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47.50KB ,
资源ID:91908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生儿脐炎92例脐部分泌物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doc)为本站会员(奥沙丽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生儿脐炎92例脐部分泌物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doc

1、摘要】 目的 :了解新生儿脐炎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本病提供预防及治疗参考。方法 :调查我院 2007 年 1 月 2011年 9月收治的有完整资料新生儿脐炎114例, 对脐部分泌物所分离到的 92 株致病菌的种类及药敏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114例中检出 92 株致病菌,检出率 80.7% (92/114) ,革 兰氏阳性菌 60 株,占 65.2% (60/92) ,金黄色葡萄球菌 39 株, 占 42.4%(39/92)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21 株,占 22.8% (21/92),革兰氏阴性菌 31株, 占 33.7% (31/92), 大肠埃希 菌 9 株,占 9.8%(9/9

2、2) ,肺炎克雷伯菌 7 株,占 7.6%( 7/92), 其它革兰氏阴性菌 15 株,占 16.3%(15/92),真菌 1株,占 1.1%(1/92)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MRS)65.0 %(39/60) ,产 超广谱B -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 为 55.6% (5/9) 、57.1% (4/7)。均具有多重耐药性。结论 : 新 生儿脐炎的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等,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MRS) 及产超广谱B -内酰胺酶(ESBLs)株增多,加强新生儿脐部护 理, 减少新生儿脐炎仍十分必要。【关键词】脐炎

3、 ;病原菌 ;耐药谱Study on 92 pathogens and drug-resistance of Newborn omphalitisSHEN An-ying. Quan Cai-qi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Jinshan Branchofthe Sixth People s Hospitai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1500, Zang Jan-Hua the Sixth People s Hospitai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200233Chi

4、na 【 Abstract 】: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pathogens of neonate navel infection and their drug sensitivity to antibiotics, and to provide basis to choose rational antibiotic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neonatalomphalitis. METHODSBacteria culture and antibiotic sensitivity test were

5、undertaken for infected navel secretion of 114 newborn cases selected fromJan2007 to Sep 2011 were conducted, the category and antibiotic sensitivity of the obtained 92 pathogens were analyzed. RESULTSAmong the 114 cases, 92 pathogens were isolated. positive strains 80.7%(92/114). The main pathogens

6、 were Gram-positive cocci accounted for 65.2%(60/92), the most of which wereS.aureus42.4% (39/92),coap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us22.8%(21/92).The Gram-negative bacillipathogens took up 33.7%(31/92), among which Escherichia coli accounted for (9.8%)(9/92). K. Penumoniae accounted for (7.6%)(7/92) ,

7、 other Gram-negative bacillipathogens16.3% ( 15/92) and fungi 1.1%(1/92). MRS occupied 65.0%(39/60),E. coli and K. Penumoniae of ESBLs accounted for 55.6%(5/9) and 57.1%(4/7). The various bacteria were serous resistance to common antianicrobial agents. CONCLUSION The main pathogentic bacteria of the

8、 newborn omphlitis areS. aureus,S. epidermidis,S. Escherichia coli and K. pneumoniae. There is a trend of the increase of MRS and ESBLs pathogens .The various bacteria were multi-drugresistance to common antianicrobial agents .It is necessary to advise how attend to the newborn in order todecrease t

9、he newborn omphlitis.【 Key words 】: Omphalitis; Pathogen; Resistance spectrum 新生儿脐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细菌感染性疾病,为了解我 院新生儿脐炎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 , 降低耐药菌株的产 生 ,为本病提供预防及治疗参考 , 我们收集 2007 年 1 月 2011年 9月住院治疗的新生儿脐炎 114例, 对 92例脐分泌物 细菌培养及药敏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对象2007年1月一2011年9月住院治疗的新生儿 脐炎 114例, 男71 例、女 43例, 年龄 328天; 其中 17例早 产儿

