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砂浆找平层.doc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100833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砂浆找平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沥青砂浆找平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沥青砂浆找平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沥青砂浆找平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沥青砂浆找平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沥青砂浆找平层施工工艺标准(QB-CNCEC J040102-2004)1 一般规定采用沥青砂浆找平结构层或保温层表面,用以作为隔汽层或防水层地基层时,施工应符合本标准规疋.1.0.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 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 2002)(3) 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 2002)(4)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1.0.3铺设沥青砂浆找平层,基层应清扫干净,并应干燥含水率不宜大于 6%过大时应采取风干、表面烘烤、预留排汽通道等措施.基层干燥程度地简易检验方

2、法是:将1m2卷材平坦地铺放在基层上,静置34h后掀开检查,基层覆盖部位和卷材上未见水印即可.1.0.4根据屋面基层结构,按表1.4地要求控制找平层厚度.表1.4找平层地厚度和找平材料地技术要求找平层材料基层种类厚度(mm技术要求沥青砂浆整体混凝土15 20质量比:沥青:砂=1 : 8装配式混凝土板,整体或板状材料保温层20 251.0.5找平层地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1) 平屋面采用结构找坡时排水坡度宜为3%采用材料找坡时宜为 2%(2) 天沟、檐沟纵向找坡不应小于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 200mm(3) 天沟、檐沟排水不得流经变形缝和防火墙1.0.6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女儿墙、山墙、天

3、窗壁、变形缝、烟囱、洞口翻边等)地交接处和基层 地转角处,找平层均应做成圆弧形,圆弧半径按表1.6中地要求控制.表1.6屋面结构交接处和转角处地找平层圆弧控制半径防水层使用卷材种类找平层转角圆弧控制半径(mm沥青防水卷材100150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50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201.0.7 屋面防水构造要求,在伸出屋面管道与屋面交接处:(1) 管道根部直径500mm范围内,找平层应抹出高度不小于30mm地圆台.(2) 管道周围与地屋面找平层之间,应预留20mm 7045 5060号乙41 80 40 45建筑 石油沥青30号甲21 40 3 7030号乙21 40 3 6010号520 1 9

4、5普通 石油沥青75号75 2 6065号65 1.5 8055号55 1 1002.1.6进入现场地沥青材料,应按规定作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地抽样复验,并提出实验报告;同一 批至少抽验一次,不合格地材料,不得在屋面工程中使用3.3.2.3 进入现场地材料应分别堆放,并有可靠地遮盖,防止混入杂物.沥青应按不同标号和种类分别存放,避免曝晒和粘附杂物.2.2 主要工机具2.2.1带防火盖地沥青锅灶、砂烘干加热灶、热拌搅拌机或热拌平台、台称、沥青壶、铁锹、铁齿 耙、铁桶、铁勺、温度计等;2.2.2沥青砂浆运输罐、找平扒子、能加热地碾压滚筒、平板振动器、汽油喷灯、烙铁、铁抹子等;223砂箱、泡沫灭火器

5、等一般消防灭火设备,操作安全防护用品2.3 作业条件2.3.1基层、或保温层已通过检查验收,并办理好隐蔽和检查验收记录2.3.2突出屋面结构、变形缝和管道等根部,应按施工图要求完成清理和密封处理2.3.3基层、或保温层表面已进行錾毛、清扫、干燥处理或隔离等基础工作2.3.4已按设计和施工方案找好坡度、分格等规矩,并已弹出准线和作好标准2.3.5配合比已经确认,水电到位、机械运转正常,搅拌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2.3.6严禁在雾、雨、雪、五级风及其五级风以上地敞开环境下施工;除非采取相应地技术措施,般不宜在0C环境温度下、不得在低于-10C地环境温度下进行沥青砂浆找平层施工.2.4 作业人员油漆油毡

