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数(下)一、二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106099 上传时间:2021-04-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数(下)一、二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二数(下)一、二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二数(下)一、二单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二数(下)一、二单元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二数(下)一、二单元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数(下)一、二单元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数(下)一、二单元教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下册简析一、教学内容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混合运算,万以数的认识,克和千克,图形的运动,数据收集整理,数学广角,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等。数与计算的教学内容是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如表内除法、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和万以内数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2、初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

2、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能熟练地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4、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5、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千克;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7、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三、教材的编写特点1、改进表内除法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2、改进有余数的除法的编排,挖掘其数学教育价值,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3、“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提供丰富而有效的素材让学生获得有关较大数的良好体验4、增加混合运算单元,重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图形与几何”和“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教学加强了探索性和现实性,更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和数据分析观念的形成6、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四、课时安排一、数据收集

4、整理 3课时二、表内除法(一)(10课时)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 2课时除法 3课时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4课时整理和复习 1课时三、图形的运动(一)(4课时)四、表内除法(二)(5课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课时解决问题 2课时整理和复习 1课时五、混合运算(7课时)两步式题 4课时解决问题 2课时整理和复习 1课时六、有余数的除法(8课时)有余数的除法 5课时解决问题 3课时小小设计师 1课时七、万以内数的认识(12课时)1000以内数的认识3课时10000以内数的认识 7课时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2课时八、克和千克(2课时)九、数学广角(3课时)十、总复习(4课时)第一单元

5、数据收集整理集体备课教师: 教案编写教师: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统计的基本知识的。为了让学生能了解学习统计的必要性,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通过参与有趣的调查活动,使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了解调查的方法,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本单元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调查、记录和整理结果,意在使学生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的记录方法的多样性。学会画“正”字法记录数据,使结果易于整理。教学目标: 1、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学会在分类的基础上用写“正”字

6、的方法记录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会用给定的统计表呈现和整理数据。2、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使学生初步体会调查所得的数据的作用,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 调查、记录和整理教学内容:调查、记录和整理。(教材第1、2页)教学目标:1、 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能正确填写统计表。2、 在具体的统计过程中,体会记录数据方法的多样性,优化记录方法。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与合作意识。重点难点: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能正确填写统计表。难

7、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与合作意识。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新学期开学了,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你希望是学校做主选择校服的颜色呢?还是有什么别的想法?二、自主探究1、教学例1师: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更合适?师:我们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学生讨论交流:师:在班里进行这样的调查,就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同学的选择吗?为什么?2、教学例2师: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我们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选谁参加呢?你有什么办法来决定?生:可以用投票的方法来决定谁参加比赛。组织学生统计写选票,并统计选票结果。师:(呈现第3页记录结果)这几位同学的记录结果,你发现了

8、什么?生:第一位同学是画“正”字法记录,第二位同学是画“”记录,第三位同学是画“”记录。师: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数据,并填入表格中。师:你喜欢哪种记录方法?为什么?生:师:今天有两位同学缺勤没有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参加投票,结果可以会怎样?三、巩固练习完成“做一做”。四、总结提升: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第二课 练习教学内容:练习一。(教材第4-6页)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简单地整理和分析数据。2、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并进行简单的分析。3、使学生在收集、整理、分析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重点难点:重点:体验统计的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

9、和整理数据。难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数据收集整理的内容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愿意与大家分享吗?二、自主探究1、关于统计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2、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第4题)学生独立解答后,全班交流。3、第5题。借阅童话书的有多少人?借阅哪种书的人最多?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4、第7题。哪天卖的电视报数量最多?哪天最少?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建议?如果第个格子表示2份电视报,上面的数据应该怎样表示?5、第6题:调查全班同学最喜欢吃哪一种水果。组织学生用合适的方法记录并统计结果。回答问题。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集体备课教师: 教案

10、编写教师: 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和掌握表内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认识除法的含义。本单元内容包括“除法的初步认识”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平均分,知道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第二部分主要让学生在认识平均分的基础上认识除法的意义。本单元内容创设了许多平均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解决生活中平均分的问题,深刻体会平均分的意义;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引入除法算式,并把它与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和结果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进而在乘除混存的情境中,能够识别情境,直观操作,并列出相应的

11、乘法或除法算式,体会乘法与除法的区别,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在理解除法意义的基础上,学生要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并在除法运算中,逐步摆脱对实物操作的依赖,加强抽象思维,同时在运用乘、队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地体会乘法与除法的区别与联系,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及除法打好基础。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平均分及除法运算的含义,能进行平均分。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使学生用画图、语言叙述等方式表征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能运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结合教学使学生

12、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时安排:10课时第一课时 平均分(一)教学目标:1、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2、通过活动操作,培养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形成认真观察、独立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重点:经历平均分的操作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同学们,二(1)班明天要参观科技园了,看看他们在忙什么?二、自主探究1、教学例1师:6块糖,如果要分成3份,该怎样分呢?拿出你的学具分一分。学生动手分,师巡视了解情况。汇报:小结:每份分得两样多,像这样就叫平均分。