10、 , 余为足月儿。 脐炎的诊断标准按 医院感染检测指南 1; 根据医院感染标准 , 其中 39 例属医院感染 , 53 例属社会 获得性感染。 114 例均采集脐分泌物 , 其中 24 例伴有高热或 体温不升、精神萎靡、面色苍灰、不哭、不吃等全身症状者 同时做血培养。1.2 标本采集 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患儿脐部表面 , 然后用无菌棉拭子自结痂底部或脐窝深处采集分泌物于无 菌管内送细菌室。1.3 细菌鉴定及药敏 细菌鉴定按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 程进行。药敏试验用纸片扩散法。所用培养基由上海伊华 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有美国德灵诊断产 品有限公司提供,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临床常用抗

11、菌药物 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 , 质控菌株用大肠埃希菌 ATCC 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 25923 。1.4超广谱B -内酰胺酶(ESBL)的测定 用双纸片协同 试验,结果判断采用 2008 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推荐的指南进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测定 用苯唑西林对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根据 NCCLS(2004 版)规定 苯唑西林 MIC 小于 2ug/ml 为甲氧西林 敏感葡萄球菌(MSS),大于4ug/ml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2 结果2.1 分离菌构成情况 114 例脐部分泌物标本中共检出致 病菌 92 株,检出率 8

12、0.7% (92/114) ,共检出 16 种致病菌, 其中革兰氏阳性菌 60 株,占 65.2%( 60/92),革兰氏阴性菌 31 株,占 33.7%( 31/92),真菌 1 株,占 1.1%( 1/92),见 (表 1)。表 192 株病原菌株数构成情况 病原菌检出株(株) 构成比( %) 金黄色葡萄球菌 39 42.4 表皮葡萄球菌 10 10.9 溶血葡萄球菌 55.4 华氏葡萄球菌 22.2 施氏葡萄球菌 11.1 人葡萄球菌人亚种 11.1 头皮葡萄球菌头皮亚种 11.1 模仿葡萄球菌 11.1 大肠埃希菌 99.8 肺炎克雷伯菌 77.6 阴沟肠杆菌 55.4 普通变异杆菌

13、22.2 奇异变形杆菌 33.3 铜绿假单胞菌 33.3 费劳地氏枸橼酸杆菌 22.2 痰培特姆菌 11.1 合计 92 100.02.2ESBLs 检测 92 株中各菌株产 ESBLs 占各自分离菌株 的比例为 :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 30.8%(12/39), 表皮葡萄球菌 50.0%(5/10) ,大肠埃希氏菌 55.6% (5/9), 肺炎克雷伯氏菌 57.1% (4/7) ,阴沟肠杆菌 40.0%(2/5) ,铜绿假单胞菌 33.3% (1/3)。2.3 革兰氏阳性菌的耐药性 60 株葡萄球菌耐药情况见 表 2。60 株葡萄球菌属,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MRS) 65.0 %(39/6

14、0) 。2.4 主要革兰氏阴性菌的耐药性 9 株大肠埃希氏菌及 7 株肺炎克雷伯氏菌耐药情况见表 3。2.524 例血培养中 6 例有菌生长 , 其中 5 例为社会获得 性感染患儿(均出生于自家中) , 其菌株分别为 2 例金黄色 葡萄球菌 , 2 例大肠埃希菌, 1 例肺炎克雷白菌, 1 例为表皮 葡萄球菌 , 5 例其菌种与同一患儿脐分泌物培养出的细菌相 药敏结果也相同。 1 例血培养大肠埃希菌,而脐部分泌物培 养金黄色葡萄球菌。3 讨论3.1 主要致病菌分布情况:本次调查 114 例新生儿的脐 部分泌物标本 , 检出致病菌 92 株,检出率 80.7%,检出的阴 性标本可能与新生儿取样前

15、局部用过抗菌药物或消毒液有 关。检出的 92 株中共检出 16 种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 球菌 39 株、表皮葡萄球菌 10 株、大肠埃希氏菌 9 株、肺炎 克雷伯菌 7 株 , 与国外报导相符合 2。随着时间的延长和 病例数的增加 , 检出致病菌可能还会增多,有文献报道新生 儿脐炎葡萄球菌属是最主要的病原菌之一 3,4 。新生儿由于 缺乏抗细菌定植能力,而且免疫器官发育尚不完善 , 存在着 明显的免疫功能低下状况, 易感染葡萄球菌, 一旦发生感染 易出现败血症 , 特别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病死率较高 5 。 本组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CNS)21 株,尤以表皮葡萄球 菌比例最高达 47.

