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20XX定点扶贫工作个人总结[1].docx

上传人:randyorton 文档编号:100705 上传时间:2018-11-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总结】20XX定点扶贫工作个人总结[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工作总结】20XX定点扶贫工作个人总结[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作总结】20XX定点扶贫工作个人总结[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总结】20XX定点扶贫工作个人总结[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20XX 定点扶贫工作个人总结1 特征码 dDdNfnvhYRmKtuayXVVd 20XX 年,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在省市的高度重视下,在县委、县 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落 实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计划和省市农业农村及扶 贫开发会议精神,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注重政府主导与社会 力量共同参与相结合、典型带动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增强输血 功能与造血功能相结合、智力扶贫与精神扶志相结合,强化组 织领导,明确扶贫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加大帮扶力度,有效 改善移民乡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培育移民增收致富产业,移 民乡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

2、面发 展,全年减少贫困人口 5000 人,移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阶段 性成效。 一、20XX 年移民扶贫开发工作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1、精心安排部署,移民乡村发展合力不断增强。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切实加强对移民扶 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在岁末年初召开的全县 20XX 年农业农村暨 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今年扶贫开发 工作做了全面细致的安排和部署,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 项听取了扶贫项目编制和工作情况汇报,制定出台了关于 第 2 页 20XX 年全县移民乡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安排意见 。积极推行移 民扶贫开发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将各项目标任务逐级细化分 解到移民乡

3、和县直各部门,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责任书进行考核。 特别是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县上精心 安排部署,各级干部积极深入联系乡村扎实推进“六大任务” 的落实,并以情暖乡村的实际行动和作风,驻村进组入户开展 生产帮扶指导,教给移民干、干给移民看、带着移民干,帮助移 民解决了农业机械、籽种、化肥等方面的问题,极大地调动了 移民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突出整村推进,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坚持把整村推进作为移民贫困村新农村建设的好形式、好 平台和重要工作抓实抓好。全年共争取实施省、市整村推进项 目 6 个,投入财政扶贫资金 1237 万元,完成危旧住房改造 450

4、 户,衬砌支渠 3 公里、斗渠 12.6 公里,铺筑村组道路 2 公里, 改良土地 1000 亩,种植枸杞 4600 亩,修建日光温室 100 座, 扶持贫困户修建暖棚养殖圈舍 210 座,调引基础母羊 1450 只, 栽植农田防风林 680 亩。在充分利用好扶贫资金的同时,整合 财政、发改、建设、水务、交通、林业、农牧、国土等部门资 金 4032 万元,加大了项目村资金投入量和项目建设规模。通过 各类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改善了项目村移民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条件,移民收入快速增加,整体面貌大为改观,示范带动作用 第 3 页 较为明显。 3、狠抓产业扶贫,移民群众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坚持把产业发展

5、作为带动贫困移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 依托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加大土地改良、产业培育力度,引 导移民群众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20XX 年,全县 6 个移 民乡共落实种植面积 17.2 万亩,较上年增加 1.3 万亩,其中: 粮食作物 4.1 万亩,经济作物 13.1 万亩;改良盐碱、板结土地 2.5 万亩,修建日光温室 130 座,落实养殖小区 13 个,示范养 殖户 500 户;移民乡牛羊饲养量达到 10.73 万头(只)。各移民乡 相继成立了甘草协会、枸杞协会、红花协会等农村专业合作经 济组织,引导农户走“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积极鼓励有一定规模、能良性发展、愿意与贫

6、困农民结成利益 共同体、诚信度高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到移民乡建立原料生产基 地,通过龙头企业的引导,有力推动了移民乡产业发展。全年 投入产业扶贫和贷款贴息资金 80 万元,建成枸杞、甘草制干加 工等“农”字号企业 2 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达 2 家,1.3 万余户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20XX 年,疏勒河、九甸峡项目移 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 1635 元,较 20XX 年增长 30%,产业发 展促进了移民增收,有效带动了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4、强化科技扶贫,移民自我发展能力稳步提升。 坚持把实施农民实用技术和劳务输转技能培训作为提高贫 困农民的整体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的有效载体,通过整合“两 第 4

