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应谱概念 与设计反应谱将将 时刻的地面运动脉冲引起的体系反应时刻的地面运动脉冲引起的体系反应叠叠加:加:体系在体系在t t时刻的地震反应为:时刻的地震反应为:杜哈密积分杜哈密积分一、概述一、概述:单自由度体系地震反应:单自由度体系地震反应:最大位移反应最大位移反应一般结构阻尼比较小一般结构阻尼比较小;7/9/20253第6讲 反应谱概念与设计反应谱单自由度体系位移反应:单自由度体系位移反应:质点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质点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7/9/20254第6讲 反应谱概念与设计反应谱质点相对于地面的最大速度反应为质点相对于地面的最大速度反应为一般结构阻尼比较小一般结构阻尼比较小;质点相对于地面
2、的速度为质点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7/9/20255第6讲 反应谱概念与设计反应谱质点的绝对加速度为质点的绝对加速度为单质点弹性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运动微分方程单质点弹性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运动微分方程7/9/20256第6讲 反应谱概念与设计反应谱质点的绝对加速度为质点的绝对加速度为:7/9/20257第6讲 反应谱概念与设计反应谱质点的绝对加速度为质点的绝对加速度为:质点相对于地面的最大加速度反应为质点相对于地面的最大加速度反应为:7/9/20258第6讲 反应谱概念与设计反应谱最大相对速度最大相对速度最大相对速度最大相对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大反应之间的关系最大反应之间的
3、关系最大相对位移最大相对位移最大相对位移最大相对位移7/9/20259第6讲 反应谱概念与设计反应谱在阻尼比、地面运动确定后,最大反应只是在阻尼比、地面运动确定后,最大反应只是在阻尼比、地面运动确定后,最大反应只是在阻尼比、地面运动确定后,最大反应只是结构自振周期结构自振周期结构自振周期结构自振周期(T,(T,(T,(T,)的函数。的函数。的函数。的函数。单自由度体系在给定的地震作用下某个最大反应与体系单自由度体系在给定的地震作用下某个最大反应与体系单自由度体系在给定的地震作用下某个最大反应与体系单自由度体系在给定的地震作用下某个最大反应与体系自振周期的关系曲线称为该反应的自振周期的关系曲线称
4、为该反应的自振周期的关系曲线称为该反应的自振周期的关系曲线称为该反应的地震反应谱地震反应谱地震反应谱地震反应谱。最大相对速度最大相对速度最大相对速度最大相对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大相对位移最大相对位移最大相对位移最大相对位移二、地震反应谱二、地震反应谱:7/9/202510第6讲 反应谱概念与设计反应谱地震加速度反应谱的意义地震加速度反应谱的意义 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可理解为一个确定的地面运动,通过一组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可理解为一个确定的地面运动,通过一组阻尼比阻尼比相同但相同但自振周期自振周期各不相同的单自由度体系,所引起的各体系各不相同的单自由度体系,所引起的各体
5、系最大加速度最大加速度反应反应与相应体系自振周期间的关系曲线与相应体系自振周期间的关系曲线 T1T1sa(T)TT2T2T3T3T4T4T5T5=0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Elcentro 1940 Elcentro 1940(N-SN-S)地震记录地震记录7/9/202512第6讲 反应谱概念与设计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Elcentro 1940 Elcentro 1940(N-SN-S)地震记录地震记录7/9/202513第6讲 反应谱概念与设计反应谱位移反应谱位移反应谱位移反应谱位移反应谱Elcentro 1