16、6% ( 10/21) , 表皮葡萄球菌过去一直认为 条件致病菌, 致病力弱。 但近年来在临床上感染已屡见不鲜 且有增加趋势 6, 7。值得进一步探讨,已肯定该类菌为人 类疾病的重要病原体,并有学者发现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带 有细菌粘血等致病因子 , 引起耐药性增高 , 成为难以控制的 医院感染重要病原菌,应引起关注。本组革兰氏阴性菌中大 肠埃希氏菌 29%( 9/31),占阴性菌首位、新生儿缺乏 IgM 可能与其对大肠埃希菌等革兰氏阴性菌易感有部分关系 8。大肠埃希氏菌有许多菌型为人的病原菌 , 病原菌易由 脐残端侵入血液导致败血症 , 在诱发新生儿败血症感染途径 中, 脐部感染可占 27%

17、9, 提示新生儿脐炎应引起高度重 视。3.2 主要致病菌耐药情况:从表 2 显示 60 株葡萄球菌属 显示多重耐药明显,似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率更高, MRS 占 65.0 %(39/60)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产ESBLs 分别为 30.8%(12/39) 、 50.0%(5/10) ,是这一类细菌对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环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增加的基 础。MRS除对苯唑西林耐药外,对其它所有与苯唑西林结构 相同的B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均耐药;MRS往往还可通过改 变抗菌药物作用靶位、产生修饰酶、降低膜通透性等不同机 制, 对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等抗菌 药

18、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 表2结果类似, 对阿莫西林 /克拉 维酸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 耐药率9.5 28.2%,对替 考拉宁、利奈唑林、利福平敏感,耐药率低,仅2.6% 9.6%, 发现 2 株对万古霉素耐药,与国外报道相似 10,本组葡 萄球菌的高度耐药可能与感染菌株来自于长期接触B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医护人员 , 以及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在产生 ESBLs同时产生灭活酶或对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突变11,产生新的PBPIa,导致与B -内酰胺类抗生素亲和力极度低下 而产生耐药。由于第三代头孢菌素广泛应用,导致G-杆菌产 生 ESBLs, 最常见产 ESBLs 细菌为大肠埃希氏菌和

19、肺炎克雷 白菌,本组中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分别产 ESBLs 为55.6% (5/9)及 57.1% (4/7),与国内冯强等 12 报道相近, ESBLs 酶是一类能水解广谱青霉素、 三代头孢菌素及单环类 抗菌药物的B -内酰胺酶,但对头霉素、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 及酶抑制剂敏感。编码此类酶基因常由含多种耐药基因的可 接合性质粒的携带 , 能够在不同的菌种、株间呈水平传递 , 而且有质粒介导的耐药比由染色体介导的耐药要多得多 13, 而使感染菌株高度耐药 , 引起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表 3 结 果也显示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对青霉素类及头 孢菌素类(除头孢他啶)具有极高耐药性,对

20、庆大霉素、复 方新诺明不同程度耐药 33.3 44.4%,对氨苄/青霉烷砜、哌 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阿米卡星耐药率低,为11.1% 14.3%,对亚胺培南(泰能)均敏感,但氨基糖苷类有耳、 肾毒性,喹诺酮类药物可影响婴儿的软骨发育 , 在儿科中限 制使用。因此亚胺培南有可能成为治疗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 克雷伯氏菌经验性治疗首选药物。因此,临床治疗产 ESBLs 的G-杆菌感染时应选对B -内酰胺酶稳定的如泰能、碳青霉 稀类及酶抑制剂抗生素。同时由于其耐药性广,故临床医生 在用药时需结合当地病原菌的变迁情况及脐部分泌物细菌 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 并提倡尽早进行血培养的送检 , 以防败

21、血症患儿病情的恶化。3.3 本组调查中医院感染 39 例,正确的脐部护理是 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重要环节 14,15, 故应加强医护人员 的责任心 , 严格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 做好脐部护理及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 , 杜绝新生儿脐炎院内感染发生。另外本 组中社会获得性感染 53 例,血培养 6 例有菌生长中有 5 例 为社会获得性感染患儿 (均出生于自家中) ,由于本地区属郊 区农村及外来人员较多,故特别要加强对农村及流动人口产 妇及陪床家属详细传授新生儿卫生保健知识 , 并宣教到医院 新法接生,以更好的预防和杜绝新生儿脐炎社会感染的发 生。参考文献1. 王枢群 ,张邦燮 .医院感染检测指

