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慧安监大数据大数据监管平台建设综合解决方案2020 年智慧安监大数据大数据监管平台(一体化、智能化、预警化、移动化)建设方案I智慧安监大数据大数据监管平台建设综合解决方案2020 年目录1 概述 71.1编制依据 71.2项目概况 93.16.1 建设目标9.3.16.2 建设内容112 需求分析 172.1 业务需求 172.1.1 安监局业务需求 172.1.2 质监局业务需求 232.1.3 住建局业务需求 242.1.4 绿色产业集聚区业务需求 252.2建设需求 263.22.1 应用体系建设需求 263.22.2 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需求393.22.3 公共信息化基础建设需求 41
2、3.22.4 配套工程建设需求 483.22.5 安全生产体验中心建设需求 503 总体技术方案 513.1智慧安监大数据管理平台结构图 523.2智慧安监大数据管理平台模型图 543.3智慧安监大数据管理平台架构 553.4智慧安监大数据管理平台监管流程 563.5智慧安监大数据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563.6智能分析服务器与无人机对接应用 583.7应急管理综合平台 593.8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 614.1.1 平台结构图614.1.2 平台建设内容624.1.3 系统功能634.1.4 平台特点653.9安全生产物联网平台 664.2.1 安全生产云服务 684.2.2 智慧安监应用系统 6
3、94.2.3 智能移动监管APP 694.2.4 安全生产远程监察平台 704.2.5 应急管理与救援指挥系统 71431 系统功能 72432 应用效果744.2.6 安全生产执法管理系统 754.4.1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系统 PC端784.4.2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系统移动端 794.4.3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三合一平台 80iii智慧安监大数据大数据监管平台建设综合解决方案2020 年4.4.4 PC端与移动端互联互通 804.4.5 安全生产监管移动执法 N+1平台 814.2.7 安全生产动态预警系统 814.5.1 安全生产预警系统的目标、任务 824.5.2 带给企业的效益: 834
4、5.3 预警流程 834.5.4 隐患监控与预警 834.5.5 重大危险源监控与预警 844.5.6 教育培训 844.5.7 预警信息发布 854.5.8 预警系统的特点854.5.9 性能指标 864.2.8 安全生产培训宣教系统 864.2.9 安全生产行业监管系统 884.2.10 安全巡检管理系统 904.2.11 危险作业审批管理系统 914.2.12 智慧安全管理一体化云系统 934.2.13 安全生产大数据平台 944.6.1 中心数据库建设 954.6.2 信息资源目录建设 954.6.3 数据库对接 964.6.4 平台功能96iv智慧安监大数据大数据监管平台建设综合解
5、决方案2020 年4.6.5 重大事故辅助应急救援平台 984.6.6 基于位置服务的人员统计与快速清点解决方案984.6.7 基于位置服务的应急响应处置系统平台解决方案994.2.14 总体架构 14.2.15 软件架构 34.2.16 部署架构 44.2.17 网络架构 84.2.18 安全架构 94 建设方案 114.1监管监察系统 114.7.1 综合监管子系统 114.7.2 视频应用子系统514.7.3 行政执法子系统 724.7.4 隐患排查治理子系统874.7.5 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子系统 1044.7.6 安监指数应用子系统 1194.2宣传教育系统 1464.8.3 培训考核
6、子系统 1464.8.4 安全宣传子系统 1604.3行业监管系统 175(1) 电梯安全监控子系统 175(2) 气瓶统一监管子系统 197(3) 建筑工地人员管理子系统2134.4应急管理系统 231应急管理软件子系统231现场应急指挥子系统2914.5公共信息平台 325系统概述325业务用户326业务流程327业务功能328技术方案3294.6公共信息化基础 380基础网络381数据中心399信息安全449统一运维管理477标准规范4954.7配套工程 504安监局配套工程505集聚区配套工程 5164.8展示体验中心 5334.8.1展区概述533482展区用户534建设内容535安
7、监安全展区设计 536质监安全展区设计 609消防安全展区设计629VI智慧安监大数据大数据监管平台建设综合解决方案2020 年1概述智慧安监是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 通过对安全生产元素的全面透彻的感知, 对安全生产数据和信息 的全面互联互通,对安全生产隐患和事故的智能化处置,实现对安全生产领域中的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环境,迅速、“智慧安监”项目全面贯彻省局安全生产信息化“一个中心、 三个平台和五大体系”顶层设计基本框架,建成覆盖市、区安监 部门的统一网络和市、区两级数据中心,完善政务应用、综合监 管、应急救援三大平台,初步建成信息安全、标准规范、硬件支 撑、网
