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13.52KB ,
资源ID:65854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校食品加工制作过程与控制制度.docx)为本站会员(奥沙丽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校食品加工制作过程与控制制度.docx

1、学校食品加工制作过程与控制制度为把好食品加工制作关,确保食品安全,特制定本制度。一、加工制作基本要求1. 加工制作的食品品种、数量与场所、设施、设备等条件相匹配。2. 食堂从业人员领到食品后,先进行感官验收,发现食品有腐烂、变质、超过保质期等情况时,要立即进行清理。3. 加工制作食品过程中,应采取下列措施,避免食品受到交叉污染:(1)不同类型的食品原料、不同存在形式的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分开存放,其盛放容器和加工制作工具分类管理、分开使用,定位存放。(2)接触食品的容器和工具不得直接放置在地面上或者接触不洁物。(3)食品处理区内不得从事可能污染食品的活动。(4)不得在辅助区(如卫生间、更

2、衣区等)内加工制作食品、清洗消毒餐饮具。(5)食堂内不得饲养和宰杀禽、畜等动物。4. 加工制作食品过程中,不得存在下列行为:(1)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制作食品。2)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3)使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再次加工制作食品。(4)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5)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6)使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7)使用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食品添加剂。(8)使用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9)使用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经营

3、的食品(如织纹螺等)。(10)在食品中添加药品(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除外)及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加工制作行为。5. 对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食品及原料,应拒绝加工制作。二、加工制作区域的使用1. 中央厨房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食品冷却、分装等应在专间内进行。2. 学校备餐宜在专间内进行。三、粗加工制作与切配1. 冷冻(藏)食品出库后,应及时加工制作。冷冻食品原料不宜反复解冻、冷冻。2. 宜使用冷藏解冻或冷水解冻方法进行解冻,解冻时合理防护,避免受到污染。使用微波解冻方法的,解冻后的食品原料应被立即加工制作。应缩短解冻后的高危易腐食品原料在常温下的存放时间,食品原料的表面温度不宜超过8C

4、O食品原料应洗净后使用。盛放或加工制作不同类型食品原料的工具和容器应分开使用。盛放或加工制作畜肉类原料、禽肉类原料及蛋类原料的工具和容器宜分开使用。3. 使用禽蛋前,应清洗禽蛋的外壳,必要时消毒外壳。破蛋后应单独存放在暂存容器内,确认禽蛋未变质后再合并存放。4. 应及时使用或冷冻(藏)贮存切配好的半成品。1. 四、成品加工制作专间内加工制作的相关要求。(1)专间内温度不得高于25CO(2)每餐(或每次)使用专间前,应对专间空气进行消毒。消毒方法应遵循消毒设施使用说明书要求。使用紫外线灯消毒的,应在无人加工制作时开启紫外线灯30分钟以上并做好记录3)由专人加工制作,非专间加工制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

5、专间。进入专间前,加工制作人员应更换专用的工作衣帽并佩戴口罩。加工制作人员在加工制作前应严格清洗消毒手部,加工制作过程中适时清洗消毒手部。(4)应使用专用的工具、容器、设备,使用前要用专用的清洗消毒设施进行清洗消毒并保持清洁。(5)及时关闭专间的门和食品传递窗口。(6)加工制作好的成品宜当餐供应。(7)不得在专间内从事非清洁操作区的加工制作活动。2. 烹饪区内加工制作。(1)一般要求:烹饪食品的温度和时间应能保证食品安全。需要烧熟煮透的食品,加工制作时食品的中心温度应达到70C以上。对特殊加工制作工艺,中心温度低于70C的食品,餐饮服务提供者应严格控制原料质量安全状态,确保经过特殊加工制作工艺

6、制作成品的食品安全。盛放调味料的容器应保持清洁,使用后加盖存放,宜标注预包装调味料标签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及开封日期等内容。宜采用有效的设备或方法,避免或减少食品在烹饪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2)油炸类食品:选择热稳定性好、适合油炸的食用油脂。与炸油直接接触的设备、工具内表面应为耐腐蚀、耐高温的材质(如不锈钢等),易清洁、维护。油炸食品前,应尽可能减少食品表面的多余水分。油炸食品时,油温不宜超过190C。油量不足时,应及时添加新油。定期过滤在用油,去除食物残渣。鼓励使用快速检测方法定时测试在用油的酸价、极性组分等指标。定期拆卸油炸设备,进行清洁维护。五、食品添加剂使用1. 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应在

7、技术上确有必要,并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使用量。2. 按照食品安全使用标准规定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使用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包括亚硝酸钠、亚硝酸钾)。3. 专柜(位)存放食品添加剂,并标注“食品添加剂”字样。使用容器盛放拆包后的食品添加剂的,应在盛放容器上标明食品添加剂名称,并保留原包装。4. 应专册记录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称、生产日期或批号、添加的食品品种、添加量、添加时间、操作人员等信息,规定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除外。使用有“最大使用量”规定的食品添加剂,应精准称量使用。六、食品相关产品使用1. 各类工具和容器应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可使用

8、颜色、材料、形状、文字等方式进行区分。2. 工具、容器和设备,宜使用不锈钢材料,不宜使用木质材料。必须使用木质材料时,应避免对食品造成污染。盛放热食类食品的容器不宜使用塑料材料。3. 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制成的塑料制品不得盛装、接触油脂类食品和乙醇含量高于20%的食品。4. 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七、高危易腐食品冷却1. 需要冷冻(藏)的熟制半成品或成品,应在熟制后立即冷却。2. 应在清洁操作区内进行熟制成品的冷却,并在盛放容器上标注加工制作时间等。3. 冷却时,可采用将食品切成小块、搅拌、冷水浴等措施或者使用专用速冷设备,使食品的中心温度在2小时内从60C降至21C,再经2小时或更短时间降至8C。八、食品再加热高危易腐食品熟制后,在8C60C条件下存放2小时以上且未发生感官性状变化的,食用前应进行再加热。1. 再加热时,食品的中心温度应达到70C以上。1. 九、食品留样学校食堂每餐次的食品成品应留样。应将留样食品按照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专用密闭容器内,在专用冷藏设备中冷藏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的留样量应能满足检验检测需要,且不少于125g在盛放留样食品的容器上应标注留样食品名称、留样时间(月、日、时),或者标注与留样记录相对应的标识。2. 应由专人管理留样食品、记录留样情况,记录内容包括留样食品名称、留样时间(月、日、时)、留样人员等。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