6、940 Elcentro 1940(N-SN-S)地震记录地震记录7/9/202514第6讲 反应谱概念与设计反应谱三、三、影响地震反应谱的因素:影响地震反应谱的因素:两个影响因素:两个影响因素:1.1.体系阻尼比体系阻尼比 2.2.地震动地震动1.1.体系阻尼比体系阻尼比体系阻尼比越大体系阻尼比越大体系地震加速度反应越小体系地震加速度反应越小地震反应谱值越小地震反应谱值越小 图图 阻尼比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阻尼比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Sa/xg maxT(s)4.02.01.01.03.04.02.03.0=0.010.030.050.102.2.地震动地震动不同的地震动将有不同的地震反应谱不同的
7、地震动将有不同的地震反应谱 地震动特性三要素地震动特性三要素:振幅振幅 、频谱频谱 、持时持时 地震动振幅地震动振幅 仅对仅对 地震反应谱值地震反应谱值 大小大小 有影响有影响振幅振幅振幅越大振幅越大地震反应谱值越大地震反应谱值越大呈线性比例呈线性比例关系关系频谱:地面运动各种频率(周期)成分的加速度幅值的对应关系频谱:地面运动各种频率(周期)成分的加速度幅值的对应关系不同场地条件下的平均反应谱不同场地条件下的平均反应谱 不同震中距条件下的平均反应谱不同震中距条件下的平均反应谱 地震反应谱峰值地震反应谱峰值对应的周期也越长对应的周期也越长 场地越软场地越软震中距越大震中距越大地震动主要频率成份
8、越小地震动主要频率成份越小(或主要周期成份越长)(或主要周期成份越长)地震动频谱对地震反应谱的地震动频谱对地震反应谱的 形状形状 有影响有影响 持时持时对最大反应或地震反应谱影响不大对最大反应或地震反应谱影响不大 相对位移反应谱相对位移反应谱相对位移反应谱相对位移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四、四、四、四、地震反应谱的地震反应谱的地震反应谱的地震反应谱的特点特点特点特点1.1.1.1.阻尼比阻尼比阻尼比阻尼比对反应谱影响很大对反应谱影响很大对反应谱影响很大对反应谱影响很大,不仅能降低结构反应的幅值
9、不仅能降低结构反应的幅值,不仅能降低结构反应的幅值,不仅能降低结构反应的幅值,而且可以削平不少峰值,可而且可以削平不少峰值,可而且可以削平不少峰值,可而且可以削平不少峰值,可使反应谱曲线变得平缓。使反应谱曲线变得平缓。使反应谱曲线变得平缓。使反应谱曲线变得平缓。7/9/202518第6讲 反应谱概念与设计反应谱相对位移反应谱相对位移反应谱相对位移反应谱相对位移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地震反应谱的地震反应谱的地震反应谱的地震反应谱的特点特点特点特点2.2.2.2.对于对于对于对于加速度反应谱加
10、速度反应谱加速度反应谱加速度反应谱,当结构,当结构,当结构,当结构周期小于某个值时幅值随周期周期小于某个值时幅值随周期周期小于某个值时幅值随周期周期小于某个值时幅值随周期急剧增大,大于某个值时,快急剧增大,大于某个值时,快急剧增大,大于某个值时,快急剧增大,大于某个值时,快速下降。速下降。速下降。速下降。当当当当T3.0sT3.0sT3.0sT3.0s,加速度反应谱值,加速度反应谱值,加速度反应谱值,加速度反应谱值下降缓慢。下降缓慢。下降缓慢。下降缓慢。7/9/202519第6讲 反应谱概念与设计反应谱相对位移反应谱相对位移反应谱相对位移反应谱相对位移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绝对