8、络运维、综合协调五类体系,形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统一高效的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成为省局在地方安全生产信息化 顶层设计全面落实和应用的示范试点工程。1.1编制依据国家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浙江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浙江省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二五专项规划;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十二五”规划;XX绿色产业集聚区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情况汇报;区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安全
9、生产行政执法文书使用手册;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 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行政处罚实施办法;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管现场检查规定。1.2项目概况1.2.1建设目标是全国氟硅产业的重要化工基地, 危化品企业较多,规模较 大,涉及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 其中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涉及硝 化、氟化、加氢、重氮化、氧化、胺化、聚合等多种危
10、险工艺, 全市重大危险源较多;危险化学品储存量巨大,因而全市危险化 学品和重大危险源成为了智慧安监监管的主要载体。依托已有政务外网和政务内网, 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 先进信息化手段,建立智慧化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有效提升安 全生产监管的力度和强度, 提高事故风险防控水平,增强安全生 产监管执法能力、技术支撑能力和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建成“智慧安监”平台,初步形成监管监察便捷高效,宣传教 育广泛普及,重点行业智能管控,应急救援快速响应,各职能部 门统一协作的大安监格局,为全面实现XX安全生产信息化整体水平迈入国内领先,打造成国家级智慧安全生产管理示范城市的 目标奠定基础。具体体现在:一是安全
11、生产监管执法能力进一步增强。通过信息整合技 术,实现各类企业数据的综合汇集展示, 并实现数据的深度分析, 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执法信息系统及装备建 设,提高执法过程的科技化水平,提高执法的行政效率。二是企业及公众的安全生产意识进一步提高。加强对企业在岗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特别是加大对特殊岗位持证人员的 培训考核力度;此外,安监部门要实现对培训中介组织及企业的 有效监管,实现对公众安全生产知识教育的普及, 提高公众的安 全生产意识。三是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改善。运用物联网技11智慧安监大数据大数据监管平台建设综合解决方案2020 年术,实现电梯运行状态的感知分析及
12、电梯的智慧化运营,实现气瓶注册、检验、充装等环节的全生命周期动态流转管理及重点建 筑工地的施工人员出入管理和现场分布情况管理。四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建成统一的安 全生产应急管理系统,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 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通过综合业务管理、应急保障、应 急模拟演练、应急监测预警、应急智能方案、应急协调指挥等环 节提高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及处置能力。五是各职能部门统一协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建立“智慧安监” 平台,实现对基础设施资源的灵活化管理,对前端感知资源、业 务系统资源及其他领域数据的采集和汇聚。实现对上层智慧应用 提供数据和服务支撑,为业务应用系统提供
13、基础数据共享、分析 服务共享、业务数据共享,为安委会成员单位提供数据交互共享, 有效避免信息化系统的重复开发、资源浪费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各职能部门的统一协作水平。1.2.2建设内容“智慧安监”项目的建设内容围绕安全生产业务展开,共分为 ii智慧安监大数据大数据监管平台建设综合解决方案2020 年九个部分,分别是监管监察系统、宣传教育系统、重点行业监管 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公共信息平台、公共信息化基础、配套工 程、安全生产体验中心和标准规范。具体分为:(1 )监管监察系统监管监察系统的建设内容分为六个方面, 一是综合监管应用 子系统,利用信息整合技术实现对重点区域等部位的远程可视化 控制管理、
