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 ,大小:65.32KB ,
资源ID:87945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拔罐疗法的操作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奥沙丽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拔罐疗法的操作规范.docx

1、医 料推荐拔罐疗法的操作规范(以火罐为例)一、拔罐疗法的概念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体表的一定部位,以产生良性刺激,达到调节机体功能。防治疾病目的的外治方法。二、拔罐疗法的适应范围拔罐法具有通经活络, 吸拔经络中的风寒湿气外出, 还具有引出排脓等作用,适用于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风湿痛、感冒、咳嗽、腰背痛、月经痛、胃痛、疡初期未溃时,以及局部皮肤麻木或机能减退的等病症。三、拔罐疗法的吸拔方法闪火法:用止血钳夹住 95%酒精棉球,在罐内闪火排去空气,迅速将罐罩在应拔部位。四、常用的拔罐法及操作坐罐:要求主试者用闪火法拔罐,用止血钳夹住一个经 9

2、5%乙醇浸泡过的棉球, 点燃后伸入罐内绕 1 圈迅速退出, 并立即将罐口扣在放术部位,使罐吸附在皮肤上。注意棉球沾乙醇不可过多,亦勿在罐口停留,以免罐口烧烫灼伤皮肤。闪罐:用闪法火将罐拔上后,立即取下,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取下,取下拔上,直至皮肤潮红充血为度。走罐:选用口径较大、罐口平滑的玻璃罐,先在罐口和施术部位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油, 再用闪火法将罐吸拔住, 然后以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向左、右施术部位往返推动,至较大面积的皮肤出现潮红为度。针罐:先将针刺入穴位, 待得气后将留置穴位, 然后用闪火法,以针刺部位为中心, 将罐拔住,约 1015min,至皮肤潮红充血起罐。刺络拔罐: 在施术部位消

3、毒后, 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地叩刺出血,再拔上火罐,留置 1015min 后。起罐后擦净血迹。五、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选择合适的火罐。拔罐时应选肌肉丰厚的部位,而在肌肉浅薄、骨骼突出、皮肉松弛、毛发较多的部位不易吸拔,罐易脱落。体位要适当,拔罐过程中不要移动体位,以免火罐脱落。1医 料推荐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不宜拔罐。孕妇腹部、腰骶部须慎用。拔罐时注意棉球沾乙醇不可过多, 亦勿在罐口停留, 以免罐口烧烫灼伤皮肤。拔罐一般可出现局部红晕或紫绀色, 一般不须处理, 会自行消退。若留罐时间过长,皮肤会出现水泡,小者当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大的须用消毒针将水放出并包敷,防止感染。起罐手法要轻缓, 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 按压一下,使气漏入,罐即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应用针罐时, 应防止肌肉收缩,发生弯针,并避免撞压针入深处,损伤脏器及血管。故胸背部腧穴均宜慎用针罐。使用多罐时, 火罐的排列顺序不宜太近, 以免皮肤被牵拉产生疼痛。应用刺络拔罐时,出血量须适当,一般57ml。2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