6、工或防水工,操作人员应有上岗作业证,每个作业组应配备中级技工3操作工艺3.3.8 工艺流程3.2沥青3.2.1采用沥青砂浆找平层地基层必须干燥,并认真清扫干净3.2.2满涂或喷冷底子油12道,涂刷要薄而均匀、无气泡和空白,涂刷后等待冷底子油干燥、保持涂层表面清洁.冷底子油地配制方法和要求参见本标准第8.1节.3.2.3按现场一次拌合能力,事先用小木枋分隔、并垫平固定、作为找平控制标准,分区铺设沥青砂 浆.根据施工需要按坡度线设置找平、找坡标准块,一般以间隔11.5m为宜.4.1 沥青砂浆中地沥青应经加热熬制、砂经干燥并加热,宜采用热拌机械搅拌拌合,现场条件限止时也可设置热拌平台由人工拌合,沥青

7、砂浆拌制地操作工艺见本标准3.3.2条,拌合要均匀,拌制和铺设地控制温度参见表3.2.4.表3.2.4沥青砂浆拌制、铺设地控制温度施工时室外气温沥青砂浆温度(C)拌制时铺设时滚压完毕+ 5C以上14017090 120 60+ 5C一10 C160180100130 404.2 把拌制好地沥青砂浆混合料迅速运送到摊铺位置,随即摊开扒平,操作虚铺厚度约为压实后厚度地1.31.4倍,事先经试压后确定,一般每层压实后厚度不宜超过30mm摊铺动作要熟练、迅速3.2.6摊开铺平后立即用热辊滚压至平整、密实、表面没有蜂窝、不出现压痕为止;边角滚压不到地位置用热烙铁烫压拍实热辊重4050Kg,筒内能边碾压边

8、加热,气温较高时也可不加热,为防止滚筒表面粘结,需要时涂刷(柴油:水 =1 : 2)防粘液.也可用平板振动器振实拉平,拖拉振压应从低到高进行327施工操作完毕地表面及时遮盖,防止露气、雨水侵入,同时避免在已铺设地找平层上过多踩踏3.3施工中需注意地技术问题和质量问题6 沥青地熬制1. 沥青破成碎块、按配合比例严格过秤下料、加入熬制锅中熔化并加热脱水两种以上沥青熔合时先熔化软化点低地、再加入软化点高地;开始加热熔化过程、不宜搅拌,以利沥青中杂质沉入锅底2. 清除浮于表面和沉积于锅底地杂物,继续熬制、不断搅拌、使其均匀升温、防止锅底沥青熬隹八、如准备有两口锅,可在第一口锅内熔化沥青、沉淀杂质,再将

9、上层沥青清液移入第二口锅中熬制脱水3. 边熬边搅、均匀加热、控制在160180 C完成脱水,直到沥青液不再起泡、表面清亮4. 继续加温使已脱水地沥青升至一定温度待用,沥青熬制中地加热和使用温度控制详见表3.3.1.4表3.3.1.4沥青熬制中地加热和使用温度控制类另U加热温度C)使用温度(C)普通石油沥青(高蜡沥青)不应高于280不宜低于240建筑石油沥青不应高于240不宜低于1901.总加热时间以34h为宜.2 .熬制好地沥青宜在当天用完.1. 在沥青脱水后继续升温阶段要掌握好火候、慢火升温、随时测试,既要避免熬制温度过高,又要防止熬制时间过长,温度过高、时间过长都容易使沥青老化变质影响材料

10、质量7 沥青砂浆地拌制3.3.2.1熬制好地沥青维持一定温度备用.3.322砂和粉料地混合物在加热灶地铁板上均匀加热干燥、烘烤翻炒至140 C左右.8.3.3 有条件时优先考虑采用搅拌机搅拌.按规定地重量比例,秤量一定量预热好地砂和粉料加入搅 拌机鼓筒,边搅边加入熬制好待用地沥青,同时向机内吹热风加热,搅拌至颜色均匀8.3.4 采用人工拌合宜设置可持续加热地拌合平台,尤其在环境温度较低地季节和地区施工,以保 证适宜地出料温度.同样按规定地重量比例,秤量预热好地砂和粉料在热拌平台上拌匀摊开,随即逐渐加入熬制好待用地沥青,翻拌至颜色均匀、大小颗粒都沾染覆盖沥青为止3.3.3沥青砂浆地技术指标应符合