14、实时掌握企业安全生产重点部位的动态,加强对重大危险源、隐患排查等安全生产相关信息的综合处置与分析;二是视频应用子系统,实现对监管区域视频的广泛覆盖、统一监控、 统一调度和全区范围内的制高点全景监控;三是行政执法子系 统,实现执法过程中法律条文的快速查询和案件的快速处置与上 传,提高安监部门的执法效率;四是隐患排查子系统,实现隐患 的发现、整改、复查、验证等各环节的跟踪管理,为安全监管部 门的绩效考核提供依据;五是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子系统, 对全市 的安全生产的信息和知识做一次大规模的收集和整理,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分类保存,并提供相应的检索手段,将大量隐含知识 编码化和数字化,方便了信息和知识的检
15、索, 形成安全生产知识 库,并把安全生产知识库的内容录入公共信息平台,提供数据共享;六是安监指数应用子系统通过对公共信息平台的海量数据进 行大数据分析,对的安全生产的情况进行详细全面的量化分析与 评价,形成科学有价值的指数结论, 把握城市安全生产的态势及 相关信息,并对宏观态势进行直观生动的数字化展示,并通过指数变化识别波动原因,指导业务工作。(2)宣传教育系统宣传教育系统的建设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培训考核子系统,实现安监部门对企业安全生产培训的统一管理和对培训中介 组织的统一监管;二是安全宣传子系统,通过宣传片、三维模拟 动画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材料,提高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3)重点行业监管
16、系统重点行业监管系统的建设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电梯实时监控子系统,通过电梯运行信息的采集, 为质监局提供实现电梯 运行状态、维修、保养等多方面信息,提高对电梯运行的监管水 平;二是气瓶统一监管子系统,通过建设气瓶标识与识别装置, 实现质监局对气瓶生产、注册、检验、充装、销毁等各环节的有 效监管;三是建筑工地人员出入管理子系统, 通过人员进出工地 信息采集,实现建筑工地现场实际人数、现场人员活动状态、人 员进出和出勤情况的实时掌握, 为工程承建单位提供人员管理依 据。(4)应急管理系统建设应急管理系统,通过应急管理软件子系统和现场应急指 挥子系统的建设,实现对于安全生产突发事件的有效预防和及时
17、 处置。提高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及事故处置能力。系统具备综合业务管理、应急保障、应急模拟演练、应急监测预警、应急智能方 案、应急协调指挥等功能。(5)公共信息平台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包括基础数据库和公共业务数据库的公共信息库, 用于统一存储内的企事业信息、空间数据信息等数据资源;2、构建统一公共信息服务,包括安监视频图像整合系统、 公共信息交换共享系统、公共空间数据服务系统以及业务应用集 成服务等;3、构建公共信息接口与服务系统,为各业务应用提供多种 共享接口服务,并为上层业务应用提供支撑服务;4、构建公共信息平台管理系统,提供公共信息平台的统 管理以及平台信息资源的综合
18、运行态势监控。(6 )公共信息化基础公共信息化基础的建设任务包括基础网络建设、数据中心建设、信息安全建设和标准规范建设。基础网络建设以政务网络为基础,分为市级、区县级、乡镇(街道)级及企业级四级网络结构。每级之间通过专网进行连接, 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构建安全生产基础网络。 着力打造宽带化、移动化、融合化、泛在化的安全可靠新一代安全 生产网络。安全生产数据中心建设围绕安全生产把计算、存储、应用等作为服务提供;通过虚拟化手段进行物理资源的共享,节约单一用户的使用成本;提供自动化的服务开通能力迅速满足用户需 要;提供更多的安全机制和可靠性机制, 保证企业级应用的需求, 满足政府信息化的
19、安全标准。信息安全建设通过有效的信息安全手段,构建“智慧安监”的 信息安全运行环境。主要内容包括视频安全交换、 虚拟化安全防 护、政务公开安全防护。云计算平台建设基于开源的KVM虚拟化技术进行自主研发,提供虚拟化平台支持,同时兼容VMWare 等商用虚拟化产品、Xen等开源虚拟化产品。整合了基础设施配 套与数据中心IT架构,形成了完整的面向智慧城市的专有云通 用解决方案。自动化引擎建设用于自动化衔接云计算平台和运维,在 服务器上自动安装部署应用。使得运维人员便捷高效的完成 相应的工作,同时让开发者方便的实现需要的功能。统一运维平台建设采用了相关的方法、技术、制度、流程和 文档等,对IT运行环境
