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 ,大小:14.06KB ,
资源ID:62617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有感.docx)为本站会员(奥沙丽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有感.docx

1、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有感仅供参考近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央纪委机关、中组部、国家监委、教育部、全国妇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家风是父母的叮咛嘱咐、是装满温情的陈年佳酿,是延续传统的精神薪火,是永不磨灭、代代相传的灵魂信念。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小”家风有大作用,要切实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让优良家风于无声中涵养精神力量。厚植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让优良家风成为滋养文明的精神沃土。“家庭不止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 总书记这样

2、强调。家庭是人生旅程的起点,拥有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是家庭教育的宝贵财富,关系着孩子能否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能否迈好人生第一个台阶。要注重家庭美德的培育,将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精髓,如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等赓续传递下去,更要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核,从个人、从家庭做起,坚定社会主义家国观,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将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让美德厚植于每个家庭,不仅为家庭美满、生活幸福铺垫累土,更为实现中国梦激发文明风尚力量。弘扬风清气正的家庭传统,让优良家风成为干事创业的精神指针。清白家风不染尘,冰霜气骨玉精神。家风连着党风和政风,继承和传承风清气正的家庭传统,向来是

3、共产党人的坚定选择。毛泽东的“家风三原则”是: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周恩来夫妇没有给亲属留下一砖一瓦、一钱一物,却留下了淡泊名利、自立自强的家训。焦裕禄始终告诫女儿:“书记的女儿不能高人一等,只能带头艰苦,不能有任何特殊”。无论何时,清廉都是对家人最好的馈赠,正直都是对子女最珍贵的教育,这些红色家风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不断焕发感染力与生命力,为接过接力棒的下一辈人留下干事创业的精神指针。培育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让优良家风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精神支撑。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家庭不仅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客体,更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意见中要求,要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吸引群众走出“小家”、融入大家。注重“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体现出我们重视优良传统的文化自信,映射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和观点,彰显出国家治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中国智慧。要切实培育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夯实基层治理的根基,让具备良好家庭美德的个人,不断接受生活礼俗教化、民俗民约约束,更能在基层自治中明是非、辨善恶,更能积极参与家社联动,让个人将家庭美德转化为公民道德,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精神支撑。德润人心,相沿成俗。传承好家风,培育新风尚,在润物无声中为社会兴旺、民族复兴注入不竭的精神力量!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