11、加速度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地震反应谱的地震反应谱的地震反应谱的地震反应谱的特点特点特点特点:3.3.3.3.对于对于对于对于速度反应谱速度反应谱速度反应谱速度反应谱,当结构周,当结构周,当结构周,当结构周期小于某个值时幅值随周期增期小于某个值时幅值随周期增期小于某个值时幅值随周期增期小于某个值时幅值随周期增大,随后趋于常数。大,随后趋于常数。大,随后趋于常数。大,随后趋于常数。4.4.4.4.对于对于对于对于位移反应谱位移反应谱位移反应谱位移反应谱,幅值随周期,幅值随周期,幅值随周期,幅值随周期增大。增大。增大。增大。7/9/20252
12、0第6讲 反应谱概念与设计反应谱相对位移反应谱相对位移反应谱相对位移反应谱相对位移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地震反应谱的地震反应谱的地震反应谱的地震反应谱的特点特点特点特点:5 5 5 5.土质条件对反应谱的形状和土质条件对反应谱的形状和土质条件对反应谱的形状和土质条件对反应谱的形状和很大的影响,土质越松软,加很大的影响,土质越松软,加很大的影响,土质越松软,加很大的影响,土质越松软,加速度反应谱峰值对应的结构周速度反应谱峰值对应的结构周速度反应谱峰值对应的结构周速度反应谱峰值对应的结构周期也就
13、越长期也就越长期也就越长期也就越长。7/9/202521第6讲 反应谱概念与设计反应谱地震反应谱地震反应谱地震反应谱地震反应谱总结:总结:总结:总结:1 1 1 1、结构的阻尼比和场地条件对、结构的阻尼比和场地条件对、结构的阻尼比和场地条件对、结构的阻尼比和场地条件对反应谱有很大影响。反应谱有很大影响。反应谱有很大影响。反应谱有很大影响。2 2 2 2、结构的最大地震反应,对于、结构的最大地震反应,对于、结构的最大地震反应,对于、结构的最大地震反应,对于高频结构主要取决于地面运动高频结构主要取决于地面运动高频结构主要取决于地面运动高频结构主要取决于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大加速度。最
14、大加速度。相对位移反应谱相对位移反应谱相对位移反应谱相对位移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7/9/202522第6讲 反应谱概念与设计反应谱地震反应谱地震反应谱地震反应谱地震反应谱总结:总结:总结:总结:3 3、结构的最大地震反应,对于、结构的最大地震反应,对于、结构的最大地震反应,对于、结构的最大地震反应,对于中频结构主要取决于地面运动中频结构主要取决于地面运动中频结构主要取决于地面运动中频结构主要取决于地面运动最大速度。最大速度。最大速度。最大速度。相对位移反应谱相对位移反应谱相对位移反应谱相对
15、位移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7/9/202523第6讲 反应谱概念与设计反应谱地震反应谱地震反应谱地震反应谱地震反应谱总结:总结:总结:总结:4 4、结构的最大地震反应,对于、结构的最大地震反应,对于、结构的最大地震反应,对于、结构的最大地震反应,对于低频结构主要取决于地面运动低频结构主要取决于地面运动低频结构主要取决于地面运动低频结构主要取决于地面运动最大位移。最大位移。最大位移。最大位移。相对位移反应谱相对位移反应谱相对位移反应谱相对位移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
16、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7/9/202524第6讲 反应谱概念与设计反应谱G G 体系的重量;体系的重量;地震系数;地震系数;动力系数动力系数五五、设计设计反应谱反应谱设计反反应谱:地震反应谱直接用于结构的抗震设计有一定的困难,地震反应谱直接用于结构的抗震设计有一定的困难,而需专门研究可供结构抗震设计用的反应谱,称之为设计反应谱而需专门研究可供结构抗震设计用的反应谱,称之为设计反应谱 地震系数地震系数(k)定义:定义:可将地震动振幅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分离出来可将地震动振幅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分离出来 基本烈度基本烈度6789地震系数k0.050.
