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 ,大小:15.39KB ,
资源ID:65717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校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校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docx

1、学校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一、防踩踏安全管理 1.制定学校预防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2.在教学楼东西两侧楼梯,指定不同年级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的位置。 3.合理安排班级教室,将班额大、年龄小的学生及班级安排在底楼或低楼层教室。 4.实行错开时间及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制度。 5.学生上放学、间操、上下课、集会等集中上下楼梯时,班主任带队,每个楼层转角处有值周老师值班。 6. 学生到功能室上课,必须排队,做到不推拥,不喧哗,不怪叫。 7.明确楼层值周老师的职责,学生离开教学楼或进班级后,值周老师才能离开。 8.实行学校领导防踩踏值班(带班)制度。 二、防踩踏硬件设施 1.教学楼楼道有能正常工作的照明设备

2、 2.在楼梯台阶上画中间标识线及行进方向指示标志。 3.楼梯口转弯处张贴礼让右行,注意安全,下楼慢行,请勿拥挤等警示语。 4.教学楼道和楼梯墙壁装置应急灯、标明逃生方向安全出口指示灯。 三、防踩踏安全 1.定期对学生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 2. 经常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养成,学生上下楼梯时不能追逐、打闹、拥挤,防止踩踏挤压等不安全事故发生。 3.培养学生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行走的_惯,。 4.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时,值班老师应及时制止。对学生在上、下楼梯时故意打闹、堵塞楼道通行的不良现象给予制止、批评。 5.学生上下楼梯时若被推倒或滑到,后面的同学必须立即停步倒地学生应设法靠近墙壁,

3、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同时尽量露出口鼻,保持呼吸通畅。 四、防踩踏安全检查 1.学校负责人要每天检查老师防踩踏值班到位情况。 2.定期检查、及时修理损坏的楼梯通道照明设施。 3.定期检查楼梯通道,发现安全隐患时,要及时请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做进一步检查,必要时报告当地政府和行政部门。 紧急疏散演练班级顺序安排 中学部教学楼班级疏散顺序安排: 第一序列是教学楼一楼36班、35班、34班、33班,从乒乓球台到篮球场集合。 第二序列是教学楼二楼32班、31班,从西边楼梯下接33班。 第三序列是教学楼三楼30班、29班,从西边楼梯下接31班。 第四序列是教学楼三楼27班、

4、28班,从东边楼梯下,走教学楼主干道到篮球场集合。 第五序列是教学楼四楼26班、25班、24班,从东边楼梯接28班。 第六序列是教学楼五楼21班、22班、23班,从东边楼梯接24班。 (五个楼层同时进行,一个班接一个班;专业教室上课的学生走就近出口。) 综合楼班级疏散顺序安排: 第一序列是教学楼西边45、44、43、39班,从西边楼梯下到篮球场。 第二序列是教学楼东边40、41、42、37、38班,从东边楼梯下到篮球场。 四、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 1、全体师生应严肃认真、密切配合、高度重视此次演练。 2、听到学校发出的警报声(急促的哨音)后,全校师生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得收拾任何物品。

5、3、疏散集合地点:学生在后操场集中,按课间操所站的班级位置,面向教学楼。 4、疏散撤离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嘱咐学生注意安全,特别是在楼道、楼梯上,做到非常快速又井然有序,不慌不乱。从始至终以两纵队到达指定区域。 5、班主任做好前期辅导工作,讲清演练的目的、要达到的效果,引起学生的重视。特别强调撤离演练快速行进中的安全,严禁学生起哄、怪叫、推搡、拖拉不积极等不严肃的行为。 6、各班最好先单独自行演练、准备,从中发现问题、积累经验,为参与学校演练的成功做准备。 7、各位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要认真理解此方案,弄清意图、职责,认真组织学生。 8、演练过程中绝对服从现场指挥。现场指挥应根据现场情况、人流密度、对疏散路线作选择或调整。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