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11.30KB ,
资源ID:595833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胃功能三项检查早期胃癌筛查指标.docx)为本站会员(极速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胃功能三项检查早期胃癌筛查指标.docx

1、胃功能三项检查早期胃癌筛查指标胃癌在一般人群中发病率较低(33/10万),且目前尚无简便、有效的诊断方法进行全体人群普查。内镜检查等诊断方法用于胃癌普查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且由于其是侵入性检查,很多无症状、低胃癌发病风险的患者难以接受,因此,只有针对胃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才是可能行之有效的方法。筛查对象根据我国国情和胃癌流行病学,以下符合第1条和26中任一条者均应列为胃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1)年龄40岁以上,男女不限;(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3)H.Pylori感染者;(4)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5)胃癌患者一

2、级亲属;(6)存在胃癌其它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筛查方法(1)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检测:PGI浓度和(或)PGIPG比值下降对于萎缩性胃炎具有提示作用,通常使用PGI浓度W70g/L且PGI/PGII3.0作为诊断萎缩性胃炎的临界值,国内高发区胃癌筛查采用PGI浓度W70gL且PGI/PGII7.O0根据血清PG检测和H.Pylori抗体检测结果可以有效对患者的胃癌患病风险进行分层,并决定进一步检查策略。根据胃癌风险分级,A级:PG(一)H.PyloriQ)患者可不行内镜检查;B级:PGQ)、HPylOri(+)患者至少每3年行1次内镜检查;C级

3、PG(+)、H.Pylori(+)患者至少每2年行1次内镜检查;D级:PG(+)、H.PyloriQ)患者应每年行1次内镜检查。但需要注意的是当萎缩仅局限于胃窦时,PGl及PGI/PGII比值正常。血清PG水平在短时间内较为稳定,可每5年左右重复进行检测。本部分检测不针对胃食管交界癌(贲门癌)。(2)胃泌素17(gastrin-17,G-17):血清G-17检测可以反映胃窦部黏膜萎缩情况。血清G-17水平取决于胃内酸度及胃窦部G细胞数量。因此,高胃酸以及胃窦部萎缩患者的空腹血清G-17浓度较低。与血清PG检测相结合,血清G-17浓度检测可以诊断胃窦(G-17水平降低)或仅局限于胃体(G-17

4、水平升高)的萎缩性胃炎。因此,建议联合检测血清G-17、PGKPGI/PGII比值及H.Pylori抗体,以增加评估胃黏膜萎缩范围及程度的准确性。(3)上消化道领餐:日本自1960年起应用X线领餐检查进行胃癌筛查。如果X线领餐检查发现可疑病变如胃腔直径减小、狭窄、变形、僵硬、压迹、龛影、充盈缺损、黏膜褶皱变化等则行进一步内镜检查。然而,随着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内镜检查已基本取代X线领餐检查,成为最常用的胃癌检查手段。(4)内镜筛查:内镜及内镜下活检是目前诊断胃癌的金标准,尤其是对平坦型和非溃疡性胃癌的检出率高于X线钢餐等方法。然而内镜检查依赖设备和内镜医师资源,并且内镜检查费用相对较高、具有一

5、定痛苦,患者接受程度较差,即使对于日本等发达国家而言,也尚未采用内镜进行大规模胃癌筛查。因此,采用非侵入性诊断方法筛选出胃癌高风险人群,继而进行有目的的内镜下精查是较为可行的诊断策略(见下图)。胃功能三项检查血清胃功能检测是一种通过抽取人静脉血23ml(空腹),测定其中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I、II(PGI.II),并加以综合分析从而辅助诊断胃黏膜疾病的一项无创、无痛、安全、经济的胃病检测方法。血清胃泌素是主要由胃窦和十二指肠G细胞分泌的胃肠激素,对调节消化道功能有重要作用。人体中95%以上具有生物活性的胃泌素是a-酰胺化胃泌素,其中80%90%为GT7,5%10%为G-34。在以

6、胃窦萎缩为主的萎缩性胃炎中,胃窦黏膜萎缩可导致G细胞数量减少,G-17分泌减少,从而使血液循环中G-17含量降低,因此血清G-17水平可作为胃窦萎缩性胃炎的血清标记物,研究表明G-17诊断萎缩性胃炎的最佳临界值为5.lpmolLoG-17与胃窦萎缩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G(胃蛋白酶原)为胃黏膜分泌的一种天冬氨酸蛋白酶前体,主要分为PGI和PGILPGI主要由主细胞和胃底腺黏液颈细胞分泌;PGIl除由主细胞分泌外,亦可由泌酸腺黏液颈细胞、贲门腺和幽门腺黏液细胞以及十二指肠上段Brunner腺产生。PG不仅有助于判断胃黏膜是否萎缩,亦可明确萎缩累及部位以及严重程度。研究表明,PGI和PGn水平与胃窦、胃体慢性炎症的活动和程度呈正相关,胃蛋白酶原比值PGR(PGI/PGII)与后两者呈负相关。“ABC法”+内镜筛查为了进一步减少早期胃癌的漏诊率,临床上可根据行“ABC法加内镜检查”进行早期胃癌诊断,如胃功能三项有明显异常,可进一步行内镜精细检查,包括窄带成像技术(NBI)、智能电子分光技术(FICE)、智能电子染色内镜(I-SCAN),这样不仅可减少患者痛苦、医疗资源浪费,更能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