17、10(0.15)0.20(0.30)0.40烈度每增加一度地震烈度每增加一度地震系数大致增加一倍系数大致增加一倍 动力系数动力系数定义定义意义:体系最大加速度的放大系数意义:体系最大加速度的放大系数体系最大加速度体系最大加速度地面最大加速度地面最大加速度是规则化的地震反应谱是规则化的地震反应谱那么对于给定的加速度记录那么对于给定的加速度记录 ,和结构的阻尼比,和结构的阻尼比,用,用上式可以计算出对应不同结构自振周期上式可以计算出对应不同结构自振周期T的动力系数的动力系数值。值。对比上两个公式,可以看出,地面最大加速度对比上两个公式,可以看出,地面最大加速度 对于给定的地震时个常数,所以对于给定
18、的地震时个常数,所以T T的曲线形式与拟加速度的曲线形式与拟加速度反应谱曲线的形状是完全一致的,只是纵坐标数值不相同。反应谱曲线的形状是完全一致的,只是纵坐标数值不相同。T T 曲线的纵坐标为曲线的纵坐标为 ,而拟加速度(加速度最大值)反应谱的纵坐标是而拟加速度(加速度最大值)反应谱的纵坐标是Sa。回顾前述的内容:回顾前述的内容:地震反应谱是现阶段计算地震作用的地震反应谱是现阶段计算地震作用的基础,基础,通过反应谱把随时程变化的地震作用通过反应谱把随时程变化的地震作用转化为最大的等效侧向力。转化为最大的等效侧向力。对于对于单自由度体系单自由度体系,把惯性力看作反把惯性力看作反映地震对结构体系影
19、响的等效力映地震对结构体系影响的等效力,用它对结,用它对结构进行抗震验算。构进行抗震验算。7/9/202528第6讲 反应谱概念与设计反应谱结构在地震持续过程中经受的最大地震作用为结构在地震持续过程中经受的最大地震作用为结构在地震持续过程中经受的最大地震作用为结构在地震持续过程中经受的最大地震作用为-集中于质点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集中于质点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集中于质点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集中于质点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动力系数动力系数动力系数动力系数-地震系数地震系数地震系数地震系数-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水平地震影响系数7
20、/9/202529第6讲 反应谱概念与设计反应谱对比上述公式,可以看出,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对比上述公式,可以看出,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的的T T的曲线形式的曲线形式与与Sa T 曲线曲线的形状是完全的形状是完全一致的,只是纵坐标数值不相同。一致的,只是纵坐标数值不相同。T的纵坐标为的纵坐标为 ,因为,因为 而对于给定的地震(或设防烈度),地震系数而对于给定的地震(或设防烈度),地震系数k k为常数。为常数。为使动力系数能用于结构抗震设计,采取以下措施:为使动力系数能用于结构抗震设计,采取以下措施:1.1.取确定的阻尼比取确定的阻尼比,因大多数实际建筑结构的阻尼比在,因大多数实际建筑结构的阻尼比在0.
21、050.05左右左右考虑阻尼比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考虑阻尼比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 由于地震的随机性,同一地点、相同地震烈度的前后两次地由于地震的随机性,同一地点、相同地震烈度的前后两次地震记录的地面运动加速度曲线时程震记录的地面运动加速度曲线时程 也有很大不同。因此,也有很大不同。因此,在进行工程设计时,仅用某一次的在进行工程设计时,仅用某一次的 所得到的反应谱曲线所得到的反应谱曲线Sa(T)或或(T)作为设计标准计算地震作用并不恰当,作为设计标准计算地震作用并不恰当,设计反反应谱:2.2.按场地、震中距将地震动记录分类按场地、震中距将地震动记录分类3.3.计算每一类地震动记录动力系数的平均值计算
22、每一类地震动记录动力系数的平均值考虑地震动频谱的影响因素考虑地震动频谱的影响因素 考虑类别相同的考虑类别相同的 不同地震动记录不同地震动记录 地震反应谱的变异性地震反应谱的变异性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后,根据统一场地所得到的强震地面运动加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后,根据统一场地所得到的强震地面运动加速度记录速度记录 分别计算出它的反应谱曲线(即最大加速度分别计算出它的反应谱曲线(即最大加速度/位移位移/速度与周期速度与周期T T的曲线),然后将这些谱曲线进行统计,求的曲线),然后将这些谱曲线进行统计,求出最具代表性的平均反应谱曲线作为设计依据,这条曲线称之出最具代表性的平均反应谱曲线作为设计依据,这条曲线称