22、南 M. 重庆 :科学技 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1990.4304372. SawardekarKP. Changing spectrum of neonatal omphalitis.Pediatr Infect Dis J,2004, 23 (1): 22263. 梁伟民 . 新生儿脐源性腹膜炎 76 例临床分析 J. 中 国医师杂志 , 2004, 6(2):255.4. 陈红武 ,黄铮 .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J. 中 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12(11):806-807.5. Beck Sague CM, AEimip, et al. The bloodstream i

23、n fections in neonatal umbilical infction intensire care unit patients: resuts of a mutticenter study. Petients Infect Dis J, 1994,13(2):1106. 刘振声 . 医院内感染及其管理 .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 社 , 1989:2527. 项全中 , 门振兴 , 傅文芳 etal. 中国儿科专家经验文 集. 沈阳: 沈阳出版社 , 1994: 788. 徐秀文 , 文细毛 , 任南 . 我院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增高及评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2000, 10

24、 (3): 1799. 滕海麟 . 新生儿机会菌败血症 135 例临床分析 . 临 床儿科杂志 ,1998, 16 (3): 19110. Krynetski EY , Schuetz JD,Galpin AJ,etal A Single point mutation leading to loss of catalytic activity in human thiopurine S-methyltransferase.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5, 92:949-95311. 魏明谦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现状.中华传染病杂志 ,1998,6(1):3

25、412. 冯强产酶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检测与 耐药性分析 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9,8(1):44-4913. 陈民均.肠道菌株B -内酰胺酶的新动态临床微生物 学 ,1995,1(2):614. 杨秀菊 , 谢景玫 , 苏春勤 . 新生儿脐部消毒前后细 菌学调查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15(4):392.15. 杨锦红 ,李向阳,张楚南 .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及耐 药性分析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13(6):572-574.表 260 株葡萄球菌属对 19 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 抗生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39 株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21

26、耐药株数耐药率耐药株数 耐药率 青霉素 37 94.921100.0 苯唑西林 21 53.818 85.7 氨苄西林 39 100 21100.0 哌拉西林 19 48.714 66.7 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 11 28.2 5 23.8 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410.3 2 9.5 红霉素 26 66.719 90.5 头孢唑林 25 64.1 1152.4 头孢曲松 17 43.6 1676.2 四环素 12 30.8 1047.6 替考拉宁 12.61 4.8 克林霉素 12 30.89 42.9万古霉素 12.61 4.8庆大霉素 1333.3 9 42.9 复方新诺明 1333.3

27、 8 38.1 环丙沙星 1230.8 9 42.9 亚胺培南 1538.5 9 42.9 利奈唑林 1 2.62 9.5 利福平 1 2.61 4.8表3主要G-杆菌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率() 抗生素 大肠埃希氏菌 9 株 肺炎克雷伯氏菌 7 株 耐药株数 耐药率 耐药株数 耐药率氨苄西林 9 1007 100 氨苄/青霉烷砜 1 11.100 哌拉西林 888.9 7 100 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00 1 14.3 头孢唑啉 6 66.75 71.4 头孢噻肟 5 55.64 57.1 头孢曲松 6 66.74 57.1 头孢呋辛 5 55.62 28.6 头孢西丁 5 55.61 14

28、3 头孢他啶 1 11.11 14.3 亚胺培南 0 000 阿米卡星 0 01 14.3 庆大霉素 333.33 42.9 复方新诺明 444.43 42.9 环丙沙星 111.11 14.3附:沈安英,女, 1966 年出生,汉族,儿科副主任医师,本 科电话: 13816651573email : say1966全彩琪,女, 1939 年出生,汉族,儿科主任医师,本科 地址: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健康路 147 号上海第六人民 医院金山分院儿科张建华,男,儿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电话: 18930177999email : zjh12195 地址: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儿科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