2.ICD-Il中,以下哪项不是归入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中的()A.延长哀伤障碍B.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反应性依恋障碍D.焦虑症3.急性应激障碍的病程一般不超过()A. 1个月B. 2个月C.3个月D.6个月4.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核心症状不包括()A.创伤性再体验B.回避和麻木C.警觉性增高D.情绪高涨5 .以下哪项不属于延长哀伤障碍的高危患病群体()A.女性B.老年人C.高收入者D.非优势种

2、族者6 .反应性依恋障碍的发病原因主要是()A.遗传因素B.童年缺乏关爱、被虐待或忽视型教育模式C.学校教育方式D.社会环境压力7 .急性应激障碍的治疗基本原则不包括()A.简短B.及时C.拖延D.集中干预8 .以下哪项不属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方法()A.认知行为治疗B.眼动脱敏和再加工C.手术治疗D.药物治疗9.适应障碍的诊断要点中,应激因素消除后,症状持续一般不超过()A. 1个月B. 3个月C.6个月D.12个月10.以下哪项不属于去抑制性社会参与障碍的诊断要点()A.儿童主动与陌生成人亲近和互动的行为模式B.儿童对他人很少有社交性的或情感回应C.曾经历过极端的不被满足的照料模式D.儿

3、童的发育年龄至少为9个月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主要包括、适应障碍等。2 .急性应激障碍的症状变异性较大,典型表现为“”状态、意识范围缩窄等。3 .创伤后应激障碍中,儿童的临床症状还包括等特殊表现。4 .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除了核心症状外,还存在严重的人际关系障碍、。5 .延长哀伤障碍的诊断要点中,亲人离世后症状持续至少。6 .反应性依恋障碍的治疗重点在于让儿童,接受悉心照料。7 .应激相关障碍的病因包括等突如其来的威胁性和灾难事件。8 .适应障碍的主要治疗方法是。9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非药物治疗包括、等。10 .去抑制性社会参与障碍常起病于之前。三、多选题(每

4、题3分,共30分)1.以下属于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流行病学特点的有()A.暴力犯罪幸存者急性应激障碍的发生率为19%33%B.美国老兵中战争相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病率为2%17%C.延长哀伤障碍在我国的时点患病率为1.8%D.反应性依恋障碍和去抑制性社会参与障碍的患病率数据明确2.急性应激障碍的临床评估可采用的工具有()A.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B.急性应激障碍量表C.艾森克个性问卷D.生活事件量表3.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特征包括()A.创伤性再体验B.回避与麻木C.警觉性增高D.儿童的特殊表现4.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原则包括()A.心理治疗B.药物治疗C.非药物治疗D.手术治疗5.适应障碍的临

5、床特征有()A.焦虑和抑郁情绪B.品行问题C.躯体不适症状D.精神病性症状6 .以下属于延长哀伤障碍的治疗方法的有()A.药物治疗B.基于哀伤的认知行为治疗C.手术治疗D.心理动力治疗7 .反应性依恋障碍的临床表现包括()A.婴儿期出现依恋行为异常8 .儿童情绪化异常行为C.不寻求安慰或对安慰无反应D.密切关注他人但不参与社交活动8.去抑制性社会参与障碍的治疗方法包括()A.游戏疗法B.创作性艺术疗法C.行为矫正治疗D.药物治疗9.以下属于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中应激源的有()A.战争和暴力犯罪事件B.自然或人为灾难C.严重的交通事故D.丧亲10.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有()A.生物反馈治

6、疗B.冥想-放松疗法C.游戏疗法D.重复经颅磁刺激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所有经历创伤的个体都会发展为创伤和应激相关障碍。()2 .急性应激障碍在创伤事件后症状应持续最少3天。()3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要点中包括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4 .适应障碍一般不首选药物治疗。()5 .延长哀伤障碍的诊断要点中包括每天都有5个及以上特定症状。()6 .反应性依恋障碍的治疗重点在于让儿童远离不良的养育环境。()7 .去抑制性社会参与障碍与生命早期的被忽视有关。()8 .其他特定的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包括适应样障碍和持续性复杂居丧障碍。()9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药物治疗中,苯二氮草类药物通

7、常是首选药物。()10 .心理危机干预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疾病管理措施之一。()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急性应激障碍的临床特点。2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三大核心症状是什么?3 .适应障碍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哪些?4 .简述延长哀伤障碍的临床表现。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C2. D3. A4. D5. C6. B7. C8. C9. C10. B二、填空题1 .反应性依恋障碍、去抑制性社会参与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2 .茫然3 .攻击行为、抢夺等4 .负性自我认知、情绪调节障碍5 .6个月以上6 .远离不良的养育环境7 .暴力犯罪、自然或人为灾难、严重交通事故等8 .心理治

8、疗9 .生物反馈治疗、冥想-放松疗法等10 .5岁三、多选题1. ABC2. AB3. ABCD4. ABC5. ABC6. AB7. ABCD8. ABC9. ABCD10. ABCD四、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 五、简答题1 .急性应激障碍的临床特点:症状变异性较大,典型表现为“茫然”状态、意识范围缩窄、意识清晰度下降、注意狭窄、定向错误、对周围事物理解困难;也可在意识清晰状态下,反复出现闯入性回忆创伤性事件的情景。严重时达到分离性木僵或激越性活动增加(如逃跑反应)。常出现植物神经症状(心动过速、出汗、赤面等)。症状多在遭受创伤性事件后数分钟内出现

9、多在23天内消失,对于发作过程部分或完全遗忘。有些患者在病情严重阶段可出现片断的幻觉、妄想、严重的焦虑抑郁,可达到精神病障碍的程度。2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三大核心症状:创伤性再体验、回避和麻木、警觉性增高。3 .适应障碍的主要治疗方法:采用心理治疗措施,减少或脱离应激源是适应障碍的治疗原则,必要时可采用药物对症治疗。4 .延长哀伤障碍的临床表现:以丧亲事件为中心的、持续性的、极度的痛苦体验。一方面患者对逝者过度追忆,表现为患者常沉浸在对逝者的缅怀之中,不愿接受逝者已逝的现状,仍旧幻想着重新相聚。患者对与逝者相关的事物过度敏感,有意识地避免与已逝者相关的事物,对亲人的离世可能存在过分自责。另一方面患者难以进行正常的生活,表现为找不到生活中的自我定位,也不愿接受生活中新的角色,难以再次相信他人。患者与外界隔离、疏远,不会接受他人的帮助,或是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另外,患者还会表现为情感麻木,存在孤独的感受,对未来的生活不抱有希望,个人的社会功能受到显著影响,生活质量严重受损等。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