23、之为为“抗震设计反应谱抗震设计反应谱”。工程设计采用的动力系数谱曲线工程设计采用的动力系数谱曲线(纵坐标用(纵坐标用 表示)表示)特征周期,特征周期,与与场地条件和地条件和设计地震分地震分组有关有关 结构自振周期结构自振周期衰减指数,取衰减指数,取0.9直直线下降段斜率下降段斜率调整系数,整系数,取取0.020.02阻尼阻尼调整系数,取整系数,取1.0值:值:地震影响系数地震影响系数定义定义图图 地震影响系数谱曲线地震影响系数谱曲线 图中图中我国建筑抗震采用两阶段设计,各设计阶段的我国建筑抗震采用两阶段设计,各设计阶段的地震影响地震影响设防烈度防烈度6789多遇地震多遇地震0.040.08(0
24、12)0.16(0.24)0.32罕遇地震罕遇地震-0.50(0.72)0.90(1.20)1.40注:括号中数注:括号中数值分分别用于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取基本地震加速度取和和的地区的地区 抗震设计反应谱抗震设计反应谱抗震设计反应谱抗震设计反应谱(规范中该谱曲线的纵坐标为(规范中该谱曲线的纵坐标为(规范中该谱曲线的纵坐标为(规范中该谱曲线的纵坐标为)1 1。S Sa a(T,(T,)-T)-T曲线曲线,(T,T,)-T)-T曲线曲线,(T,(T,)-T)-T曲线共性。曲线共性。2 2。统计分析后的平均。统计分析后的平均反应谱曲线反应谱曲线反应谱曲线反应谱曲线,平滑处理,平滑处理7/9/2
25、02535第6讲 反应谱概念与设计反应谱阻尼对地震影响系数的影响阻尼对地震影响系数的影响当结构阻尼比等于当结构阻尼比等于0.050.05时时,其形状参数作如下其形状参数作如下:2 2.水平段,周期自水平段,周期自0.1s0.1s至特征周至特征周期期TgTg的区段:的区段:3 3.曲曲线下降段线下降段,自特征周期至,自特征周期至5 5倍特征周期区段:倍特征周期区段:1 1.直线直线上升上升段段:,4 4.直线直线下降段下降段,自,自5 5倍特征周期倍特征周期至至6s区段:区段:结构自振周期结构自振周期衰减指数衰减指数阻尼阻尼调整系数整系数直直线下降段斜率下降段斜率调整系数整系数 特征周期,特征周
26、期,与与场地条件和地条件和设计地震分地震分组有关有关 阻尼对地震影响系数的影响阻尼对地震影响系数的影响当结构阻尼比不等于当结构阻尼比不等于0.050.05时,其时,其形状参数作如下调整形状参数作如下调整:1.1.曲线下降段衰减指数的调整曲线下降段衰减指数的调整 2.2.直线下降段斜率的调整直线下降段斜率的调整 的的调整:整:3.3.表中表中值应乘以阻尼乘以阻尼调整系数整系数当当取取-地震影响系数;地震影响系数;地震影响系数;地震影响系数;-地震影响系数最地震影响系数最地震影响系数最地震影响系数最 大值;大值;大值;大值;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阻尼比为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阻尼比为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27、阻尼比为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阻尼比为0.050.050.050.05)1.401.400.90(1.200.90(1.20)0.50(0.720.50(0.72)-罕遇地震罕遇地震0.320.320.16(0.240.16(0.24)0.08(0.120.08(0.12)0.040.04多遇地震多遇地震 9 8 7 6地震影响地震影响地震影响地震影响烈度烈度烈度烈度 括号数字分别对应于设计基本加速度括号数字分别对应于设计基本加速度括号数字分别对应于设计基本加速度括号数字分别对应于设计基本加速度0.15g0.15g0.15g0.15g和和和和0.30g0.30g0.30g0.30g地区的地震影
28、响系数地区的地震影响系数地区的地震影响系数地区的地震影响系数-结构周期;结构周期;结构周期;结构周期;7/9/202538第6讲 反应谱概念与设计反应谱地震特征周期分组的特征周期值(地震特征周期分组的特征周期值(地震特征周期分组的特征周期值(地震特征周期分组的特征周期值(s s s s)0.90 0.65 0.450.35第三组第三组0.75 0.55 0.400.30第二组第二组0.65 0.45 0.35 0.25第一组第一组 场地类别场地类别-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直线下降段的斜率调整直线下降段的斜率调整直线下降段的斜率