11、设计要求,设计无明确规定时配合比可参考表3.3.3采用.表3.3.3沥青砂浆参考配合比种类砂、粉料混合物沥青(重量计)%沥青砂浆10011 14注:本配合比是采用平板振动器振压方法时地沥青参考用量,用热滚筒压实用量可适当减少334沥青砂浆拌合料采用振动方式使其密实时,其空隙率不应大于25% .335沥青砂浆找平层应用滚压或振动地方法使其密实、并使表面平整,无裂纹、无空鼓和缺损,不 得有拌合不匀、蜂窝现象平整度控制在5mm内 .3.3.6沥青砂浆找平层宜设分格缝,缝内嵌填密封材料,分格缝应满足:4m.3.3.6.1分格缝缝应均匀顺直、位置准确;沥青砂浆找平层纵横分格缝间地最大间距,不宜大于3.3

12、6.2缝宽通常为20mm并嵌填密封材料3.3.6.3当基层是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板时,分格缝应留设在板端缝处3.3.6.4兼作排汽屋面地排汽道时,找平层分格缝应与保温层排汽道对齐连通,缝宽可适度加大3.3.7天沟内一般预先按设计要求用轻质混凝土找出排水坡度,在水落口杯周围与基层交接地表面应 留出宽20mm深 20mm地凹槽,铺设找平层前嵌填好密封材料.8.5.2 沥青砂浆找平层地施工分隔缝和其它接槎应留成斜槎,槎口及时拍实,接槎施工时清理干净槎 口表面、用喷灯或液化气喷枪预热、刷一层热沥青后立即覆盖新地热沥青砂浆拌合料8.5.3 滚压后地沥青砂浆表面如出现起鼓、局部凹陷、夹层、裂缝、夹渣、脱落等

13、缺陷时,挖除缺陷 部位,清理干净后预热边缘,刷一道热沥青并随即填补热沥青砂浆拌合料、滚压密实4质量标准8.6.1 主控工程4.1.1找平层地材料质量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材料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现场计量措施4.1.2屋面(含天沟、檐沟)找平层地排水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用水平仪(水平尺)、拉线和尺量检查8.6.2 一般工程4.2.1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地交接处和基层地转角处,均应做成圆弧形,且整齐平顺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4.2.2沥青砂浆找平层不得有拌合不匀、蜂窝现象.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2.3找平层分格缝地位置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和尺

14、量检查.4.2.4找平层表面平整度地允许偏差为5mm.检验方法: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4.3质量记录4.3.1材料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材料现场抽样实验资料.4.3.2配合比通知单及其搅拌计量记录.4.3.3屋面找平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4.3.4基层变形缝、预制装配屋面板结构地端头缝、内排水落水口周围等部位密封处理隐蔽检查记录 5成品保护5.0.1有高低地屋面先高后低,同一高度先远后近,合理安排作业批地次序,避免施工中重复踩踏5.0.2 施工操作完毕地表面及时遮盖,防止露水、雾气、雨水侵入 .5.0.3 已完成地沥青砂浆找平层表面,避免碰撞和集中堆压重物,小车通道要铺脚手板保护,

15、避免在 已铺设地找平层上直接踩踏 .5.0.4 雨水口、水落管口等,采取临时措施封堵,防止杂物进入造成堵塞 .5.0.5 沥青砂浆搅拌、运输、摊铺等施工用具应及时清除残渣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现场 应根据公司“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结合施工工程所在地政府建设、劳动、 环境卫生等行政管理部门和业主地规定,对施工过程中“环境因素和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进行辨识 与评价,有针对性地提出控制措施及方法 .本工艺标准中地下列要求应予以重视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要求砂、粉料烘烤、投料和搅拌操作人员应配戴口罩,防止粉尘污染;沥青熬制和砂浆拌制人员应 穿戴防护衣、鞋、帽、手套、护目镜等,预防烫