13、2、教学“做一做”第1题:哪些是平均分?第2题:你能看图完成下面的练习吗?三、总结提升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什么是平均分了吗?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平均分现象,收集后与同学们交流一下。第二课时 平均分(二)教学目标:1、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2、尝试用画图法或摆小棒的方法,帮助理解平均分的含义。3、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重点:经历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学过程:一、提示课题什么是平均分?今天我们一起继续研究平均分的问题。二、自主探究1、教学例

14、2(1)你有办法把18个苹果平均分成6份吗?每份几个?学生尝试分一分。汇报:1个1个地分的,分了3次才分完,每份3个。第一次分时每份放2个,分完还有3个,再每份放一个。3个3个分,正好分完。(2)第9页“做一做”: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盒?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分法和结果。2、教学例3如果把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分一分。学生尝试分一分,师巡视指导。问:每份同样多吗?是不是平均分呢?三、巩固练习第10页“做一做”。四、总结提升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三课时 练习二教学内容:教材第11、12页练习二。教学目标:1、通过平均分的练习,感受分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2、体验平均

15、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体验。3、通过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究1、关于平均分你知道了什么?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18个平均分,同桌交流一下各自的分法。3、通过刚才的分法汇报,你发现了什么?同样的物体按不同的要求分,虽然是平均分,但结果不一定相同。二、巩固提高(练习二)1、第3题: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2、第4、5题:你是怎样想的?3、第6题:圈一圈,说一说。4、第7题:比较两种分法,你发现了什么?5、第8题。三、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四课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初步认识除法。教材第13、14页。教学目标: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

16、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或说明平均分的具体过程。重点难点:重点:除法算式的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难点:理解除法的意义。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我们已经学过的运算有加法、减法和乘法,今天我们来了解第四种运算方法除法板书课题:除法二、自主探究1、教学例4出示例4图,说一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谁愿意帮帮大熊猫,告诉它每盘放几个?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揭示:像这样把12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表示是124=3,“”是除号,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2、完成13页“做一做”学生尝试完成,师巡视指导

17、有困难的学生。3、教学例5出示例5图,大熊猫在忙什么?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帮忙?大熊猫有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多少盘?你是怎样想的?(圈一圈,摆一摆)小结: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204=5,20是被除数,4是除数,商是5。三、探究新知1、14页“做一做”第1题,你能在图中圈一圈,分一分,填一填吗?2、“做一做”第2题。四、总结提升第五课时 练习三教学内容:教材第15-17页练习三。教学目标:1、巩固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进一步体会除法算式的意义。2、进一步运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3、促进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过程:一、激趣在最近的学习活动中,你知道了什么?

18、今天来检验一下大家的学习效果,有信心吗?二、练习第六课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内容: 教材第18-19页内容。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体会乘法与除法运算的区别与联系,会运用乘法或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难点: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讲“猴妈妈分桃”的故事。(第18页例1)二、自主探究1、教学例1小猴们共摘了多少个桃子?(12个)猴妈妈打算每只小猴分3个桃子,可以分给几只小猴?该怎样列式呢?(123)学生尝试用

19、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结果。汇报:小结:123=?可以想一想“3和几相乘得12“,根据乘法口诀“三(四)十二”,知道了商是4。2、试一试:第18页“做一做”你能用乘法口诀直接计算除法吗?3、教学例2(出示例2情境图)从这幅图中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每屉有4个包子,桌子上摆着6屉,一共有24个包子。你能选择其中的信息,用算式表示出来吗?生1:每屉4包子,有6屉,计算一共有多少个包子,用乘法计算:46=24(个)生2:有24个包子,每屉放4个,可以放几屉?244=6(屉)生3:有24个包了,平均放在6个屉里面,每屉放几个包子?246=4(个)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第1题2、“做一做”第2题四、总结提

20、升同学们,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规律是什么?第七课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课教学目标: 1、巩固表内乘除法的计算。2、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意义。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 第八课时 解决问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问题中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3、通过参加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关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

21、意识。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你们见过蚕宝宝吗?有15只可爱的蚕宝宝,要请同学们给它们分别安排好住的地方。二、自主探究(出示例3情境图)先来看看有什么要求?1、要求把15只蚕宝宝平均放在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该怎样解答呢?因为是平均分,求每个纸盒放几只,就是求每份是几,用除法计算是153=5(只)检查一下结果正确吗?2、如果每5只蚕宝宝放一个纸盒,15个蚕宝宝要用几个纸盒?该怎样解答呢?求用几个纸盒,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5,用除法计算155=3(个)检查结果是否正确。3、对比这两道题,你能发现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4、小结:三、巩固练习1、练习五第1题2、练习五第2题四、总结提升第九课

22、时 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教学过程:第十课时 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 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引导学生掌握解决简单除法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分析能力。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正确计算。难点:引导学生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除法问题。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同学们,本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足?二、自主探究1、整理复习第1题什么叫平均分?用自己的方式说一说,并写出除法算式,并指出被除数、除数和商。2、整理复习第2题请同学将乘法口诀补充完整。指名汇报齐读表内乘法口诀。 同桌游戏:一人说口诀,一人根据口诀说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3、整理复习思考题+=8 =( )12=+ =(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交流汇报。三、练习巩固1、练习六第1题:看谁算得都对。2、练习六第2、3题3、练习六第4题四、总结提升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呢?觉得自己有提高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