20、如硬软件环境、网络环境等)、IT业务系 统和IT运维人员进行的综合管理。(7 )配套工程配套工程的建设内容包括市安监局安全生产指挥中心、 集聚 区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安监局指挥中心设备机房、 集聚区指挥中 心设备机房,为“智慧安监”的运行提供场所及硬件支撑环境。(8)展示体验中心建设展示体验中心,该中心围绕安全生产,展示内容包括危 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安全、电梯、气瓶、消防、灭火 系统、职业健康等领域。本展馆为面向安全生产从业人员、中小 学生、普通市民和各行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展馆,运用多媒体、三 维仿真等多种高科技技术,向公众展示行业安全生产、公共安全、 日常生活等领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1、9 )标准规范标准规范主要包括标准规范指南、信息资源标准规范、应用 标准规范、技术标准规范和管理标准规范建设,为制定和完善智慧安监领域的标准和规范,用以在相同领域内为后期建设提供统 一的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2需求分析2.1业务需求业务需求包含四部分内容, 分别是安监局业务需求、 质监局 业务需求、住建局业务需求和绿色产业集聚区业务需求。2.1.1安监局业务需求(1)综合监管应用需求监管部门需要全面掌握所辖区域范围内企业重大危险源的 种类和分布情况等详细信息,需要实现重大危险源的实时监管、 监控和预警和对重点区域等部位的远程可视化控制管理,当重大 危险源出现异常状况时,在第一时间获知相关信息,
22、 并能够进行 针对性处置,同时确保同其他业务单位的联动协调;需要对“智慧环保”视频、重大危险源、隐患、报警以及其他 安全生产监管接入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统计分析,便于宏观掌握辖区内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做出企业安全生产态势的风险预 警,发布预警信息;能对核心企业和重点区域的安全生产监管信息进行数字化展示和联动调用。(2)视频监控需求监管部门需要在重点监管企业增设视频监控点位,加强对重大危险源、重点区域的视频监管能力;监管部门需要对辖区内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突发事件进行 大范围、远距离、全方位地监控监控,且要求在雾天、夜晚及恶 劣天气等环境下也具备精确监控能力;需要对危化品存储区、危险工作区域等重点区
23、域进行重点监控,对擅自进入人员或车辆进行目标、行为识别检测、跟踪和报 警,对监控进行全过程录像,以便事后案件查询进行智能视频分 析、检索、回放等。(3 )行政执法需求执法人员需要进行现场拍照、录音、录像等取证,能够实时在线上传;执法人员需要进行现场执法办公,如查询上级派遣的任务、立案申请、案件处理、查询领导审批结果、现场打印案件处理单、 结案反馈等;执法人员需要现场查询有关法律法规条文、企业、人员信息、案件信息等;执法人员需要实景导航、地点搜索、查询等功能;安监部门领导需要对所有案件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案发率、结案率、重大案件发生率等,并将结果输出。(4)隐患排查治理需求安监局需要对辖区范围内高
24、危行业的基本信息、基本状况进行全面、实时地了解;安监局对辖区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自查自报及治理情况进行核查,根据企业报送的事故隐患整改治理情况, 定期对事故 隐患跟踪监督,并负责重大事故隐患的监督治理、综合协调和销 账备案等工作。(5 )安全生产信息管理需求安监部门需要对危化品的种类、 危化品处理流程规范以及安 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进行学习,提高安监局相关部门的工作能力。企业需要对以及安全生产技术标准、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以及 职业卫生评估报告进行学习,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的标准化意识。群众需要对危化品日常防范和危化品辨识进行了解,增强自身防范意思。(6)安监指数应用需求安监局需要对的安全生产的情况进行
25、详细全面的量化分析与评价,并对宏观态势进行直观生动的展示,自动分析指数波动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实现对各项管理工作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指 导,以此协助职能部门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和优化。(7)培训考核和宣传教育需求1)培训考核安监局需要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对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安全生产相关人员的安全培 训、考核及安全资格认证工作,更好地实现对持证情况、培训效 果、考核体系进行分析和管理;监管机构需进行培训计划审批、题库管理、考试申请审批、 考试安排、考试通知、证书发放、培训情况监管、统计结果查询 等;组织者需进行培训人员代报名、培训计划安排、课件/课程资料上传修改、培训结果上报、成绩查询、证件查询等;培训人员需要实现注册、报名、课程 /课件学习、模拟考试 训练、成绩查询、证件查询等。2)安全生产宣传安监局需要强化安全生产网络媒体宣传,对安全生产新闻、事故、宣传动态等进行及时展示、及时发布,提供丰富的宣传内 容和展示方式;需要为公众提供危化、非煤矿山、烟花爆竹等安全知识普及、 法律法规查询平台,提供安全生产关键词模糊搜索、查询安全生 产早期新闻、学习资料、通知公告等。(8)应急处置需求1)日常应急管理安监局需要对接入的隐患排查与重大危险源的综合监管信息,进行隐患分析和风险预测、风险预警;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