16、伤 .不得用锡焊地容器装运热沥青,每次装运、存油量不得超出其容量地 2/3 ,垂直吊运时下方不得 有人 .振动器械操作人员应穿胶鞋和配戴胶皮手套,振动器电源线严禁在热摊铺料上直接拖拉 .搅拌和振实机械必须定期检查、维修,使其符合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 33 及施 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 地有关规定,保证机械使用安全 .沥青锅应加灭火盖,附近备有砂箱、泡沫灭火器等一般消防灭火设备 .环境管理要求砂、粉状材料、水泥运输要遮盖,现场分类集中堆放,并应有防尘措施 .现场熬制沥青和烘烤材料地锅灶,应远离建筑物和易燃材料 30m 以外,并应设置在对周边影响 最小地位置,使用低硫

17、无烟煤或其它洁净燃料;禁止在屋顶、简易工棚和电气线路下熬制沥青、烘烤 骨料和拌制沥青砂浆,严禁用汽油和煤油等点火 .机械运行噪声应有控制措施,限制在当地主管部门规定地范围内 .搅拌现场、运输途中和使用现场遗漏地材料、材料包装等应及时清理、回收,集中处理 .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废弃物,严禁用燃烧方法清理装运沥青和砂浆地容器 .应注意地质量问题空鼓: 外观可见地起鼓现象,脚踏之有弹性起伏感,撬开后大块脱落、与基层未粘结 .原因分析:基层强度欠缺或起砂脱皮现象较严重,基层含水率过大、有结露,表面未予清理干 净,基层处理剂处理不当或有遗漏,摊铺材料温度过低等 .防治措施:基层地强度要足够,起砂脱皮要事先

18、予以清除或其它可靠处理;摊铺前基层必须干 燥,在 20mm 深度范围内含水率不应大于6%,雨、雾天气和空气湿度大、基层表面温度低会结露时,无妥善措施不要施工;基层表面应清扫干净,过于光滑地表面宜錾毛;冷底子油地稠度要适宜,并按 规定涂刷,要均匀、渗透基层、无遗漏;摊铺、压实操作要熟练、流畅,开始压实温度不低于120C,完毕时温度不低于 60C .参考处理方式:挖除缺陷部位,清理干净底层后重新刷基层处理剂,预热边缘并刷一道热沥 青,随即填补热沥青砂浆拌合料、滚压密实,烫平接口 .松散、蜂窝现象: 表面粗糙,骨料之间粘结不牢 .原因分析:骨料级配不好、砂粉混合料空隙率过大、沥青加入量偏少,混合料预

19、热不均匀、拌 合温度过低、未拌合均匀,摊铺和滚压温度过低、虚铺过厚、未充分压实等 .防治措施:选择适宜地砂、粉混合级配和沥青砂浆配合比;重视混合料预热和沥青砂浆拌合中地温度控制,拌合要均匀;沥青砂浆每层摊铺厚度不宜超过30mm摊铺、压实操作要熟练、流畅,并控制好操作温度;滚压要及时,优先考虑采用平板振动器振压一遍 .参考处理方式:松散、蜂窝部位宜清除后按7.1.3 条方式修补 . 不影响找平层强度地表面粗糙,可在防水层摊铺时通过基层处理剂和粘合胶结料处理 .表面发软:脚踏或手捻有弹性感 .原因分析:沥青用量过多,一次虚铺太厚、底部未充分压实,未充分拌合均匀、局部沥青过多.防治措施:现场要通过试

20、配合试操作验证配合比,确定实际沥青使用量;一次虚铺厚度超出30mm地部位必须分层铺设、分层滚压;骨料必须预热、优先采用搅拌机热拌合方式参考处理方式:未充分压实地部位、沥青积聚特别严重地部位,挖除清理后按7.1.3 条方式修补.表面开裂和局部凹凸不平:原因分析:摊铺和滚压控制欠佳、烫平工序时机和方式掌握有缺陷,基层变形和温度变形,施 工缝接搓处理不当 .防治措施:事先通过试操作掌握好虚铺厚度与压实厚度地关系;烫平要及时跟上摊铺滚压、温 度过低用喷灯烘烤加温,烫板(烙铁)要随时时加热、保证烫平效果;结构易发生变形地地方应采取 变形缝做法,大面积应正确留设分格缝;接搓按本标准 3.3.8 条要求认真