7、 页 后生”培训、 “阳光工程” 、职业教育等培训资源,积极推进贫 困群众参与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升贫困农民的劳动技能水平 和致富能力。全年在移民乡村组织开展种植、养殖、特色产业 等劳动技能培训和农牧业科技培训 140 场次,发放科技资料 2.44 万份,培训人数达 1.4 万余人次,举办劳务技能培训班 46 期,培训“两后生”440 人,输转劳动力 1.7 万人(次),实现 劳务收入 1.2 亿元。 5、注重改善民生,移民乡村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注重加强社会管理,通过大力实施危房改造、乡文化培训 中心、计生服务站修建等项目建设,移民乡村的科技、教育、 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贫

8、困人口对公共服务的需求 得到有效保障。全年共改造危旧住房 1182 户,新、改建村委会 9 个,村(组) )文化室 18 个,硬化通乡、通村道路 67.6 公里,解决了 2500 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移民群众“住房难、饮水难、行路难”等 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全面落实国家各类惠民政策,将移民低保 资金补助水平由人均每月 89 元调整到 97 元,月均增加 8 元。 注重对特困移民的救济,共发放救灾救济款物 68 万,面粉 第 5 页 97.3 吨,食用油 19460 斤,捐助棉被 5730 床,有力保障了困 难移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实现了移民乡村和谐稳定。 6、抢抓政策机遇,行业帮扶工作扎实开展。 按

9、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特别是在“联村联户、为民富 民”行动的促动下,全县上下团结一心,合力攻坚,形成了抓 扶贫、真扶贫的良好工作局面。目前,参与“双联”行动的各 级干部达 4336 人,其中市级干部 23 名,县级干部 436 名,共 联系贫困户 6318 户。特别是对非自愿移民区的广至藏族乡,市 县两级专门确定 6 名市级领导、110 名县级领导、270 名科级干 部和 643 名一般干部,包抓帮扶 1807 户特困户发展生产。所有 包抓部门、领导和干部多次走村入户、访贫问苦、驻村开展调 研活动,了解联系村联系户的发展情况,分析贫困原因,落实 帮扶措施。20XX 年,市、县两级联系单位共为帮

10、扶村帮扶物资 约 210 余万元,联系项目 87 个,帮扶项目资金 1.17 亿元,协 调金融部门发放支农贷款 2.1 亿元,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发展 生产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问题。广大干部还积极帮助联系户解决 求医问药、外出打工、子女就学、邻里纠纷、政策求助等实际 困难问题,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得到了广大群众好评,密切了 党群干群关系,为“双联”行动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真正开创了政府主导、各方携手、上下联动、合力扶贫的扶贫 工作新局面。 7、加强资金监管,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有序推进。 第 6 页 我县按照省市扶贫办的总体部署和下达的年度项目资金计 划额度,紧紧围绕当前移民区的急、难、特问题

11、,突出整村推 进连片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增收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 移民群众能力素质提升等工作重点,认真编制年度项目计划, 争取扶贫资金,全年共争取到位国家财政扶贫资金 3442 万元, 较上年增加 325 万元。为确保扶贫项目建设按计划、设计不折 不扣地实施,实现预期的目标和效益,县扶贫部门严格按照 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试行) 、 XX 省财政扶贫资金 县级报账制实施细则(试行)等有关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规 定,按程序组织项目实施。目前已完成 95%以上的建设任务。 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面:1182 户贫困户危房改造、39.8 公 里渠道及 8 公里村组砂石道路建设项目已全部建设

12、完成;产业扶 贫项目方面,共在 6 个移民乡种植枸杞 10820 亩,建成枸杞育 苗基地 100 亩;修建日光温室 100 座;落实养殖小区 18 个,修建 暖棚圈舍 500 座,已完成扶贫项目财政资金报账 2600 万元。 8、科学编制规划,移民区扶贫开发工作基础得到有效保障。 按照国家“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 展”的基本思路和省市的安排部署,我县结合各移民乡和沿祁 连山浅山区贫困乡镇自然资源、产业优势、发展环境等各方面 因素,及时加强与对口部门的联系协调,认真编制完成了XX 县河西特困移民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XX-2020 年) 第 7 页 和XX 县沿祁连山浅

