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在实施幼儿运动处方中的作用.doc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10009000 上传时间:2021-04-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在实施幼儿运动处方中的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家庭在实施幼儿运动处方中的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家庭在实施幼儿运动处方中的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家庭在实施幼儿运动处方中的作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家庭在实施幼儿运动处方中的作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在实施幼儿运动处方中的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在实施幼儿运动处方中的作用.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家庭在实施幼儿运动处方中的作用 摘 要:对于很多幼儿而言,根据幼儿具体情况制定幼儿运动处方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幼儿运动处方,可以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科学发展幼儿体质,利用家庭实施幼儿运动处方不仅方便、有效,而且对幼儿自身体质发展和幼儿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家庭;幼儿;运动处方;作用 所谓运动处方是指医师对从事体育锻炼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按照其健康、体力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并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运动处方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和科学地锻炼的方法。由于幼儿年龄、发育水平、生活习惯、营养状况、运动经历、体质状

2、况、运动能力等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根据幼儿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运动处方,才能更好的发展幼儿体质,促进幼儿健康茁壮成长。 1 家庭在实施幼儿运动处方中的便利之处 幼儿期是幼儿自身发展和智能开发的重要时期,也是各种基本动作技能和习惯动力定型的初期,这期间获得的经验会影响幼儿的一生。 当前,大多数幼儿园教师可以根据体育锻炼的目的来选材、设计并开展活动,但受诸多环节的限制,单纯依靠幼儿教师来发展幼儿体质是不够的。而且幼儿教师负责的幼儿较多,无法一一根据幼儿自身特点来控制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加之不同幼儿的体质、性格等均不同,教学式的体育锻炼无法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运动强度也与不适

3、合幼儿时期。为了避免幼儿锻炼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就必须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幼儿家庭教育具有单独性和可操作性,家长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体质和爱好制定具有个性化特征的运动处方,同时进行认真监督和实施,可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不仅能够增强幼儿体质,还能培养幼儿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2 家庭在实施幼儿运动处方的内容选择 根据幼儿生理特点安排 幼儿时期,其机体各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不宜进行负重锻炼和强度较大的运动,针对这一特点,可以选择一些适宜幼儿发育的体育运动,如拍皮球、踢小足球、打小篮球、游泳等。这些运动不仅会增加幼儿的身高,也不

4、会伤害幼儿身体。另外,在安排运动处方内容时,还需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幼儿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进行设计和安排,做到合理、得当。 根据幼儿心理特点安排 幼儿时期开展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幼儿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和情感,还能促进幼儿形成健全的个性。同时,体育运动具有多变性,可提高幼儿自身的应变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及判断能力等,从而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选择幼儿运动处方内容时,应结合幼儿自身心理特点,根据幼儿喜好选择适合幼儿的多样化运动内容。 根据幼儿运动目的安排 对幼儿实施运动处方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幼儿体质,健全幼儿个性,还有的是为了减肥或开发幼儿运动天赋等。因此,在安排幼儿运动处方内

5、容时,应充分考虑幼儿运动的目的,并以此为依据,选择有针对性的运动项目。 根据幼儿体育兴趣安排 幼儿天性喜欢玩耍、游戏、好动,其参加体育锻炼的最初动力来源于自身天性。在实际锻炼中,对练习内容的动作要领和方法缺乏认识,也没有兴趣一说,通常只想通过运动过程来体验各种新奇的刺激和趣味情景等。因此,家长需根据幼儿对体育锻炼的兴趣选择运动处方内容,在实施前为幼儿营造一个氛围良好、趣味性强的运动环境,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从中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感,使幼儿在体验中逐步认识自己、丰富自己,提高兴趣度。在获得满足感和兴趣度的基础上,幼儿对体育兴趣应运而生,这样有利于幼儿“终身体育”意识的培

6、养。 3 家庭实施幼儿运动处方的注意事项 安全问题 首先,在活动前,家长需检查活动场地,是否有积水、异物等不安全因素存在。若在水泥地上活动,必须为幼儿更换软底鞋,减轻地面反震力对幼儿肢体和肌肉的损伤。还需要检查设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发生意外事故。要为幼儿选择透气、轻便的运动服装,活动时应避免穿戴过多衣物限制幼儿活动。鞋子的鞋带要系紧,避免鞋带绊倒摔伤。 其次,活动中要根据运动项目对幼儿进行指导,告诉幼儿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运动补水应做到少量多次,还要及时给幼儿增减衣物,擦汗。若运动中出现不适,应立即终止运动。运动结束后,及时给幼儿擦汗、穿衣,避免着凉;运动完后不得立即让孩子大量饮水,不得马

7、上洗澡,避免引起身体不适。 运动强度的监控 在幼儿运动过程中,家长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状况,及时调整运动强度。可采用体态观察法和心率测定法来监控运动强度。前者是在幼儿运动中,通过观察幼儿外表体态的变化来判断幼儿运动量大小。若幼儿面色与运动前无明显差异,说明幼儿运动量不足;若幼儿运动面色微红,少量出汗,呼吸加快,说明幼儿运动量适宜;若幼儿面色较红、呼吸急促,表现出疲劳或面色苍白,说明运动量超出幼儿运动生理负荷量,应立即减少运动量,并进行适当的调整,让幼儿休息。后者是在运动中对幼儿心率进行监测,幼儿正常心率通常在80-90次/min。若幼儿心率在120-135次/min,说明运动量基本正常;若幼儿

8、心率超过145次/min,说明运动量过大,应及时减少运动量。 注意及时调整 随着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发育,家长要根据这一变化及时、合理地调整幼儿运动处方。若还是按照原来的运动处方锻炼,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后,及时调整运动内容,增减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确保运动处方与幼儿自身成长与发育相符合,保证幼儿运动锻炼效果的持续性。 结语 总之,在制定运动处方时,家长必须根据幼儿的性格、心理体质、爱好等多方面条件制定,确保幼儿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通过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让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各方面特点制定幼儿运动处方,并在实施过程中给予指导和监督,对促进幼儿体制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对培养幼儿“终身体育”的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钧珂.实施幼儿运动处方培养幼儿终身体育意识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 2步斌,侯乐荣,周学兰等.运动处方研究进展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2). 3尹淑金,吴一帆,欧爱华等.运动处方在慢性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及运用前景J.广东医学,2012,(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