29、调整直线下降段的斜率调整系数;系数;系数;系数;-阻尼调整系数,小于阻尼调整系数,小于阻尼调整系数,小于阻尼调整系数,小于 0.55 0.55 0.55 0.55时,应取时,应取时,应取时,应取0.550.550.550.55。阻尼比阻尼比阻尼比阻尼比不不不不为为为为0.050.05时:时:时:时:7/9/202539第6讲 反应谱概念与设计反应谱7/9/202540第6讲 反应谱概念与设计反应谱例例 题题 1 1水塔水塔结构,同例构,同例3-13-1。,位于位于IIII类场地第二地第二组,基本烈度,基本烈度为7 7度度(地震加速度(地震加速度为0.10g),0.10g),阻尼比阻尼比求该结构
30、多遇地震下的水平地震作用求该结构多遇地震下的水平地震作用 解;解;查表表3-3,查表表3-2,由图由图3-123-12(地震影响系数谱曲线)(地震影响系数谱曲线)此此时应考考虑阻尼比阻尼比对地震影响系数形状的地震影响系数形状的调整。整。查表确定查表确定查表确定查表确定解:解:解:解:单层单跨框架。屋盖刚度为无穷大,质量集中于屋盖单层单跨框架。屋盖刚度为无穷大,质量集中于屋盖单层单跨框架。屋盖刚度为无穷大,质量集中于屋盖单层单跨框架。屋盖刚度为无穷大,质量集中于屋盖处。已知设防烈度为处。已知设防烈度为处。已知设防烈度为处。已知设防烈度为8 8 8 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二组,度,设计地震分组为二组
31、度,设计地震分组为二组,度,设计地震分组为二组,类场类场类场类场地;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地;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地;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地;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700kNG=700kNG=700kNG=700kN,框架柱线刚度,框架柱线刚度,框架柱线刚度,框架柱线刚度 ,阻尼比为阻尼比为阻尼比为阻尼比为0.050.050.050.05。试求该结构多遇地震时的水平地震作用。试求该结构多遇地震时的水平地震作用。试求该结构多遇地震时的水平地震作用。试求该结构多遇地震时的水平地震作用。(1 1 1 1)求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求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求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求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
32、2 2 2 2)求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求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求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求水平地震影响系数h=5mh=5mh=5mh=5m查表确定查表确定查表确定查表确定地震特征周期分组的特征周期值地震特征周期分组的特征周期值地震特征周期分组的特征周期值地震特征周期分组的特征周期值TgTgTgTg(s s s s)0.90 0.65 0.450.35第三组第三组0.75 0.55 0.400.30第二组第二组0.65 0.45 0.35 0.25第一组第一组 场地类别场地类别例例 题题 2 27/9/202543第6讲 反应谱概念与设计反应谱解:解:解:解:(1 1 1 1)求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求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求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求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2 2 2 2)求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求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求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求水平地震影响系数h=5mh=5mh=5mh=5m(3 3 3 3)计算结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结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结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结构水平地震作用7/9/202544第6讲 反应谱概念与设计反应谱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