13、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XX-2020 年) 。在两个规划形成的基础上,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 量的要求,编制完成了XX 县移民扶贫开发示范区发展规划 , 为谋划好新一轮移民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三个 规划已提交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总结我县今年扶贫开发工作,我们有几点启示: 1、领导高度重视,凝聚合力是基础。 县委、县政府领导非常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经常研究解决 扶贫工作中的问题,把扶贫开发作为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大局 稳定的大事来抓,特别是“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全县实行党 政“一把手”扶贫工作责任制,明确每个县级领导联系一个扶 贫重点村、每个县直单位包扶一个扶贫重点村。帮

14、扶联系部门 合力推进,财政、审计加强资金监管,形成了扶贫开发的强大 合力。 2、强化资金整合,加大投入是关键。 通过今年的扶贫开发工作实践,使我们深深认识到专项扶 贫资金单打独拼的扶贫模式,远远无法达到扶贫攻坚的根本目 的,只有在发挥专项资金主渠道的基础上,大力整合各部门, 各行业的资金,才能解决我县贫困乡村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3、坚持因地制宜,选好建设项目是前提。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平台和基础,有大项目就有大发展,有 小项目就有小发展,没有项目就很难发展,贫困乡村基础条件 第 8 页 差,经济发展落后,致贫原因各不相同,必须立足村情实际, 找准发展定位,科学制定规划,选准开发项目,才能彻底改善

15、 贫困村基础条件,培育长效增收产业,从根本上解决加快发展 的“瓶颈”制约 。 4、群众广泛参与,激发内在动力是基础。 群众是扶贫开发的源动力和受益者,只有尊重群众的主体 地位和首创精神,集中民智,集聚民力,才能充分调动群众参 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农民群众广泛参与 选择发展项目,制订发展计划,参与计划的执行和项目的实施 监督管理,一次性规划,分年度实施,逐村解决贫困问题,并 通过“参与”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群众 的自我发展能力,提高项目建设的“透明度” 。 5、创新关注机制,加强监管是保证。 在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创新完善方面,我们做了不懈的探索 和总结,比如在扶

16、贫项目运行的全过程,引入了群众参与机制, 组织项目区群众参与选择项目、实施项目,扩大群众的知情权, 参与权、决策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扶贫开发项目的 第 9 页 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扶贫物资的采购上,实行扶贫项目所需物资 按照政府集中采购的办法实施采购,确保了扶贫到户资金使用 公开、公平、公正。在工程项目管理上,制定出台了XX 县扶 贫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办法 ,保证了项目的建设进度和质量。实 践证明,只有不断地去创新和完善机制、体制,扶贫开发工作 才有活力,才会有突破。 6、强化科技培训,开发扶贫是核心。 坚持开发式扶贫工作思路,工作上逐步由重点加强基础建 设转移到加强基础建设与增加农民收入

17、并重,通过实施农民科 技培训、 “两后生”培训项目,培训移民群众,帮助贫困乡村培 育增收产业,促进了贫困群众彻底脱贫致富,稳固了贫困群众 脱贫基础。 二、目前移民乡村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 1、移民乡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目前,我县移民区仍有 10.9 万亩农田没有实现林网化,由于土地沙漠化趋势严重,局 部地域已形成了流沙地,新的风沙口正逐步形成,移民群众正 常的农业生产无法予以生态保障。 2、移民乡基础设施配套率低。目前,根据移民区实际灌溉 需求,还有支渠 68 公里、斗渠 291 公里需进行新改扩建;有 198.8 公里通乡、通村油路需铺筑硬化;卫生、教育、文化等各 项社会事业基本处在起步阶段,社

