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22.09KB ,
资源ID:87241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打击乐器中幼儿节奏感培养数据分析中一班.docx)为本站会员(奥沙丽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打击乐器中幼儿节奏感培养数据分析中一班.docx

1、打击乐器中幼儿节奏感培养数据分析中一班幼儿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节奏也无处不有,无处不在,节奏感在幼儿音乐活动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音乐节奏感也成为幼儿教育音乐活动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如何能让幼儿在节奏中感受音乐的美妙以及理解、 领悟音乐节奏元素并且提高对音乐欣赏的能力, 我园开展了如何在打击乐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节奏感的课题研究。 为了准确的知道幼儿的节奏感是否在通过打击乐活动的渗入而进步时, 我们在课题进行之前做了一个前期的调查。 调查中我们可以明确的知道, 我班幼儿对节奏感的掌握情况较实验班的幼儿来说有还是存在一点优势的。 下面我就就实验前期的测试结果进行一个详细来分

2、析。实验前期测试结果对比表:表 1:能认识三种以上的打击乐器(30 人)好中差实 验 班 ( 2 人) 6.67%(4 人) 13.33%(24 人) 80%对 照 班 ( 8 人) 26.67%(11 人) 36.67%(11 人) 36.67%百分比差-20%-23.34%43.33%由于上个学期末我们班进行了四种乐器的打击乐器活动的尝试,幼儿对几种不常见的乐器有了新鲜的尝试, 印象深刻。所以在本次的测试中,与实验班出示相同的乐器测试的结果中, 我们班相对说占了一定的优势,但部分能力较弱的幼儿的表现还是有待提高的, 能力需要加强。表 2:能够正确演奏3 种打击乐器 (30 人)好中差实 验

3、 班 ( 3 人) 10%(6 人) 20%( 21 人) 70%对 照 班 ( 9 人) 30%(6 人) 20%( 15 人) 50%百分比差-20%020%我们班因为有认识和尝试的基础, 在使用即正确使用 3 种乐器的测试中,一些观察能力与操作能力强的幼儿就表现的非常优异、 在我们班竟然有 30%的幼儿能够正确的使用它, 这是一个出乎我意料的结果。比如说三角铁是使用, 测试前我都猜想估计没有小朋友能正确的使用它,可让我吃惊的是有九个小朋友做到了,测试结束后,我问他们是如何做到的,韩雨辰小朋友告诉我: “三角铁中那个黄色的的线刚好可以让我用手指勾住它, 而且这样拿敲击发出来的声音非常的好听

4、表 3:通过倾听能分辨出至少两种以上乐器的音色(30 人)好中差实 验 班 ( 3 人) 10%(6 人) 20%(21 人) 70%对 照 班 ( 8 人) 26.67%(12 人) 40%(10 人) 33.33%百分比差-16.67%-20%36.67%倾听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对幼儿这方面的培养也是很重视的。比如:在晨间室内的区域活动中,我们会放一些幼儿爱听的儿童歌曲, 音乐欣赏活动中尽量选取风格多样的音乐,日常活动中与幼儿玩听辨声音的游戏等。借助于以上的经验, 幼儿在倾听两种以上乐器的音色并说出乐器名称的测试中才会有稍小的优势。表 4:能根据教师出示的动作图谱进行节奏

5、演奏(30 人)好中差实 验 班 ( 1 人) 3.33%(3 人) 10%(26 人) 86.67%对 照 班 ( 9 人) 30%(9 人) 30%( 12 人) 40%百分比差-26.67%-20%46.67%图谱在打击乐中起到了一个帮助的作用,从图谱中,幼儿可以准确地知道自己演奏的部分,知道什么时候该演奏,什么时候该停止,什么时候出现什么乐器等。 对于中班来说, 动作总谱是适合幼儿来练习。本次测试时, 我出示的就是动作图谱,让幼儿运用自己身体的各个器官来打节奏。在节奏演奏时,我加入了简单的语言提示,幼儿听着我的声音指挥较好的完成节奏演奏。表 5:能够看指挥演奏乐器,并能看懂指挥强弱变化

6、的手势(30 人)好中差实 验 班00(30 人) 100%对 照 班 ( 6 人) 20%(11 人) 36.67%(13 人) 43.33%百分比差-20%-36.67%56.67%强弱是演奏中最为明显的一大特征, 而同样的对于幼儿来说, 强弱也是较难的一步,在小班时,我们班经常玩一个“声音变变变”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 幼儿拍手的声音虽教师铃鼓发出的声音大小变化。对于这种变化多端的游戏幼儿不厌其烦,经常嚷着我要玩,到近期我用手势代替铃鼓声大小。 所以测试时还是有以少部分的人能够按我的要求做到的。表 6:能够自觉养成轻拿轻放打击乐器,分类摆放的习惯(30 人)好中差实 验 班 (10 人)

7、33.33%(6 人)20%(14 人)46.67%对 照 班 (12 人)40%(10 人)33.33%(8 人)26.67%百分比差-6.67%-13.33%20%我觉得常规是要从点滴做起的。 比如在一次的活动中, 幼儿小朋友椅子不好好坐,脚踮起来把椅子往后倾斜,摔倒哭了。我看到过去“大声”的安慰他: “你看,你对椅子不温柔,它就生气了,而且还发脾气,让你摔倒了。看,像徐子涵小朋友她温柔的对待椅子,椅子也温柔的对她。所以不管的对椅子,还是对其他的玩具或乐器,只要你温柔的对待它,它就会很乐意的和你交朋友的! ”所以我觉得天天的强调并不是最好的办法, 我们要留心观察, 从发生在幼儿身上的一点点

8、小事作为引导方向,这样更具有信服力。表 7:能够重复老师敲打乐器节奏(30 人)好中差实 验 班(8 人)26.67%(6 人)20%(16 人)53.33%对 照 班(8 人) 26.67%(6 人) 20%(16 人) 53.33%百分比差000模仿是幼儿非常喜欢和感兴趣的事情,而这种有声的模仿幼儿更是喜欢。比如说学小猫、小狗的叫声,这需要先听才能达到后做,需要很集中的注意力。 但由于模仿乐器的节奏在本班属于初次尝试,幼儿的表现并不是很理想,需要加强。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 活动的支持者、 合作者、引导者。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幼儿是一个个体,各方面能力不同。所以,幼儿在节奏感培养的过程中,需要老师的适当引导。教师应该做一个教育有心人, 从各个方面,如:语言活动中富含韵律的诗歌朗诵;美术活动中长短分明的点线绘画; 体育运动中左右动作的相互协调等等,都能帮助幼儿一步一步更牢靠的掌握节奏。 因此,在生活教育中,处处都可以引导幼儿发现节奏,感受节奏!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