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588.61KB ,
资源ID:95369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汽车风窗刮水器.docx)为本站会员(奥沙丽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汽车风窗刮水器.docx

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汽车风窗刮水器机构设计与分析 学 院 : 班 级 : 设计者 : 指导老师: 时 间 : 目录一、机构简介及设计数据2机构简介及设计数据2设计内容3二、刮水器机构相关数据的计算及分析4 机构尺寸、即为家教、传动角的计算4 加速度,速度多边形的计算与分析4 曲柄摇杆机构动态静力分析13三、课程设计总结15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总结15 收获与感想15 参考文献15一机构简介及设计数据1.1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1机构简介汽车风窗刮水器是用于汽车刮水刷的驱动装置。如图1- (a)所示,风窗刮水器工作时,由电动机带动齿轮装置1-2,传至曲柄摇杆装置2-3-4。电动机单向连续转

2、动,刮水杆4作左右往复摆动,要求左右摆动的平均速度相同。其中,刮水刷的工作阻力矩如图1- (b)所示。图1 汽车风窗刮水器a机动示意图;b工作阻力矩曲线2设计数据设计参考数据见表1所示表1 设计数据内容曲柄摇杆机构设计及运动分析曲柄摇杆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符号单位数据3011206018010015500设计内容1对曲柄摇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作机构12个位置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线图,构件4的角速度与角加速度线图。2对曲柄摇杆机构进行动态静力分析。确定机构一个位置的各个运动副反力及应加于曲柄上的的平衡力矩。二刮水器机构相关数据的计算及分析机构尺寸、极位夹角、传动角的计算1LBC=180mm2极位夹角=

3、180 (k-1)(k+1) =0可见该机构无急回作用,可以到达摆臂左右摆动速度相同的要求。3传动角r=arcos(b2+c2-(d-a)2)/2bcr1=180 - arcos(b2+c2-(d-a)2)/2bc计算得 r= r1=30加速度,速度多边形的计算与分析1.由条件可得:VB=WABLABWAB=30/60 m/sLAB=60 mmVAB=0.188 m/s a B=WABLAB m/s选比例尺: v=VB/pb=9.42 (m/s)/m a=a B/pb=29.5(m/s)/m理论力学公式:VC=VB+VBC a C=a B+ a CBn+a CBt2.机构12个位置的速度、加速

4、度线图和位置图1由图1的速度多边形及加速度多边形,根据比例尺得到:VC =0 VBCa Cn=0 a BCa C =pc*a= m/s2由图2的速度多边形及加速度多边形,根据比例尺得到:VC =0.139 m/s VBCa C a BCa C =pc*a=3由图3的速度多边形及加速度多边形,根据比例尺得到:VC =0.149 m/s VBCa C a BCa C =pc*a=4由图4的速度多边形及加速度多边形,根据比例尺得到:VC =0.188 m/s VBC=0m/sa C a BCn=0m/sa C =pc*a= m/s5由图5的速度多边形及加速度多边形,根据比例尺得到:VC =0.194

5、 m/s VBCa Cn=0540m/s a BC a C =pc*a= m/s6由图6的速度多边形及加速度多边形,根据比例尺得到:VC =0.155 m/s VBCa C a BCa C =pc*a= m/s7由图7的速度多边形及加速度多边形,根据比例尺得到:VC =0 m/s VBCa Cn=0m/s a BCa C =pc*a= 8由图8的速度多边形及加速度多边形,根据比例尺得到:VC =0.116 m/s VBCa C a BCa C =pc*a= m/s9由图9的速度多边形及加速度多边形,根据比例尺得到:VC =0.119 m/s VBCa C a BCa C =pc*a= m/s1

6、0由图10的速度多边形及加速度多边形,根据比例尺得到:VC =0.188 m/s VBC=0m/sa C a BCn=0m/sa C =pc*a= m/s11由图11的速度多边形及加速度多边形,根据比例尺得到:VC =0.232 m/s VBCa C a BCa C =pc*a= m/s12由图12的速度多边形及加速度多边形,根据比例尺得到:VC =0.221 m/s VBCa C a BCa C =pc*a= m/s由计算数据及电脑辅助程序可得转动副B、C、S4的各个运动曲线:1运动副C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曲线:2运动副B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曲线:3运动副S4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曲线:曲柄摇

7、杆机构动态静力分析1通过计算机辅助程序可以得到动态静力分析计算结果:转动副A、B、C的受力矢量端图为:转动副D的受力矢量端图为:2应加于曲柄上的平衡力矩为:三、课程设计总结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总结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能够培养机械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是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原理课程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获得工程技术训练的必不可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所要到达的目的是: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并结合生产实际来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2、通过制定设计方案、合理选择机构的类型、正确地对机构的运动和受力进行分析和计算,让学生对机构设计有一

8、个较完整的概念。3、训练学生收集和运用设计资料以及计算、制图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的能力,并在此根底上利用计算机根底理论知识,初步掌握编制计算机程序并在计算机上计算来解决机构设计问题的根本技能。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的任务是: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通常选择一般用途的机构为题目,根据机械的工作要求,对机构进行选型与组合,设计出几种机构方案,并对其加以比拟和确定,然后对所选定方案中的机构进行运动和动力分析,确定出最优的机构参数,绘制机构运动性能曲线。收获与感想 这次为期7天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虽然时间短暂,却让我们得到了非常充分的锻炼,为了完成这次课程设计,我们会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会去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会相互讨论解决问题,会剧烈的争论一个个的疑点,在不断的完善与争论中,各种设计方案趋于完善,这种学习气氛是我所向往的。在完成课程设计题目的过程中,我会经常花费一整天的时间去完善方案,每当完成一个步骤后,总会有发自内心的成就感。同时,不断的讨论与探讨所导至的不止是对知识理解的加深,同时还有对解题和思考方式的拓展,百利而无一害。因此,这次课程设计我的收获比看起来的大很多。参考文献1?机械原理教程?第3版 张伟社主编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戴娟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