18、会公共服务机构还不够健全。 第 10 页 3、移民乡土地质量差。移民区耕地均为新开垦的荒地,耕 地盐碱、板结情况严重,改良费用高,改造难度非常大,全县 移民区需长期改造的低产田面积达 15.6 万亩,占移民区耕地总 数的 54.5%,尤其是广至藏族乡、梁湖乡、沙河乡、双塔乡等 4 个移民乡,因地处风蚀地貌和戈壁荒漠区,土地板结、盐碱、 沙化情况最为突出。其中广至乡改良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 需要新开垦予以置换的耕地达 4000 亩,梁湖乡无法耕种的砂化 土地达到 2000 亩。 4、移民乡产业发展缺乏有力支撑。由于移民乡村产业基础 十分薄弱,大部分耕地投入大于产出,经营效益低,移民群众 发展

19、产业存在较大畏难情绪。虽然省市近年来对移民乡村产业 发展给予重点扶持,但由于产业发展前期投入较大,发展周期 较长,项目补助标准低,主导产业短期内还无法成为移民群众 主要收入渠道。加之基础设施条件薄弱、自然环境较差,招商 引资难度较大,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培育缺乏资金及项目支持。 5、移民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较弱。大多数移民群众受教育 程度低,迁入地生产生活方式与原居住地有很大差异。近年来 虽然借助各类项目资金,多方面开展农业、畜牧业、劳务输转 等实用技术培训,但与本地群众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收效不容 乐观,大部分移民群众掌握实用本领慢,运用实用技术的能力 低,需持续加大引导、教育和培训力度,逐步提高

20、移民群众自 第 11 页 我发展的能力。 6、扶贫开发政策不均衡。我县移民主要分为“两西”项目、 疏勒河项目和引洮工程三类移民,虽然该三类移民迁入的时间 和来源不同,但同样存在生态环境脆弱、基础配套薄弱、耕地 产出效益低下等突出问题。近年来,省市高度关注疏勒河项目 和引洮工程移民,相应的扶持政策相对于“两西”移民额度要 大很多,全县出现了移民项目政策扶持不均衡,致使“两西” 移民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其他两类移民,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 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快速发展。 三、20XX 年工作打算 (一)工作思路 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县委、 县政府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以扶贫规划为

21、牵引,以项目建设 为重点,以不断提高移民群众收入、减少贫困人口为目标,以 “双联”行动为助推,突出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基础设施建设、 增收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移民群众能力素质提升、村级 互助资金试点等工作重点,按照规划认真编制年度项目计划, 争取扶贫项目资金,集中力量、整合资源、统筹推进、突破发 展,确保扶贫项目建设按计划、设计不折不扣地实施,努力实 现全县扶贫工作的预期目标和效益。 (二)主要工作目标任务 1、实施好整村推进项目工程。计划实施 5 个贫困村整村推 第 12 页 进项目工程。每个村 投入财政扶贫资金达到 150 万元以上,并按照不少于 1:3 的比 例整合配套其他部门资金。

22、2、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计划完成贫困农户危房改 造 1200 户,铺筑村组砂石道路 15 公里,新建农田防风林 2000 亩,改良盐碱、板结土地 30000 亩。 3、落实好产业增收项目工程。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 示范带动等措施,新增枸杞、甘草、红花、牧草、红枣等特色 产业种植面积 4 万亩以上。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计划新建日光 温室 100 座,暖棚圈舍 300 座,调引基础母羊 10000 只。 4、全县贫困人口减贫工作。全年计划减少贫困人口 5000 人。 5、做好扶贫培训工作。围绕提升贫困群众能力建设目标, 力争完成农业实用技术 1700 人,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 1500 人, 两后生培训 200 人。 6、抓好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实施工作。根据全县贫困村互 助资金发展规划,切实发挥扶贫互助资金在发展农村主导产业、 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中的推动作用,争取实施 14 个贫困村村级互 第 13 页 助资金试点项目,每个村投入财政补助资金 20 万元。 7、加大行业部门资金整合力度。力争全年整合资金 1 亿元 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