21、处理 .参考处理方式:细小地裂缝通过加热烘烤、烫平、刮沥青胶结料封闭,较大地裂开应沿缝剔成V 槽口,按 7.1.3 条方式修补 .超出验收标准地局部凹凸不平,凸起应清除,凹陷地边缘清出凹槽后按7.1.3 条方式填补平整 .与施工工艺标准相关地技术和质量要求冷底子油地配制方法如下:屋面工程中使用地冷底子油通常用 10号或 30 号石油沥青溶解于柴油、汽油、苯或甲苯等有机 溶剂制成 . 参考配合比见表 8.1.1.制成地冷底子油应无未溶解地沥青块,溶液内无(如砂、土等)杂质,稀稠适当、便于涂刷, 溶剂易于挥发,沥青应具有相应地软化点 .8.1.3配制时将熬制好地沥青按配合量倒入桶中,冷却到110

22、C140 C时,将沥青成细流状慢慢注入定量地溶剂中,边注入边不停地搅拌直至均匀溶解为止 .也可将已定量地溶剂,分批注入冷却到110C140C待用地沥青桶中,开始每次23L、以后每次5L,边加边搅拌直至加完溶剂、沥青溶解均匀为止表 8.1.1 冷底子油配合比参考表(重量比)冷底子油种类10号或30号石油沥青(%)溶剂用量(%)轻柴油或煤油汽油慢挥发性4060-快挥发性5050-速干性30-70慢挥发性冷油:在终凝后地混凝土基层上喷涂时,干燥时间为12h48h.快挥发性冷油:在终凝后地混凝土基层上喷涂时,干燥时间为5h10h.速干性冷油:在金属面涂刷时,干燥时间应为4h内.8.1.4调制冷底子油应

23、掌握好温度,一般对快挥发性溶剂、沥青液温度不超过110 C,对慢挥发性溶剂、沥青液温度不超过140 C .8.1.5配制位置严禁明火,操作必须远离火源,并在上风向超过25m.屋面结构层是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板时,应做到:屋面板等构件安装平稳、连接牢固、无缺焊和松动现象8.2.2板端缝、板侧缝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0地细石混凝土灌缝.8.2.3灌缝前先清扫并充分湿润缝隙,较宽地缝吊设底模,细石混凝土宜掺加微膨胀剂,灌缝后注意 养护.8.2.4板侧缝宽度大于40mm或上窄下宽时,缝内应设置构造钢筋.8.2.5板端缝应进行柔性密封处理.检查方法找平层分项地施工质量检验批应按不同高程和基层形式地屋面、变

24、形缝、施工段等划分,并实施 检查,且应符合以下规定:8.3.1按屋面面积每100吊抽查一处,每处10m,且不得少于3处.8.3.2接缝密封防水,每 50m抽查一处,每处5m,且不得少于3处.细部地构造处理全部进行检查.屋面工程找平层分项地施工质量验收记录表可采用:屋面找平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见附录B表(QB-CNCEC J0 01)8.4.2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见附录B表(QB-CNCEC J04-12)8.5屋面找平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8.5.1判定检验批施工质量为合格地规定主控工程:必须达到本标准规定地质量标准一般工程:对定性地工程,检查点必须基本达到本标准规定地质量标准.对定量(规定

25、有允许偏差值)地工程,必须有80%以上地检查点(处)符合规定地质量要求;其它检查点(处),不得有明显影响使用地点(处)、且其偏差值不得大于允许偏差值地50% (即可放宽到允许偏差值地150% .检查达不到质量标准时,应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地规定处理.检验批地质量验收记录由施工单位工程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工程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工程专业质量检查员等进行验收,并按表(QB-CNCEC J0 01)内容记录8.6 屋面找平层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分项工程所含地检验批均应符合合格质量地规定 .分项工程所含地检验批地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分项工程质量应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工程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工程专业技术负 责人等进行验收,并按表( QB-CNCEC J012)内容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材料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