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 ,大小:48.93KB ,
资源ID:99182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水准测量的原理教学方案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飞猪)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水准测量的原理教学方案设计.docx

1、水准测量的原理教学方案设计知识点水准测量的原理课程名称建筑工程 施工测量教学对象高职学生提供者徐健梅课时15分钟专业大类制造大类专业类土建施工类一、教学内容与背景分析具体介绍了水准测量基本原理和高程计算的方法,在此内容学习之前, 学生已经对高程和高差的概念、水准仪的结构与使用、水准点、水准路线等 基本知识进行了学习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知道水准测量的理论依据; 知道后视、前视、视线高的含义和区别;(2)知道计算水准点高程的方法2 .能力目标(1)能够合理地选择水准点、转点和测量路线;(2)能够做到仪器位置合适,后、前视观测顺序和跑尺顺序止确;(3)能够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彳寺定点高程3

2、情感目标(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思考的习惯;(2)培养学生对待测量数据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二、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对象是建筑工程专业高职大一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模仿 能力,反应灵活,活泼好动,对学习新鲜事物有很大积极性,动手能力强。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对高职学生进行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动手能力,因此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观察发现、启发引导、相互讨论的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 认真观察与思考,并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调控,帮助学生整理并完整掌握知识 点;提供给学生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中对相互旧发,开阔视野,加深 理解;引导学生进行

3、小组学习,培养其协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2 .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 其目的是充分发挥各 种媒体的特长,在优化组合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1 .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2 .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案设计入、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 图及资 源准备1.知识点回 顾,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1 .提问:大地水准面的概念?(假 想的一个静止的平均的海水面延伸到 陆地形成的一个包围整个地球的封闭 曲面)2.提问:高程的概念?(地面 点沿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跑离H。)跟同桌交 流,回答老 师的问题串联知 识点2.内容讲解1 .介绍

4、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 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已知点和待 定点竖立的尺子上进行读数,测定地 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 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 程。穿插讲解高差、后视、前视的概 念2 .高程的计算方法(主要介绍高差 法和视线高法)3 .进一步加深讲解使学生理解讲解高 差、后视、前视、视线高的概念学生思考并 回答播放 课件3.例题讲解例题:设已知点A高程为45.123m, B 为待求点。后视读数a=1.732m,前视 读数b=1.243m,请问A、B两点哪点 局,并求B点图程?解:1、计算B点图程(1)局若法:h ab= a-b=1.732-1.243=0.489 (m) Hb=

5、 HA+hAB=45.123+0.489=45.612m(2)视线高法Hi = a=45.123+1.732=46.855(mi)Hb= Hi-b=46.855-1.243=45.612(m)2、判断点的高低由于Hb H a,故B点图于A点学生带着问 题思考并回 答问题。播放 课件44.总结概括教学流程图: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堂内容进 一步理解并概括水准测量的原理:利 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已知点 和待定点竖立的尺子上进行读数,测总结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 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师生互动知识点高程2 .进一步理解高程计算的两种方 法3 .对后视、前视的概念更深一步 理

6、解掌握内容七、教学评价设计1、注重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增强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在理解基本概念 的基础上,通过实际练习,能真正理解水准测量的原理和高程计算的方法。 2、从课前的教学设计到课中的教学过程,教者始终努力凸现学生的主体地 位,赋予学生以广阔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沉浸到知识的理解与应 用当中,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运用,真正掌握水准测量确定点的高程的 方法。八、帮助和总结1、教师指导学生对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帮助学生加深对水准测量原理的理解。2、教师能灵活把握教材,做到详略处理得当。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努 力体现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风格。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力争在 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真正理解需要掌握的内容;既注重理论知识的加固又使学生具有相应的实践操作能力,真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